现场会当天,在清HB岸摆渡码头,一辆小客车驶到码头前等待上船,韩元明驾驶着他的新吉普越野车也紧随其后来到了码头前。驳船靠岸,两车依次驶上驳船停稳。这种以柴油机为动力的平板驳船,最多能承载四台小型车辆。韩元明下车站在船上看着对岸,离开家三年了,他看着眼前的一切都感到亲切。这时旁边小客车里有人打开车窗。
“是元明么?”
“哦,秦支书!”
秦士杰从副驾驶位打开车门下来:“我说元明呀,你这一走三年,在城里咋样呀?”
“还行吧,这不这次回来准备接我姥和我妈,进城。”
“听这话是在城里买了楼呗?”
“买了。”
秦士杰打量着韩元明:“我听晓峰说了,你办的回收公司赶上政府拆迁了,拿到了一笔补偿款。行啊,让你姥和你妈到城里享享清福,她们也苦了大半辈子了。可你现在在城里干点啥事呢?”
韩元明有些不好意思:“还没想好。”他没有说自己有可能去生父公司的事,一是还没有定,二是觉得进城最后还是投奔他们不是啥光彩的事。
这时乘船的几个村民围着元明的车看着。
驾船的老根叔听到两人的谈话和元明打着招呼:“我说元明呀,你这算衣锦还乡不?”
“老根叔你取笑我。”
“咋不是,又买房又买车,元明这几年在城里真是发了。”有村民插话。
韩元明难掩兴奋:“哪里,咱村这几年也变化挺大吧。”
一村民说:“咋变化还不是土里刨食,跟你没法比。”
“手里有钱了是好事,还是得干点正事呀,你看和你一起进城的晓峰,这回把他们公司的农机引到咱们村了,还帮助村里的种粮大户你永乐叔办了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今天我就是接市里H县里的领导来开现场会的。”秦支书指了一下身后的小客车说道。
“哦,晓峰干的不错。”韩元明若有所思。
船靠岸了,韩元明和秦支书告别,两人分别上了各自的车。
“元明呀,回家先看你姥,你妈,有时间到我那,我有话想和你好好唠唠。”
“好,支书,我一定去。”
在赵永乐承包的水田地头,几台由魏氏农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农机一字排开摆放着,上面拉着横幅:东源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扶植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参加会议的各方代表和闻讯赶来的村民围着崭新的农机手模着,品评着。
“这要没有贷款谁整得起,听说加一块七十多万呢。”
“永乐这回可得着了,听说是老吴家晓峰在城里给办的。”
“这小子进城几年出息了,咋不给他自己家办呀?”
“你懂啥,这得种粮大户才能享受,他家那点地不够资格。”
这时一干部模样的人宣布:“东源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扶植现代农业发展现场会现在开会,首先请市发改委赵主任讲话。”
一戴眼镜的中年干部走到话筒前:“今天这个现场会向大家推荐一个改革创举,也是一个真正产生于基层,来自于农机生产线上和水田地头上碰撞出的创新思路,那就是用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在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组织参与建立风险补偿金的基础上,信用社为农民种粮大户赵永乐发放贷款70万元,购买了全套水田农用机械,从而使他承包的700多亩水田从整地到插秧、除草、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让我们为这个改革创举叫好,希望有更多的农民提高种粮积极性,政府会通过改革举措给予你们更多的支持,让种粮不但赚钱,还变得越来越轻松,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主持人宣布:“下面请农业机械提供商代表讲话。”
吴晓峰走上前,人群中一片骚动,人们啧啧称赞着,说老吴家晓峰真是进城几年出息了,给村里的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吴晓峰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还是面对自己的父老乡亲,难免有些激动:“各位领导,各位乡亲,我是这个村土生土长的青年,从小我就看着父老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那时就盼望着有一天我长大了,学了本领,能改变这种状况,后来我进城打工有幸来到这家专门生产农用机械的工厂,并终于把它送到了我家乡的地头。请大家放心,我就负责这些产品的售后服务,使用中有任何问题,我都会在现场解决,在此,希望有这方面需求的农户与我联系,我们一定会为大家做好服务。”
乡亲们对吴晓峰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开始进行农机喷撤除草剂作业表演,事先已经过培训的赵永乐驾驶着撤药机械进入田间,启动设备,药液形成的扇状薄雾均匀地撒在田间,观看的人们鼓起掌来。这时在旁边的村民把吴晓峰包围起来要求报名申请贷款购买农机。
“大家别着急,拿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到村委会登记,根据承包土地面积确认适用农机和贷款额度。”吴晓峰兴奋地向大家解释着。
在现场会不远处的田边道旁,韩元明的吉普车停在路边。他坐在车里,摇下车窗,观看了现场会的整个过程和热闹场面,也听到吴晓峰的讲话。这会看着他兴奋地忙碌着,从心里为他这两年的成长而欣喜,同时也在心里油然而生一丝怅然若失。这时有村民路过,和韩元明打过招呼,便匆匆赶往现场。是啊,种地用上机械,这毕竟是牵动农民家家户户的事情,与之相比,自己的所谓衣锦还乡,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呢?
当韩元明把两本房屋产权证书摆在炕上,展示给姥姥和母亲看时,他没有在她们脸上看到心里预想的兴奋与满足。
“花了多少钱?”姥姥问道。
“300万。”
“多少?事先怎么不和我们商量?”
“我用辛苦赚的钱孝敬你们,就是想给你们个惊喜。”
姥姥看着一走三年的外孙,见他瘦了,但看着更结实了,有心疼,但更多的是欣慰。此时的母亲韩凤英早已是泪眼模糊,她几乎没有一天不想,儿子在城里过得咋样,尽管元明每个月按时寄钱回来,可当妈的更惦记离家的孩子的衣食冷暖,现在元明精神儿地就站在自己面前,她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