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彝族年在12月,在12月大多数都请假回家了,带着满满的希望。就这样,那些不会说普通话,不会买票,不认识字等不是问题的问题就真的变成了不是问题。亲戚带亲戚,家人带家人,老乡带老乡,凉山州外出打工的人数骤然增加。公路上的土路渐渐变得平顺,自发修路的百姓没有任何人组织更没有酬劳。来往的客车也渐渐增多,以往三天才会有一班往返于西昌市和昭觉县城的车变成了一天一班,乡里到昭觉县城的“私家车”也多了起来,依旧破旧的小街上货品花样多了起来,逛街的人也多了起来,街上的午饭不在只有凉粉和烤土豆。XX乡的乡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渐渐恢复了久违的闲暇,又开始了单人值班轮班制,大多没有值班的人也会在乡政府,还有很多学生空闲能跑到“乡政府图书馆”去看书和借书。这个“乡政府图书馆”占据了乡政府百分之八十的位置,整齐摆放着两千多本旧书,包括了学前班至高三的所有科目的书还有练习册,浓浓的纸味,偶尔有一小团人或者几小团人或者一大群人,在听某个“见多识广”的“大家”讲故事;在听某个“老师”讲课(有普通话教学、作业题讲解、评书)。当春节过完陈昭雨又载着满满一车文献回去上班时,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就一起将原来的办公室正式挂牌更名为“图书馆”,而办公人员办公地点则变成了最侧边一小间只能放一张八仙桌的屋子。大家也一致同意那间没有公事可办的办公室就这样设,一张八仙桌四张长凳,然后每天值班的人去负责开门锁门,值班的工作还是以“图书馆”的借还书登记,书籍归类整理为主。何玉书对陈昭雨说过的话“现在不是战争时期不需要挺身而出,但是在国家解决不过来的时候就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国家照顾不过来的时候就自己奋发图强!”换届选举的时候,陈昭雨被中央直属任命为凉山彝族自制州州高官与选票结果一致,工作调动就在7月底,火把节(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以彝族火把节最为隆重热闹,其热闹程度甚至高于彝族年节日)后几天。
火把节前个把月就已经有很多老人小孩开始做火把,随着节日的临近氛围也逐渐升温。今年异常热闹,大家说为陈昭雨乡高官送行,都很高兴说火把节也是陈昭雨的升职宴,乡上第一次亲自组织火把节。
火把节当天一大早乡政府就热闹起来,中午按照乡里的习俗每年都要杀牛,然后大家盛装齐聚坐坝坝宴。彝族服装以红、黑、黄、绿四色为主,服饰艳丽。都是手工绣花,量体裁衣,别出心裁。尤其是女装是裙装艳丽婀娜,那一朵朵“索玛花”(和草原“卓玛”一样的意思,都是美貌女子的代名词)就几个围坐地上就是一桌,没人一个酒碗,中间一盆拌着穆江子(一种带有清香气味的香料)的坨坨肉。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在别的地方的人可能以为只有水浒传的梁山泊里才会有这样豪爽的生活,但在凉山州这样的真实场景就是这样的习以为常。酒过三巡,变成了“流水席”大家来来往往穿插换桌全凭个人喜好,这并不会令人反感,一切都很融洽。有才华的老人开始演奏乐器,大批量的歌手随声附和,彝族天生的蓬莱天籁之音响彻大地,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宛转悠扬,如若有艺术大家在场必会身心舒畅向所有表演者鞠躬致敬!轮流即兴的合唱、独唱、跳舞表演后暮色降临,小孩迫不及待跑去拿出火把,一群中年男子不约而同起身搭篝火堆身后跟着一群少年也去帮忙。不出半小时,几堆底面直径3-5米,高2-3米的圆锥形篝火堆就已经搭建好。应乡长邀约陈昭雨点燃了第一堆也是最大的一堆篝火,欢呼声掌声随即铺天盖地的蔓延开来,紧接着其他篝火堆也被点燃。乐手们开始吹奏篝火晚会跳舞的达体舞(舞步简单易学,节奏轻快)曲目,大家自然手拉手围着篝火一圈又一圈的跳着整齐的舞步,边跳边聊天不分男女老少。当然火把节又称彝族情人节,聪明的小伙当然是会借着机会靠近心仪的姑娘,而平时羞涩的姑娘也大可在这一天不失礼仪的和俊朗的小伙手拉手跳舞聊天,一切皆在众人眼中透明而不会受争议。
何玉书在偏远的彝乡干了一辈子的书记,不愿升职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哪儿艰难就去哪儿,除了自动请缨就是老百姓去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对党的忠诚和追随那种情节陈昭雨是能理解的。现在陈昭雨算是继承了外公的衣钵,外公的夙愿也是凉山不在拖全国人民经济的后腿,可以减轻国家的经济压力。何玉书把这个思想根深蒂固的种植在陈昭雨的心田,从小就带着陈昭雨亲身体验感受,那份厚重的寄托让陈昭雨一直坚持到现在。
土场坝边高处的小树下,有个黑人痴情地注视着陈昭雨,嘴角上扬,笑没出声却露出了两排整齐的大白牙,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席地而坐喝酒吃肉一副潇洒形象。舞池里的陈昭雨没有了书记的外壳,和学生手拉手。篝火已经燃烧了接近三个小时,大家却热情不减,陈昭雨几次休息又几次被小孩妇女拉去跳舞。那双深眸像是紧追的探照灯打在陈昭雨脸上,身边一地的酒瓶横七竖八。突然汇入一条火带,外乡乡民打着火把赶来。浩浩荡荡,火把满满插在土路两边简直比西昌的路灯还要亮百倍!昭觉县长县高官,其他乡的政府干部还有太多外出打工的回乡的乡民家属,还有领到了助学金奖学金的孩子们及家长,七七八八一股脑全来欢庆陈昭雨升职,场面一片热闹。远道而来的男女老少(因凉山州山区老百姓居住大多相隔甚远,有的方圆千米还没有另一户人家)脱下肩上的擦尔瓦(彝族自制的羊毛披风可以挡风遮雨防寒御暖),放下手中提的就和肉,又是一轮盛情的舞宴。那千万人的拥戴与注目,陈昭雨第一次能体会到外公的心境。添柴加火后,那一片火海还有汇入的“分流”火带,伴着彝族人民的热情在激情的七月美不胜收。
天空微白,大家也尽兴了,纷纷裹着自己擦尔瓦席地倒下就睡,有的小孩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和母亲一起公用母亲的擦尔瓦。彝族人就是这么洒脱朴实,简单就能满足,可以过得简简单单吃一些粗粮填饱肚子就行,也可以客服千难万险背井离乡勇敢尝试并坚持工作,不屈不挠乐观善良,热情洋溢。陈昭雨的酒量虽然不好但还是能喝一些,大家不逼她喝,就是抿一小口意思一下,一小口一小口再一小口,还是醉了,脸也红着,杯盆狼藉,曲尽人睡后,小彝教扶着陈昭雨接着微亮的天回了乡政府宿舍。陈昭雨借着微凉的水拍脸,小彝教从房间提着拖鞋出来熟练地给她换上,冲洗一下脚后回屋里才发现满屋的玫瑰花,小彝教顺手拿起一朵走到陈昭雨旁边把花递到陈昭雨面前“如果工作生活中的最佳拍档能够成为情侣”陈昭雨不急不慢接过话“那非常完美!”顺便接过花,一脸微笑的陈昭雨对视着手足无措胆战心惊的小彝,“那...”话还没开始,陈昭雨就躺床上说“我睡觉了”把花放在了枕边,立马就熟睡了。一脸茫然的小彝教坐床边地上,疑惑的看着熟睡的陈昭雨,嘴里嘟囔着“那你是不是答应我了嘛”心里又一直在揣测陈昭雨的意思。等到日晒三竿,陈昭雨侧身看着枕边的玫瑰花和坐地上双手放膝盖上盛着的那张狐疑的谁脸,开心的微笑了后安心的继续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