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澜依然早早就起了床。
简单的洗漱过后,张澜随便吃了些早餐,便开始准备起营业要用的东西来。
虽然张澜比较随性,对店里的生意没那么在意,所以经常性关门找不到人,但只要营业,他就会用一个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因为他这怪异的态度,张澜在附近的口碑还是挺不错的,没办法,并不太过在意收入的他,用料方面要比别人足很多,做出来的自然不会太差。
张澜的做事方式又比较任性,碰到对眼的,或者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像炎晓舞第一次来那样子赠送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这一点从从他对待大黄猫的态度上就有所显现:不是哪个神经病都会喂流浪猫蛋糕喂两个多月的。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这一片也能找到其他的店,但住在附近的人如果需要买蛋糕的时候还是习惯先来张澜这里,除非他不开门才会考虑别家。
八点半,张澜将做好的东西都摆好之后,回到柜台安静等待客人,顺便处理一下他昨天没有弄完的东西。
他需要将昨天拍的照片给张妈发过去,不论是院子中捐书的场面,还是后来去送衣服之后拍的照片。
张澜将相机中的照片整理好之后,没有多做改变,直接打包全部给张妈发了过去,具体用几张用哪张只能张妈决定,因为张澜不知道她那边的具体情况。
不过选择的余地也不多,书的话院长那边只有三张,两张院子的环境,另外就是他站在打开的箱子旁边的一张。
张澜的要求只是能看到箱子中的东西而已,毕竟捐助的主体是给孩子们,但在孩子们不能露面的情况下,其他的东西也没多大用处,只要意思到了就行了。
而弘愿寺那边选择倒是多了一些,但大部分用到的可能性都不大。
张澜的性格很随张妈,有些东西更是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比如说,张澜对佛教没感觉,只敬畏自身,这一点可以说完全继承了张妈的思想。
张妈的性格是有些风风火火的,但人却绝对称得上坚强。
这也和张澜的身世有关,张澜其实应该算是单亲家庭。
在张澜四岁那年,他的父母离婚了,具体的原因张澜不知道,也从没有问过,只知道当时张澜的生父放弃了抚养权,直接点说就是他爸嫌弃他是个累赘,不要他。
在这种情况下,张妈只得拖起张澜这个累赘,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艰难的支撑起张澜这个拖油瓶的人生。
做出这个决定真的很不容易,当时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在劝她:送孤儿院吧,他爸都不要他,你管干嘛?这又不只是你自己的事!就你这情况,不带着孩子再想找个好人家都难,带着他你以后怎么过?这一辈子还不毁在这孩子身上?
别人会这么劝阻也不是没有道理,离过婚再找本来就难,而不再结婚的话,如果张妈自己那还好说,但是有了张澜,那生活的会有多艰难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张妈其实很难做重活。
张妈的左手小时候受过一次很严重的烧伤,具体的原因不去多说,单说影响,那只手其实是有些畸形的。
有时候张澜也想着,其实如果那时候张妈没有选择抚养自己,而是把自己送去孤儿院的话,张澜也是不会怪她的。
人只有在成年之后,直面生活的残酷时,才会真正懂得父母的艰难。
张澜就是这样,十八岁前的他是很叛逆的,但十八岁之后,每次想到自己的母亲,他的内心满是悲哀和愧疚:他真的无法想象这么多年,她究竟遇过多少困难,又吃了多大的苦。
但哪怕所有人都希望她放弃,也理解并且为她找好了放弃的理由的情况下,她却依然选择了坚持。
用张妈后来教导张澜的话来说:除了废物和牲畜,任何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而她当初选择生下了张澜,那么她便有义务养育他,这不只是身为母亲的责任,更因为,她是个人。
张妈很完美的完成了她的责任,在家乡,因为成家又离婚,没有房子的她没有选择和父母挤在一起,而是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q市这个小城市投奔自己的哥哥。
说是投奔,也不是赖在别人家,只是让哥哥用自己的人脉帮她找个房子,自己出去打工赚钱自己养育张澜。
这期间遇过的困难我们不去提,因为不论如何,张妈确实是坚持下来了,也没有让张澜的日子差到哪去,这就足够了。
就这样生活了一年,眼看着张澜到了上学的年纪,这才真正让张妈觉得绝望了:买不起房就办不下户口,没有户口孩子就上不了学,那一生也就废了。
面对这么绝望的现实,张妈依然没有抛弃张澜,而是放弃了自己最后的骄傲。
张妈同意了她哥哥给她介绍的对象,抛弃了自己的骄傲,嫁到了农村。
不管张妈的长相如何,已经有婚姻史的她条件都算的上是差了,更何况还带着张澜这么个拖油瓶,这种情况下,她嫁的人可想而知,但不论如何,张澜的户口问题算是解决了。
婚后的生活不出张妈的预料,新的家庭中,她的地位是接近没有的,婆婆的性格谈不上多差,但是小气和刻薄这两点是逃不掉的。
而新的丈夫,虽然身体完好,长相也不是差到惨绝人寰,但以张妈的眼光和接受的教育程度来看,至少脑子转的很难,思想也是标准的小农气息,他自以为是,倔强,大男子主义又一事无成,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愿意养育张澜。
这种情况下,所有人对待张妈的态度就像她是买来的一样,只有理所当然的吩咐,就像她天生低了一头一样,女人应得的呵护更是奢望。
张妈的本性绝对算的上刚强,所以她当然不甘心如此。
她自己没有地位她可以忍,但按照他们的这个态度,张澜将来会被如何对待可以想见。
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她抛弃自己骄傲做出的选择还有什么意义?
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对人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如果只有压迫和不被重视,那这一生也很难走出来了,因为你自己都习惯被当成附庸,自己都觉得低人一头,又能做出什么让人高看的事来?
为了张澜的将来考虑,张妈又一次放弃了虽然地位差些,但至少轻松的生活。
她选择来到了当地生产石灰的矿场工作,用劳动来为自己和孩子争取地位。
矿场的工作都有什么可想而知,手上有旧伤的她不止要像个正常人一样,甚至还要比城市中的普通人工作强度还大。
好在她坚持下来了,并且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她的坚持也换来了回报,虽然工资可能比不上她的丈夫,但至少有自己挣钱能力的她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而新的家人虽然没有接纳张澜,但至少明面上是不敢对张澜怎么样的,态度也不再那么随意和漫不经心。
张妈刚强了一生,在这一生中她的一切基本都是在靠自己,从没有得到过神佛的垂悯,所以她不信神佛,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其他的什么之上,她只相信自己。
她的性格表现的或许是风风火火的,那是因为被现实的残酷压抑住了本性,坚强的内心在饱经挫折后,不屑于遮遮掩掩,因为习惯了干脆利落。
除了这一点,她身上更突出也更重要的东西,就是理智,可以让她在任何情况下权衡利弊,准确选出对目标最有利的方式的理智,因为她要生存。
张澜同样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虽然由于要工作的原因,张妈没有时间处处关心张澜,基本只是放任他自己成长,然后在大方向上把关。
但那不影响张澜成为像她一样的人,因为她自己的经历,和平常所做的事情,就已经是对张澜最好的教导。
说教和道理这种东西,只有对那些真正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会动脑子思考的人有用,这一般需要足够的阅历。
而对于孩子,想要教好他光靠说的用处不大,自身在日常中的行为更重要,想让你的孩子学好,那你自己就该先做好。
不是有句古话嘛,善人的家里大多都出好人,坏人的家里基本都出人渣。
张澜的思想跟张妈是差不多的,所以他在发过照片时就已经有所预料:弘愿寺关于环境的几张照片应该是用不到,顶多选一张不让人一眼看出那是佛教的,更大的可能应该是那一堆孩子的照片和箱子的。
是的,张澜发出的照片是有弘愿寺的孩子的,这倒不是他一意孤行,表面上答应院长,背地里又私下曝光,他会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在昨天去弘愿寺的时候,炎晓舞是有向张澜介绍的。
弘愿寺所办的孤儿院叫做宏愿家园,背后的组织是佛教慈善协会,有自己的宣传网站。
虽然他们依然不是正式的孤儿院,但却是接受外界捐赠和义工帮忙的,所以他们可以适当的曝光一些,因为那会让帮助他们的人更多。
至于为什么只有箱子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却没有孩子们举着衣服的那种宣传类型的,是因为张澜没好意思开口。
相比于其他捐赠,只是几件衣服,他还真不好意思要求人家怎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