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新闻记者而言,只要还活着,就永远都处于工作状态。”
赵晓阳的手机音乐响起第三遍的时候,睡得迷迷糊糊的他脑海中突然回忆起刚进报社时师傅的谆谆教导,立刻精神一震,接起电话。
“你怎么还在睡?”刚接通电话,就听到一声刺耳的抱怨。电话那头是赵晓阳的最高领导兼前任女友。她的声音,对于赵晓阳而言,形同催命符。
“昨晚出新闻呢!”此言非虚,赵晓阳昨晚被派去报道查酒驾,从半夜查到凌晨,查到三个酒驾两个醉驾。等到赵晓阳把新闻稿写好发到总编室邮箱时,已经是上午九点多的光景了。
“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都中午11点了啊!”前女友依然一副颐指气使的相貌,赵晓阳已经懒得更多解释,只想快点撂了电话继续他的黄粱美梦。
“到底什么事啊!”
“赶紧去巨人学院,有大案子。”
听到大案子三个字,赵晓阳虎躯一震,困意全消。
“什么案子?”
“谋杀!”
赵晓阳等不急细问,掐断电话立刻套了件外套,抓起采访包胡乱踩了双鞋,就往门外奔。
一个精彩的谋杀案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无异于沙漠中的绿洲,久旱后的甘霖。虽然这话听上去特别不道德,但是那种跟随着案情进展一层层抽丝剥茧的快感,与统一公关稿件的常规报道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在赵晓阳心里,他入职以来心心念念一直在等待的就是一场足以让他扬名立万的大案子。在记者这个行业,除了自己去社会上挖掘新闻以外,就是等着主编分配新闻了。凡是和巨人学院扯上关系的事情,都不会是小事。何况还是一场谋杀案。
这个学院是京城中最显赫的所在,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国内绝大多数的商界精英,都是从巨人学院毕业的。
其实巨人学院是东华大学的商学院,因为人才辈出,加上在市中心盖了一栋三十五层楼高的教学楼,被坊间戏称为巨人学院。
赵晓阳感觉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燃烧。那种雀跃的感觉让他等不急电梯上来,直接从安全楼梯飞奔下去。年过三十的他一口气下了十四层楼梯,好几次险些从楼梯上滚下去,这和他平时不多走一步道的习惯形成巨大反差。
下楼之后他看了下手表,将近十二点的时候正是交通最差的时候。这个点的道路如同堵塞住的下水管道,水泄不通。经验老道的他将车钥匙收进挎包,冲到路边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最近的地铁站。
上了地铁之后,赵晓阳被挤在人群中,脸贴着车厢,想喘口气都要踮起脚仰着头。他看了看地铁线路图,还有十四站才到目的地,有种苦不堪言的感觉。
从接到电话到现在,赵晓阳整个人都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现在才能静下来,稍微把这事捋一捋。
幸福来得太突然,似乎有点不真实。
赵晓阳大学毕业之后和女朋友一起进了现在的工作单位,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报社。
在国内,凡是数一数二的地方,就一定竞争激烈。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竞争,还有情商、家世背景甚至颜值竞争。
赵晓阳的前女友不仅相貌出众,情商智商都很高,不管是迎来送往还是业务领域都是一把一的好手。两人同时进单位,不到一年就拉开了差距。
他自认为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可是前女友张洁真是火箭式上升,不到六年就做到了副总编的位置。扪心自问,赵晓阳真不是因为职位悬殊而和她分道扬镳的,而是张洁的外貌惹来流言满天飞,他骨子里又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怎么受得了整天的流言蜚语。
最终,两人从青梅竹马,熬成了苦大仇深。
既然都已经苦大仇深了,今天又怎么会分配一个美差给自己呢?难道是余情未了?赵晓阳心里七上八下的没个主意。
两人自从分手后,由于前女友在报社里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给赵晓阳带来了不少苦恼。
分手的一年多以来,连自己的师傅都不敢给赵晓阳派好差事,尽是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赵晓阳想到这一层,开始觉得巨人学院这件事,绝对不简单。单从张洁突然给他打电话这一点来说,就特别的莫名其妙。按照报社正常程序来说,赵洁有任务分配,应该先通知他的直属领导,再由直属领导来分配。
张洁如果真是余情未了的话,这一年来赵晓阳坐冷板凳的时候,她也是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且这件事情,明明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张洁完全可以示意赵晓阳的直接领导将这个任务指定分配给他,何必越级呢。
在他们这种企事业单位,最忌讳的就是越级办事。事情办好了,赵晓阳的直接领导会有一种遭到蔑视的感觉。事情要是办砸了,张洁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这种百害而无一益的事情,怎么看都不像是张洁的作风。
她这是唱的哪出啊?
他越想越不对劲,刚接到电话时的那股热乎劲已经凉了一大截。
赵晓阳虽然平日里在单位里与世无争的晃荡着,但是对办公室政治还是异常敏锐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耐得住性子坐了一年多的冷板凳。
眼看地铁即将到站,他却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去巨人学院了。
可是到这个节骨眼了,要是真撂挑子了,还挺不好交差的。到时候这事闹总编室去,他师傅可不会替他说半句好话。
虽然延误报道时机这种事情,对于赵晓阳这样的大报社来说算不得什么大过错。但是要是被扣上了消极怠工的帽子,那他就永远别想拿到任何好案子了。
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随着地铁到站,赵晓阳心里也打定了主意。
“不就是一个谋杀案吗,总不至于害我成为犯罪嫌疑人吧。我倒要看看张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赵晓阳暗自盘算着,说不定张洁真是为他着想,要给他一个翻身的机会也说不定呢。
正是赵晓阳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让他后来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