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个多月几千人的艰苦建设,在崇祯六年除夕前两天,关外的蛇口镇终于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在河谷的出口,刚刚修建了高高的砖制城墙,外覆现代水泥,用涂料厂现成的涂料涂成淡淡的咖啡色,城门边用白色饰边,顶上用工字钢和木头修建了简易城楼一座。
没有水的旧河道两岸都用石头垒砌,现代水泥不是太够,只用土制的加米粘土略略粘合下,岸边的沿河道路都铺上大块的后世草地砖,从特区山上和苗木地里移栽的树木,隔一段种一棵。
河道通过两边城墙,虽然现在没有水,但也分别留了一个水门,水门材料也用的是现成的铁栏杆。
城外河道没动,还是原来枯水河的样子,平平坦坦的延向远方,只是在一侧城门边挖了一个十亩左右的人工湖。
两边山坡下,一排排整齐的窑洞依着山势修建,每处呈现梯田状上下两层。外面涂上白石灰。
一处窑洞边用建设银行那种蓝色修边,一处窑洞用中国银行那种红色修边,另一处,刚用农业银行那种绿色。远处还有用准备用工商灰色的,只是现在还没完全完工。那些银行色是因为王向科从池塘里捞起皮包后,看到各科银行卡来的灵感。
河道中间修了一坐桥,数个石磴,桥上还修建了廊道,用木头为柱,玻璃钢瓦为顶,简洁明快。
桥边还放着一块装饰山石,是原来一家工厂园子里面挖过来的。让人磨平此前的字迹后,在上面新刻了“幸福桥”几个大字,红彤彤的,很是醒目。
两边空地已经平整,这些地方以后是房地产开发和工业用地。用一条条更加平整的泥路隔开,泥路边两米处都种了树木。就象后世还没开发的工业园区。
桥头这边不远,已经修了一些砖房和木结构房,砖房是整片的,按办公区样子排列,明代样式的木结构白墙青瓦房是成排的,延着街道。
这些房子中间一大块空地是城市广场,中间挖了一个池子,用水泥和砖砌成,里面甚至还放着一套喷水装置,也是从一个工厂移过来的,现在虽然没通电用不了,但已经装了一池打上来的井水。
别墅前面广场前端立着四根高高的不锈钢管,当然也是原来那些工厂拥有的。
广场一边,黑色工艺铁栏栅里面,树木葱郁,一排一排的,三面围着那套木制别墅。
别墅也装了柴油发电机,可以看见里面闪出和这个时代非常冲突的白色灯光。
蛇口镇外的河谷,两边已经平整出一块块农田,阡陌纵横,一些地方留有河渠和水池,几口新打的压水井,露出细细的铁管子,在寒风中肃立,已经有一部份土地开始种上了冬小麦。
这天已经是除夕了,蛇口镇各个地方都挂上了各种各样的红灯笼,红灯笼内置灯泡,远的直接用蓄电池照明,近的用电线串联,由太阳能或者柴油机发电。
王向科今天也豁出去了,准备用上几十升柴油,那个柴油真让人心疼啊,因为要用挖掘机平整土地和挖窑洞,眼看加油站一半柴油已经用完,再这样下去就要用几辆油罐车中的油和各种货车上没用完的油了。
一早,警卫团的战士就在广场上升起了四面旗帜,一高三低。中间高的一面,通体红色,中间一支华表,两边写着“中华”两个繁体大字,也就是后世一种香烟包装上的图案。
三面低一点的旗,头一面四周黑色,回形边纹,中间圆形黄底,内绣漆红不规则圆圈,里面是汉式龙形图案,图案上还有黑色隶书“汉”标记,旗后有长条形尾边。另一面通体金黄,红边,旗面略宽,后带弧形三角尾边,中间有“宋”字样,还有一面通体红色,蓝边,中间绣日月图形,上写“明”字样。一看就知道,分明是中华的旗帜和三个朝代的旗帜。
大喇叭里面从早上就开始放着后世庆祝节日欢快曲子,什么刘德华的恭喜发财,宋祖英的好日子,小拜年,今儿个真高兴,财神来到我家门,欢乐中国年,惹得还在忙碌的居民伫足聆听。
越听越高兴,嘴都合不上,一个劲的说:真好听,真喜庆,这特区真是神仙住的地方。
小孩子高兴的跑来跑去,现在总算是放了假了,跑到河边放着特意为他们生产的鞭炮。
崭新的窑洞里外,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年货,这里面的人不是山西就是陕西,年俗也差不多,互相间还探讨些什么。年前王向科特意给每人发了三十斤大米,还发了些后世的小零食。
时间太短,养殖场里面的牛羊鸡鸭还没能供应,只好由着陈智证他们几个外面工作的“同志”,偷偷从旁边集市上采购了些肉类和面粉,也是每家发了一点。不多,但是总算能包顿饺子,过个开心年。
超市里面东西还是不少,特别是有水库里面和池溏捞出来的隔了几个世纪的鱼。
王向科今天当然很忙,学着后世领导的模样带着其它几位领导,到军营,下村镇的慰问基层。只是这跪的人和围观的人都太多,搞得有点手忙脚乱,不停的挽扶。
今天晚上根据王向科的安排,在三个女人,噢,不,是一个女孩,二个女人的帮助下,将要推出一场明朝版春节联欢晚会。这可是化了王向科许多心血,甚至都影响了好多重要资料的整理工作。
各个初露端倪的村、镇、和开发区、工业区的代表都早早的来到了蛇口镇,由工作人员安排落脚地或者住宿。
下午三点左右,王向科准备出发去蛇口镇的晚会现场,现在的晚会不能太晚,一个是因为天太冷,还有就是电量不够。
骑着一辆山地车刚走到隧道口,老车岭那边的驻军连长赵乐平来电报告,有一支官军摸到了开发区边上,约摸有200多人,看样子是向他们这边来的。
王向科一愣,什么情况,这都到了年关边了,他们不过年的吗?什么时候明军勤政到这个地步了,难道都是向崇祯皇帝学的吗?
也没时间多想,马上通知赵乐平警戒,其它部队向老车岭方向做出防守态势,派人去增援是不用的,根据上几场战斗的经验,200多人赵乐平那三连要是吃不下,不要说赵乐平这个连长,自己都觉得丢人。
赵乐平在对讲机那边马上又问道:“殿下,如果他们一定要过来,打不打?”
“打还是要打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但是,不要打的太狠,最好把他们打跑就是了”一听打仗王向科就会有些不忍心,但事到临头也只得这样说。
刚刚穿过隧道,还没到广场,那个赵乐平又来电了,报告说战斗结束,明军死了六人,其余已经全部交械。问下一步怎么办。
王向科也有些蒙,怎么这么快,这战斗力也太那个什么了。
问清楚情况,原来赵乐平来电话的时候,其实那支明军已经钻到了三连的伏击圈里了,钢驽,手雷都准备好,还有一个排的杂乱的火枪已经对准他们的头。
王向科这边一说打,那边马上就开了火,钢驽射翻前面几个小兵,手雷向两边一炸,枪支都没用上,喊话器一喊,这货明军马上就投降了。
“问清楚是那里来的明军了吗?”王向科问。
“说是边上卫所的兵,带队的是一个百户,对了,还有静乐县令武起潜也在里面,带着几个捕快衙役。”
有一个县令,这是一个新情况,王向科有些犯难。
以前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把人关到天九坎那边去挖煤,顺便说一句,那些挖煤的探子,因为特区的特别政策和特别富庶,已经有好几个入了特区户口。
要不是不能回去,都想把家人也接来了,虽然苦些,但好呆是煤碳工人啊!有吃有穿有工资,还有保障,有这么好的苦役吗?
但是总不能把一个县令给送去挖煤吧,再说还有200多号呢,没了这些人还有一个县太爷,三关总兵还不和自己急,一准从汾州和宁武两个方向齐头并进,对自己进行围剿。
真难办啊,自己才到了两个来月,你们怎么就注意我了呢!
武起潜被送到了蛇口镇,参加特区崇祯七年春节联欢晚会。
走到蛇口还有10里,一辆四轮马车等在路边,这辆高级四轮马车,本来是特区用来接送学生的校车,连王向科都轮不到用,现在做了迎宾的奔驰600。
四轮马车很高档,因为本来就是拆了一两银色微型面包车的车体。两边分别漆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轮子还是小面包的橡胶胎,避震效果相当好。
一个穿着明朝书生常服,戴着幞头的青年人立在马车边,见到五个三连士兵“押”着武起潜走了过来,长长作了一揖,口称“学生见过县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