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23700000022

第22章 粮多引起战争

冬稻抢收如火如煮,在收割几陇后,得出亩产850公斤,按明代一市斤相当于590克计算,折合1440斤,约每亩14石。顿时呼天号地,哭声几闻秦汉唐宋,久不可止。

到了崇祯六年十一月底,新越特区已收割冬稻1680万公斤,283000石,收获大量后世蔬菜,瓜果,活鱼,甚至还有甲鱼等物。加上火车上11000多石粮食,以及各类建筑中收集的粮食和食品,除去能做为种子留存一部份外,还是堆满了兵营学校的各个教室,一个二头封闭的隧道和一个学校室内小型体育馆。

铁工厂打造了大量优质农具,以赊帐的发式发放给各村,以备来年小麦的种植,现在开始,所谓的冬稻已经成为传说了。但是冬小麦种子没有,这种作物南方一般不种的。要等以后去外面采购。但是地里面有几垄土豆,玉米,毛豆等下次可以扩大种植,没错,这可是土豆和玉米,不是别的。

特区专门成立了一家七匹狼被服厂,生产各种民用和军用产品,但是棉花奇缺。只好用针织棉布多做里面穿的衣裤。

随着蛇口经济开发区和老车岭安置区两个关外区和新越,华西,藤头三个村镇的建设,以及围绕工厂区的围墙,十四个特区边境隘口处的小型军这军事堡垒的修建,原来带来的水泥,钢筋储备飞速下将,肯定不可能支持这些项目的完工。

人口经过一个月的收留和安置,已经达到区内户口560人,区外户口1258人,但就是这样,粮食和人口的矛盾还是很大,不是不少而是太多,是的,没错,是太多,按照储顺桥的算法,11000多石存的精粮,28000石新粮,可以解决十万人一年的口粮,或者一万人十年的口粮,这还不算王向科藏的11200斤各类食品。

特区贮粮手段太低,加工能力不足,如果再不消化,估计要霉变很多,你看,为了消化这些粮食,老车岭那边已开始养鸡,而特区计划中则是在老车岭上马鸡,猪,牛三个养殖项目。关内也鼓励农养殖各类家禽家畜,只一过要圈养,不准散放。藤头村则计划上马一个青饲料加工工厂,因为要知道关内不象关外,可都是江南过来的青山啊,就是把牛直接放在山脚,不去管都饿不死。如此富足的粮食,这活真不能跟崇祯去说,皇太极也不能告诉他,要知道粮食,对他俩都是心中最深的痛。

十一月初七,陈智证和他徒弟周同五回来了,他们俩原来是200里外吴堡兴宁寺的和尚,因为寺庙毁于大火,时民生不济,僧众衣食无着,四散而去。路遇流民,一起行路直到被王向科所救。智证和尚读过几年书,为人机警,又颇识山陕地形风俗,故被情报组挖掘,派师徒俩向西侦察和引导流民西来,这次他们除了带回600多人和一批外购物资,如水银,硝石和小牛,小猪之类。同是带来消息说陕西流宼被陈奇榆大败,流寇正集合残都准备渡过黄河向河南而去。

王向科知道义军会乘黄河冰冻,突入河南,此后中原糜烂,成了沸水锅。他目前没有办法阻止,但是利用各方关注都在关注上津一线,自己多占些地盘,多收拢些人应是可以的,自己现在太需要人了,也需要人来消化粮食。

最说有了那些奇奇怪怪的新式武器和装甲车护城的良好经验,他自个觉得现在的特区就象个乌龟壳,任谁也敲不破。所以就以粮食太多,流民太众为由,带领300人的武警部队,开着小三轮,骑着自行车,怀揣钢驽,背着最新又研发的内置钢珠铸铁壳震天雷,和预制的钢板脚手架等物开始向南扫荡。

天九坎,在特区西南30几里深沟里几,是深沟里的再生出的九条沟中的条,这里虽然黄土高坡,但却不是那种黄土层,而是乱石沟,所以山上还是有许多树木遮盖,一从从的散乱在巨石之间。

自从三眼虎死后,山寨失去了头脑,很快,被一个叫打金山的人带领手下占领,不时又发展到200多号人,利用到太原的官道的,好呆做了几票。特区军打来的时候,打金山准备在山中设伏,但是他不知道特区里有航迫器这一神器,都没用什么新式武器,几个没伏点被一种长筒弹簧炮炸得稀里哗啦,很快就连自己也就被擒住了。

一打开天九坎后山的牢房,一个奄奄一息的男子绑在杠子上,约莫二十五六,天庭饱满,皮肤白淅,留着几络短须,看上去有些文化的样子,有文化就救啊,现在缺的就是文化人,自然是花费了不少原村医务室的抗生素和生理盐水。

“你去找士匪问问,这是什么人?“王向科吩咐一个亲兵。一会,天九坎在三眼虎被击毙后新的当家人就被押了过来。此人微黄的头发,有些自然的卷曲,略带古铜色的毛糙方脸嵌着一双充满目光硬直的眼睛,鼻梁很高鼻孔也显得特别大,身上一套短的棉褂,头上扎着一块土色的头巾,这样的土匪面貌让王向科挺感好奇。

“殿下,此人乃山寨大头领,叫打金山,原名韩石头”亲兵汇报道。

“韩石头,这是什么人?”王向科虽然好奇,却没有直接打听他的事情,而是先问那个文化人情况。

“呸,你们又是什么人,我和你今日无仇往日无怨,为啥攻我山寨!“打金山扎乎乎的反问。

“唔,这个不太好回答,我想想,无仇无怨是肯定的,这么说吧我打你从根本上说是,是因为粮食”。

打金山傻了眼,什么人嘛,用得说的这么直白吗,最说这年月土匪家也没什么余粮啊。他刚想说“我们粮草也不多”,对面却又道:“因为我们粮食吃不完。。。。”

王向科索性坐下来,他对这个土匪也有些好感,便也让坐了下来,然后说你们为什么当土匪啊,不就是因为缺少粮食吗?但是当土匪就会有粮食吗?会,但那是抢了别人的,抢了别人,别人没死但要吃饭,只能也去当土匪,那么,种田的越来越少,土匪越来越多,粮食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于是王向科说这种土匪是不道德的,没有先进理论武装头脑的,也是注定要失收的。

“最终要解决的是粮食问题,而不是土匪问题”王向科还说“所以,我打你这不是问题,我粮食太多而你没有粮食才是问题。”

“你有粮食?”韩石头瞪着太眼问。

“你有很多。。。粮食?”旁边正在上药的王显明也不约而同的问道。

“有,很多,吃不完,有些犯愁!”王向科戏谑的说。

“有多少?”两人同时问。

“多少嘛,好象够10万人吃一年的吧,说清楚噢,初步,初步是这么多!”王向科回答。

“这么多!”韩石头惊道。

“还初步!”王显明也大撼。

“粮食嘛,有地就有粮食,又不稀罕!你们这么激动干什么?”王向科还是吊着他们的胃口。

“说的轻巧,谁家粮多是种出来的,种地的能有余粮?”韩石头嚷道。

“粮食不是种的,难道去抢,就象你这个没出息的土匪?”王向科反问。

“你有出息,还不是土匪?只不过米粮富裕些罢了!”韩石头很不服气。

“谁说我是土匪了,你还真不信,我的粮食都是地上种出来的,一亩产九石!”

“我锤死你!”韩石头彻底火了,挣扎着要冲过来。可是在参观了神仙般的特区,亲眼看到刚收割过的稻田,整堆整堆正在用土窑烘干的谷粒后,就果断的参加特区的“粮食工作”,毕生从事现代农业的研究和推广。在他日后的名著巜天下粮仓》书序之中,他无比请楚完整的记录下王向科第一次见他时关于粮食的论述,并再次感谢殿下的教诲。韩石头,也成第一批从殿下手中,领到“天宝书“的人,《水稻种殖》,巜小麦种殖》《生态农业》,《大棚技术》等各种农业技术通过韩石头的荃释,扩散到华夏大地,活人无数。

事后,王向科知道韩石头和那个被他打的奄奄一息的王显明其实是一对仇家,但同时也是私熟的同学和曾经的发小。

韩石头的父亲是在王显明家开的金店打了几十年工的老金匠。韩石头读了几年书,但也不是很喜欢读书,家里的条件也和做为东家的王显明天差地别,但是身体力气还行,就佃了王家几亩地,王显明帮忙减了一成的租,干起了农活,别说,这家伙天生是种田的料,几亩地在他手里愣是比别家长势好。虽然艰难,也算一家无殃,聊似度日。

然天有不测风云,因为一只神秘失踪的手镯,老金匠被东家逼的羞愤自尽,老伴也忧愤而亡,佃的地也没法种了。韩石头以此一改以往对王家的感激,心怀仇恨,葬了爹娘,机缘巧合下落草做了土匪。

而事实上,那个金手镯,是本县县丞的公子前来要求打的,声称是送给大原城中”乐轻坊”的一名叫刘园的姑娘,顺便吹嘘了一翻与那姑娘情深意重的故事和许多少儿不宜的情节。恰巧,那位姑娘是王显明的深爱,要不是父亲不肯出钱赎买早就带回了家中。

王显明听闻后气愤不已,也没和家里说,去了金铺悄悄带走了镯子,王显明是铺子的少东家还是韩石头的发小,平常来往甚密,韩家自然不防他,等他带着镯子质问回来,死党同学韩石头已经埋了父亲韩老金匠失去了影踪。

王显明虽然有时年少放荡,但为人正直,重情重义,到处寻找石头下落,听说是落了草寇,便向草寇集中的陕西方向找去,在静乐一带官道正好被天九坎新大当家,他的老同学劫了。韩石头深怨王家逼死老父母之仇,打得王显明死去活来。

王显明和韩石头都是交城人氏,也是知文善武,颇能审势。其实,交城还有个王显明,说是自幼以农牧、狩猎为业,善使鸟枪,后世在清兵入关后,带领起义军反抗清军达8个月之久,在多次战役中体现出高超的军军事战术素养,但貌似不是同一个人,他家不是开金店的吗?

总之,继同学之后,王显明也加入了特区武警部队,担任参谋一职,但是韩石头始终没有和他再说一句话。

经过严格的审查,三天后,韩石头被任命为老车岭农业综合开发区主任,并调防一个排驻守。人才实在不济又被兼任天九坎资源开发区负责人,因为在天九坎几条沟附近,发现了煤碳和褐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准备以后形成一个煤钢水泥综合体。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南宋传奇

    重生之南宋传奇

    富家子弟凌寒为了躲避女友前男友的追杀,不慎开车坠下了悬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没有死,而是重生到了南宋!此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告诉凌寒自己的女友也穿越了!而且是南宋皇帝的女儿,想要和她重逢必须要出名,而此时南宋正在走下坡路,无奈之下,凌寒只能选择习武当兵!组建军队,抗击蒙古南下,保卫皇室,当起了南宋的“保镖”,然而当他为了和自己女友重逢而拼搏的同时,也发生了种种奇遇..............
  • 回到大祁打江山

    回到大祁打江山

    催眠失误穿越到古代!不料却穿到大祁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管不了这么多,他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稀里糊涂的做上了钦差大人……
  • 风撼华夏

    风撼华夏

    风撼华夏,反弹琵琶,华夏上下五千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目前进度,三皇五帝篇,历史上的祝融真的是“火神”吗?治水的英雄,政治的愣头青又是谁?女娲在神话里是大神,那现实的原型呢?华夏第一场大规模械斗,又是怎样的呢?轩辕出世,纵横天下,终于遇上敌手,初战蚩尤,9战9败,之后是如何成功将局势扭转?而在江山稳固之后,轩辕黄帝又是怎样抒写一部可歌可泣的自断“六翼”来稳固自己的江山的呢?
  • 大唐神龙

    大唐神龙

    一个奇遇不断的青年,穿越成一条神龙,来至大唐贞观年间……
  • 大明江湖奇女子

    大明江湖奇女子

    大明朝一位奇怪的少女,出身侯门,行走江湖,涉政朝堂,名扬天下,历经奇险,闯关度关!!带你走入这位少女新奇的江湖世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热门推荐
  • 有间酒吧

    有间酒吧

    小女生杨柳无意间结识奇异酒吧老板,成熟高冷的型男大叔却有着惊人的身份。在老板的帮助下,一次次陷入恐怖事件的杨柳均化险为夷,两人的关系也越发剪不断理还乱,与此同时关于老板身世的一个惊天秘密也在一点点浮出水面……
  • 娇宠四福晋:爷,慢点撩!

    娇宠四福晋:爷,慢点撩!

    大龄剩女吴静兰,是一典型的宅女,独自一人远离父母家人,以写网络小说为生.她习惯孤独,享受寂寞.她常常沉浸在小说中男女主角美好爱情里,然而自己却从未真正深刻的谈过一次恋爱.她渴望爱情,但又从不相信爱情.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的催婚随之而来,一次次的相亲失败使她对男人更没信心.她总觉得自己的心并不完整......然而一次偶然的地震,却将她送来了历史上康熙十八年的大清朝,穿越成为未来的四福晋,孝敬宪皇后......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未来的雍正帝似乎更有问题......于是......
  • 生死一念间

    生死一念间

    人有七情六欲方为人。当世界法律失去效果,末世来临,人类的某一欲望达到极致的时候,人,已经不能被称之为人。
  •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纵横都市之逍遥人生

    厌倦了厮杀的刘熙,重新回到了久违的都市之中,本想平平淡淡的做个普通人,奈何……既然平凡已经成为了一种罪,那便轰轰烈烈的高歌一回。“我要千万年后,史书上还记载着我的大名,在这繁华的都市纵横逍遥一生。”——刘熙
  • 上仙好坏小神不怪

    上仙好坏小神不怪

    远古洪荒,世间存三神,盘古,寒懿,诩湮。盘古开天辟地,以其眼化日月,血脉化河流……六界之初,众神阶级,盘古执着于六界,以诩执念留于世间,从此,故事开始……那一年,残花落尽,舞殇翩翩,唯有君知,情深不寿……她,是盘古上神的执念所化,继其神力,拥有可以毁天灭地的的能力,却终究抵不过他的温柔梦魇。他,放眼六界,没有人可以入得了他的眼,一生冷眼傲视万物,却还是被她的一点点细微的情绪而扯动心神。两世的纠缠,百年的等待,终究还是旧事重演,伤神劳心。无论怎样都抵不过命运的纠缠……
  • 隋代宫廷演义

    隋代宫廷演义

    宫廷演义是传统历史演义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以宫廷为中心,以帝王后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朝臣阉竖之间的纠葛争斗为主线,旁涉广取,把当朝重要史事都引入其中。它细节描摹方面不无夸饰,但大事上基本忠于史实。尤其是在趣味性和可读性上,超过了其他史传类著作。
  • The Path of the King

    The Path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魔惊魂

    梦魔惊魂

    生雨靠着自己的打拼在演艺圈大红大紫了两年,可是这几年演绎事业却遭遇了瓶颈。急于寻求角色突破的她,参演了一部灵异恐怖电影,而从此恶梦夜夜侵袭,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 青梅太呆萌:竹马,你被捕了

    青梅太呆萌:竹马,你被捕了

    【宠文&青梅竹马】1v1,身心干净。——三岁,安安第一次见到林陌瑾时候,就被他迷住了,从那时起,她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好看的人。五岁,最好看的人突然消失了。十三岁,两个人再次相遇,却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他说:“不要来招惹我!”她道:“谁想招惹你。”但后来,却变了。他双手抵住墙,把她困在手臂里。“看你还往哪逃。”她奋力挣扎。“混蛋,你……唔!”——以吻封缄——
  • 何侍今生

    何侍今生

    他们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豪门公子,一个生来便是孤儿流浪弃女,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一心复仇一去不回,她月下独望长发及腰。他们一个少年丧父跟着哥哥流浪天涯,一个逍遥自在誓要做英雄,他一心要闯荡天下留名千古,她生死相随何侍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