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越王在哪里呢,此时,他正和某一位历史大人物一起,被人关进了一间黑黑的牢房!
那个大人物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八大王”!是的,他就是张献忠。
曾经,王向科准备劫帝,但是“小组”讨论的时候,王承恩坚决反对,其中一个疑虑就是如果皇帝去了山西,闯贼,献贼就在边上,这一路上,或者到达后,万一这些“贼”们也和王向科一样要“劫帝”,那这天下可就真的完了,他们也将从拯救者变成毁灭者,将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于是,骆养性就把王秘书长的反对意见反映给了组长王向科,王向科的回答却非常的干脆:“打个电报去问问元默,献贼还在吗?”
献贼为什么不在了呢?也就是说,大名鼎鼎,前途巨大的张献忠为什么就不在了呢?他不在了,谁去烧凤阳,谁去“屠”四川,又由谁去建立历史书上的“大西国”?
前面有过交待,在王向科在乾清宫要了一杯永宁河水泡的茶,专心致致给崇祯陛下看病的时候,“张献忠现于渑池义马!”
既然好好的在黄河边上冒了头,以张献忠久经考验的小强作风,怎么会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张献忠为什么现身,那是因为从洛阳出来了一支粮队。也就是王向科的洛阳项目组成功的从洛阳福王府“抢”到粮食,正向新越永宁运送。
本来,这好几百辆的大车,项目组只安排了2000民兵护送。但出发以前,左良玉跑了过来,终然他知道这些民如果我兵战力不俗,但只用两千名民兵去护送十万石粮食,他是非常的不放心,谁让他和“宋”关系好呢,谁让他吃过新越的肉夹馍呢,所以,他好心的跑了过来。
他可是对这一带的寇情非常清楚的,这一路上周围都是流寇,说不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就会有一股窜出来,然后,周围的各支也会前来聚集,乌丫丫的就象苍蝇见到了血肉一般。要知道,那支车队运的可是整整十万石的精粮,在这个时代那可值无数条命的价啊!
所以最后,他很义气的也调了自己的2000兵力,和民兵一起护送粮队前往黄河岸边。
一共4000兵力,左良玉派出一个游击将军带队,而民兵队伍带队的那个队长,级别非常之低。这个人叫仲勉,是永宁钢铁护厂队的队长,让他作为这2000人的队头,除了一般的军事技能之外,也就有两条还说和过去:一个是他曾经也是一名明朝的边军,算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还有一条就是他到过新越,参加过干部培训学校军事科的短期培训,受过正规化的军事教育,特别是电教化教育。
电教化教育,不单是军事教育,更主要的是政治和意识教育,因为看到过那里面放的东西,没有一个人还会动摇某种强烈的“新越意识”。
黄河边渑池,这个地方,去年无数义军曾经冒雪踏冰过河,在黄河南岸的渑池县境内登陆,史称“渑池渡”。从此农民军广泛地活跃于豫、楚、川、陕各省及江淮、江南各地,使明政府彻底剿杀的企图走向破产。也标志着明末农民战争完成了初级阶段的“艰难历程”,开始形成全国性的大起义。
浩荡的洛阳阳粮队经过这里,大车小车,手推的,马拉的,连绵好几里,张献忠添了一下自己的嘴唇,眼光中充满了想象。
虽然,历史书上说他们完成了在陕西的初级阶段,从此进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张献忠不知道,他只知道这半年来实在是无比限险,一会被王仆打,一会又让倪宠按在地上,一会左良玉又来横冲直撞,搞得他四处躲风,到处避雨,和王向科评价他的“土拨鼠”一无二致。
他现在只有2万兵,而现在前面有十万石粮,也就是说,今天过后,他马上就会有10万兵,20万兵,然后。。。真正进入造反事业的“快车道”。
但张献忠还是非常小心的,他仔细观察这支队伍,数着行进中的车辆和前后的护送队伍,点着一根根枪尖和一把把刀鞘,甚至是他们前进的速度。然后盘算着何种冲锋阵式才能一鼓作气拿下眼前的肥肉。
枪尖实在不少,特别是前面那支穿着米黄色工作服的奇怪队伍,明显和其它军队不一样。虽然没有任何旗帜,但队列整齐,步履一致,一个个精神抖擞。远远看去,还可以感觉到他们脸上带的微笑,然而,除了走路的踏步声和后面车轮的“吱吱”声,这支队伍却没有发出其它的任何声音,显然军纪不是一般的好。
而后面的明军,其中有1000人是马队。这支明军张献忠更是熟悉,在他们手里,他吃过很多亏,被打败过好多次,也逃过好多次。是的,这是左良玉的“授剿军”,也是明军中的精锐之师。
张献忠现在正埋伏在边上的山坡上,地势绝对是有的,以二万之众对下面的4000敌人,按理是可以伏击战的。
可是,冷兵器时代的伏击者并不好打,想想,诸葛亮打伏击还经常用火攻呢,这就说明了这种刀枪对阵的伏击战其实效果不怎么,何况,张献忠也没有很多弓箭手,也就不能形成大规模的远程打击,如果用火攻,现在是夏天,草木都很湿润,其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再说了,要是真用火攻,烧了粮食,那自己不是白白忙乎了吗?他是来抢粮的,不是来杀人的。
摇了摇头,觉得自己20000人,对4000精锐之敌,还是没有必胜的把握,风险实在太大,于是就叫过来一个亲兵。
“满天星到什么地方了?”张献忠问。
“回大王,已到我军左侧20里,估计马上就会有人来联络我们!”负责这方面作的亲兵汇报道。
“人一到,马上就给我带过来!”张献忠吩咐。
“晓得!”亲兵退下去等满天星的联络官。
“唉,又要分掉好多米粮!可惜了!”见那亲兵退下,张献忠悠悠的叹了口气,满脸都写着三个字:“舍不得”
满天星没有张献忠名气大,但现在他反而有三万部属,都是从商洛地区带出来的。这也说明,在商洛山区一直到陕西,明军的围剿兵力实在不足,上面是洪承畴,下面则是卢象升,而卢象升此时,也只有万把“天雄军”,面对的则是三四十万的流寇。
而洛阳附近,或者说此时的河南,毕竟是中原腹地,还是有几支军事力量的。张献忠和其它流寇不太一样,事业心也不是一般的强,他不喜欢老是呆在山里面毫无做为,总想着杀到富庶的地方去抢,好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
或者,他心里面总有一种“逐鹿中原“的情节。所以,一方面,真因为这一份雄心壮志,历史上他才和李自成从众多的流寇中突颖而出,另一方面,他遭到的打击也比其它人要多出许多。这不,在几支河南的连续打击下,现在他的军力甚至都比不过窝在山里的满天星部。
临近中午,行进中的粮队开始造饭休息,几辆宽大的厢式炊事车的车顶上,开始冒出一股股炊烟,阵阵的麦香一会儿就笼罩了整个山谷。
“老召头,这顿要多烧些,馒头包子能做多少做多少,面条也要多下!”民兵队长仲勉特意跑到炊事排来,吩咐管事的老召头。
老召头咧着嘴笑一笑,露出一副黄腊腊的板牙,微微的向仲勉弯腰行礼。这老家伙一直都是行不好军礼,搞出来的样子就象一只老猴子,所以整个民兵队伍中,也只有他,可以不行军礼,只是用他习惯的弯腰礼,长官们也因为经历了无数次的灰心,也就再也不去责备他了。
“晓得勒,来人了吧?”老召头只是嘟哝一句,就转身回到炊事车边,不一会儿,那边就传来他那破嗓子的吆喝:“起锅啰,下一笼!”
扒在各个山坡上的流寇,口水早已掉了一地,本来,他们以为这支粮队也就中午修息一下,用饭后这会继续向前行进。
所以,张献忠也和满天星商量好了,就在前面十里,有个小山谷,边上地形非常适合大队人马向下冲锋,到时两股民军,一前一后,同时向粮队发起突击,一鼓作气,拿下这十万石粮食。
可谁知道,都快二个时辰了,这支粮队还没有一点起身的意思,仍然在下边慢慢的蒸馒头。
热热的馒头和流寇,从来就是一对冤家。
真香!太香了,要是能吃一口,那该多好啊!上次吃白面馒头是什么时候?记不清了!怎么会这么香。。。
二万人就这样忍受着馒头香味的无尽煎熬,还要看着下面的民兵和民夫嚼的无比享受,他们的胃马上都酸的很疼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