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董卓的联军瓦解后,袁绍采用逢纪的计谋,采取驱狼吞虎的计谋,让公孙瓒进攻韩馥,后来派高干、荀谌当说客,得到了冀州。
很多人都认为是韩馥太傻逼,不过黄叙有不同的理解。
袁绍和袁术不同,他少年早期只是庶出,母亲又是卑贱的女婢,奴婢的子女还是奴婢,所以在可以想象过继袁成前袁绍的尴尬,一定吃了很多的苦,他发奋读书,为父守孝,之前他母亲死的时候没有守孝,估计是当世还没有过继,一个奴婢还有什么资格守孝养望?所以后来袁成死的时候他补上了为母守孝,一共六年。
之后他潜龙于渊,在洛阳结交权贵、豢养杀手,被袁隗责骂:“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但袁绍依然不为所动。正是他靠自己的坚忍不拔和社交能力,终于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应朝廷征辟,进入了一哥何进的幕府。中平五年(188)设西园八校尉,才凭借关系挂职中军校尉,当时袁绍43岁。而相比较同时的典军校尉曹操34岁。
比一个宦官子弟都比不过,和袁术更没得比,请看袁术,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同样是四世三公,差别实在是太大。
袁术是按部就班,熬熬资历就可以青云直上。
而袁绍……可以拍成励志电影。
和董卓直接翻脸之后,袁绍直接去了渤海郡。
(140年)户口可知,当时冀州500多万人口,邺城等大多数为69万,而渤海郡有110万人。这也说明了袁绍的社交能力,他不是一个愤青,他是早有图谋。
联盟解体以后。
“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先是,馥从事赵浮、程涣将强弩万人屯孟津,闻之,率兵驰还,请以拒绍,馥又不听。”
深疑于绍,深疑二字可以知道,袁绍的兵力不在韩馥之下,甚至还要超过。
相对而言,韩馥是董卓提拔和任命的官吏(这个真要命!),威望不足,完败!
难以调动冀州全境的豪强,以邺城69万人口对渤海110万人口,完败!
再比较死士和人脉,不客气的说,当时没有一个人能玩得过在帝都洛阳潜伏了六年的袁绍。更是完败!
所以韩馥深疑绍,又不敢拒绍!这是重点。本来就犹豫不决!
哪知道后来还来了个总督幽州全境,能特意挑出几千匹白马,组建“白马义从”的公孙瓒。
两辆大货车撞过来了,韩馥能怎么选择?让还是不让?
就是黄叙来选择也只能选择让位啊。
所以不是韩馥太无能,是袁绍太狡猾!
再想一想,为什么袁绍要推举董卓进京,而不选择出身豫州的军阀李雯之类的人物?无非是必须选择一个袁氏认可,又不受袁氏控制的军阀。
为什么董卓进京3000军马瞒天过海,当时的司隶校尉(特务头子)袁绍不闻不问,任他施为?
为什么先和董卓合作,等董卓膨胀废立皇帝了,袁绍这个时候才正义感爆发,持刀大骂?
为什么他出走的恰恰是董卓任命的州牧冀州,最强大的渤海郡?
为什么西苑八校尉几乎都加入了袁绍的队伍?何进的遗产最大的受惠者是谁?
根据嫌疑犯多半就是最大受益人的原则,把袁绍的轨迹一个个都串联上,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袁绍,野心很大!
是他,阴谋消灭宦官势力400余年。
是他,借刀杀人铲除外戚干政势力。
是他,一手揭开延续隋唐600年的士族世阀争天下的帷幕。
所以这就是袁绍的棋,阴谋乱政,庶子逆袭,席卷天下的野心家之棋!
袁绍有了根基以后,和平解决了和公孙瓒的矛盾,很有可能是吧青州部分地方交给了公孙瓒管理,所以公孙瓒才会派弟弟公孙越、严纲、刘备去青州。并且任命刘备为平原令。
之后,袁绍就开始了布局天下了。
他表奏好哥们曹操为东郡太守,就是要图谋兖州。此时他联合并州张扬,冀北鲍鸿、东郡曹操、山阳袁遗、陈留张邈、徐州陶谦,九江周昂,荆州刘表,扬州刘繇,除了近畿的董卓退到长安,留下了一片空白,几乎是上下左右画了一张没有缝隙的包围网。
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打倒第一士族世家代表——袁术!
在袁绍眼里,天下英雄只有两个,一个是他,一个就是袁术。
董卓?不懂人心,不懂交际,兔子尾巴长不了。
刘表?一介书生?不懂军事,操线傀儡而已。
公孙瓒?好大喜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有勇无谋的呆瓜。
曹操、孙坚、刘备?不过是我的部下,或者部下的部下而已。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的对手,无需多虑。
所惧唯有袁术耳。
此时袁术实打实的占据有南阳郡:243万人,汝南郡:210万人,更有豫州、寿春、九江等不少袁氏门生呼应。无论从那个层面上,都是袁绍的强劲对手。
所以袁绍在夺取了冀州后,立即先发制人,派周昕领兵,袭取了阳城,并且进表任命周昕为豫州刺史。
卷入汝南所在的豫州争端后,就可以明正言顺地加入袁氏宗族的内斗,在名分的争夺上一步也不退让。让袁氏的影响力不至于完全掌握在袁术手里。
当袁胤带着袁术询问目前的战略方向的书信找到孙坚后,孙坚毫不犹豫,大笔一挥,直接回信说进攻阳城,击溃周昕是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不要多想别的。
于是袁术又紧急召开军事会议,谋划反击袁绍的办法。
自从上次发言“不得人心”之后,黄叙就失去了在重要军事会议上发言的机会了。
既然袁术不问,黄叙倒也乐得清闲,会议时站在一边多看着就是了。
私下里有了时间,他喜欢做两方面的事情。
一方面是他经常去军营里熟悉南阳的士卒,和他们一起训练。他还想起来之前能够打败自己的天才少年“窦封”,可惜却又不在军中,说是被他什么叔叔还是舅舅接走了。让黄叙感觉十分可惜,这个家伙天份很高啊,如果在黄忠手底下好好培养前途不可限量。
另一方面,他经常去宛城的各个坊市,经常仔细了解制铁所、织造所、盐铁所……还有各类市场。总是和那些走南闯北的商人攀谈,了解出入宛城的各种商品,价格和产地等信息。
在黄猗等人眼里,黄叙就是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