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李絮睡不安稳早早起床洗漱了。小青一早上匆匆忙忙的从客房回来,李絮正在梳头,看见小青神色匆忙,笑道,“你怎么跟丢了魂似的,三哥用过早饭没?”
“宣王已经和老爷夫人辞别回府了。”小青道。
“哦,什么事情走的这么急。”李絮暗自琢磨,小青就过来替她梳头。正午的时候,晋王方才醒来,小青在厨房帮李夫人做饭,就由李絮伺候他穿衣,晋王坐在床沿,李絮给他穿了内衬,又着了外套,晋王手里却不老实,一会挠一挠李絮的背一会把她搂在怀里亲一亲,整整磨了小刻钟才穿好衣服,正在洗漱时小青进来了,气喘吁吁的,“小姐,方家派人来了!”
“方家来人做什么?”李絮一想到那个张牙舞爪的方姑娘就胆战心惊的
“方大人可是派人来送药的?”
“是啊,王爷猜的没错,方大人派人送来了名贵的补品,夫人都收下了,现在方大人正在老爷床前谈话呢。”小青道。
“我要快些洗漱,过去看看。”晋王道。
“我就不去了。”
“小青照顾小姐先吃午饭,我去去就回,一会回来陪你用饭。”晋王扔下毛巾整理衣服出门去了。
方大人昨日便听闻李大人在石阶上滑倒的事,本想昨天就送补品来,只是深夜打搅大为不妥就推迟到今日正午才来。
“李大人,你我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怎么走路还这么不小心。”方大人笑道,“今天我带了些补品来,你可都要吃下去,只有吃了药腿脚才能好的快。”
站在门口就听到方大人的大嗓门,晋王笑了笑推门进去。方大人看到晋王进来急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欲行礼背晋王拦住了,“方大人多礼了,今日是在我岳父家做客,不必多礼。”
“我应当猜到了,晋王此刻定在李府照看的。”方大人恍然大悟的样子,众人都笑了。
“方大人近日身子可还硬朗?”
“硬朗的很!”方大人捻着胡须胡须笑道,“你说我要是有王爷这么孝顺的女婿该多好,我那个女子向来被她娘宠坏了,以往诸多事情还望海涵。”
“以往的事都过去了,是我年轻不懂事,任性妄为才犯下这等大错,险些误了令爱的终身大事,祈求原谅的该是我。”王爷诚恳的说道,方大人听了甚是感慨,只怪命运弄人,如今女儿也已许配了人家,只等着新年出阁。
方大人和李大人说了一会话,晋王就先回房去了。方大人此次拜访除了看望李大人其实还有一件头等大事,只是不愿说给晋王听,便等晋王走了,一一说与李大人。李大人心里揣摩着该如何做,方大人也给他出了一些主意,只是担心这事依旧会被别人捅出去。
原是有大臣上折子參了李大人一本,说是李大人借着晋王爷的关系把年龄未及十七的小儿子送到太学院读书,单是谎报年龄进入太学院读书一事就足够旁人议论纷纷了,若是牵扯上晋王的关系,只怕别人会大说闲话,太学院晋选的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等生,晋王的小舅子不通过考试就进入太学院实则违规,若是折子送到皇帝那里只怕会落下把柄,皇帝本就多猜疑,对一众兄弟向来不放心,一旦有了把柄,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处理晋王爷。折子此时仍在吏部压着,明日上朝便要送到皇帝那儿去,皇帝看了肯定不会放任不管。方大人和李大人商议了一会就回府去了,李大人卧在床上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是担心牵连王爷受罚,二是担心儿子的前程可能不保。整日都忧心忡忡的,李夫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看到丈夫不停的叹息,就去女儿房间想要抱怨一番,絮儿一听顿觉大事不妙,“父亲向来稳重,近日肯定是发生了大事,母亲你可知道方大人上午都和父亲说了什么?”
“方大人和你爹在房间里说话,我怎么知道我当时不在场。”母亲道。
“我让王爷去爹那问一问。”李絮站起来。
王爷大概知道方大人的来意,又见到李大人坐卧难安,便开门见山,“岳父,方大人来是不是为了小舅子的事?”
“你已经猜到了,只是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皇帝如何处理我不打紧,关键是小舅子的前程,读书的地方换一个就罢了,只怕是会落人口实,让人误解了小舅子的人品。”
“那孩子虽然小,但是极为懂事,所以王爷不必忧心。”李大人道。
“我这边岳父也不用操心,只是絮儿怀孕了,不能知道这事,就让她在家里暂住几日,等这事风波过了我再接她回府。”王爷道。
“好,王爷考虑的事,那丫头心事重,让她知道了只会伤身子。”李大人见王爷处事磊落有担当就也放心了,这件事说大不大,如何处理全凭皇帝一人之意。
王爷陪李絮用了午饭就告辞走了,只说府上有事急着回去让絮儿在家里多住几天,等处理完了就回来接她回去,絮儿最近懒了很多,才在家里住了一晚还不想走,就停了王爷的话多留几日。王爷临走前多次嘱咐小青好好照顾小姐,虽然故作镇定还是被主仆二人看出些端倪来,只是李絮不说破,并没有缠着王爷要回府,只是呆在娘家为王爷祈愿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愿他一生平安无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