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伯和其他两个老仆人兴高采烈的欢迎小姐的到来,一个人忙着烧水煮茶,一个忙着出门买就买菜,另一个则去街上买了小姐最喜欢的桂花糖果和一些蜜饯果子,李絮刚下了船胃口不好,却还是吃了好几个,能见到自小陪伴自己长大的人也是一种幸运,李絮几乎是哭了笑,笑了又哭,如此反复让晋王哭笑不得。只是觉得自己的娘子十分可爱动人,更十分感谢自己陪她前来苏州,一解她的乡愁。
唐伯三人做了一大桌子苏州菜,李絮食指大动,和小青大快朵颐,恨不得把饭菜吃光。用过晚饭,李絮走出家门和晋王在苏州城内游玩,晋王是地道的北方人,却很喜欢南方精致清雅的风格,走在这苏州城内,脚下踩的每一块石板都可能是古时大家诗人们走过的路,心中倍感荣幸,如同看到偶像一般,不禁心潮澎湃。
“你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太高兴了。”
“又不是你返乡,难不成你也犯了乡愁?”
“这倒没有,我只是开心,能陪你走这一遭。”
“那多谢了,多谢你陪我还乡,此生也是无怨了。”
“你要谢我,不如带我去苏州城内各处逛一逛,顺便给我指一指你曾将玩耍过的地方。”
“好啊,我正想四处看看呢,就是不知道以前的那些老店还在不在。”李絮道。
“你离开家乡不过五年,应该还在的。”晋王宽慰道。
“但愿如此。”李絮叹息道,走出李家宅子所在的那条巷子,“这条街我不知道走了多少遍,第一次学会走路就是在这条街上,一到下雨天我出门就会滑倒,这些石板实在是太老了,都被磨的光滑了。”
“那肯定狼狈极了。”
“你还笑我,别被我看到你滑倒的时候。”李絮严肃道,“不知道我最喜欢的那家果脯点还在不在。”
“咱们去看看。”晋王道。
“就在前面那条街,以前我每天出门上课都带着蜜饯,有时候调皮上课的时候偷吃东西还会被老师打手心。”
“哈哈,你小时候这么嘴馋。”
“很好吃啊。”李絮笑道。
二人转了一条街来到那家果脯店,庆幸的是哪家老店还在,只是物是人非,店面已经转手,不过还是原来的味道。
晋王买了一些果脯,两人边走边吃。很快来到小絮小时候读过的私塾,“私塾先生已经故去了,自从先生去世私塾就解散了,父亲为我请了老师在家授课,我就很少来这边了。”李絮语气有些伤感,晋王无从宽慰,只得握住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这些都过去啦!”李絮从悲伤中反省过来,“咱们继续走吧。”
“前面是哪?”
“前面是流经苏州城的一条河,河边的街坊会在河中浆洗衣服,近日是十五,河边肯定有人放荷灯,咱们去看看。”
“荷花灯,我曾在宫中看到江南的女子放过。”
“江南多河流湖泊,自然喜欢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河水上,只是河水五根,一声奔波不定又怎么会满足凡人的心愿。”
“如果万事都托付给神佛自己却不尽力,就算满天神佛求遍也没用。”晋王道。
二人找了石桥旁的豆腐摊坐定,看着河边放荷灯的人络绎不绝,就点了两份豆腐脑,李絮爱吃甜的,晋王偏爱咸的,“二位放心,我们这个小摊虽小,甜的咸的都有,一定满足各位的需求。”
“哈哈,你这个摊主有意思的很。”晋王笑道。
“不是开玩笑这位客官,数月前有一对夫妇光临小摊,两个人为了豆腐脑甜的好还是咸的好吵的不可开交,自此小的就记下了,准备了两种口味的豆腐脑,不管谁来,也不会再为了小小豆腐脑争吵了。”
“哈哈!”晋王又是笑,李絮也忍俊不禁,“没想到你这个豆腐脑摊子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豆腐脑不论咸甜,各取所需就好了,如果实在不能忍受另外一种口味,不吃不就好了。”
“那你喜欢咸的,我给你一碗甜的你吃吗?”
“吃,我咸甜皆宜,不挑的。”晋王道,“但是既然有咸的,我肯定是先选择咸的,娘子善解人意,肯定不会为难我。
“老板两碗咸豆腐脑,我尝尝咸的是什么味道。”李絮对摊主道,晋王顿时不知所措,小絮愿意尝试自己喜欢的口味,这种感觉从未有过,如同飞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