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武乙之时,东夷、西戎、北狄交乱,而来侵凌,商土人民不胜其苦。武乙却从不派将引兵征伐,致使此种情势愈演愈烈。
武乙的朝堂短乏贤能之材,多为奸佞之臣所充斥,从而不振,也使得国家日益衰敝。武乙自身流连荒亡,贪图享乐,之余又做出很多古怪的事情。他以土、木做成了泥巴人和木头人,称之为“天神”,并摆到自己的面前来与对弈。木雕泥塑当然是不会下棋了,因此便需要旁人代为。假如“天神”输棋,武乙便要将代行对弈之人杀死,还要对“天神”进行花样繁多的羞辱,借此取乐。每常如此。武乙另用皮囊装满血浆,高高挂起,作为箭靶来仰射,名之曰“射天”。不敬神明三光,专行无忌惮之事。
武乙的卑劣行为没有能够逃过天帝的眼睛,自然给深深激怒了,唤来雷公、电母并颁下旨意,严惩昏君。
有一日,武乙率领文武群臣在渭水之滨行围采猎。突然之间,晴空霹雳,武乙遭到雷殛。
武乙死后,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
太丁主持朝堂不足一年,边关告急,原来是燕原之戎(也作燕京之戎)寇犯。太丁大惊,问群臣:“哪位爱卿愿为朕分忧,率师去退戎寇?”
老臣(公孙)龙衮出班道:“朝中乏材,难观有谁可堪督帅重任。臣保举一方国侯,若得领军出征,必能勘定戎人之患。”
太丁问道:“老爱卿保举哪路诸侯?”
龙衮答道:“此人主持岐周政务,乃是(姬)季历。”
太丁又问道:“季历其人如何?”
龙衮答道:“文韬武略兼备,且于先帝之时,无可忍于外族侵寇,将周兵讨伐西落鬼戎,并获其王,由此名扬。”
太丁大喜,降圣谕至于岐周,命季历率师征伐燕原之戎。
季历先祖名弃,弃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姜嫄,而姜嫄则是帝喾的正妃。有一次,姜嫄到野外去,看到地上有巨人的足迹,不自觉地迈步踩了上去。顿时,她的身子受到了感动,像是怀了孕一般,后来果然生下一子。因为不是正常情况下受的孕,姜嫄认为不祥,于是将孩子弃置在狭窄的道路上,想要使过往的牛马来践杀他。但是牛马皆避,或有羊儿环护。姜嫄又将婴儿扔到了结了冰的沟渠上,但却有飞来的鸟儿衔来软絮为他铺垫,张开翅膀为他覆盖。姜嫄觉得这个孩子灵异,便又抱了回去,并抚养长大。因为初始险些丢弃掉这个孩子,所以为他取名叫“弃”。弃长大之后,擅长辨识土壤和种植五谷,便做了后稷的官职。
季历的父亲古公亶父,是一位很具有威望并受人爱戴的长者。为了躲避戎、狄等蛮族的侵扰,带领着豳地的人民渡过漆、沮二水,逾越梁山,在岐山的脚下安定下来,并从此奠定了岐周的基业。
古公亶父去世之后,季历继岐周之主。他遵循父亲的作风与做法,诚心待人如同亲友一般关爱,对有功绩的人员忘不了厚重的赏赐。周人倍受恩宠,自然对于季历怀有万分感激之情,戴如日月。季历在对臣民施惠利、润甘泽的同时,并不疏怠法令。明辨是非与善恶,教诲不倦,严格赏罚,严谨治理自己的国家。因此,岐周万民顺从皆一心,国势日盛一日,犹同朝阳,令四方诸侯刮目而又羡慕。
古公亶父在世,季历年青还是公子的时候,贤能已经颇具影响,为大众所熟知,挚侯(任)熊仰慕其名,托芮侯为媒,将自己的次女金鸾、三女紫薇嫁给季历。季历亲赴挚国,迎娶亲人,不料想在归途遇到了祸事。听得一声呐喊,山林之中撞出许多的强贼,乘季历的队伍措手不及而陷入混乱之际,劫持了两位新人便走。季历大怒,率众追赶,最终由贼人手中将两位新人抢夺了回来。季历在同贼首的交锋当中,一剑破毁其面部。由于对手罩着一副面具,所以不辨相貌。季历却不知此辈乃是密须侯(姞)英之子夫强。夫强对如花似玉、美若天仙的挚侯之二女(金鸾、紫薇)垂涎已久,几次托媒提亲均遭拒绝,因为挚侯厌恶于他的品质不良。如今挚侯将双娇许配于季历,夫强闻讯,气冲斗牛,于是才干出此等抢亲夺美之事。但结果美人儿没能得到手,却吃到季历一剑而破了本就不是好看的面相,为此小子怀恨在心,发誓得机会必要报复。
挚侯之二女当中的姐姐金鸾,即大任,为季历生有一子,便是后来著名的周文王(姬)昌。古公见昌有圣王之瑞,道:“我们这一族应当有王者出现,该是昌吧。”因此而为将自己的位子没有传给长子太伯与次子仲雍,却传于三子季历,实际是为了传给昌。
这一日,岐周侯季历伏地而拜,迎接了天使,接受了太丁的诏命,并即刻动身入朝面圣。
太丁观季历身高八尺,一表人才,并具龙精虎神,器宇轩昂,绝非俗常,便立即生出了几分喜欢,待问到国计政事,季历也是对答如流,颇具见解。又问到用兵之道,季历的表达也很令人满意。太丁大喜望外,使季历为牧帅,持王节可调度各方国诸侯的军队,举师伐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