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则新闻是说:某人因篡改高考志愿而获刑,被篡改的家长说这是直接改人家的前途,绝不原谅。当时我看了这篇新闻后感触特深,前途,确实,很多家长把大学当成前途挂钩的最后教学机构。但是最近几年好多人一毕业找不到工作,甚至宅在家里面的现象确实也很多,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小伙伴和家长捧着梦想,带着希望进去,结果出来就成为一个宅男?这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大学其实我觉的不应该把跟前途挂钩,而应该跟梦想挂钩,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当今的社会,干任何事情都可能面临成功,未必唯有大学才能成就完美,但是大学确实是一段比较能够认知社会,快速接触社会,甚至了解社会的复杂的教学单位,人生需要进行很多的学习过程如幼儿园到小学3年级的启蒙期,小学3年级到初一的学习定型期,再经历叛逆变形期,再进入高中的淘汰筛选期,这样才能进入大学变成理论实践期。有时我从心里面佩服,我们是怎么一步步秒杀身边的同窗好友,到达这种位置的,尤其是那些211.985高校的小伙伴们,这只能说都是踏着一路的青春前行,脚下都是一片片的血痕阿。结果我们正拿着屠刀,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背后还有两位慷慨激昂,呐喊助威的父母亲,叩开了大学之门。这一刻,好像还是不应该是谈前途的时间,这好像就是前面一片血光冲天的战场,好不容易杀到终点打开钥匙,结果里面一篇和谐,歌舞升平。在这样的下面,你会干嘛?家长也一样,这是人的本能,当然是放松一下呗。家长可能会想:终于不需要天天送补习班了,天天管作业,天天家长会了。而小伙伴想:终点到了。往往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念头,失去了父母的督促,失去了老师的督促,一放松就放松了4年,结果当年的慷慨激昂都已经灰飞烟灭,失去了只有青春,却没留下丝毫的痕迹。
所以我趁着业余时间,闲下之时写写这身边的事情根据我在跟我的小伙伴们接触中活动的一些素材来给大家展现一面。有时我的观点可能是简单粗暴的,但是从简单粗暴中其实可以了解我们真正应该做点什么?该怎么上大学,有时一个小小的梦想可能成为一个大大收获哦。
此文不但但是写给我们正在梦想考大学的小伙伴,也适合正在面临高考的家长,面临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小伙伴们,也适合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家长,还有未来需要面对毕业的老司机们。
每年的4月,我们就需要开始调节不同的系统,开录取筹备会议,开始新一轮的录取工作会议,2017年注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高考改革了,以前的高考是关注整体综合分,而2017年的高考更合适偏科现象严重的小伙伴们,当然英语,数学,语文肯定还是很重要的,其实还有一个途径是三位一体考试,这我感觉离目标大学分数比较近,但是还差那么几分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一下,因为他相对会弱化高考成绩。加入了三位一体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这还是很有可比性的。
当然每年各个系统调节好,高校招生办学生处一般都是负责录取软件的学习应用,这时一般省高招办会开会统一培训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而我们该做的就是迎新系统的准备,这期间就是不停的测试调试迎新系统,但是这个时间段这还不是重点,最最重点的是还是送走新一届的毕业生,顺利毕业。所以需要离校系统的技术支持,有始有终吗,这一个季节其实也是蛮多情的季节,有些学生可能跟着你一起做过事情,还是有些不舍得的,但是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虽然有些不舍得,但是依然祝福他们,鹏程万里。
一般这些刚毕业的小伙伴们刚开始几年可能会时不时的群里面招呼一下,相互侃侃,但是随着时间长了,很多慢慢的就只剩下寂寞的群,很多都各忙各的去了,生活其实就是这样,一切的东西刚开始是火热的,但是时间能够消耗这一切。终有一天将回归自然。
但是日子还得继续过,等新一届毕业生全部毕业后,我们就该将这些数据进行重新的整理,录入校友系统,一卡通账户销户,数据存档。这里给我影响最深刻的是曾经一个学生,大概已经有4年多了,那年他刚毕业,我也刚到学校工作不到两三年,由于他经常给学校的团委维护网站,经常需要跟我有工作上的业务往来,所以印象很深刻,当时已经是5月中旬了,一般此时的毕业生已经很少在学校待着了,有的早已经拿到了好几个月工资了,但是小伙竟然还在给学校维护网站,当时我以为他只是普通的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就随便问了一下,结果他说是大四的,当时我立马问:大四,应该去工作阿,结果他说不着急。那我就马上抛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毕业不是需要签三方就业协议吗?其实我一直搞不明白的是这三方就业协议究竟是为啥而签,最有可能的是就业率,学校的就业率考虑问题。结果他说:早签了,到ZQ一家公司实习。因为我们是在华东地区,跑ZQ好歹也不少路。我当时又说:怎么去那么远的路干嘛?结果此同学的话等于给我一次深刻的沉思,他说:反正是应付一下学校的就业协议的,他就去个三个月就回来了,把就业协议交学校完事。
当时我还是比较震惊的,因为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应付,当父母满怀希望的将一个经历幸幸苦苦苦读的小伙送入学校,结果毕业时竟然开始迷茫,这教育也好,这四年的本科生活无疑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