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原文道,只有亲观你才能领会,你要明白在中原开疆拓土,领兵杀敌的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而是文道修士!”
听着文翁说这句话,秦阳还是有着多少不理解,问道:“为什么?”
文翁从地上的蒲团起来,继续朝着伊尹的下一幅画像前的蒲团走过去,朝着秦阳问道:“你可知这位文宗的尊号?”
秦阳看过去,只见那画像上的人颇为尊贵,刻画的线条又是颇为传统,当下猜测道:“难道是三代之中的人物?”
文翁点点头说道:“嗯,武丁文宗,同时也是商代的一位天子,他的武道修为也是甚是了得,野史中应该是超过自己的文道修为,可是在史籍上却没有他关于武道修为的任何记载,只有文道修为,中原的文道先贤们将其定为‘重文轻武’的第一人,他也是一位了不得的天子,武丁文宗曾经用三年的时间征服妖蛮‘鬼方’一族,俘获大量的妖蛮充当奴隶,统兵南征中原荆楚,击败多个妖蛮部落,后人将其统治的时代更是称为‘武丁盛世’。”
秦阳再次点点头,然后又是随着文翁一拜这位武丁文宗。
其后,文翁对先前秦阳的问题不语,只是以一一为秦阳介绍着这青山楼五楼上所在的诸位文宗画像,然后携着秦阳一一行礼。
将近大半个时辰,才眼见着画像几乎是要拜完。
“文翁,下面的几幅画像好想和先前有所不同。”秦阳一扫下面的几副画像,顿时察觉到了迥异之处,先前的画像几乎是古色古香,所用笔调极为传统严肃,在其前案上都是各自书写着一副颂词,但是接下来的几副却是大不一样,笔调鲜活,人物栩栩如生,比之前面多了一丝生气。
文翁解释:“这是在世的文宗,你面前的这副画像是王氏书法的现今代表人物王希枝王文宗,即使在人杰辈出的中原,这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秦阳看去,果然,这位王文宗的画像手中正拿着一支笔,毛笔的触尖似乎有着笔墨要滴下来,仔细一看,真是了不得的手段才能画出这位画像。
这几位在世的文宗,文翁就没有继续行跪拜之礼了,而是领着秦阳行鞠躬之礼。
秦阳心中略微数了数,在这青山楼中可是有着数百位文宗之位,眼下终于是完了。
文宗这才领着秦阳看着这五楼之外的景色,是在一处视野极为开阔的栏轩处。
文翁问道:“这更上一层楼处的黄江以及大青山如何?”
秦阳看着面前的黄江,以及远处水雾之间的隐隐显现的大青山的轮廓,说道:“黄江浩浩汤汤,青山郁郁葱葱,真是一处绝佳的风景胜地!”
文翁点点头,然后带着秦阳走到一处角落之地,再无前进之所,才回过头来说道:“西元文道比之中原,犹如萤火比之皓月,或是更甚,中原武夫能够做到的事,文人一样能够做到,武夫做不到的事,文人依然可以做到,是想文夫子当年,如果真的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会让近百人族封国诸侯联盟在一起,甚至连武圣在人族大战中,对文夫子也是帐前听用,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秦阳摇头表示不解。
“因为……”文翁突然戛然而止,旋即看着秦阳,挥出了右手。
淡黄色的文道之力从其衣袖中涌现出来,旋即变成了金黄色,竟然在秦阳面前变换成了一把剑,直刺秦阳眉心。
秦阳本来意识的躲开,却是没有想到整个身体突然不听使唤,整个人都动弹不了,那把文道之力幻化的剑距离秦阳眉心只有分毫距离便是极有力道的止住,秦阳的瞳孔放松下来,那把剑又像是水做的一般,在秦阳放松之际,便是如同水一般散开,文翁变化指诀,那些文道之力便是直接推向了秦阳。
这一次秦阳能够动了,然后文翁说道:“这便是武夫的手段!”
言语已毕,文道之力再无遮拦,直接将秦阳推出原来位置。
栏杆破碎,秦阳被推出了青山楼,整个人直接从五楼上直接掉了下去!
“文翁!”秦阳呼喊,实在不理解文翁这么做的意义。
眼见着距离地面不足数丈距离,秦阳整个心神都警觉了,这时候才感觉到一点外力缠绕住自己的身上,然后便是感受到了一股拉提之意,将自己再一次拉回了那原本在五楼的位置。
文翁站在青山楼里面,让秦阳站在楼外的半空中,这角度甚是偏僻,秦阳刚才到现在的动静硬是没有人发觉。
文翁看着秦阳有点惊吓的神色,笑了笑说道:“这才是文人的本事,能伤人也能救人。”
看着文翁这样的一副极为风轻云淡的神色,秦阳这才冒出冷汗说道:“文翁,你说就说,能不能先将我弄回楼里面,不这么吓唬学生?”
文翁一揽手,秦阳便是回到了五楼之上,然后说道:“有些事只有亲自领回了才会印象深刻。”
说完,文翁便将背影留给了秦阳,直接朝着楼梯走上去,那是供奉人族历代文尊牌位的地方——青山楼六楼!
见秦阳没动静,文翁止住脚步,向后提醒道:“还不快跟上!”
如是,秦阳才跟上。
与五楼相比,这六楼显得极为空旷,整个六楼供奉的不过是不到百位的人像,与五楼不同,文尊的像都皆不是画像,而是木像,皆是用名贵木材雕刻而成的像,秦阳闻上去,似乎是紫檀木之像,四周焚烧的香炉里也似乎是檀香,人待在这里,甚是空明醒目。
秦阳一眼看过去,近百位人族文尊的木像各有姿态,比如那人族第一位文尊周王室的文王,便是手衍八卦,捧奉文书,在其腰间,有着表明身份地位的玉牌,整个人坐在一个八卦形状的底座上,甚是庄严。
其后,人族第二位文尊,中原齐国的开国封侯,姜尚姜子牙,他便是手持钓竿,身旁便是鱼篓,秦阳想了想,这应该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而余者文尊木像皆各有不同。
人族供养文尊之所,果然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