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有了天灾人祸,诸般不顺,也就有了香火信仰。
这些信徒焚香祈祷,惹就神明迹事遗留人间。
神州浩土,流传于世的不仅仅有神仙之说,在常人不可知之处,亦有魑魅魍魉为祸作祟,扰乱尘世。
辛有修士,求仙问道,滞于人世,铸神兵,修秘法,撼天动地,斩妖除魔。
这些奇人异士凭借自身毅力寻仙问道,故修炼道法林林总总,拒不相同。
彼此之间为了印证真理,便有了门派之别,处事做法,又有了正邪之分,由门户之别,勾心斗角,至争伐杀戮,在所奇多,导致世间秩序遭到破坏。
正邪两道便开始制定条规,约束同道,统治门人。
遂以,修真之士隐匿于钟灵闵秀之地,藏于深山密谷之中,远离人间,自成一界,寿逾万年,却是无人得见。
又称之为修仙之派,区分为仙凡之界。
当长生不死看起来那般遥远,仍有崇尚修真问道之士,偶得秘法,却无门可入,三两成群,自称散修。
这些散修,无门无派,无牵无挂,或躲入深山大泽潜心修行,或藏于江湖闹市寻访机缘,或处庙堂龙庭之高夺其气运,成就修行。
但这一切的一切却是与天地灵气息息相关。
随着诸多教派隐居山林,导致诸多道统流失,残缺不全,时间流逝,天地灵气逐渐消失,末法时代渐渐来临。
至此,天地灵物难觅踪影,在这世上寻仙问道的更是寥寥无几。
......
“唉..”
年轻人拿着手札看了一遍又一遍,脸色愈加苍白。
在他的面前有两尊神像,晶莹剔透,肤若凝脂大约便是这般了。
诡异的是,神像的衣着居然是真正的纱衣,一尘不染,毫无褶皱。再加上神像背后七彩灯座围绕而成的巨大光轮,一眼望去恍若谪仙落入凡尘。
如果看的仔细的话,甚至会发现灯座里的光并不是火烛所造成的。
乃是一颗颗七彩分明的夜明珠。
每种颜色的灯座牵连在一起让人叹为观止。
这乃货真价实的颜色,放在世间只怕是价值连城也不能估算。
然而年轻人却对这些奇珍异宝视若无睹,望着神像喃喃自语,想起师傅临终前的吩咐,他叹了口气,头重重的磕下去。
“师尊,自您仙逝后,阿景受经脉所拖,翻阅宗门秘典,动用诸般秘术,修行毫无寸进!“
年轻人又叹了口气,仿佛将毕生力气都用尽了一般。
”阿景...阿景....如今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在这年轻人身上好似还撑着一个架子,只是眼看这架子却是要撑不住了。
他神情恍惚,想起了当年往事。
这日照山凌风阁数百年前,也是响当当的一方大人物。
少年人的师尊“楼川”,因恩师“阳明真人”收到友人的求助,奉师命下山偿还当年的一段因果。
其友人的孙子孙媳在海外遭了劫难,双双死亡。
后代白望海,带着妻子林霞和刚满月的孙儿从海外回乡,欲落叶归根。
因为地段和风水的缘故,且白家无人,有许多人想买下白家祖宅,但这是祖宗基业,根基所在,即便远赴海外多年,也不敢有这种心思。
这一天,是翻新旧土的吉日,白家祖宅外围被拆的七七八八了。
到了傍晚,忽地狂风大作,鬼哭狼嚎之声呼啸传来。
工人们忙活了一天,正欲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却被这怪异渗人的景象困住。
这些工人被血色束缚,口不能言,腿不能动,睁着双眼看着自己由脚到头,溶为一滩血水渗入地面,血气透过泥土上升半空,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再加上方圆十里再无生机,可谓是恐怖至极。
即便在海外生活多年,深受科学文化影响,白家夫妻见此,也不禁寒毛卓竖。躲入祠堂,欲求祖宗庇佑。
多年未曾回到故乡,白家的宗祠倒是异常整洁。
更为奇怪的是,自从他们进了祠堂,鬼哭狼嚎之声再未传入耳边,竟让人产生一种死里逃生的错觉。
“望海不孝,多年未曾归乡,如今碰到此等怪事,还望祖宗保佑,护我白家香火!”
白望海磕了三个响头,一起身,便看到孙儿恬静的在妻子怀里睡得香甜,竟产生一丝丝嫉妒。
林霞见他神情怪异,自是猜到他的心思。
“又想爸了。”
白望海瞪了妻子一眼,急眼道:“见都没见过,怎么会想!”
相处多年,林霞怎会不知道他口是心非,也懒得揭穿他。
白望海找了件干净的衣服,拿起一张牌位认真擦拭。
只是刚刚拿到手中,祖宅一阵摇晃,牌位脱手落地。
他脸色一白,连忙跑过去捡起来,也不知道碰到了什么,只听到咔的一声,从牌位背后弹出一个暗阁。
见一张绢帛放在其中,白望海心中一动。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因为白天的事情林霞睡意全无。
她走到窗户边,掀开窗帘一角,突然,林霞跌坐在地上,白望海急忙上前搀扶她起来,却被她紧紧抓住胳膊。
白望海吃痛,握住妻子颤抖的手,问道:“怎么了?”
“望海,外面.....外面...?”
林霞闭着眼,不敢睁开。
看她眼皮颤抖得厉害,白望海安慰道,“这地方邪乎的很,不要去想也不要去看,一切等天亮再说,爸给我留了东西,我们先看看上面写的什么,也许这一切怪异与此有关。”
夫妻俩拿起绢帛看了整整三遍,不放过一字一句,脑海全是绢帛上的内容,心中更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白望海的父亲“白天琪”自幼喜欢奇闻异谈,又因是家中独子,性格肆无忌惮。
直至弱冠之年,依旧不肯听从父命娶妻生子,继承家业,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寻仙问道。
他自幼得长辈疼爱,在外流浪自是不谙世道,没过多久便遭遇市井骗子。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毅力,飘飘荡荡四年多仍旧不肯放弃。
在白天琪二十五岁那年,他下定决心往深山密谷寻访仙人,仙缘还未寻到,却在山间古道救了一位身受重伤的年轻道长。
小道长苏醒后与他道了谢,并请求白天琪背着他往西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