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会仙观所在的山坡上,原来并无如此规模的道观,只有一座很小的土地庙。因庙小神卑,香火不盛,故而很少有人光顾。其西隔河相对的五龙山应感庙内,有一修行道士,名叫贾志韬。年复一年,他潜心修炼,每夜子时,都要到庙前坪地上盘膝打坐,苦练吐纳导引之术。一日,他正端坐练功,眼观鼻,鼻观心,以意领气,气归丹田,忽觉丹田气息涌动,沿督脉而上,直冲头顶泥丸宫。贾道士感觉有异,微启双目,只见东边二里之处的山坡上,有一股紫色祥光冲起。他仔细辨认,发现紫气出自那座年代已久的土地庙。贾道士心中诡异,疑是神人天降,就想前去看个究竟。
贾道士下得出来,一路奔行,腿轻脚快,似有神助,路上的洼坎坷似乎突然不复存在。在接近土地庙时,为了不惊动神人,他放轻脚步,屏声静气地慢慢靠近庙门,想从门缝中瞧瞧这股祥光到底发于何物。当他正要向内看时,忽然们内传话来;“贾道友,既然来了,不进门偷看咋得?”
贾道士吃了一惊,果然是真神降临,不然他怎么会在黑天瞎地里洞苦观火!于是神案上坐着一位道袍道帽,长须飘拂,一派仙风道骨的道士。他仔细端详,似曾相识,莫非这道人就是应感庙壁画“八仙过海“中所画的那仙人吕洞宾?于是他试探着问:“仙人莫非吕祖师?”那道人颔首到:“贫道吕洞宾是也。”贾道士连忙磕头,口称:“弟子不知祖师驾临,怒罪怒罪。”那道士呵呵一笑,说声:“不罪,请起。”贾道士忽觉一股力道凭空将他托起,他不敢造次,躬身垂手站在一旁。
吕祖说:“召你前来,系因你虔诚求道,当有所成,故而格外眷顾。今夜八仙特邀道祖在此聚会,让你前来瞻仰仙容,你要小心伺候,不可托大。”
贾道士一听今天能亲眼目睹众仙和道祖,喜从天降,连声诺诺,动手收拾庙内庙外。
须臾,东方天际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霞光瑞气中,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一众仙人驾着五色祥云相随而至,徐徐降落在土地庙前。吕洞宾呵呵笑着从庙内迎出,和众仙见礼:“各位道友,请了。”众仙拱手还礼:“请了,请了。”一时间天地氤氲兰香馥郁,笙歌嘹亮,笑语声声。吕洞宾问:“何不见刀俎同来?”众仙说:“就来,就来。”话音未落,只见莲花万朵从天而降,一派仙乐缭绕中,太上老君头顶光华四射,骑青牛,执拂尘,缓缓降下。众仙急忙稽首相迎。
贾道士见状,急忙脱下身上道袍,铺在院内一块大石之上,就请道祖上座。吕洞宾用手一指,石块化作一个锦礅。道祖微微颔首,跳下青牛,上前坐了。李铁拐用手一招,一架几案出现在道祖面前。于是众仙各实神通,相继变换出一应陈设及各种应用物件,然后依次重新参拜道祖。贾志韬拉过青牛,栓在庙旁的一棵树上,返回后亦随众仙参拜。接下来,各位仙人争相献上仙桃、仙果、龙肝、凤髓、千年佳酿、万寿仙丹,围着几案团团而坐,听道祖讲道。这时,丹凤飞舞,瑞鹤蹄鸣,杯盏交错,众仙欢饮。
俄顷席散,道祖说:“我等仙人难得一聚,这里应有一座宫观,往后我等有空,可常来聚会。”众仙称善。于是,道祖起身,手中拂尘一摆,随后深呼一口仙气,一道闪光过后,原来的土地庙不见了,只见一座规模宏伟的宫观出现在眼前。道祖召贾道士近前,说:“志韬,你成仙有望,可先在此担任道长,管理此处宫观,飞升有日,望你好自为之。”说罢,跨上青牛腾空而去。众仙送别道长后,亦互道珍重,相继散去。
又过了若干年,贾志韬羽化成仙,白日飞升。
再后来,不知到了那个朝代,皇帝闻知,御笔亲书金字牌匾,封这座宫观为“会仙观”。据说,此后太上老君和八洞神仙,还有天上的其他仙人,曾多次在此观中聚会。所以,传至今日,便有人将“会仙观”称“天上众神仙的‘人民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