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雄的结拜了,收下了这个对外憨傻,实际聪明的刀痴,不过李云帆自己知道,方雄只是认可了自己的做事方式,认为够格当他的兄弟了,但绝对没有敬佩或尊敬的认他这个大哥,实力为尊,放到哪里都一样。前世一群手下唯他马首是瞻,一是他职位到了,二是他有过人的销售本领,能够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事情,带给他们收益。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从刚开始的荒诞、烦躁到熟悉、接受。来到青石书院从被鄙夷到认了个兄弟,李云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要干些什么,怎么去做。不是异想天开的去想当个大侠仗剑闯天涯了。
跟方雄聊了很多关于武学的基本知识,这次方雄也没有隐瞒,当然李云帆了解的也不是什么秘密。方雄自己也说我知道的不多,而且我的理解用师傅都说的话是自成一派的,能不成要看我自己的造化。
他目前是武师一品,进入武师境界已经很多年了,达到了武师一品巅峰,之所以没有突破,就是因为他在专注研究自己的刀法。
按照目前江湖的说法,十八岁之前如果武者没到武师之境,这个人的武师之路基本就算断了。武者容易武师才是真正踏上武学之路的开始。
为什么是十八岁,这个问题他不知道,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事实证明这个说法是对的,这就像被证明的真理,大家知道怎么用就好,不需要知道怎么来的。
李云帆的身体强度、和爆发力肯定是达到了武者的身体,但是不会任何功法,也没有自己的心法,让方雄很奇怪,李云帆的说自己是被袭击过,忘记了之前的很多事情,包括武功和心法,方雄相信了正说法。
元气波动没有肯定是没达到武师之境,按照目前的情况他要习武修炼真的很难了,不过最后方雄说兄弟,我是这样觉的,十八不十八应该是对大多数人的一个束缚,但对于坚定的人他就不一定管用,反正我是不信,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先练刀法,在练功法。
当然很多人说我是疯子,但当初是我就是这么选择的,我是要到达刀宗的,武师我还真没放在眼里,看着方雄眼中的坚定地光芒,李云帆相信这个人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会很低,能达到多高就得看他有多坚定了。
方雄是独辟蹊径有自己的坚持和坚信,李云帆不同他,是背水一战,已经没得让他选了,修炼成了,万人瞩目一代传奇,不成也就是被人嘲笑的傻子,也没什么吃亏的,多活了一世都是赚到了。
李云帆整理了下自己目前的情况,武者的身体,需要的是对应的功法和心法让自己先摸到修炼的门槛,至于屏障和难度,自己的都还没开始呢,不能被这些没看见的东西吓倒。等这个没见过的面的师父回来,看看能有什么建议。捡到了个便宜师傅,总的用起来。
等待稍微有些漫长,师傅一连几天都没有回来,李云帆的生活相对就比较简单了,锻炼身体,保持身体的强度,方雄也交了他几种增强体魄的方法,类似特种兵的集训。之所以是没有去藏书阁,主要是他想听听师傅的建议,免得像个无头的苍蝇到了里面乱撞,这种建议只能是有经验的师傅能给,方雄不行他走的是自己的路,虽然李云帆现在修炼也不是走寻常路了,但是总还是要从头开始的,万变还是不离其中的,修行法门总是没有什么变化。
陪着方雄练了几天的刀法,主要是在旁观,李云帆体会到了大家说他是疯子并没什么错。
他的刀法只有一招,出刀,他在反复的把刀从刀鞘里拔出来,这就是李云帆看见的全部了。
方雄就是这样一刀一刀的练几个时辰,李云帆找机会也跟他探讨下方雄为什么这么练,从小就虎头虎脑方雄,身体的结实程度远超同龄孩子,家里就在幽州城下,武国那时候的习武风尚比现在要浓得多,家里边商量把他从送到青石学院来,他也没有辜负家里人的期望,很快就成了武者,充满爆发力的身体和对武学的热爱,慢慢成了青石学院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也很争气的在十四岁就进入了武师。在学院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由于身体的和性格的原因,他更喜欢刀多余剑。选择刀法他发现老师叫的刀法和他想象的不一样,也不够凌厉和刚猛,于是他提出自己要自创刀法,少年成名的他当时也没有意识到他是要走怎么样的一条路,最后没有妥协的他被转了学院。
到了下一个学院他就开始自己的自创刀法,他发现无论怎么样他的拔刀到攻击都无法完美的衔接,于是就开始疯狂练习出刀,就是这个时候大家开始说他是疯子,在练没有意义的一招,一年过去很多不如他的孩子进入了武师之境,他在还在练出刀,两年三年,有的出类拔拔萃的开始进入了武师二品,他还在练出刀,而且越练越坚信。
学院都放弃了他,学院学生都说他练傻了,他也开始傻笑,让他来到这里跟着师傅,师傅没交他什么,也没反对过他,看了他的出刀,说过心中有道,手中有刀,不错很不错。师傅就在没管他;
他一连就练了这么多年,不过出刀快要成了,他自己知道,其中坚韧也让李云帆佩服不已,能挺住外面的压力,看着不如自己的人超越自己,被误认为傻子,还能坚信自己的道,这种人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狠角色。
李云帆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考虑不要刀鞘呢,这样就不需要太多的考虑出刀了,
方雄愣了,他自己包括所有质疑、讥讽的人都没这样想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成立就是对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的全盘否定。
这一天方雄没有练刀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他给出答案。直接出刀,就少了不出刀的千变万化,刀在刀鞘就不知道他要怎么出刀。一刀出鞘惊天下才是他要的刀道。
李云帆很佩服这类人,打心眼的佩服,坚定的东西就能心无杂念的去做坚持到底,胸中有天下。
师父回来的很突然,就像他做的时候一样,都是悄无声息,李云帆被方雄叫过来拜见师父,第一眼的感觉一个小老头,穿的不华贵,但干净整洁,所有的系带扣子都整齐有序。头发花白也打理的一丝不苟。气质说书的老人很像,但没有说书老人洒脱,他的更多一点严肃。
这种人一般都是对自己有些要求的人,做事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多数不会妥协。
李云帆过来认真的对老先生躬身一拜,学生李云帆拜见老师。
老人看也没看李云帆:“不要着急叫我师父,方雄也不叫我师傅,我也没什么能教他的,他在这就是自己走自己的路,你和他还不一样,你这个年纪还没到武师,要走这条路就更难了,但也不是没可能,武国也没有这年纪就不让修行的律力,你自己想好了要走,就可以坚持,但最后可能也是一场空,都看你自己。我想好了我做不了你师傅,我也没这个能力让你达到武师之境,但我可以把我所知都交给你,成了是你自己的传奇,不成你也别怪我,我也没遇到过你这样的。”老人指了指方雄:“也没遇到过他这样的。”
不过现在遇到了你们俩,我老头在这厨房重地也是值了,老人说的时候故意加重厨房重地四个字,好像表达自己的某些不满。
“你们两个以后一样都叫我孙老就好了,我本命孙耀祖,本想光宗耀祖,原本做到青石学院的教习也算没有给祖上蒙羞,谁想到快要死了,做了厨子。晚节不保啊、晚节不保”
李云帆见到了孙老,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孙老说的很对他没法交自己怎么达到武师,没有过这个先例,但是他能把他知道经验都交给自己就足够了,自己就可以去摸索这个道路,很崎岖很漫长或许还不如方雄,但是他都可以,老天又给了自己一次机会,来到这个世上在不体会下高手的感觉,有朝一日策马飞扬江湖任我闯。怎么对得起这老天的安排。
孙老问李云帆耐心怎么样,李云帆的还没开口,方雄回答了,跟我一样,孙老漏出欣赏的眼光,院长说过了你可以随意进入藏书阁,那你就把藏书阁里面的所有武者的武功和心法都看一遍,记住不要去学就单纯的去看,看了之后总结我们来探讨。然后你再决定自己怎么走这条路。
孙老意思李云帆明白了,现在他练任何功法都不一定有什么效果,最多学学架势和套路,搞明白了这个阶段是怎么回事,再来研究自己的情况,对症下药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大风初起,带动了树枝随风摇动,几片落叶随风落下,树下面的三个一起聊了很久,关于武学,关于未来,李云帆的第一个指路人和伙伴就在这大树下出现了。他是否能够破风而上,江湖风已起,盼君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