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段时间的卧床,李云帆不得不在老人家里继续修养下去,老人夫家姓杜,准确的说杜家村的所有村民都姓杜,李云帆就叫她为杜大妈,大妈丈夫早几年因病去世,平日里就大妈一个人在家,儿子与媳妇在镇上开办了一家货站,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也是有限,二人勤苦的打拼,生活到也算富裕,儿子想把妈妈接到镇上生活,老人家习惯了村里安静悠闲的生活并没有过去。
杜大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李云帆渐渐的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很无所适从的,宝剑研究了很久,除了有些锋利以外并没什么奇特的地方,信上说让他去青石学院继续武学的修为,那他应该时会些武功的,他开始尝试感受自己的内力,然而尝试了几次并没有,尝试发出剑气,然而并没有。
难道这个时代的武功跟前世差不多?都是招式的练习和力量的练习,问了杜大妈,杜大妈笑呵呵的说她妇道人家怎么知道这些,不过也听说有些大侠武功可以飞天遁地,不过都是妇道人家没事唠家常,不可信。
经历一段探索之后李云帆开始无聊,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日子渐渐的开始难熬起来,开始想念朋友圈的刷新,开始想念娱乐圈的新闻。
再难熬的日子,也得一点点的过,在经历最初几天的抓狂、无奈,他开始慢慢的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慢慢的也没觉得那么无聊了,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时很强的,在肯定没法改变的事情发生后,除了最初的不适,都会渐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适应。
随着身体的渐渐好转,李云帆开始有计划的锻炼,跑步、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能想到的锻炼方式都是他打发时间的好帮手了,慢慢的发现新的身体素质还是非常强壮的,在经过最初几天的恢复过后,俯卧撑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一连做几个时辰都没有问题,就跟我们平常走路一样,身体的线条也开始慢慢的显现了出来,匀称肌肉充满爆发力,放到前世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小姑娘。
落日的余晖撒在宁静的小山村中,像是为村庄披上了淡淡的金沙,炊烟慢慢淡薄,忙完一天的劳作,吃过晚饭人们开始出门,几个一群的散落在村庄的各个角落谈论着这一天的见闻。村头老树,据说已经有了三百年的历史,经历着村庄人们代代的更替,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老树下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烟袋,靠在树上,吞云吐雾。老人衣着朴实,岁月的痕迹爬满了脸上,一双眼睛也随着吞吐眯成了一条细缝,细看老人的眼睛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浑浊,更透着深邃。
据村里人说老人以前是城里的说书先生,后来年纪大了,想找个地方养老,就来到了村里,正好他本人也姓杜,很是喜欢村庄的宁静,自己说这里充满了人间的祥和的烟火,村民不是很懂他说的,可能是文化人的说法把,在村里人看来说书先生都是有大学问的。
老先生过来后教教孩子们读书,家长送他给些吃住的用品,就这样在村里住下来了。
每当晚上的时候就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杜老先生会给孩子们讲些江湖故事,所以每当吃完晚饭,孩子们就早早来到树下,等老先生讲故事。
老先生养了一条老黄狗,这个时候它正在绕着树巡视自己的领地,偶尔在不同的地方撒撒尿,保持着自己的气味。一人一狗就成了树下的中心,刚开始只有孩子们听,慢慢大人们也被故事吸引了过来,最后这段时间就成了村里的晚饭后的娱乐时间,在缺少娱乐的时代,成了人们很好的消遣。
李云帆在听了几次老人的故事后对老人也是很认同,慢慢的就跟老人成了忘年交,他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有时老人会跟他辩论,偶尔就会引起老人的沉思,老人的丰富阅历也就帮他解决对这个世界很多的了解,最主要的就是他感兴趣的武学的部分。
这个世界武学分类并不复杂,但也不是如他之前认为的那样。在武学的道路上分为几个阶段,武者、下品武师、上品武师、宗师之境。
武者是指刚刚学武还没有到武师之境的统称,这个阶段是对武学的基本认知阶段,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状态,主要是对武学步伐、招式的研习和力量的练习。
武师是武者在配合心法的练习,练出元气的过程,武师分为九品,前五品称为下品武师,后四品称为上品武师。五品冲击六品的过程是个分界线,前五品主要是对经脉和元气的增加,冲击六品的过程是对身体和感知洗髓,达到六品整个人身体强劲程度和感知都会增强,会有朦胧对危险的预知感觉。
武学每提高一品,对应的元气每周天就能够多运行一次。所以高品级的武师对低品级的武师具有绝对的压制力。
宗师之境比较玄妙,元气不受周天的限制,元气深厚可以随意运行,具有平地升天的本事。据说能过够预知危险的到来。宗师之境的人太少,到了这个境界也不会出来跟大家讲这个境界的感受,所以宗师之境的好多东西都是模糊的概念。
按照老人说法李云帆对比了下自己的情况,身体的强壮程度和力量情况应该是在武者这个档次。由于没有前世的记忆,他不记得任何的武学招式和心法,也不确定自己达没达到武师之境,自己是没感觉到自己的元气波动。
哎,好不容易的一次穿越,也没做成高手,看来还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升级,看来那个世界都一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还好有了前世打拼的经验和顽强的心态,
这世去完成自己的武学梦、大侠梦。奋斗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