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之夜过后,李珊即将引来了产品论剑的大考。
产品的PPT早在几周前就反复自我推演过,这个项目取名九宫格,是一个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故事模型的项目,也就是将用户根据行为数据分类成三种身份,职场人士、学生、自由人,再根据使用习惯分成上班、上学、休闲三种应用场景,这样很快就形成了九宫格用户基础模型。
“九宫格的用户模型颗粒度是否太粗,这样的数据因为太过于笼统根本没实际用处。”黄世仁皱着眉头说道。
“是的,仅仅分析出这么粗浅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几乎是无用的垃圾数据。但这个项目的特点不是原始设置的九宫格,而是聚类后的九宫格。”李珊边说边打开业务架构图解释给黄世仁看。
“聚类后的九宫格,也就是说就是说九宫格里的内容根本不是特定的一个数据,而是计算机根据分析逻辑自动聚合后的结果,比如说初始设置里没有退休工人这种用户身份,但是假如我们的用户里越来越多次的出现退休工人这类人,达到一定数量,九宫格就会自动聚类出该人群。”李珊调出一张清晰的业务架构图,上面写满了聚类和分析的逻辑。
“ok,有点意思,那么我有三个问题,你只需简单直接的回我即可?”黄世仁眼睛一亮,进入工作状态后的他说话立刻变得言简意赅。
“第一,如何聚类?”
“简单的来说,采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基本原理,我们用两条途径解决,第一设置原始条件,计算机开始根据初始条件分析输出结果。第二是模拟算法进化,由于初始条件过于粗糙,计算机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学习和数据喂养后,自己优胜劣汰算法结构,以获取最准确的数据产出。”李珊信心满满的回答。
“那么第二个问题,项目的大部分任务都是算法工程师的任务,你们是做产品的,整个项目听下来除了优化了我们集团内部的用户数据分析,和用户使用产品本身没多大关系,和产品业务迭代更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作为产品经理的价值点在哪里?”黄世仁开始句句直击重点。
“九宫格的用户故事模型只是基础产出,对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可根据九宫格为他们推出最符合他们场景下使用的工具,比如说模型里认定某一个用户为外企白领,使用地点是上海,使用场景是餐厅约会吃饭,那么我们可能会根据该白领的口味、消费能力和个人习惯推出相关的菜品搭配、优惠和支付方式,还会为他推荐适合当下氛围的音乐、游戏和交友工具。”李珊努力的模拟餐厅的场景继续说。
“假如说以上这个白领就是一个icon,那么这些icon汇集后就形成一条流量河流,而流量就是一个产品的生命,什么流量分配给集团内部什么业务组完全也是取决于九宫格的算法,当然,如果集团内部的业务不足以满足用户群的需求,九宫格也会考虑把流量以计费的方式输送给外部的产品,这也是九宫格可以作为盈利产品的重要依据。”李珊侃侃而谈,仿佛看到了无数的人举着钱向九宫格购买流量。
窗外的阳光正好,初冬的阳光带着微微刺鼻气息,苏曼靠着窗户静静的看着外面,似乎没在听他们俩的对话。
“好吧,”黄世仁停顿了一下,按了按额头,似乎对答案还算满意,他继续问道,“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点的问题,你将如何平衡流量输送不均带来的业务组争议?”
“通过九宫格基础系统进行自动分配,一切以用户的场景为考虑出发点……”李珊没有停顿,继续自己的思路。
“在职场这么多年,你不会天真的认为把流量输送机制扔给计算机就可以了吧?”黄世仁粗暴的打断李珊说话,进入工作状态后的他说话方式和平时笑嘻嘻的样子大相径庭。
“为什么不?”李珊一愣,不明白他为什么转脸。
“流量这么宝贵的资源由计算机来决定分配,这看似最合理的,却并不合情。”苏曼似乎看够了窗外,回过头来看着两人。“这种资源就像唐僧肉一样奇货可居,必然引起争夺,计算机是人设定的,本质上无公平可言,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让大家都信服的分配机制,九宫格项目可能只是争吵拉锯中无法推进的项目。”
“苏曼说的对。”黄世仁揉了揉太阳穴,“在这个问题上,思路必须要清晰,李珊你要给出一套解决方案。”黄世仁重新皱着眉头看了眼李珊,随即整理了下手中的资料微微的斜靠在椅子上,盯着苏曼的背影。
“产品论剑评委一般设置7个人,2个业务总监、2个技术总监和2个行政人事管理,还有一个随机抽取的。其他的还好,只是这次来参加的业务总监是伯格和William有点出人意料。”黄世仁若有所思道,“伯格做事一贯秉承中立派,不喜欢激进也不喜欢保守,喜欢实验室式的做项目,因此以前从不参与产品论剑会,也从来没在产品论剑会里争夺过项目。William就更奇怪了,他做人随性,做事单凭个人好恶,最讨厌产品论剑会,一贯主张废除产品论剑机制,这次居然也来参加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你们有关系……”黄世仁看了一眼苏曼,“公司里一直传闻William和苏曼是旧日好友,不知道……”。
“没这回事!与我无关。”苏曼冷冷的回答,最近身边很多这种传言,让她觉得莫名其妙。
“好,既然苏曼说和你无关,我在其他地方想想办法,看看怎么平衡评委之间的利益关系。”黄世仁没有再多的追问,一句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