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没有热血高校里那么复杂与直接,也没有那么潇洒与霸气,更没有那么强势与壮观!但是作为那时的我们同样讲究的都是一个义气与爽快。
我们所在的部别是一部,而当时我们班的一个叫谢翔的,他的朋友圈比较广、认识的人也就比较多。他的一个二部的朋友,当时正好和我们一部九班的人起了矛盾。而谢翔则是属于那种比较好朋友的人,虽然谈不上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但也是够哥们、够义气的。
于是谢翔在班里找了几个帮忙的,我们宿舍的苏义、史文、郭星亮、等五个人左右。然后他又找到了老徐,可能老徐人缘较好。他和老徐关系还不错,而老徐也是那种比较讲义气、重兄弟的人,二话没说也就答应给谢翔帮忙。本来我也不打算参与这事的,老徐说让我过去一块凑凑热闹。我也只好跟着他们一块过去了,汪凡、唐林班里面其他人也都跟着过去了,结果一过去看似有他妈有二十几个人,谁也不知道这二十几个人里面,有十几个是过去打酱油的。
我们十一班当时是在二楼,而地点则定在一楼厕所走廊。一来地方比较宽敞,二来老师来了也方便逃跑。本来撑死了就只有二十来个人的斗殴,结果经过他们七嘴八舌地宣传,我们人还没到那,一楼厕所走廊周围已经站了一大堆人,大概看了一下周围,已经有将近一个班的人在围观,不过都离得都比较远。
过了一会九班的人从对面过来了,谢翔的那个朋友也叫了几个人过来。站到我们班人的前面,并且又和九班的那个人对骂了几句。突然喊了句:“十一班人在哪!”我本还在犹豫到底该不该干一架,而这时还没当我还没缓过来怎么回事,没认清两边的人。谢翔的朋友那个人还没上,老徐突然自己就冲了上去,瞬间两边的人全部围了上来,混在一块。九班上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子,老徐一拳过去,瞬间眼镜飞了,鼻子也开花了。而此刻站在我面前的苏义,也不知道他年前的是不是九班的人,上去就给他一脚。结果这个人和苏义一脚上了,但是苏义没有对面的那个人高,被他踹到了身上,一个踉跄没站稳差点倒下,我看到后急忙在后面扶了苏义一把。而这时其他的人也都混在一块,看到不认识的,逮住谁就给谁来一下。
结果此时的老徐刚要准备回来,突然又被九班的一群人给拉了过去,顿时我替老徐捏了把汗。不过还好老徐比较机智,及时用手臂抱住了头部,才没让他们打到头。但是谢翔看到老徐被拽了回去,此刻好像有点犯傻站在那呆住了,看着老徐这样被打,也不叫人上去把老徐给拉回来。正当老徐快要扛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一个人喊到:“老师来了!”刷的一下,围了一大堆的人瞬间向四面八方跑去,我和老徐他们也慌慌张张地跑走了。
上了后面几节课,放学后我和老徐、老汪、唐林一起准备去食堂,同时基本上我们四个一直都在一块玩,刚下楼梯老汪便搭着老徐肩笑着又有点生气地说到:“云中,刚才那事不是我说你啊,谢翔让你去给他朋友帮忙,你说人家自己挑事的都没还没上,你自己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你说你自己是不是傻啊?”老徐半笑半惊讶地说道:“主要我也没注意后面,我心想他朋友喊出来了,还不一块都上啊,我尼玛等我冲过去,我一回头才发现就我一和个人冲过去了。但说来也巧,正好九班的那个戴眼镜的也冲了上来,让我拿了个第一滴血。”
这时谢翔也在后面跟了上来,听到老汪说的话后,便和老徐说道:“云中,这事真是太对不住了,主要我当时也是一下子也有点蒙了,没想到你一下就冲过去了。”老徐笑着和谢翔说道:“没事,小事,我也没伤着,反正我都答应帮你忙了。”谢翔听到老徐这番话,拍了下老徐的肩膀。
然后我们便走向食堂了,在去食堂的路上会经过高三,每次从那过去我会情不自禁地往着那群人,我每次都在想我到了那时候,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渴望也充满希望。很快到了食堂,我们高一都是吃的大锅饭,只有高三了才让打卡吃饭。高一的饭桌,也不知道是什么狗屁道理,说全坐女的浪费吃不完,全坐男的不够吃。结果给安排了一个桌四男四女。所以在那时我们零花钱不多的情况下,只能依托在中午多吃一点,而只能等女生吃完饭后,我们才能很放开地吃。所以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每次吃完饭我们桌是倒数第二个走的,没人敢说他们那桌是倒数第一走的。
人们常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酒足饭饱之后,美美地睡上一觉。虽然没有酒喝,但是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而作为学生的时候,我们只能伏案卧睡。这是令所有有过学生时光的人都感到很不爽的一件事,所以我们是多么希望午休能够在宿舍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也只能没事的时候想象一下那种感觉,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那时候中午那点在宿舍的时间,可以说是最为休闲的,也是最为慌张的。总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全堵在那点时间段去做。天气还是比较热的,每天中午都得洗个头凉爽一下,然而那水房若是不早点去占个位,想要洗个头也得靠关系。这件事情就让我彻底地知道朋友多的好处。和我同一时间进去的人,一转一看碰到个认识的,好了有位了。进来的都他妈这样,本来可以再等等,这下好了,越等人越多。好歹我东转西转,也遇到个熟人,赶紧洗完完事。
完事之后还得洗个衣服什么,处理一下新陈代谢啊。再往一去,哎呦我去!这他妈也排队挨号。因此我们也会奔波穿梭在各个楼层,只为了比接下来不知道是谁的那个和你抢位的人快那么一步。等忙的差不多了,在午休铃没响之前,在最后的时间里赶紧冲向教室。
长此以往,我们也就习以为常。群居在一块,难免会如此。人多事也会跟着多起来。有时候一想,生活什么事不需要我们去奔波,总得自己主动积极这些。这种事也同样如此。也许这就是我们作为学生时代的标志与特色吧。以前如此,以后也会如此。或许这种感觉也只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