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0200000003

第3章 民族危难(1)

曾祥福夫妇迁来南安县已是八年有余。丈夫做货郎,妻子勤俭持家,家境渐好。

正是抗日烽火燃遍神州的岁月,地处西北大后方的南安县,自然也被卷进了救亡图存的大潮流之中。

1939年9月的一个早晨,久雨初歇,天低云暗,秋色凝重。

县城东街大什字口一带,卖早点的小摊早已开张,除了烧饼夹腊肉、臊子面、烧鸡粉、醪糟等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外,最近又多了两家新鲜小吃:杏仁油茶和红枣晶糕,经营者都是外省人。

一个男青年手里抱着一个背书包的小男孩从仓院巷向东街什字走来。

男青年二十岁上下,肢体匀称,五官周正,举止洒脱’留着小平头,身穿流行于三四十年代的直领三兜蓝布学生装,堂堂一表人才。他姓曲名健,出身于书香门第,是本县师范行将毕业的一名高才生。

曲健手里抱着的小男孩,年龄刚满7岁,是他家房客曾祥福的儿子,名叫曾源,本学期始上师范附小一年级。这孩子生得面皮白净,直鼻朗目,小嘴巴像绽开的喇叭花,稚气中透着灵秀,讨人喜欢。他的穿着打扮很传统’身穿一件核桃色夹袍,外罩黑绸马褂,头戴瓜皮小帽,帽顶缀一只小红疙瘩。这般装束,在当时的大西北小县城并不少见。引人注目的是这孩子背上的书包正中央绣着一只调皮的猴子坐在树杈间吃桃子,图案做工精细,惟妙惟肖。这是孩子的母亲李芸芸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绣成的。她心想孩子属猴,背起书包上学堂,就得像猴子一样聪明伶倒,活泼可爱。看得出来,孩子的母亲对儿子寄托着殷切的希望,并且很有个性。

曲健家在当地也算是数得上的名门望族,至今仍然是四世同堂。清朝末年,曲健的爷爷在省城做过大官,可惜他阳寿不高,年届5,一病亡故,一大笔遗产落到了他最宠爱的三姨太、曲健一辈称做三奶奶的手里。三奶奶在曲家大院算是辈份最高。自打夫君辞世,虽说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却因丰厚遗产的诱惑和牵挂,不便也不愿改嫁’遂以吸食鸦片作为一种时髦、一种享受,藉以消遣、解闷、消磨残年。

三奶奶出身名门,一辈子养尊处优,又没生过孩子,如今虽说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依然细皮嫩肉,干干散散。大概是出自女性的本能,她喜欢孩子,尤其是两三岁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曾祥福家搬来时,小曾源还不满三岁,憨态可掬,活泼可爱,三奶奶常把他领过去在屋子里玩,后来还常留孩子跟她一起睡。每当肉嘟嘟、光溜溜的小源娃钻进三奶奶的被窝里,三奶奶便搂住孩子亲了又亲,高兴的不得了。三奶奶是一个爱干净会享受的人,雇来的娘姨李妈在她调教下,把屋子收拾得明窗几净,亮亮堂堂,饭食做得美味可口。小源娃去她家玩,想吃啥做啥,三奶奶还从她的“小匣子”里拿出洋糖、精巧点心、核桃仁等好吃头,招待她的小客人。三奶奶家里有一架在当时尚属稀罕的“洋戏匣子、摇把留声机),茶余饭后常放唱片解闷。秦腔、歌曲,小曾源都听不懂,他最爱听的是那张被叫做“洋人大笑”的奇异唱片,听了一遍还要听,逗得小家伙又跳又叫,三奶奶给他放了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三奶奶与小曾源家投了缘,以至爱屋及乌,对曾货郎全家甚是亲近,恩遇有加。常把一些穿不了的衣服、布料送给曾源的妈妈;做了好吃的,也要李妈给曾货郎夫妇端来一碗。曾货郎夫妇知恩图报,平日里挑水、劈柴,腊月里扫房、拆洗被褥之类的粗重活,总是不请自到,亲如一家。

曲家大院里,辈份最高者与年龄最小者结忘年之交。

说到年龄,甚至曲健的父亲要比三奶奶大好几岁哩。曲健的父亲还活着,但活得窝窝囊囊,远不及三奶奶活得潇洒、自在。说起来他也是个有功名的人名贡生,

但他性格内向,胆小口讷,生此乱世,外不擅长在衙门上走动,趋炎附势,谋得一官半职,内不擅当家理财,教不守业,充当士绅。到了暮年,夫人早逝,他倒慢慢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连个人生活也难以自理。他成天闷在屋子里,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啥。他住西厢房,晴天的早晨,下人端把椅子放在廊檐底下,扶他坐下来晒太阳。他大多时候咪缝着双眼,摇头晃脑,像是在背诵什么,偶尔睁开眼睛,拿起挂在胸前的牛角小梳,缓慢地梳理自己的三捋花白胡须。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别的举动。辛亥革命巳过去多年,也没“革”掉他脑后的大辫。人前人后,他都是长袍马褂,大辫子齐腰。这么个形象,让人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来。

曲健父母共生有三子一女,老大是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几年工夫,渭河滩上百亩良田,刀寿街的五间铺面,都被他踢踏净光。他自己才年过四十,便得了花柳病,一命呜呼。老二是个麻子,人说十个麻子九个怪,他这人也就是点子稠、路子多,既狡猾又胆大:他在新街口拥有带铺面的一院房子,隔壁是酒楼,对面是妓院,他家名为开店,实则招赌,拉皮条,卖大烟,尽干些藏污纳垢的勾当,自然手头不缺钱花。老三是个姑娘,生得容颜俊丽,肢体婀娜,很漂亮,在县里女校读书,被当地驻军的一个团长看上了,厚礼加威逼,讨去做了小妾,年初该部移防随夫去了河南。

曲建行老末,倒是个好学上进,愤世嫉俗的有为青年。他受“五四”以来新思潮的影响,厌恶封建礼教,鄙夷寄生虫式的生活,对两位兄长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以改造社会为己任。他于去年结婚成家,妻子冬梅,生得姣小玲珑,聪明开朗。她娘家姓徐,是个中医世家。曲、徐两家是世交,冬梅与曲健早有青梅竹马之谊,成婚后,小两口甜甜蜜蜜,恩恩爱爱,只不过曲健尚在求学期间,多时在校读书,冬梅一个人在家没多少事,又看不惯妯娌之间鸡零狗碎、勾心斗角的小市民气,故多不与之往来。她反倒与小曾源的母亲脾气相投,愿意接近。两人常在一起做针线;拉家常,亲如姐妹。曲健和冬梅两口子都很喜欢小曾源,瞅机会抱曾源到他们屋里,逗他玩,给他搪果吃。

在曲家大院里,小曾源讨得上下欢心,拉近了大人之间的距离,使房东与房客之间别有一份亲近感。到了入学年龄,曲健自然成了曾源的领路人。

曾源还是个人学不久、怯生生的幼童,每天上学都由他曲健叔叔送去接来。好在师范和附小走同一条道,进的是同一个门,不大费事。当地人称“小”为“碎”,故曾源叫曲健碎爸爸。这天早上,曲健领着小曾源来到东大街什字路口,看到卖油茶、卖晶糕的摊位上,热气腾腾,聚集着众多食客。大概是出于人们好奇图鲜之心,吃厌了本地口味,想换个外地风味品尝品尝。曲健上星期就有这打算,因那几天学校里有急事,时间仓促,未得如愿。今天早上时间较从容,便决定尝尝这个“鲜”,并以此作为对小曾源高高兴兴上学去的鼓励和奖赏。

卖油茶和卖晶糕的紧靠着,曲健问小曾源:“源娃子,你来看,这是油茶,那是晶糕,你说你想吃啥?”

小曾源扑闪着两只大眼睛,紧紧盯住那只装油茶的大壶,好大哟,样子像只大公鸡,还穿着“衣裳”,有他肩膀这么高哩,真有意思!遂伸出小手指着说我喝油茶。”

卖油茶的是个大个子,年约二十七八岁,一只用裹布缠绕以资保温的硕大茶壶挎在他的肩头,往外倾倒油茶时,左手端碗往上迎,他将肩膀一斜,右手握住壶嘴,熟练地倒出一碗冒着香气、碗内上下翻滚着杏仁的乳白色的“油茶”。

曲健端起碗,呷了一口油茶,其味甚佳,叫“油茶”,却无油腻之感,白色的汤汁,白色的杏仁喝到嘴里香喷喷,咬到齿下脆生生,咸淡适中,恰到好处。曲健心想:这“油茶”莫非是用植物学上讲的那种“油茶果”作原料而得名?遂问道:“大哥,你这油茶挺好喝,是不是放了南方红土地上生长的那种油茶果?”

“嘿嘿,先生您是读书人,见多识广,不过俺这东西没那么稀罕,”大个子很有礼貌,笑着说:“这玩艺儿做起来很简单,菜籽油炒麦粉,加水,加杏仁,再放一点调料,慢慢熬煮一会儿就行了。先生您想吃了,自个儿可以试着做。”配方全部公开,丝毫不像有些跑江湖的人那样保守、拿捏。

一大壶油茶很快卖完了,大个子准备收摊了,小曾源怕烫’喝得很慢,眼巴巴有点发急。大个子安慰道莫急,俺等你喝完。”

曲健觉得这位异乡人不错,便又问道:“这位大哥,听口音你是中原那边人,请问府上在哪里?”

大个子摇摇头,心情似乎沉重起来,不无忧伤地说俺老家在山东枣庄,离这里好几千里哟!”

“大哥到此地时间不长吧,就为做个小生意跑这么远?”曲健好奇地猜测着。

“谁愿意远离故土?形势逼人哪!”大个子苦笑着说,“台儿庄那边打大仗想必您也听说过,真惨啊!”

“报纸上说是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国军打了大胜仗,歼灭日军成千上万,”曲健望着大个子一幅愁眉苦脸,想必与此战有关,忙问,“大哥,莫非这一仗给你带来了灾难?”

“是啊!”大个子怨尤重重,“打了胜仗也没能挡住日本人南下,东洋鬼子见中国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津浦路沿线,老百姓家破人亡的多了!俺爹被鬼子兵活活用刺刀捅死,房子被烧了个净光。俺娘原本有病,这么一来,断了吃药又受了惊吓,没过几天就去世了。一家人七零八落,各自逃命,俺哥和俺妹子两家人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唉!”大个子擦泪不干,悲痛欲绝。

“日本鬼子真是太猖狂,太野蛮,太残忍!”曲健义愤填膺,形于颜色,“这都是韩复榘不抵抗政策的恶果!”

“蒋委员长杀了韩复榘,日本人照样占了俺山东省,谁的罪过,天知道!”大个子摇头长叹。

“那您为何跑到大西北来了?”曲健又问。

“从老家逃出来,跑到徐州,一打听,日本鬼子在南京杀人几十万,南面不敢去了,调头朝西到开封,也是兵荒马乱站不住脚,这就又跑到郑州,投奔一家远房亲戚’承蒙亲戚帮忙,在北关租了一间房子安顿下来,一家三口便靠卖油茶维持生计。”大个子侧身向曲健介绍他身边推独轮车卖晶糕的中年人,“这位是郭大哥,俺和他算是风雨同舟,共患难的朋友,谈起来真是一言难尽。”

大个子姓鲁,具有山东汉子豪爽、坦荡的性格,上过几年学,喜欢读书,思想激进,原在当地一家煤矿工会工作,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在工人中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为敌伪势力所仇恨和关注。

台儿庄战役从3月初开始,历时一月之久。5月19日徐州失陷,6月初日军调集重兵沿陇海线西进,准备进攻中原,夺取武汉。国民党当局不是检讨和改正其片面抗战的错误路线,动员和组织抗战,而是妄图以“水淹七军”之术力挽狂澜。6月上旬,蒋介石下令炸毁郑州以北的花园口黄河大堤。结果造成黄河在花园口改道南下,淹没豫、皖、苏平原44县,89万人死亡,2万人流离失所,也未能阻挡住日军的南下,只不过使这个地区成了连年灾荒的黄泛区。

鲁大个子和老郭两家都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他们离开郑州,沿陇海路西上,推车、挑担,步行数千里来到大后方的南安县,其蒙受的苦难和道路之艰辛’不言而喻。

“提起贼老蒋,恨得牙根痒,扒开花园口,黄水往南淌……”这是逃亡者中吟唱的一支凄楚哀怨的民谣。老郭念了这么几句带着血泪的歌词,仿佛又回到那场恶梦之中:好大的水呀!黄浪翻滚,铺天盖地,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眼看着一片汪洋之中扶老携幼、呼天喊地的逃难者,一个个于瞬间被浊浪吞没……

鲁大个子对老郭的遭遇深为同情,他向曲健介绍说郭大哥的老婆、孩子全被洪水淹死了,真正是家破人亡啊!”他看到老郭低头垂泪,转而安慰道:“郭大哥,事到如今,只有坚强地活下去,兄弟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咱们有罪同受,有难同当,苦熬吧,总能盼到天开眼的那一天。”

“唉一一”老郭叹了一口气,坦言心声,“好兄弟,咱们这一路过来,多亏你们全家人的关照,大哥我感恩不尽。你放心,我会咬着牙活下去,只盼着有朝一日抗战胜利,咱们回到家乡,面对祖宗和家人的坟墓,磕几个响头,痛痛快快大哭一场。”

曲健一向留心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对中日之战和国内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更为关注,但限于当时当地的条件,信息来源仅来自外地出版的有限报刊,大都“慢半拍”,而且多是二手、三手资料,缺乏及时性和直接感。听了鲁、郭两位同胞亲身经历的血火煎熬和含悲抱恨的诉说,使他如临其境,热血沸腾,同情心、义愤感油然而生;对日本强盗和汉奸卖国贼的仇恨和怒火难以抑制,以至萌发投笔从戎,效命疆场的冲动。他慷慨激昂地勉慰鲁、郭二人两位大哥,四万万同胞不可侮,中华民族不会亡!请二位相信,抗战必定能胜利,收复失地,回归故里的日子一定会到来。”他自我介绍说,“我叫曲健,南安师范的学生。两位初来本地,人生地不熟,有什么困难,请告诉我,我一定尽力帮忙。”

大人们的谈话,小曾源有一大半没听懂,但有两点印象很深:一是油茶真好喝,杏仁片儿又香又脆;二是日本鬼子杀人放火,是大坏蛋。

临分手时,卖油茶的鲁大个子上前一步,向曲健鞠了一躬,试探地问:“曲先生,有件事想请您帮个忙,不知道……”

曲健先是一怔,猜不出是哪方面的事,忙问什么事?请讲无妨。”

鲁大个子拍了拍小曾源的肩膀,望着曲健说俺有个儿子,年纪跟您的这位小朋友差不离,俺们到贵地立足未稳,人地两生,别的事都好凑合,孩子上学是件大事,听说师范附小办得好,俺想请曲先生帮个忙让他也能上附小,同您的这位小朋友作个伴,不知道行不行?”

“这一一”曲健心想,学校虽已开学半月余,按惯例早已停收新生入学,但这事情况特殊,对沦陷区同胞的子弟应予照顾,校长是他的恩师,自己向他讲明真情,估计不会被拒绝,遂回答道,“这事我看问题不会太大,我得先同校长商量一下,明天早上给你回话。今天已经是星期三,要上学从下周开始吧,到时我会领他去。”

曲健出于对沦陷区同胞的深切同情,向校长恳切陈情,蒙校方恩准,破例接受其人学。新的一周开始,曲健亲自领着鲁大个子的儿子同曾源一道向班主任报到。此后两个孩子便互相作伴一道上学,好在曾、鲁两家住在大什字相对的两条巷道,一北一南。两个孩子按时在大什字口会齐,而后手拉手去上学。后来班主任正式排座,两人同用一张课桌,逐渐成为要好的朋友。

鲁大个子的儿子叫鲁强国,比曾源大一岁多,长一对乌黑明亮的大眼睛。也许是一段时间内营养不良和初到异地他乡,水土不服,身子单薄,脸小脖子细,被班里的一个捣蛋鬼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绿豆芽”,还故意学他的山东话,“俺、俺”地逗他,惹他。每到这时,曾源便挺身而出,护他、保他,为他打抱不平。有时与对方撕打,在地上打滚,滚得浑身是土,也不肯松手,直到对方认输求饶。据此,班上同学说他俩是“拜把弟兄”,不知是褒是贬。他俩都喜欢上学读书,除了生病起不了床,从不请假、旷课,

也从不迟到早退。遇着下雨天,道路泥泞,两人各戴一顶小草帽,手里提着鞋,赤脚踢溅着泥星水花,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同类推荐
  • 父亲进城

    父亲进城

    烂尾楼背后的那些男男女女们留下了一堆废弃的钢筋混凝土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辉煌、失落、曲折辛酸,那些或高或矮的烂尾楼都是一种命运与人生传奇。
  • 恋爱曲线

    恋爱曲线

    虽然这是一本叫做恋爱曲线的书,但是书的内容并不令人感到温暖和雀跃。整体的感觉阴晦、诡异。原来人在产生了复仇情绪会有那么多奇怪的点子,人类真是又复杂又有趣。而疯女人和她的狗却几乎是本书里最为温暖的存在了。他们没有那么深刻的复仇之心,也许是因为疯了,反而显得单纯。
  • 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手记

    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手记

    文坛黑马唐强勇继畅销官场小说《调动》、《墙裂》后,首度出击自传体励志重磅力作,颠覆公务员轻松悠闲的形象,重塑新时代的优秀公务员典范。《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日志》文字朴实流畅,以记叙方式描述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公务员的经历,故事情节委婉细腻,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下人们生活的现状与心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循循善诱、耐人寻味。工作失落是心理上的先期失势没有背景和关系,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事途――一个优秀公务员的成长日志》告诉你公务员的成长要有自己的信念,更要有坚定的信仰。
  • 山坳上的土楼

    山坳上的土楼

    本书讲述黄家坳土楼村落里,青年黄松为族人再建一座新土楼的故事。小说描述年轻人之间的争斗、匪帮中的火拼、男女恩怨情仇、又穿插描绘了土楼人家独特而迷人的风俗民情,在如诗如画的场景中,展现生生不息、拼搏进取的主题,既有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又对人的尊严、诚信等做了生动的阐释。
  • 圣手

    圣手

    《圣手》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十一篇小说。书中故事大多是作者与同事的交流中听来的,同时也加入了作者的感悟和再创造。比如本书中收集的《圣手》,其实取材于高密某地一个精通骨科的老太太真实的传说。比如《荒冢》中弑父的故事是听作者老家村里的老年人说的,而且确曾在解放前发生过的,不过他杀的是他的亲叔叔而并非其父亲。比如《私奔的女人》,也确是作者在农村下乡入户走访时碰到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热门推荐
  • 爷,我真的是男人

    爷,我真的是男人

    我叫蓝宠,从小到大身着男装,留在绝色爹爹身边,练得是最神秘的蛊术,吃得是爹爹亲手调配的灵丹。爹爹教会我很多东西,只是迟迟不说娘亲去哪里了。十六岁那年,爹让我嫁给万俊国的皇帝,可是听说他只喜欢男人,为了绝色爹爹,为了找到娘亲,我蓝宠豁出去了!男人就男人吧!
  • 无上凌途

    无上凌途

    一少年,身负血海深仇,为报父仇,踏向茫茫复仇路。为了凌世梦,他无畏生死,毅然踏向凌世之途。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的考验。少年究竟能否在这群雄林立的苍茫世界破茧化蝶,成为凌世强者?·····铁血刚躯,满腹柔情。情殇伤透我心(尔之心机,奈何以情惑人,破碎我心?尔之城府,奈何深若幽涧,欺我半生?)·····灵符神物伴我左右太极神剑神威震天颠覆乾坤傲凌天下武炼之途谁与争锋
  • 银河的白玫瑰

    银河的白玫瑰

    在人类对宇宙的了解更深一步之后,又会面临怎样的威胁呢
  • 致青春无悔的你

    致青春无悔的你

    一个热爱舞蹈的女孩,通过一次选秀进入到一间娱乐公司,由于签署了保密协议,一直女扮男装的生活,练习,比男生还要刻苦,用尽了眼泪,牺牲了爱情,燃烧了生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鹭华公主

    鹭华公主

    从出生起就注定陈紫熙的一生不会平凡。母亲因生她时难产死亡,父亲悲伤难以接受整日以酒为食,醉生梦死!最后因为酒后驾车车祸而亡。她自小跟着爷爷陈志麟长大,她单纯乐观,娴静优雅,而陈家更是整个A市的首位富豪家族!然而因为闺蜜和未婚夫的背叛使得自己的爷爷丧命,庞大的家产也落入他人之手,而她也被闺蜜设计落入大海!一朝穿越成为不知明王朝的亡国公主!命运更是几经波折。牵引出一场宿命的纠缠!
  • 浮玄湮灭

    浮玄湮灭

    历修仙道,跨炼灭途,悟无上境,成仙矣。成仙之,济苍生也。诛魔天恒,诛杀妖魔,破尽苍穹,动荡乾坤。刀锋芒,情丝殇,红尘自古多凄凉。自彷徨,独心伤,刀透残阳,且战且狂。十世轮回,尽展忧颜。支离,破碎,湮灭。亦是浮生!
  • 英雄联盟之王者妖怪

    英雄联盟之王者妖怪

    你们没有看错,就是妖怪,一个没有梦想而又腹黑的妖怪。喜欢游戏,超意识、操作流、手速流聚于一身,演绎着王者传奇。什么?你跟我比青春?老子年年二十岁,刻刻黄金期。虐你,小菜一碟。对了,他还喜欢浪!
  • 仙境攻略

    仙境攻略

    穿越成沧浪派痴傻少女修士。有精明厉害的师父小气仙姑,男神师叔。有忠厚土豪亲师兄,美貌冷酷远房师兄。还有系统风月小仙这磨人的小妖精。等修行积分够了就可返回现代?我修行少,乃不要骗我啊。
  • 女王崛起,爱恋重来

    女王崛起,爱恋重来

    不好了,少奶奶要去公司!某少奶奶男盆友,哦不,是老公:拟定一个和他一样的公司,要快!某保镖:不行,作者不让!某老公:把作者秒了!某作者:不敢了!!(绝对宠文)
  • 灵元圣陆

    灵元圣陆

    从异世界穿越到灵元圣陆的李程熙,以为要陨灭了,结果发现自己不但没死,反而变成了一个婴童;在灵元圣陆上,每个人都努力的修炼,决定要在这个灵元圣陆上重建一个李门,让李门发扬光大,创始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