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900000029

第29章 清官廉吏(3)

宝历二年(公元827年),唐文宗李昂即位,李训担任皇帝的近侍官,很快得到唐文宗的宠爱,并为他改名为“训”。从此,李训一路青云直上。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唐文宗任命李训为四门助教,并赐给绯袍、银鱼。这年十月,李训又晋升为《周易》博士兼翰林侍讲学士。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七月,李训晋升为兵部郎中、知制诰、翰林院学士。这年九月,李训又升迁为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了事实上的宰相,一时声威大震,名扬九州。

唐文宗勤于政务,憎恨邪恶,一心想成为明君,从内心反对宦官专权,不甘受其摆布。善于揣测帝王心理的李训,很快掌握了唐文宗的心思。大和八年(834年),唐文宗得了中风病,需要大臣陪伴。宦官王守澄精心挑选陪伴大臣,最后选中李训和翰林院学士郑注。当时,宦官把持朝政,无论何人,要想立足官场,必须投靠巴结宦官。平时,与李训和郑注走得最近的宦官,就是王守澄。

王守澄原是唐宪宗最宠信的宦官。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宪宗病重。王守澄担心唐宪宗不久于人世,便想早立新君。于是,他伙同宦官陈弘志毒死唐宪宗,册立李恒为帝,即唐穆宗。唐穆宗病死后,其长子李湛继位,在位两年后为宦官所杀。与此同时,王守澄动用所掌握的禁军力量,将唐穆宗的次子江王李涵迎入宫中,拥立李涵为帝,即唐文宗。李涵即位后,改名为李昂。为了报答王守澄的拥立之恩,唐文宗封王守澄为骠骑大将军、神策军中尉。唐文宗没有想到,王守澄独揽大权之后,随心所欲,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王守澄把李训和郑注作为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唐文宗身边,让李训给皇帝讲书,让郑注给皇帝医病。王守澄这样做,本想让李训和郑注作为自己的耳目,从而进一步控制唐文宗。他没想到,李训和郑注与唐文宗朝夕相处,产生了感情,渐渐赢得了唐文宗的信任,成了唐文宗的宠臣。更让王守澄没有想到的是,在反对宦官的问题上,皇帝与李训和郑注达成了共识,三人开始秘密策划铲除宦官集团的行动。

当时,宦官集团势力很大,枢密使和左右护军中尉的官职均由宦官担任。枢密使可以利用转呈奏章和下达诏书的机会,干预和控制朝政。大臣们的奏章,凡是对他们有利的便呈上,不利的则扣压。他们甚至可以假传圣旨,擅杀大臣。左右护军中尉统领禁军,手握兵权,可以威胁皇帝,甚至夺取皇位,另立他人。

唐王朝后期,朝臣们与宦官集团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可惜都以朝臣流血牺牲而告终。李训以铲除宦官集团为己任,斗争方式却不同于其他朝臣。李训发现,宦官集团虽然非常庞大,集团内部又分为不同的利益团体。为了各自的利益,宦官之间常常钩心斗角,互相倾轧。李训吸取其他朝臣失败的教训,决定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诱使他们互相仇杀,然后将他们各个击破,一一铲除。

李训制订好计策,开始一步一步地实施。李训瞄准的第一个大宦官,是襄阳军监军陈弘志。陈弘志曾是王守澄的死党,也是谋杀唐宪宗的元凶。如果杀了他,百姓一定欢呼,朝臣叫好。李训劝说唐文宗下诏,要陈弘志火速回朝。陈弘志接到圣旨,不敢耽搁,从襄阳赶往京城。他走到一个叫青泥泽的地方,被李训派出的人马拦住,乱杖打死。

剪除宦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李训晋升为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受赐金紫服,成了真正的宰相。为了实施下一步计划,李训提拔了一批自己人掌握兵权,如王璠出任太原节度使,郭行余出任邠宁节度使,罗立言代理京兆尹,韩约任金吾将军,李孝本代理御史中丞,等等。

李训瞄准的第二个目标,是左神策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这三个大宦官,都身居要职,与大宦官王守澄面和心不和,是王守澄的对头。李训利用王守澄,把三个大宦官调出京城,其中韦元素出任淮南节度使监军,杨承和出任西川节度使监军,王践言出任河东节度使监军。三人离开京城后,朝廷公布了他们的罪状,将他们一一免职,贬往岭南。三人赶往岭南,半路上被朝廷派出的人干掉。

李训瞄准的第三个目标,是宦官田全操、刘行深、薛士斡、似先逸、刘英诩等人。这些宦官,平日作威作福,与王守澄有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李训又一次利用王守澄的影响,奏请唐文宗把他们分别派往盐州(今宁夏盐池县)、灵武(今宁夏灵武市)、泾原(甘肃泾川县北)、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凤翔(今陕西凤翔县)等地担任官职。他们前脚一走,监察御史顾师邕便带着唐文宗的诏书追了上去,命令当地最高长官杀掉这几个宦官。后因几地相距较远,顾师邕带的诏书尚未全部送达,所以李训的第三个目标未能实现。

李训等人与王守澄联手,除去了一批宦官。被除掉的宦官,都是王守澄的对头。王守澄没了对头,可以独霸朝堂了,不由暗暗高兴。其实,王守澄中了李训的计。一批身居要职的宦官被杀,宦官集团的整体实力大大削弱了,剩下的宦官,难免兔死狐悲,战战兢兢,这对王守澄来说不是好事。

就在这时,李训又使出了一个杀手锏。他奏请唐文宗重用凶狠贪婪的宦官仇士良,升任仇士良为神策中尉。让仇士良掌握神策军,目的是想通过仇士良的毒手,剪除其他宦官势力。在唐文宗即位的问题上,仇士良曾立有大功。可是,长期以来,仇士良受到王守澄的压制,得不到重用,一直耿耿于怀。

唐文宗命仇士良出任左神策中尉,也有自己的用意。他从内心深处憎恨王守澄,真想夺了王守澄的兵权,让他从此消失。但是,真要一下夺了王守澄的兵权,就会惹出麻烦,因此,想通过仇士良牵制王守澄,一步步削弱王守澄的兵权。在仇士良出任左神策军中尉之后,唐文宗又任命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一职位,总监九军,也就是全国的总监军,从表面看,地位很高,是升了王守澄的官职,实际上取消了他的右神策中尉的职务,也就取消他在军中的实权。

王守澄被架空了,李训鼓动唐文宗趁热打铁,赐王守澄一壶宫廷御酒,逼王守澄喝下。这时的唐文宗,对李训言听计从。他当即赐王守澄一壶宫廷御酒,作恶多端的王守澄,终于一命呜呼,撒手西去。王守澄一死,朝廷即宣布王守澄暴病身亡。唐文宗同时下诏,追赠王守澄扬州大都督。为了防止意外,唐文宗让王守澄的弟弟王守涓离开徐州监军一职,回朝任职。在王守涓回朝廷的路上,李训派人杀了他,为朝廷消除了又一个后患。

就这样,李训剪除了以王守澄为首的一派宦官势力,可是,整个宦官集团还很强大。李训和郑注等朝臣,多次秘密商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彻底铲除为非作歹的整个宦官集团。要单个诛杀宦官,必然引起朝野持久动荡,唤起所有宦官对抗朝臣。李训和郑注商议后,决定采用武力,一次诛杀在朝的宦官头目。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是安葬王守澄的日子。李训决定利用这次机会除掉宦官头目。唐文宗决定,将王守澄埋葬于白鹿原。李训让唐文宗下诏,命令仇士良以下的大小宦官头目,都去给王守澄送葬,又让郑注率领亲兵,以护葬名义也去白鹿原,将宦官头目一举杀掉。这本来是个非常好的计划,布置也很周密,不知什么原因,李训放弃了这个计划,提前采取了行动,结果功亏一篑,导致自己全军覆没,数千人丢了性命。

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唐文宗在紫宸殿早朝,文武百官站立两旁,等待有人出班奏报。金吾将军韩约出班奏道:“左金吾厅院里的石榴树上,昨晚天降甘露。臣以为,这是天降祥瑞于我朝,是皇上的圣明感动了上天。”

韩约是李训一手提拔上来的,是李训的心腹之一。所谓石榴上夜降甘露,是李训与唐文宗等人诱杀宦官的计谋。不过,参加早朝的文武百官和宦官不知情。在当时的人看来,寒冬降露,是祥瑞之兆。李训听了韩约的上奏,激动地说:“天降祥瑞于皇宫,是大唐再兴的吉祥之兆,陛下应亲临现场,以受上天所赐之福。”唐文宗也很兴奋,答应着下了大殿,向外走去。

左金吾厅的院子,位于含元殿的左侧。唐文宗乘御辇,领百官来到含元殿。含元殿是唐大明宫的前殿,也是皇帝朝会议事的地方。唐文宗下了御辇,命李训率中书省、门下省的官吏先去观看。众官吏看后,回来奏道:“不像是天降的甘露。”

唐文宗听了不高兴,说:“难道是韩约在撒谎吗?”他命令仇士良、鱼弘志等大宦官,率领众宦官再去察看,看罢速来回报。

这时的金吾厅内,已埋伏了勇士。只要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走进院子,他们就会猛扑上去,将宦官全部杀死。

关键时刻韩约出了问题。仇士良、鱼弘志等大小宦官走进了金吾厅的院子,身为金吾将军的韩约,突然胆怯了,脸色也变了,未向埋伏的勇士及时发出刺杀暗号。

仇士良本是个多疑之人,见韩约神色不对,顿时起了疑心。恰在此时,天不帮忙,凭空吹来一股怪风,吹起金吾厅门窗上的帘子,暴露了手持兵器的勇士。仇士良见事不好,大叫一声,掉头就跑。等待关门的金吾卫士,没有关上院子的大门,仇士良已经跑出了院子。

仇士良一口气跑进含元殿。李训见仇士良跑来,知道事情败露,立即对金吾卫士大喊:“快上殿护驾,每人赏钱百缗。”

一般情况下,金吾卫士离皇帝较远,而宦官大都围在皇帝身边。等金吾卫士跑上殿,仇士良已经指挥宦官,把唐文宗推上了御辇,向大殿后面跑去。李训扑上前,一手抓着御辇,一面大喊:“臣有事要奏,陛下不可入宫。”

仇士良扶着御辇,扭头大喊:“李训反啦!”

唐文宗急忙帮李训说话,大喊:“李训不会谋反!”

文武百官看着眼前的一幕,一个个呆若木鸡。

仇士良冲过去打李训,由于用力过猛,一头栽在地上。李训按住仇士良,从靴子中拔出尖刀要刺。李训原本是一个书生,不是干这种活的料。他手中的刀还未刺下,宦官们已经冲过来,拖起仇士良跑了。

李训安排的其他人,也陆续赶来。代理京兆尹罗立言率领士卒300多人,御史中丞李孝本率领士卒200人,由东西两个方向赶来,再加上殿中的金吾卫士,一齐投入战斗,与宦官杀在一起,不一会儿,杀死了宦官数十人。

仇士良一边护着御辇,一边命令宦官拼死掩护。宦官们推着御辇,向宣政门跑去。李训再一次冲上去,抓住了御辇。这时,一个孔武有力的宦官冲上来,用拳猛击李训,将李训打倒在地。宦官推着御辇,飞也似的跑进了宣政殿。随着一阵轰隆隆的响声,宦官关上了宫门,从宫门里传来宦官高呼万岁的声音。

这时,参加早朝的文武百官才明白过来。大家轰的一声,四散奔逃。

仇士良挟持唐文宗进了宣政殿,立即派遣500名神策军杀出宫来。他们逢人便杀,当场杀死六七百人,跑得慢的官吏都倒在神策军的刀剑下。仇士良又下令关闭城门,进行大规模搜捕。神策军见人就杀,连街上的小贩也不放过,当天又杀死1000多人。一时间,长安城里腥风血雨,街头横尸,陷入一片恐怖之中。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凡是参与甘露之变的大臣,都知道大事不好,只顾逃命。

仇士良派出大批骑兵,四处追捕与李训有关联的人。参与甘露之变的大臣,都是追捕的重点。舒元舆化了装,单骑出安化门,被禁兵认出,抓进了大牢;王涯在茶肆里被禁兵抓获;王璠刚进家门,就被禁兵抓获;李孝本逃到了咸阳,被仇士良派出的骑兵抓获;罗立言等人也纷纷被抓。这些大臣,后来都被仇士良下令斩杀。

时任凤翔节度使的郑注,亲率亲兵500人,赶往京城准备接应李训。他行至扶风(今陕西扶风县),得到李训失败的消息,急忙掉头返回凤翔,被凤翔监军使张仲清杀害。

甘露之变的组织者中,逃得最快的是李训。他身穿绿衣,假称被朝廷贬黜,逃往终南山,投奔终南山佛寺主持宗密。宗密得知李训的遭遇,很同情李训,想把他藏起来。可是,宗密的徒弟们不同意。

李训见佛寺难以藏身,转身逃往凤翔。在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被仇士良派出的追兵抓住。李训害怕到了长安被宦官酷刑拷打,受尽侮辱,便对押解他的军官说:“只要抓我,你们就可以领赏。你们不如把我杀掉,带着我的首级去领赏。”押解李训的军官一想,李训说得有理。要是李训半路逃跑,或被人救走,岂不人财两空?于是,他们杀了李训,把李训的头送往京城领赏。

甘露之变的失败,对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整个事变中,数千人惨遭屠杀,很多朝廷大臣被满门抄斩。可怜的唐文宗李昂,也就被宦官软禁在宫中,失去了行动自由。所有国家大事,均由宦官集团专权。唐王朝的统治,进入了一个更加黑暗的时期。

就其本质来说,甘露之变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权力之争。但是,唐代晚期,宦官集团祸国殃民,作恶多端,是阻碍社会前进的政治势力,因此,甘露之变虽然失败了,但李训反抗宦官专制的精神是应该肯定的。李训作为当时官僚士大夫的代表,舍生忘死地反抗宦官,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利国利民的正义行为。

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明代廉吏胡缵宗

明代中叶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位杰出的甘肃籍人士。他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廉吏,又是一位有影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还有人说他是明代的著名出版家和水利学家。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师承前贤,又独创新意,影响了几代学子;他的诗歌,情感炽烈,感人肺腑;他的书法作品,清劲古雅,自成一体,几乎刻遍全国的名山胜地;他的著作流传日本,扬名海外。他就是胡缵宗。

胡缵宗,字孝思,后更为世甫,号可泉,亦号鸟鼠山人,生于公元1480年,卒于公元1560年,甘肃秦安县人。在秦安县,胡家属于名门望族。胡缵宗的祖父胡琏,曾任河北省南皮县知县;父亲胡士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儒生,曾任四川省双流县的县学教谕,署双流县事。在父亲的熏陶下,胡缵宗从小刻苦读书。幼年时,胡缵宗饱受继母虐待,夜间读书缺少灯油,常靠姐姐偷油供他照明。当继母不注意时,姐姐会在厨房偷一口清油,含在嘴里,然后跑回来,吐在他的油灯中,供他夜间读书照明。胡缵宗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跟随父亲度过。20岁时,胡缵宗已是有影响的学者了。这一年,他告别秦安老家,只身赴西安等地游学。这其间,他先后受教于明代著名学者和诗人杨一清、李东阳等名臣大儒,并结识了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马理等当时的社会名流。

同类推荐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本书选定的名人,每一个人物,均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具体说有五条标准:其一,贡献大小;其二,口碑影响;其三,浩然正气;其四,创始影响;其五,警世取喻。在入选的这些名人中,严格按前述五条标准,再加一个分类遴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分为若干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用以勾勒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轨迹,比单纯的排序具有历史内涵与启发意义。他们或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或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或是评点世间万象的文坛泰斗,或是影响后世的科学巨人,或是撩亮人心的艺术巨匠,或是富甲天下的工商巨头,或是影响世人的传奇英雄,林林总总,横贯全世界、全人类。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热门推荐
  • 战争史记

    战争史记

    大陆的东方是武者的天下,而大陆的西方是魔法师的天下。双方矛盾已久,战争也随之而来。大唐帝国中一个卑微的生命,在战争洪流中将会走向何方?
  • 零售业经营攻略

    零售业经营攻略

    本书主要从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和销售策略出发,通过引用大量真实案例,深入分析零售业各种业态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如何运营,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各种信息、如何吸引甚至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方法,从而为自己使每一位商家都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案,从而达到最好的销售效果,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恶魔校草的纯情丫头

    恶魔校草的纯情丫头

    他们是一个帮派的帮主,而她们,只是普通家庭的女孩,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锦绣庶女

    锦绣庶女

    生前惨遭迫害,没想还能重生,魂归十三岁那年,嫡母嫡姐狠毒毁她名声,父亲偏心,那好,她就让他看看,他偏袒的嫡女到底是什么心肠,冷看尔虞我诈,欠她的都要一点一点要回来,众人口中的低贱庶女,看她如何玩转秀色门庭,朱色宫墙!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中华传奇历史

    中华传奇历史

    本小说是根据史书和网上资料而整理的一部史书,本书以还原历史真相为目的,走进历史深处,来挖掘历史的本来面目。本书是按时间为顺序来去写的,以盘古开天辟地的为开头,由上古时期开始,然后写出夏朝、商朝、周朝……各朝各代的历史。今天在这里我发布以下二项声明一、本书是整理了网上资料,如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网站上的资料,如果有部分段落出现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二、由于本人阅读有限,对历史了解也有限,如果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理解出现了错误,也请你及时联系我。另外本书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本人qq号3075637278,qq群437033158。
  • 项氏皇朝

    项氏皇朝

    西楚霸王自刎乌江的遗憾就要在这儿得到改写,项氏王朝带你见证又一个秦汉时期项氏的兴起。
  • 我当鬼侦探那些年

    我当鬼侦探那些年

    天道有常,生死轮回。但总有些冤死枉死之人,死后怨气深重,化为鬼怪,不入轮回,流落人间。而我,便是帮助他们查明死因,化解怨气,进入轮回之道的人。下面要说的,就是作为鬼侦探的我,在这些年来所遇到的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 与倒霉女鬼同居的日子

    与倒霉女鬼同居的日子

    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身上附着个倒霉女鬼,还不倒霉透顶?喜欢读灵异小说的读者朋友,不妨换换口味,去读读更精彩的《抗日之战狼》!链接:http:chuangshi.qq.combkjs13731040.html
  •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私家菜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私家菜

    私家菜,顾名思义,是私人的菜私家的菜。就是在别人家里吃到的由主人做的拿手好菜。私家菜起源于古时深宅大院中的美味佳肴,当年高官巨贾们家蓄美厨,竞比成风,互相攀比着自己在吃上面的品位。本书为您讲解了各种食材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厨房中的常识,让您提高在吃上面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