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廉吏是指那些能够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勤政为民的好官。清官廉吏既是传统社会的一种政治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历史上的清官廉吏,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客观地看,为官者所以清廉,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普通百姓,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统治。因此,在封建社会,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普通老百姓,都喜欢清官,呼唤清官,赞美清官。那些贤君明主,总是千方百计地培养清官,普通百姓则是热情地拥戴清官。
清官是人治社会的独特产物,靠少数清官不可能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清官毕竟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对历史上的清官进行肯定和褒扬,是完全应该的。
疾恶如仇气如虹:东汉京兆尹盖勋
在《后汉书》中,有4个人被作者评为东汉年间的仁人志士,其中有一个是名震天下的河西人士。他就是疾恶如仇的盖勋。
盖勋,字元固,生于公元140年,卒于公元190年,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瓜州县西)人。盖勋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盖进曾任汉阳太守。祖父盖彪,官列九卿,曾任大司农。父亲盖思齐,曾任安定属国都尉,为东汉安定郡多民族聚居区的军政长官。盖勋生在这样的官宦人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年时被举为孝廉。
盖勋生活于东汉晚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连续几朝,皇帝昏聩,朝政腐败,外戚和宦官势力膨胀。朝廷中,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互不相让。特别是东汉的最后几个皇帝,几乎都是小孩即位。皇帝年幼,太后听政,结果造成外戚掌权。随着皇帝长大懂事,就想摆脱外戚的控制。他们无人可求,只好求助身边的宦官。于是,宦官们一个个得势,借着皇威,诛杀外戚,为害天下。数十年间,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无休无止,搅得朝廷乌烟瘴气,导致中央权力日渐衰弱。中央集权的衰弱,又给地方军阀可乘之机,地方割据势力开始崛起,最终导致天下大大乱。盖勋的青年时期,就是在这种混乱中度过的。他被举为孝廉,到出任汉阳(郡治冀城,今甘肃甘谷县境内)长史时,已是40多岁的人了。东汉的长史,为边地郡守副职,统领一郡兵马。因此,盖勋的仕途,是从统领军队开始的。
朝廷宦官专权,地方政治更加黑暗。一个清廉的官员,要在这种黑暗的社会环境中独善其身,非常困难。盖勋却做到了这一点。
当时的武威太守,依仗朝中有人,横行乡里,干了很多坏事,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这样的人,只要凉州刺史梁鹄一声令下,就可将他查办。可是,梁鹄胆小怕事,对作恶多端的武威太守敢怒而不敢言。梁鹄有个部下名叫苏正和,具体负责巡视地方、监督地方官员。苏正和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他很快掌握了武威太守的罪行,将其依法从严查办。梁鹄害怕杀了武威太守,因而得罪朝中权贵,他担心自己吃不了兜着走。梁鹄想来想去,就想杀掉苏正和,讨好朝中权贵,可又吃不准,于是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盖勋。
恰巧,盖勋与苏正和有私仇。这时,有人给盖勋出主意,要盖勋借梁鹄之手,乘机杀了苏正和,以报私仇。盖勋听后,断然拒绝,说:“为个人的私利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时害人,是不仁的行为。”这也是成语“乘人之危”的来源。不久,梁鹄找盖勋商议处置苏正和的事。盖勋劝梁鹄:“猎人养鹰,为的是抓猎获物。如今鹰凶猛了,你却要把它杀掉。你杀了鹰,靠什么来抓猎物呢?”梁鸽觉得盖勋说得很有道理,就打消了处置苏正和的想法。苏正和得救后,从内心感激盖勋,几次登门致谢,都被盖勋谢绝。盖勋放出话来:“我是从国家的立场出发考虑这事的,不是从苏正和的立场出发考虑这事的。”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急忙征调各地兵马,镇压黄巾起义。武威太守黄隽接到诏令,迟迟不启程。梁鹄非常愤怒,他下令逮捕黄隽,以贻误军机之罪处死,以正军纪。盖勋认为,乱世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再说,黄隽虽有过错,罪不当诛;军队尚未出征,先斩将领十分不妥。在盖勋的苦苦劝说下,梁鹄赦免了黄隽的死罪。黄隽捡了一条命,非常感激盖勋,给盖勋送去黄金20斤。盖勋对黄隽说:“我为你说情,是认为你的罪轻,够不上杀头,不是为了你的钱。”黄隽送来的黄金,盖勋如数退回,分文不受。
东汉王朝政治腐败,对少数民族实行高压政策。各级官吏借着朝廷的威力,乘势盘剥少数民族。东汉中平元年十月,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市)所辖的湟中羌人首领北宫伯玉,与金城将领边章、韩遂等人发动叛乱,反抗东汉王朝。当时的凉州刺史左昌,因盗用军粮数万,遭到盖勋多次劝谏。左昌因此怀恨在心,想借羌人叛乱之机,除掉盖勋。他命令盖勋带少量官兵驻扎阿阳(今甘肃静宁县),对抗羌军。当时,边章的反叛大军正在攻打金城郡。盖勋想率军驰援金城,左昌却百般阻挠。结果,边章反叛大军攻破金城,杀了太守陈璐和护羌校尉冷征,然后挥师东进,经陇西直取汉阳郡,把刺史左昌围困于冀城。
左昌被围,惊恐万分,请求盖勋率军救他。左昌平时为人奸诈,盖勋的部下都憎恨他,反对出兵去救。危难之际,盖勋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带着仅有的一点兵力去救冀城。面对边章反叛大军,盖勋耐心劝导,让他们以国家为重,归顺朝廷。边章拒绝归顺朝廷,却给了盖勋一个面子,愿意撤军,饶了左昌。盖勋智退叛军,救了左昌一命。
盖勋解了冀城之围,没想到刚送走了狼,又来了虎,羌军杀来,包围了盖勋率领的汉阳兵。盖勋兵少将寡,很快全军覆没。盖勋身受3处重伤,无力再战,只好坐在地上。羌兵冲上来,围住了盖勋,所有的刀枪都指着盖勋。
此时的盖勋,心平如镜,脸上带着视死如归的表情。他对羌兵说:“你们杀了我吧!”羌兵哗啦一声一起举起大刀,就要向盖勋砍去,就在这时,羌人酋长滇吾冲了过来。他跳下马,喝住了羌兵,说:“盖长史是贤人,你们杀他,就是对不起上天啊!”原来,盖勋及其父亲盖思齐,一向对羌人不薄,特别是盖勋,自出任长史以来,处处尊重羌人,深受羌人首领敬重。羌兵一听受伤的人是盖长史,立即收起兵器。他们给盖勋疗伤,还把盖勋送回冀城。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十一月,韩遂叛军10万人马挥师东进,围住了关中重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全国为之震动。东汉朝廷惊慌失措,急派皇甫嵩率4万大军征讨,同时命令西北各路兵马驰援皇甫嵩。盖勋接到命令,率领本郡5000兵马,又表请朝廷同意,自募5000兵马,共计1万人,增援陈仓。一路上,盖勋率军英勇作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汉灵帝从各类战报中发现,盖勋忠勇异常,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将盖勋提拔为讨虞校尉,并将盖勋调回朝廷,协助管理宫廷禁军。
东汉后期,天下纷争,动乱不止。为了保卫宫廷,汉灵帝于中平五年新建了一支禁军,由上军校尉赛硕统帅,下设8个校尉。同时,汉灵帝命12个宦官充当中常侍,史称“十常侍”。常侍是离皇帝最近的官员。汉灵帝整天被十常侍包围,对其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十常侍依仗权势,独揽朝政,为非作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盖勋奉诏进京,受制于宦官赛硕,参与禁军管理。面对复杂的形势,盖勋洁身自好,不仅不与赛硕、十常侍等宦官同流合污,而且还与一些将领秘密策划,准备诛杀为非作歹的宦官。一天,汉灵帝召见盖勋,问天下大乱的根源。盖勋说:“是陛下的宠臣们搞乱了天下。”站在灵帝身旁的宦官赛硕听了,一脸怒气。灵帝问赛硕:“盖勋说得对吗?”赛硕一脸尴尬,哆哆嗦嗦,说不出一句话来。从此,赛硕开始憎恨盖勋,一心想赶走盖勋。不久,赛硕得到一个机会,急忙给汉灵帝进言,提出派盖勋出任京兆尹。灵帝同意了赛硕的意见。就这样,盖勋离开了京师洛阳,去长安任职。
盖勋在长安任职期间,又干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那就是惩办长安令杨党。杨党的父亲是皇帝身边的中常侍。杨党依仗父亲的权势,在长安胡作非为,激起民愤。盖勋一到长安,就下令抓捕杨党,并从杨党家中搜出赃物1000多万。一些朝中大臣,出面替杨党说情,要盖勋放过杨党。盖勋不仅一概不理,而且穷追猛打,查找杨党后台的罪行。这个案件轰动了朝野,也给普天下的善良人出了一口恶气。
此后不久,朝廷又举孝廉。选拔孝廉,是当时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皇太子身边的药官高望,很想将自己的儿子举为孝廉,于是通过皇太子给赛硕打招呼,要赛硕给盖勋发话,将他的儿子举为孝廉。一些人听到这个消息,跑来劝盖勋:“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高望是皇太子的宠臣,赛硕又是当今皇帝的宠臣。这事你如果不办,可就把未来的皇帝和两个宠臣都得罪了,你吃罪不起啊!”盖勋却说:“举孝廉是为国家选拔贤才,怎么能把一个没有才能的人选为孝廉呢?我即使为此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宦官恨盖勋,汉灵帝却特别欣赏盖勋对朝廷的忠诚,多次嘉奖盖勋。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刘辩年幼无知,由何太后临朝主政。在此关键时刻,少帝刘辩的舅舅、大将军何进,密令董卓进京,要他帮助稳定政局。八月,董卓带兵进京。董卓既是野心家,又是阴谋家。他一到京城,就变了脸,废掉了少帝,毒死了何太后,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董卓立了献帝,又自立为相国,同时纵兵抢劫,奸淫妇女,横行无忌,引起朝野一片惊慌。身在长安的盖勋,得知董卓在洛阳无恶不作,残害百姓,非常愤怒。就在董卓得意忘形的时候,盖勋给董卓写了一封信,痛斥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骂董卓是个“小丑”,揭露了董卓篡汉的野心。这封信,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朝野,也打击了董卓的嚣张气焰。
董卓独霸朝政,不可一世。满朝文武大臣,面对董卓,无不胆战心惊。只有盖勋,见了董卓,面无惧色,坦荡自然。在朝堂上,一些人见了董卓,要行跪拜之礼。盖勋见了董卓,只作长揖,不跪拜,百官见盖勋如此对待董卓,吓得心惊肉跳,为盖勋捏一把冷汗,可盖勋还像没事人似的,面不改色地站在那里。
董卓野心膨胀,恣意玩弄权术,滥杀无辜,引起朝野的强烈愤慨。终于,各地纷纷起兵,开始讨伐董卓。董卓见势不妙,下令迁都长安。为了防止官吏和百姓再回洛阳,董卓将洛阳城及附近200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建筑物全部焚毁。昔日繁华的洛阳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盖勋目睹董卓暴行,义愤填膺,很想杀掉董卓,可又无能为力。盖勋急火攻心,背部毒疮发作,最后不治而亡,终年51岁。
盖勋憎恨董卓,临死时留下遗言:“勿受卓赙赠。”是说不能接受董卓赏赐的财物,办理自己的丧事。
盖勋是东汉王朝的忠臣。对一个忠于腐朽王朝的官吏,似乎不值得肯定。但是,盖勋清正廉洁,疾恶如仇,不畏权贵,在他身上,较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罄心为国慈母心:隋代黜陟大使辛公义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涌现的清官廉吏不少,被百姓奉为“慈母”的人却不多。辛公义是其中之一。
辛公义,大约生于公元550年,卒于公元612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西南)人。辛公义出生于官宦人家,爷爷辛徽曾任北魏徐州刺史,父亲辛季庆曾任北魏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刺史。辛公义幼年丧父,家道衰落,靠母亲抚养成人。北周天和(公元566—公元572年)年间,武帝宇文邕为了笼络人才,扩大势力,搜罗原来的官宦子弟入太学学习。辛公义的祖父、父亲曾是朝廷命官,辛公义自然是宇文邕笼络的对象,顺利进入太学。在太学读书期间,辛公义生活清苦,学习勤奋,言谈举止循规蹈矩,受到宇文邕的赏识。为了把辛公义培养成国家栋梁,宇文邕将辛公义召入露门学,派专人给他讲授道义,并让他在每月的御前会议上与大儒们进行辩论。辛公义的聪明才智和渊博学识,常令大儒们叹赏,也让同辈们羡慕。
北周建德(公元572—公元578年)初年,宇文邕任命辛公义为宣纳中士,后又升任掌治上士、扫寇将军。时任北周宰相的杨坚,对辛公义也很赏识。不久,辛公义出任内中上士,参掌朝廷机要。公元581年,北周静帝下诏,宣布将帝位禅让给德高望重的杨坚。杨坚即位,即隋文帝。他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并大赦天下。在杨坚执掌皇权的过程中,辛公义做了大量的工作,深深地打动了杨坚。
隋朝开皇元年,杨坚任命辛公义为主客侍郎,兼理内史舍人事,赐爵安阳县男,食邑二百户。辛公义成了杨坚的得力大臣。当时,天下尚未统一,北方是隋朝的天下,江南还有一个陈朝。隋朝初建,杨坚尚无力统一全国,只好与陈朝保持友好关系。每逢江南陈朝的使者到来,杨坚都让辛公义代他出面接待。可见,辛公义在朝中地位十分重要。后来,辛公义又转为驾部侍郎,被隋文帝派往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安抚边境。当时,江陵一带处于隋朝与江南陈朝的交界处,战乱不断,百姓疾苦。辛公义来到江陵,慰问官吏,安抚百姓,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黎民百姓,都夸奖他。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开始为消灭陈朝、统一全国做准备。到这时,杨坚才发现军马严重不足,难以发起对陈决战。杨坚考虑再三,决定派辛公义去各地检查军马。
辛公义肩受皇命,深入军队,调查军马的使用情况,这才发现各地军马管理混乱,不少人乘战乱大发横财,有的人藏匿军马不报,有的人据军马为私有,有的人盗卖军马换钱,甚至有人将军马偷运敌国。负责管理军马的官吏,贪污受贿,大发不义之财。一些官吏,得知辛公义前来查检军马,向辛公义行贿,企图蒙混过关,均被辛公义严词拒绝,痛加斥责。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辛公义查出军马10多万匹。杨坚得到报告,兴奋不已,对辛公义大加赞赏,说:“唯我公义,奉国罄心!”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隋文帝杨坚发起灭陈之战,亲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至次年二月,灭掉了南陈王朝,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27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在隋军灭陈的战役中,辛公义立有战功。灭陈战役之后,辛公义被隋文帝任命为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
岷州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典型的穷乡僻壤。由于连年战乱,岷州一带更为萧条。辛公义赴任时,一路走去,看到百姓流离失所,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心中阵阵发酸。
到了岷州,辛公义发现这里还有一种可怕的恶俗。这种恶俗,可以概括为“一人生病,全家躲避”。一个人生了病,不管是父母、夫妻还是儿女,都被推出门去,无人理睬。其理由是害怕疾病传染。辛公义清楚,很多病是不传染的。大家躲避传染病,情有可原,但是,把所有的病人,不分青红皂白都推出门去,无人照料,不予治疗,让其自生自灭,就不合情理了。辛公义决心改变这种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