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900000010

第10章 爱国英雄(6)

金兵南侵,战局瞬息万变。主管淮西防务的宋军将领王权及其部属,竟不战而逃,给刘锜的军事部署带来了沉重打击。宋高宗看到这一局面,惊恐不已,连发金牌,要刘锜退守江南。刘锜迫不得已,率部从淮阴退到扬州,最后退守长江边的瓜洲镇,与金兵交战。瓜洲镇作为重要渡口,是金兵争夺的重点。宋军天天作战,军心开始涣散。为了稳定军心,刘锜把妻子和孩子接到瓜洲镇,以显示与军队共存亡的决心。

完颜亮攻克扬州后,挥师南下,攻打瓜洲镇。刘锜命镇江府左军统领员琦率部反击。员琦设伏于皂角林,自己率部与金兵激战,企图诱敌进入埋伏圈。他几次身陷重围,最后丢弃战马,边打边退,才把金兵诱入埋伏圈。这时,宋军伏兵四起,强弓硬弩一齐发射,金兵成片倒下。刘锜又派出两军,支援员琦。双方短兵相接,恶战大半天,金兵死伤3000多人,最后溃逃。

皂角林之战,是金兵这次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失败,被南宋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由此可见此次胜利的重大意义。战后,朝廷赐黄金500两、白银7万两,以犒劳将士。但是,由于淮西战线主将王权临阵脱逃,两淮防线已经瓦解,宋高宗诏令刘锜退回江南,专守长江防线,仅留下刘锜侄子刘汜率部属1500人坚守瓜洲渡口。身患重病的刘锜,已经无力指挥作战,被部下抬到镇江。代表朝廷督战的叶义,只好让李横代替刘锜指挥作战。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败走后的金兵卷土重来,再次大举进攻瓜洲渡,李横、刘汜战败,金兵占领瓜洲渡口。好在虞允文率领军民发起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战役,大获全胜,顿时减轻了南宋朝廷的压力。这时,金朝发生政变,完颜雍在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称帝。完颜亮得知朝廷政变,败走扬州,被部下所杀。金兵南侵再次失败,随后南下金兵全部北撤。

金兵北撤后,刘锜奉诏还朝,寄宿于试院。他本来重病在身,手下大将李横和侄子刘汜又打了败仗,心情非常不好。回到京城后,刘锜备受冷落,病情加重。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闰二月,刘锜病情严重恶化,一日呕血数升,不久去世,享年64岁。刘锜死后,朝廷“赠开府仪同三司,赐其家银三百两,帛三百匹。后谥武穆”。

冒死请诛李鸿章:陇上铁汉安维俊

清朝末年,朝廷风雨飘摇,国家内忧外患。在国难当头之际,陇上走出了一位铁骨铮铮的爱国英雄,作为朝廷御史,他面对慈禧、李鸿章一伙权贵的卖国行径,拍案而起,直言抗争,名震海内外,被人们誉为“陇上铁汉”“中国的脊梁”。他就是清代著名的谏官安维峻。

安维峻,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生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卒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父亲安永吉,三次乡试三次失利,从此告别考场。安维峻的童年时期,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父亲入仕受阻,以务农为生,生活窘迫,无力供安维峻进私塾读书,他只好在家学习。

安维峻从小聪慧过人,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学业日日长进。舅舅见安维峻聪明好学,就把他接到自己家读书。在舅舅家,安维峻天天手不释卷,闭门攻读。初应试,安维峻就考了第一名,深得知县程履丰的厚爱,被留在县署研习经史。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安维峻举癸酉科拔贡,进京后在刑部当了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安维峻返回家乡,经程履丰介绍,进入当时甘肃的最高学府南山书院学习,因学习成绩出众,受到陕甘总督左宗棠的接见和褒扬。这年八月,安维峻参加乡试,左宗棠以陕甘总督身份临场监考,当时应试学子3000余人,安维峻考取举人第一名,是为解元。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安维峻考取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他品性耿直,不阿权贵,不结朋党,因此仕途不畅,在翰林院苦熬10年,才得以提拔,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为六品京官。

安维峻任监察御史只有短短的14个月。在此期间,他面对国家民族危亡,置个人安危不顾,接连弹劾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权奸,与投降派和卖国贼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抒发忧国忧民的满腔热情,以致遭到了“贬戍军台”的迫害,成为人人敬仰的爱国英雄。

强烈要求朝廷讨伐日本侵略者,是安维峻出任御史期间做的第一件大事。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19岁的光绪皇帝开始“亲政”,宫廷内部的权力之争走向白热化,逐渐形成了以光绪为首的帝党集团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集团。这一时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逐渐走向强大,开始向外扩张,对中国虎视眈眈,不断挑衅。面对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帝党主战,主张加强战备,迎击侵略者;后党主和,竭力避战求和,双方爱国还是卖国,立场非常鲜明。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对中国步步紧逼,中日战争爆发在即。安维峻在《谏垣存稿·自序》中写道,每当军情吃紧时,他写奏折常痛哭不已,昼夜不寐。六月十七日,安维峻上奏《请明诏讨倭片》,要求皇帝明令天下,讨伐日本侵略者。在这份奏折中,安维峻针对日本驻兵朝鲜,矛头直指中国,阴谋吞并中国东北三省的战略意图,尖锐地指出,朝廷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挫败日本阴谋,英俄诸国都将轻视中国。这是国家的肘腋之患,切不可等闲视之。他强烈要求朝廷,“天下明诏,声罪致讨,择久经战阵之宿将,令其挑选精锐,直捣朝鲜都城,剪灭日本之兵而后已”。

在这份奏折中,安维峻出人意料地直接抨击了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人。他说,李鸿章年老体衰,位极人臣,一心只想着他那点荣华富贵,无暇顾及朝廷长治久安,对严峻的时局提不出对策,要这种没用的总理大臣干什么?他认为李鸿章办洋务,每年耗费巨大,所训练兵勇是否能用,还是一个问题。当时的李鸿章是慈禧身边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安维峻为了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安危,不顾生命危险,痛责李鸿章,人们无不为他拍手叫好,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六月,日军进攻丰岛附近的中国北洋舰队和驻牙山的清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爆发,举世震惊。安维峻接连上奏,为朝廷献计献策。从八月初到年底,他上奏折30余道,从清军抗击日军的战术设想、进军路线、陆海军配合到后勤保障,都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他要求清军坚决打败日本侵略者。

在甲午战争中,慈禧同意清军反击,实际上是被动应战。早日结束战争,是慈禧的真实心愿。光绪二十年十月十日是她的60岁生日,她担心战争延续下去,会搅乱“万寿庆典”,所以清军在平壤溃退和黄海之战后,后党们又跳出来,重弹老调,积极鼓动求降议和活动。后来,日军相继侵占了旅顺、大连,又向辽东进犯,奉天(今辽宁沈阳市)危急。奉天是满族贵族所谓的龙兴之地,又安葬着清太祖、清太宗两朝皇帝。所有的皇室成员,都担心日本人挖了他们的祖坟。以慈禧为首的后党集团,更是如此,所以求降之心非常迫切。他们争来争去,最后还是决心用丧权辱国的办法,结束这场战争。

安维峻又一次拍案而起,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上《力阻和议疏》,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力阻和议疏》是安维峻所有奏折中最长的一篇,全文近5000字。在奏折中,他旁征博引,论证了议和的危险,义正词严地指出,各国列强常对我虎视眈眈,时时想着鲸吞中国,由于他们彼此利害冲突,互相牵制,所以谁也不敢先下手。今天,如果朝廷向日本求和,结果必然是“一倭得志,众倭效尤,今岁然,来岁又复然”,日复一日,永无尽头。再说,就算朝廷要罢兵议和,我兵可罢,敌兵不可能罢。他认为那些鼓噪议和的人,是患得患失,苟且偷安,视大局如儿戏。朝廷一败即和,是我求和于敌人,不是敌人求和于我。如果朝廷把割地赔款当做妙计,当做救急药,中国就永无自强之日了。因此,他认为议和万万不可行。

慈禧和李鸿章等人的一系列乞降活动,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反对乞降议和的声音响遍神州。但是,慈禧和李鸿章等人的乞降活动,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安维峻听着议和之人的声音、看着议和之人的嘴脸,“闻之感愤填膺,痛不可忍”。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十二月初二,他抱着“意以命拼一疏,倘可上回天叫,虽死无恨”的想法,连夜起草奏折,二更时分,进入正阳门,呈上了他的最后一疏,即惊天动地的《请诛李鸿章疏》。

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李鸿章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参与清政府的朝政,主管清政府的外交,兴办北洋海陆军。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是清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排除异己,扩大权势,靠着慈禧的支持,对于主战派的言论和光绪帝的谕旨,置若罔闻,理所当然地成为主战派攻击的主要对象。在安维峻的眼里,李鸿章是个十恶不赦的卖国贼。

在《请诛李鸿章疏》中,安维峻列举李鸿章的罪状多达20条。他斥责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当倭寇来犯时,不敢反击,实际上是担心失去自己寄囤在日本的私财。李鸿章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对敢于言战者,“动遭呵斥,闻败则喜,闻胜则怒”。至于那些贪生怕死的淮军将领,迎合李鸿章的旨意,未见日军先逃,偶遇日军立刻溃散。李鸿章“不但误国,而且卖国。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只有杀了李鸿章,才可以振奋人心。

安维峻写到这里,笔锋一转,直指慈禧和太监李莲英。他严厉地指出,所谓议和,都是慈禧太后的主意。慈禧太后包庇卖国奸臣李鸿章,纵容太监李莲英干预朝政,专权误国。这种做法,“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最后,他恳求皇帝“赫然震怒”,杀掉卖国贼李鸿章。为此,他还立下军令状:如果杀了卖国贼李鸿章,“将士有不奋兴,倭贼有不破灭,即请斩臣,以正妄言之罪”。

《请诛李鸿章疏》一出,如晴空霹雳,震惊朝野,震惊海内外,“疏出,读者皆为缩颈”。坊间对安维峻的大无畏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安维峻将生死置之度外,上《请诛李鸿章疏》是“抬着棺材上金殿”。

慈禧得知安维峻的奏折,不由勃然大怒,当即下谕,将安维峻交刑部严加惩处。光绪皇帝害怕慈禧借此大开杀戒,杀害主战的爱国志士,想暗中保护安维峻。他急忙颁发了一道圣旨,说御史安维峻所奏,是“托诸传闻”“妄言无忌,恐开离间之端”。因此,“安维峻着即革职,发往军台赎罪,以示儆戒”。从表面看,光绪皇帝是惩处了安维峻,实际上是救了安维峻。可是,慈禧不答应,认为对安维峻处理太轻。她坚持严办安维峻。关键时刻,光绪皇帝的伯父、恭亲王奕?跪奏,本朝从未杀过一个谏臣,一再恳请太后原谅。在场的其他大臣,也奏请慈禧宽恕安维峻,慈禧这才免了安维峻的死罪,将他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赎罪。

安维峻舍己为国,冒死直谏而受朝廷迫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同情。据《清史稿·安维峻传》记载:“维峻以言获罪,直声震中外,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赠以赆,车马饮食,众皆为供应。抵戍所,都统以下皆敬以客礼。”他离京时,京城好友纷纷为他饯行,挥泪相送。士大夫们还为他作画、赋诗,奉赠送行。当朝国舅、吏部侍郎志锐,特意刻制“陇上铁汉”印章一枚,赠予安维峻。从此,安维峻“陇上铁汉”的美名,传遍了全中国。鲁迅则称他为“中国的脊梁”。安维峻离京那天,京城名侠王五(别号大刀王五)主动为安维峻当保镖,会同甘肃赴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侯乙青、李叔坚,把安维峻护送到了张家口。

安维峻在张家口5年,爱国之心依旧。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李鸿章签订卖国的《中俄条约》,流放中的安维峻痛苦不已,写诗抒怀:

国贼讨未成,遗恨长终古。

他生犹谏官,衮阙吾其补。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安维峻获释返回甘肃故里,先在陇西南安书院讲学,后回家乡办学修道。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兰州主持总纂《甘肃新通志》,计105卷、80册、300余万言。《甘肃新通志》完成后,先任内阁侍读,后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教习。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九月辞职返回故里,潜心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安维峻著有《四书讲义》4卷、《谏垣存稿》4卷、《望云山房诗集》3卷、《望云山房文集》3卷等。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安维峻逝世于家乡柏堂山庄,享年72岁。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祖棻的文学生涯

    沈祖棻(1909—1977),诗人、作家、学者。1931 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课堂上的一阕《浣溪沙》,为23岁的她赢得了民国词坛上“沈斜阳”的美誉;其后因与丈夫程千帆的诗旅婚姻而被誉为“古之赵李今程沈”;其于战乱流离之际写的《涉江词》,曾随烽火流传,并被谱曲传唱;在珞珈山下,她虽饱经苦难,但仍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
  • 我坚信

    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 I know for 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热门推荐
  • tfboys与她们的爱情树苗

    tfboys与她们的爱情树苗

    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希望能有真心喜欢我小说的读者,如果喜欢我的小说的话就加冰儿QQ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撑天传说

    撑天传说

    盘古后裔,每日量天,不知何时起,天渐矮,欲与地相合,是为天塌。被“无心草人”封住心脉的盘天,必须先去咸阳十字路找到父亲盘战,然后再去不归海找到苍梧岭寻五粒苍梧种子,并将苍梧种子种在四极与中州,以此来撑住九天!
  •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纯虚构,勿模仿】新婚之夜,他轻轻将她拥在怀中,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天上的星辰,即便陨落,也只能落在我的心里面。
  • 魔王轻轻爱:千里寻妻

    魔王轻轻爱:千里寻妻

    此文为小纸片的首发文,希望北鼻们喜欢醤~?(?▽`)~古代多为弱女子?错错错,大错特错,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必在家中相夫教子?姑奶奶我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身边美男一抓一大把,来抢夫,去你的,蹲在奶奶脚下唱征服……
  • 真得好想你:灰色记忆1

    真得好想你:灰色记忆1

    一个在回忆生活的少女,回忆让他迷茫,一个也是在回忆的少男,他们相爱。这是上天给的缘分吗?
  • 超级vip系统

    超级vip系统

    超级vip系统,天机星系天机集团高科技结晶,是一个可以发布任务,兑换物品的神奇玩意。里面有领先地球数百年科技的基因药水,高科技武器,飞船大炮等,还有和地球上武侠小说一样的古武科技。当肖扬这个备受欺负的小职员得到超级vip系统之后,他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董事之一。肖扬很爽,以前欺负他的人却快哭了。
  • 通灵档案

    通灵档案

    祖上留下的“茅山道术”残本,遭遇恐怖的女鬼、僵尸、迷魂术,降头、古墓、海难等一系列怪异事件,处处暗藏玄机。。。
  • 炉火天地

    炉火天地

    天地犹如烘炉,凡人修士似柴薪。薪不断,火不灭。世事纷乱连劫,生灵欲求超脱,唯有不断修行提升。
  • 六界轮回之神殒天殇

    六界轮回之神殒天殇

    遨游六界生与死的眷恋,觉味人生千万般爱恨情仇。成神之路,成魔之路,都只在一念之间。天若逆我,我便逆天而行,红尘叛我,定要倾覆红尘。尸山血海填满杀戮无边,赤子丹心六界至性至情,翻手为云覆为雨,乱世英雄逐鹿来……红尘世界,神魔之间,六界轮回,众族林立,笑看红尘陨落之路,愿与所有玄幻梦的书友共勉。公子想要写出温暖人心的力量,振奋心灵的梦宇,希望有缘唤醒书友们心间那沉寂了久违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