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戟,这可开不得玩笑!”庆云帝直直的盯着柳铭戟,“如今天灾不断,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解决这次的天灾,六芒大陆上每一个国家的君主都是殚精竭虑。我辰国位于中央,又是水灾又是旱灾。为了振济救灾,已是国库空虚,朝野上下一片愁云,你可不能胡闹!”
“启禀父皇,儿臣没有胡闹!”柳铭戟取出万一默准备好的奏折,“儿臣所想全部写在了奏折上,还请父皇过目。”
“安德寿”庆云帝示意安德寿将柳铭戟手上的奏折取过来。拿到奏折后,庆云帝翻来瞟了几眼后,突然瞪大了眼睛,仔细的将奏折看了几遍,脸上渐渐的染上狂喜,“这方法是你想出来的?”庆云帝看着柳铭戟。
“回父皇,这法子不是儿臣想出来的。”柳铭戟直视庆云帝的眼睛,不避不闪。
“哦?那这法子你从何而来?”庆云帝见柳铭戟与自己对视,全无心虚之意,心中颇为满意。自己这个儿子自己是了解的,战场上所向披靡,该有的脑子也是有的。但若说他能想出这么个法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如今他能直白的说出这法子并非自己所想出的,可见是个心胸坦荡的了。
“回父皇,是儿臣偶然与一位参加科考的学子相识,交谈过后相见恨晚,那学子十分信任儿臣,便与儿臣说了这法子。”柳铭戟道,“不过父皇放心,儿臣与那学子相识时,并未说出自己的身份。是与那学子相识深交后,了解了这人确是一片赤子之心,方才以实相告。那学子亦是感念儿臣的知遇,方才将这法子告知儿臣的。”
“哦?你总算还是有了几分脑子了,不似从前那般鲁莽了,朕的儿子终于长大了。”庆云帝感慨,从前的柳铭戟可想不到这些。自己这个儿子自小就习武,幼年就同他外公一起上战场,与那些个武将一同长大。多多少少也沾染了些武将的不良习惯。粗俗,脾气暴躁,轻信于人,脑子单纯,一根筋不会转弯。如今回了帝都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总算是长了些脑子了。
“儿臣最近一直在帝都生活,得父皇言传身教,自然比起从前有长进了许多。”柳铭戟恭敬的回答。
“不过,你在科举考试之际与科考学子相交过密,不怕有人疑心你居心不良吗?”庆云帝突然发难。
“儿臣心中无愧,坦坦荡荡,有何可怕?”柳铭戟不慌不忙的大声回答,这个问题在他来之前,万一默就同他说过了,这会儿应对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的,“如今天下大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莫说这朝野上下,便是那些个农夫走郎,也有责任一起解决这天灾。既然是整片六芒大陆的灾难,那自然要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共同商议解决。在此危机关头,哪里还怕什么嫌隙?若真有不妥,待这天灾解决过后,儿臣愿听凭处置!”
“好!好!好!”庆云帝拍掌站起来,走到柳铭戟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朕的铭戟当真是长大了啊!来,同父皇过来,与父皇好好说说。”
“儿臣遵旨。”柳铭戟任由庆云帝拉着坐下,又从袖里取出一卷卷好的宣纸,“父皇,这是儿臣所认识的那位学子备好的图纸。”
“朕看看”庆云帝取过宣纸,“你同朕好好说说。”
“儿臣认识的那位学子名唤万一默,他所提出的想法是南水北调。”柳铭戟正欲继续说,就听庆云帝问。
“你说的是万一默?”庆云帝道,“万言万语不如一默的万一默?”
“父皇知道他?”柳铭戟疑惑。
“这人是今年科考的名人”庆云帝道,“你向来不关注这些,没曾想反而让你与这人相识了。万一默,他的文章朕是看过的,想法十分新颖大胆,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不过听闻他性子古怪,不爱与人来往,没想到让你捡了个便宜。”
“原来是这样吗?”柳铭戟诧异道,“那倒真是儿臣的福气了。”柳铭戟的诧异不是装出来的,万一默没同自己说过这些,自己的确也不曾关注过科考,没想到这万一默还是个名人啊!
“你继续说。”庆云帝又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图纸上。
“万一默头先提出这个想法时,儿臣只以为他是在胡言乱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可万一默十分认真,硬是拖着儿臣要儿臣听他说完。儿臣与他有缘,也算得挚友,便只好坐下听他说完。”柳铭戟暗中观察了庆云帝的反应,继续道,“儿臣听了一会儿就听出味道来了。随后万一默便取出了这图纸,儿臣仔细看过了,才知道他不是在胡言乱语的。儿臣幼年征战沙场,走过许多地方。这图纸上的路线儿臣也经过了不少,后又翻阅书籍,能确定这些路线都是切实可行的。或许,这南水北调,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如今南方水灾,北方旱灾,若是把南方的水引到北方,恰好能平衡两方的灾难。一次便能解决两个问题了。”
“嗯……的确如此!”庆云帝对安德寿道,“安德寿,立刻去请各位大人即可入宫共商大计。”
“奴才遵旨!”安德寿行礼后,便急匆匆的出去了,听庆云帝的语气,这天灾怕是有救了的。
“铭戟,其实你可以直接说这法子是你想出来的,何必要说是万一默想出来的呢?”庆云帝将房里的宫人全部撤了下去,才缓缓的对柳铭戟道,“要知道,你说出万一默以后,不单单只是会被人怀疑你与科考学子交往过密而居心不良,若有人不理解这种法子的,只会觉得你故意来捣乱的。况且,这么大个功德,你自己领了岂不是更好?再退一步说,若是你明日早朝时提出来,必定能震惊朝野上下。你为何,要现在来说呢?怎么想,都与你无益。”庆云帝慢条斯理的说着,似乎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向儿子提问一般。
“回父皇,儿臣自小就征战沙场,儿臣不懂得那些个朝廷里的弯弯绕绕,在儿臣看来,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就是简单的两个字,有共同的话题便可做朋友了。无关乎什么身份地位,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万一默有这样的方法,必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想到的。况且,他还认认真真的画了一幅路线图。万一默时个书生,比不得儿臣一个粗人,儿臣自小就走遍四方,他一介书生,日日都是埋头苦读的。能画出这样一幅图纸来,其中吃的苦头,必定不少。万一默生活清贫,还能心怀天下,为解决这天灾付出如此之多,儿臣已是自愧不如了,哪里还能想到去夺他的名头?”柳铭戟一片真挚,“对于万兄,儿臣实在是敬佩之至。至于父皇所说的,明日早朝再说,儿臣是没有想到的。自从知道了这方法,儿臣便决定要立刻将这方法告知父皇。但又担心万兄图纸有错。便耽搁了几日用以核实路线。儿臣与万兄一起努力了几日,又将这图纸修改了几次,方得出这张图纸。得出图纸后,儿臣就立刻赶来宫中了,片刻都不敢耽搁。儿臣知道,多耽搁一刻钟,便是多了许多条人命。儿臣自觉负担不起啊!”柳铭戟的真挚之情溢于言表,连带着对万一默的称呼都亲近了许多。这自然而然的过渡,让庆云帝颇为满意。
“不错,不错!”庆云帝满意至极,“从前的你莽撞,如今长进不少,与朕是越发的相像了啊!”庆云帝这话的分量可不轻。
“儿臣惶恐,能得父皇万一已是儿臣的荣幸了。”柳铭戟赶紧跪下,“日后儿臣必定多加努力,尽力为父皇分忧解难!”
“嗯,好!快快起来!”庆云帝将人扶起来,“如今父皇已经老了,很快就是你们的天下了。”
“父皇不老,如今来真值壮年呢!怎么着也还能还再庇佑儿臣们几十年,儿臣也能再多偷里面的懒。”柳铭戟知道自己今晚的目的达到了,庆云帝对自己十分的满意,这会儿才开起玩笑来了。
“你呀!夸不得,才夸你几句,又露出小孩子的样子来了!”庆云帝听的舒心极了,敲了敲柳铭戟的头,“等待会儿忙完了,同朕一起去承庆殿,与你母妃一起用膳,让她好好瞧瞧你!怎么长进,都像个小孩子一般!”
“谢父皇!”柳铭戟笑的开心极了。
门外,安德寿的声音响起。
“启禀皇上,众位大人求见。”
“宣!”庆云帝重新回书桌后坐下,又一幅君临天下的威严模样。柳铭戟也识相的站在下方,收起了头先的孩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