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不久后,就传来了寇凖被罢,改丁谓拜相,李迪出参知政事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赵祯狠狠的将桌上的紫砂壶掷在地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刘皇后这一手先下手为强虽然已经在赵祯的意料之中,可是他还是抑制不住胸口的怒火,寇凖被封为莱国公,出中央,一条臂膀就因为一个小人的意气之争而断,想来任谁也不能在此时平静下来,赵祯尽可能快的收拾一下心情,“传周同。”
周同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赵祯又吩咐周怀政,“你且去看望看望寇老。如此风口浪尖之时,我不方便直接拜访,望老师能够体谅。”
不多时,周同到了。
“你在东宫当值有些日子吧!”赵祯让周同坐下,随意的说道。
周同显得有些紧张,“有两年了。”
赵祯笑了笑,“放轻松些。”喝了一口茶,又说道,“你兄弟二人伴我身边多年,论起亲近,整个东宫怕是无人能与你兄弟二人相比的。”
周同一听,连忙站起身来,“我兄弟二人本是浮水之萍,幸得太子殿下赏识,方有了今日,太子知遇之恩,小人无以为报……”
赵祯挥挥手打断了他,“说这些干什么,来,坐下说话。”我又给他倒了一杯茶,“寇老德隆望尊,无甚过错却被罢相,朝中怕是有佞人啊。”
周同不知道太子要说什么,捧着茶杯,安静的看着赵祯。
赵祯又接着说,“虽然我为太子,没有传召也是不能随意出入皇宫的,如今丁谓把持朝纲,气焰正盛,这东宫,不过是一个牢笼啊。”
周同看太子有些消极,说道,“太子殿下何必如此唉声叹气,那丁谓再如何强势,还能压到您的头上不成!太子注定是要登基大宝之人啊!”
周同这句话却是点醒了赵祯。
“对啊,我注定是要登基大宝的,何必为了一时之争而孤注一掷,心中竟然动了逼宫的念想。成功了还好,失败了,可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了这里,细密的汗水布满了赵祯的额头。
“好啦,你先下去吧。”
周同不明所以的离开了,心里还在嘀咕,“太子找我来就是谈谈心?!”
待周同走后,赵祯独自坐在室内,反思近些日子来的事情。
“我太功利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耳濡目染皇帝的种种事迹,赵祯并没有仔细思考过“皇帝”一词背后的沉重与深刻,他所向往的,不过是成为皇帝后所掌握的权力和拥有的特权。
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内居然包裹着这么一颗自私而功利的心,赵祯不由的有些气馁,有些失望,更有些难以面对。
越是着急的想做一件事情,越是看不清眼前的形式。当局者迷或许就是在说这种情况。
“刘娥不应该成为我的对手,相反的,其实她应该是我坚定的盟友。无论是我们的母子身份亦或者是关于继承权的共识,我们都不应该是对手。”赵祯心里想到
其实赵祯与刘娥之间的最大矛盾就在于,刘娥想要更大的权力来保护自己,而赵祯则因为对权力的渴望,不愿意让出本该属于他的一丝一毫的东西。
刘娥虽然也有私心,比如赵祯并不是她的亲子,而且她并不知道她在赵祯心中是什么地位,尤其是赵祯最近的举动,更加让她不安,她不知道太子是出于小孩的好奇与她夺权,还是有人在太子身边说了什么闲言碎语,严重的缺乏安全感让她不得不做出充分的准备,以备赵恒死后自己可能面临的狂风暴雨。但不得不说,刘娥是一个明事理,知进退的女人,比如说,她允许娘家人嚣张一点,跋扈一点,贪婪一点,却不允许他们干预朝政,或许这也是赵恒如此信任她的原因。
赵恒知道赵祯不是刘娥的亲子,可赵恒也知道,太子是刘娥日后唯一的依靠,祖宗法度,满朝文武亦或者就刘娥本身来说,赵祯都必须继承皇位,可寇凖不同,他是丞相,德高望重,能力又突出,赵恒不怕刘娥专权,因为刘娥死后权力还是会回到赵家,可他怕寇凖专权。尽管对于寇凖的人品所有人都是相信的,可是人品这种东西在一个皇帝眼中有什么说服力?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西汉的权臣霍光的人品汉武帝何其信任,可依旧把持朝政几十年,中间甚至废了一个皇帝。任何人的原则在欲望与利益面前都可能会动摇。周公坚守住了做臣子的原则,这才被人们奉为圣人,可这世上哪来那么多圣人。因为稀少,所以才会被传颂,才会被宣扬!
赵恒不想赌,也不敢赌。
整理好思绪,赵祯意思到,他所要面临的对手,应该是即将成为权臣的丁谓。至于刘娥,赵祯可以把权力让给她,可也必须防备有朝一日她变成第二个武曌。
既然已经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行动,首选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些日子来与刘娥之间的隔阂。
赵祯上书思念父皇与娘娘,宫中也回信允许他进宫。
“娘娘,许久未见,孩儿好想你。”赵祯小跑过去,一把抱住刘娥。
刘娥见太子如此热情,心中大定,毕竟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感情,眼前的小子是不是亲子又何妨呢?
“益儿,娘娘又何尝不想你,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久才入宫一次。”像是在质问,可是却让赵祯心中充满了愧疚,他心里想“这是与我有十年养育恩的母亲啊,我怎么能把她当作敌人呢?”
既然要消除隔阂,话还是说开了好,不然日后又要生出许多的麻烦,“娘娘……”赵祯停顿了一下,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娘娘,您说生恩大还是养恩大?”
刘娥听了这话大惊失色,冷冷的说,“益儿觉得呢?”
赵祯像是没有察觉到她的态度变化,低着头自顾自的说,“益儿觉得,都很重要呢。无论是十月怀胎还是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对益儿来说都很重要呢。益儿是长了眼睛的,谁是真心实意的对我好,益儿都知道呢,像是这么多年来娘娘对益儿的关心和爱护,益儿生病时娘娘的不安和着急,益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日子,孩儿听信了一些谗言,生出了许多不该有心思,这些日子孩儿反思己身,一时糊涂却引得娘娘不快,孩儿错了!请求娘娘责罚。”说到这,赵祯已经跪了下去。而此时的刘娥已经泪流满面了,她俯下身子抱着赵祯,却什么都没说。
赵祯走后不久,刘娥睁开眼睛,结束了闭目养神,招来宫女,“下旨,赐封李才人为昭容。”
这个宫女侍奉刘娥多年,对于刘娥的事情也是知道的,瞬间便明白了是哪个“李才人”,答道,“是。”
“你先别走,吩咐下去,尽快寻访李氏族人。”刘娥又说道。
“是。”宫女施礼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