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来到了北宋年间。风诺指着光幕:“你就是鼎鼎大名的杨七郎,她就是杜金娥。”
听到这话我不禁慨叹:“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杨七郎,杨延嗣?”风诺摇了摇头:“哎,你的学都上到哪里去了,我再给你科普一下吧。”
杨家将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是所谓的七郎八虎,一口金刀八杆枪,包括金沙滩,这些都是虚构的,杨家将主要有三代,不是杨家不行,是当时的制度,赵匡胤怕黄袍加身再度出现,所以为将统兵不超过两代。所以历史上说的杨家将是祖孙三代,即杨业,杨延昭,杨文广。
杨业确实有七子,并非杨延平、杨延定,杨延光,杨延辉,杨延德,杨延昭,杨延嗣,更没有义子杨延顺。杨业的长子叫杨延昭,世人成为杨六郎,六郎是根据辽国传说而来,辽国传说,天上有七星,第六颗星是专门克制他们的,而杨延昭就是第六颗星转世。故称杨六郎。
杨业其他的儿子还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和延玉,你就是杨延玉。
说完风诺将目光转移到了光幕之上。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三支大军攻辽。刚刚结婚的杨延玉和杜金娥,在天波府门前洒泪分别。杨延玉告诉杜金娥在家好好等着,等着自己回来。虽然口中说着珍重,但杜金娥的眼中,流露出一股悲伤,因为她已经预感到未来。
此战东路军,是由大将曹彬率领的主力部队,向幽州前进;中路由田重进率领,攻取河北西北部等地;西路由潘美率领,攻取山西北部各地。
杨业就在西路军中,做潘美的副将。潘美带领的西路军,出了雁门关,就向北进攻。杨业和他的部下英勇善战,很快打下了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应州(今山西应州)和云州,收复了山西西北部的大片失地。正当西路军节节胜利的时候,不料东路军吃了一个大败仗。
宋太宗因主力部队失败,不敢再战,连忙下令退兵。潘美、杨业很快退回代州。宋朝的大军一退,应州的宋军也丢掉城市逃跑了,辽军乘胜打进了寰州,一时形势十分紧张。就在这时候,宋朝政府下令把寰、朔、应、云四州的老百姓迁往内地,要潘美、杨业的部队担任护送。但这时寰州和应州已经丢了,云州远在辽军的背后,朔州也在辽军的身旁,要迁移那些地方的老百姓,可着实不容易。
杨业考虑了一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敌人很强大,应当暂时避开他们的锋芒,不能硬打。我们应先假装打应州,引诱敌人大军前来迎战,然后利用这个机会,命应、朔两州的守将带领百姓赶快南迁。这时,我们只要派军队在中途接应,这两州的百姓就可以安全转移了。”
这是一个好主意。可是,在潘美军中做监军的王侁却不同意。他向潘美进言道:“我们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这样胆小?只要走雁门关北面的大路,向朔州前进就是了。”
杨业很是无奈:“这样做,一定失败!”
王侁不但不考虑杨业的正确意见,反而讽刺杨业:“将军一向号称杨无敌,如今看到敌军,竟逗留不进,难道有其他想法吗?”
对于这样恶毒的诬蔑,杨业气愤极了。他横下心来拱手抱拳:“我并不怕死,只因时机不利,不想让士兵白白送死。你既然说出这种话来,我领兵前去就是了。”
杨业和王侁争论时,潘美就在旁边。他明知杨业这次出兵,凶多吉少,可是他一向妒忌杨业的才能,所以一言不发,让杨业去了。
杨业出发时,向潘美抱拳:“这次出兵,一定不利。我本想等待时机,为国杀敌立功,如今有人责难我畏敌不前,我愿意先死在敌人手里。”
同时,他又说:“你们在陈家谷准备好步兵弓箭,接应我们。否则,军队就回不来了。”说完,杨业就带领人马,直奔朔州前线。随同前往的,还有他的儿子杨延玉和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刺史王贵。
辽军看到杨业前来,就出动大军,把宋军团团围住。杨业父子和他们的部下虽然英勇善战,毕竟寡不敌众。他们从正午一直打到黄昏,只剩下一百多人,好不容易突出重围,且战且走,退到陈家谷。哪知王侁为了争功。早已率兵离去,而潘美已是无可奈何的带领随从离去。
这些人不顾杨业的安危,早已逃跑了。杨业只好带领部下,再跟辽军死战。王贵用箭射死了几十个敌人,箭完了,又用弓打死了几个敌人,才壮烈牺牲。杨延玉和其他将士也在战争中牺牲了。
杨业受了十几处伤,还继续苦斗,杀死了几十个敌兵。他因为伤势太重,加上战马重伤,实在走不动了,就到树林中去躲一躲,不幸被敌人射倒,抓去了。他被俘以后,坚贞不屈,绝食而死。
得知杨延玉战死沙场,杜金娥似乎早有准备,在天波府中,自尽身亡。
五世轮回第一世结束。
抑郁的杨延玉,走过了黄泉路,来到了奈何桥旁,沉重的记忆,让杨延玉不堪重负,接过孟婆汤一饮而尽。此时杜金娥来到杨延玉身边,杨延玉看到杜金娥未饮用孟婆汤,感到很是意外。
两人一前一后走过了奈何桥,杨延玉走的洒脱,而杜金娥步履蹒跚,杜金娥抬起头,口中叨念,还有四世。
我将目光转移到东方诗晴,只见东方诗晴已经泪眼朦胧。我的手不停的颤抖。
没过多久再入人间,此时的年代已经是南宋年间,我为杨再兴,东方诗晴为路人甲。
一次出征前,路人甲看到骏马之上的杨再兴,便知此人为自己所爱,于是一路打听,一路跟随,走向了一个叫做小商桥的地方。
绍兴十年七月上旬,金兀术率龙虎大王等1.5万骑直袭郾城。双方激战数十次,金兵不退,杨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生擒金兀术,却被金军围住。再经血战,杀金军数百人,杨再兴亦受伤数十处,血透战袍。终获全胜。史称“郾城大捷”。
七月中旬,金兀术又率兵12万进逼临颍,岳飞督军迎战。杨再兴率轻骑300以为前哨,至小商桥,突遇金军大队,杨再兴陷入重围。
杨再兴率领众骑兵,寸步不让。
杨再兴手握长枪,大吼一声:“兄弟们,冲啊,让契丹人看看,我大宋铁骑的厉害!”言毕一马当先杀入重围,勇猛的杨再兴如入无人之境,受到杨再兴感染的士兵,纷纷拔出兵器冲向辽军。
杨再兴一枪刺死一名辽军千户,环顾四周,只见自己的士兵已死大半,大吼一声:“猎犬终需山中丧,将军难免阵前亡,大丈夫死则死矣。”在远处观战的金兀术,叹杨再兴为天人。
经浴血奋战,斩敌2000余人。终因寡众悬殊,杨再兴及其所部300人并皆战死。及获杨再兴尸体,焚化,得箭镞2升之多。
当路人甲来到小商桥时,战斗早已结束,她没有找到杨再兴的尸体,杨再兴壮烈的表现,让辽人敬畏,辽人将杨再兴的尸体火化后下葬。
孤独,落寞,悲伤的路人甲来到了杨再兴的坟边哭泣着。拿起石子在地上写下,三世之后再相见。
和上一世一样,杨再兴洒脱的走过奈何桥,十年后,路人甲落寞的走过。是的,在冥界,只要过了奈何桥,我和东方诗晴是见不到的,只有等到下一世,东方诗晴才能遇见我。
这两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首歌。胡彦斌的《诀别诗》
出鞘剑,杀气荡,风起无月的战场。千军万马独身闯,一身是胆好儿郎。儿女情,前世帐,你的笑,活着怎么忘。美人泪,断人肠,这能取人性命是胭脂烫。诀别诗,两三行,写在三月春雨的路上,若还能打着伞走在你的身旁。诀别诗,两三行,谁来为我黄泉路上唱,若我能死在你身旁,也不枉来人世走这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