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静谧而立,无人敢触圣皇虎须。
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国公嫡子遇刺的事还未结束,骁武王府又险些尽数被屠,没人能抗的起这个责任。
就连太子都只能老实的跪伏在地,向圣皇请罪,大统领蒙铎更不用多说,虽然抓到了一些鲁国的细作,但失职就是失职,同样只能老老实实的跪在金銮殿上等候发落。
九龙坐上,圣皇平天冠下的双目微闭,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沉默足足持续了数刻钟之久。
“启奏陛下,左威卫指挥使黑大人求见。”
终于,守门的司礼太监提着胆子打破了这殿内凝重的气氛,众官员总算是微微送了口气。
“宣!”
“宣左威卫指挥使上朝觐见!”司礼太监的唱名永远是拉着长腔,尖锐高远。
很快,一位身披血色甲胄的将军大步走到前排,与统领蒙铎跪在一行,单膝触地,一手扶刀,一手捶胸:“臣黑蛟,叩见陛下。”
威卫是皇帝的贴身近卫,只对皇帝本人负责,其权力之大,从入金殿无需卸刀便可看的出来。
“起来吧,朕让你调查之事可有了结果?”圣皇张开双眼,看不出一丝情绪。
“谢陛下,陛下请过目。”黑蛟起身,从腰间取出一份奏折出来,双手托过头顶,呈了上去。
一旁的常侍接过奏折,传了上去。
大殿内除了圣皇翻奏折的声音之外,依然寂静无声,遇见这种事,没人能做到心如止水。
当有人已经做好倒霉准备的时候,圣皇突然笑了,笑得很大声,笑得一群做好挨骂准备的大臣满头雾水。
“好!好的很呐!丞相,朕问你,有一个比你弱的人踩到了你头上,还得寸进尺的踩你的脸,你会如何?”
站在百官首位的丞相张国栋一如既往地板着一张死人脸,即便是圣皇的提问,也还是波澜不惊。
“回陛下,臣会先让他懂得什么叫尊重。”
话音落,大殿内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一向主张柔政的丞相大人竟然会如此回答,这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啊。
果不其然,圣皇对丞相这个回答满意的紧,笑的更欢了。
“陛下,臣斗胆,愿为陛下分忧。”丞相张国栋大礼参上,声如洪钟。一边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但谁也不敢托大,虽然不知所以,但却纷纷跪下。
“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哈哈哈哈!好!众卿家,今鲁国有宵小侵我国都,刺吾大臣,杀吾子民。故朕心痛甚,决与鲁国开战,为孤的子民讨回公道,何如!”
齐皇君乾一说的轻松,但却把下面的大臣惊了个半死,北伐之事还尚未敲定,圣皇这里又要对鲁国开战,这...
百官纷纷沉吟,不是他们不忠,而是军国大事不同儿戏,若是贸然与鲁国开战,周边的那些个敌手绝对不会袖手旁观,若是不够慎重,那便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前面那几位身上。百官之首张国栋已经表态,太子君善和禁军统领蒙铎此时还未得圣皇宽赦,武官之首兵马大元帅君霸先此时远在边疆,京都此时最高的军事首领,除了蒙铎就是已显老态的威武侯了,其他的那些人,要么是身份不够,要么就是顾虑太多,一时竟有些冷场。
“陛下,儿臣愿披甲执戈,领先锋之任。”突然,一道充满锐气的声音响起。
“威王殿下!”
“威王!”
跪在地上的太子君善瞳孔猛地一缩,他的这些兄弟,表面上关系是很好,但他们所面对的可是帝王之位,又有谁能做到心如止水。
“好!不愧是朕的麟儿,那么朕就命你为破鲁先锋,领军十万,待秋猎大典之后,席扫鲁国!”圣皇大手一挥,任命道。
“儿臣遵旨!”威王话语铿锵有力,本就武将出身的圣皇对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满意的。
可总有人喜欢在人兴头上浇些冷水:“启奏陛下,微臣以为,威王殿下贵为皇子,行先锋之事实乃有些危险,还请陛下三思。
此人一开口,原本高涨的气氛突然低沉了下来,跪伏在地的太子脸色骤然一黑,开口之人是户部尚书裘双裘大人,他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太子大人的岳丈,圣皇最不喜的就是兄弟不睦,他岳丈的这句话已经把他和威王放在了对立面,若是惹得圣皇不喜,就算他是太子,这两过并罚,他也有点难以支架。
“裘爱卿,莫不是你有合适的先锋人选?朕可是听说你的小孙子特别喜欢舞刀弄枪啊。”
裘双一听,暗责自己又说错了话,忙道:“陛下明鉴,臣只是以为我大齐兵多将广,良将何止千员,威王殿下千金之体,何须以身犯险。”
“哼,裘大人这是在指责本王贪生怕死哉?”一旁的威王脸色已经黑的可以滴出墨来,这人可真不会来事,也不知道他是怎得做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的。
“威王殿下息怒,老臣绝无此意,只是担心殿下安危而已。”裘双急忙辩解,他算是看明白了,太子之前犯了错,无法对他伸出援手,那些个同僚们一个个鬼精一样,他自己是绝对扛不住威王和圣上的责问的。
“裘大人有心了,只是本王身为大齐皇子,自该为父皇、为大哥分忧解难,哪怕抛血疆场,亦在所不辞!”
“好!哈哈哈!好!那么此事,就这样定下了,威王,朕封你为破鲁先锋虎威大将军,领十万青甲军,待秋猎之后,与北伐军一同出征,扬我大齐国威!”圣皇没再给裘双说话的机会,直接将此事定将了下来。
“儿臣领命,必不负陛下厚望!”
“嗯,我大齐建国三百多年,期间多少浩瀚波澜,然先辈烈者,呕尽心血,为我大齐开创了如此盛世,但和平安逸只会让人觉得软弱可欺,既然现在有人渴望战争,那朕便赐予他战争!”圣皇一袭肺腑言,震颤了所有人的心,未来,注定不会平静,谁又能想到这个施行仁政的帝皇竟有如此野望呢。
殿内的大臣,文武百官纷纷俯首,高呼‘吾皇万岁,万世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