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到了大名,接到了建文帝罢免齐泰和黄子澄的诏书,燕王见了对道衍耳语几句,于是亲自提笔给朝廷写了奏折。燕王在奏折中请朝廷撤走盛庸、平安和吴杰兵马,双方休战。建文帝大喜,即刻命令大理少卿薛岩前来下旨,圣旨大意是燕王先交出兵权接受朝廷封赏,官军再撤出河北、山东等地。燕王看罢诏书,对薛岩大怒道:“我为了天下苍生真心和朝廷罢兵,可朝廷毫无诚意,把我当作三岁的孩子来耍弄!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岂会不知道?一旦我交出兵权朝廷又何用盛庸二十万大军?只需几名狱吏就能把我置于死地!”说完起身拂袖而去,怒不奉召。薛岩暗自道:燕王果然诡诈,自己要做皇帝,却把不罢兵的罪责推在朝廷身上,看来他年燕王必成大事。想到这儿,薛岩也起身,对众人说道:“人言燕王志大绝伦,今日一见果真如此!薛某就此告别,回复朝廷,看来又少不得再起兵端了!”
送走薛岩,燕王对道衍凝重的说道:“靖难三年以来,我们虽然由原先的八百名精兵起家发展到现在近二十万大军,虽然我们也屡次攻坚拔寨,但是至今还是仅仅拥有北平、保定和永平三府,这样何年何月才能攻到京师?”道衍仍然不慌不忙的呵呵一笑:“殿下莫急,贫僧有一釜底抽薪之计,不出三个月可助殿下成就靖难大功!”燕王听了徐徐站起来,目不转睛的半信半疑的看着眼前这位神秘的黑衣和尚。虽然道衍有经天纬地之才,给燕王屡次出奇谋秘计,但是这样的大话燕王平生还是第一次听说。燕王不相信,身边的几位心腹大将也不相信。道衍看出燕王等人的疑惑,接着说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殿下出奇兵直捣京师。”道衍看了看有些惊呆了的燕王,接着说道:“殿下还记得前天你接到的京师密报吗?你靖难前用重金收买的那些宦官们发来的密报上说京师空虚,而徐寿祖也发来密报说京师只有五万养尊处优的羽林军,朝廷能打的军队都已经派到前线和我们作战,这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燕王摇摇头,犹豫道:“那太冒险了!从北平到京师有层层关隘,一旦失手便会全军覆没。”道衍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地图,胸有成竹的说道:“打仗历来就是讲究一个‘奇’字,殿下请看,殿下可集中主力弃德州、济南于不顾,由馆陶渡河,大军一举占领临清,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插济宁,乘势南下,兵薄徐州。这样一来,就避开了官军兵力密集的山东、河北防区,而直接进入敌人兵力薄弱的江苏、安徽等腹地,占宿州,取灵璧,转而借道扬州、瓜州,趁机攻入京师,可获全功!为了确保成功,殿下可集中老弱残兵,做出攻击德州的态势,借依迷惑敌军,等盛庸等人明白过来,殿下已经进入江苏了。”燕王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忽然坚定的用手一拍桌案,目光坚毅的大声说道:“妙!绝妙之极!天下大事,在此一战,临江一决,不复反顾。”于是燕王传令,令李文率领二万残兵望滹沱河下游一代运动,迷惑敌人,吴贵率领三千老兵往滹沱河下游两岸运粮,两军尽打旌旗;朱能、张辅、王真、陈文、李斌、韩贵、李远、刘江、谭清等燕军健将全部随军听令,尽起燕军精锐十五万于建文四年正月南出保定,白天修整,晚上行军,向馆陶秘密集结;同时留下道衍、金钟、袁珙、顾城辅佐世子朱高炽驻守北平、永定和保定等地。清逸居士叹言:
运筹帷幄观天象,笑看天下清风中。
自古英雄皆一色,指点江山烟雨行。
大战在即,燕军磨刀霍霍,空气异常紧张。临行之前道衍拉着燕王的马,对燕王再三嘱托道:“殿下,这些年来,你有大功于朝廷,后来遭朝廷无端的猜忌,被逼的装疯,我知道殿下一旦攻下京城,您这些年的积怨就会难以控制。贫僧有一事相求,无论您有多大的仇恨,但是有一个人不能杀。”燕王道:“你说的是何人?”道衍道:“方孝孺是也!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燕王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听说方孝孺是个饱学之士,我不但不会杀他,还会重用。”道衍还是不放心的说道:“请殿下一定说话算数,不失信于贫僧!”燕王微微一笑:“大师尽可放心,本王一定谨记。”
燕王大军驻扎馆陶北,以朱能和张辅为左右先锋,各统兵两万虚攻真定。平安见燕军两员猛将来袭,知道来者不善,急忙和吴杰坚守城池,燕王率领主力乘机渡河进入馆陶内地,由于盛庸的兵力主要在于真定、德州和济南等处,实行重点防御策略,因此燕王毫不费力的于建文四年正月渡过运河进入临清,朱能张辅帅军回撤,从捷径追上燕王,大军兵合一处,然后快速南移。
朝廷将领这才发现燕王来者不善,平安对吴杰道:“朱棣虎狼之心不可测,如让其深入腹地,后果不可设想!将军在此阻挡燕军,我率领主力南下追击。”平安当先领四万精兵随后追击燕王,同时派人骑快马约定盛庸和铁铉同时起兵,三面夹击燕王于徐州城下。燕军连克东阿、东平和邹县等地,兵锋直奔袭徐州。徐州守将孟凯听了大惊,急忙聚集众将商议如何坚守城池。与此同时,燕王对部下说道:“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防坚固,如果我们久攻不下,不但会重蹈济南之覆辙,而且还会受到平安、盛庸等人的夹击,诸将有何良策?”朱能道:“我们不如放弃徐州转攻宿州。”燕王称赞道:“好计策!明攻徐州,暗占宿州,但是我们还要做出使徐州之敌不敢来援之势。”燕王命朱能率领主力悄悄南攻宿州,同时命令张辅制造兵临徐州的态势,接着命令谭清带领五千骑兵断徐州的粮道。孟凯见燕军来势汹汹,急忙亲自上城督战,只见燕军早已经四面围城,此时正在城下整顿攻城器械,慌得孟凯在城上一夜未敢睡。第二天他巡视四门,却惊奇的发现燕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在他吃惊的时候,宿州探马来报:朱能日夜兼程,出其不意攻占了宿州。孟凯大惊:宿州丢了,燕军南下的门户已经打开。事不宜迟,他急忙上马,带人去增援宿州。
孟凯刚出城,这时又有探马飞报:燕军大将谭清断了徐州粮道。孟凯听了,一时间犹豫不决,这时候一名士兵风尘仆仆前来见孟凯道:“燕军断徐州粮道,我军粮草被劫,押粮的崔致远将军请求都督火速增援。”说完递上崔致远的求救书信。孟凯打开一看:果然是崔致远的亲笔书信。于是急忙带领五千精兵前去救援徐州粮道,大军刚出徐州不到三十里,树林中一声呐喊,三面燕军杀来,孟凯大惊道:“误中朱棣奸计。”率部拼命左冲右突,最后只带领随身十几骑逃回徐州。燕军并不来攻徐州,而是回转宿州。孟凯刚刚坐下,就有使者飞奔而来,见到孟凯便将书信呈上道:“山东布政使铁铉大人十万火急:燕将谭清火烧徐州粮道后,现在已经被铁大人围困于大店,请火速增援,消灭谭清!”孟凯看了,一下子将书信扔在地上,怒吼道:“这都是朱棣的奸计。”于是不问青红皂白将使者就地斩首,然后回到府中和手下将领喝闷酒。
孟凯和几名将佐一直喝到下午,一个个喝的醉眼惺忪。这时候孟凯手下的卫兵前来禀报道:“大人,山东布政使铁大人在徐州城下叫城。”孟凯把醉眼一斜道:“什么铁大人,是朱棣的奸计,不要管他。他如果再叫门,就乱箭射他。”身边的将军宋群道:“将军且慢,待末将前去看看究竟。”宋群快步来到城头,往下一看,见果然是铁铉。他吓出一身冷汗,一面命人通知孟凯,一面开城迎接。铁铉不但是山东布政使,还担任着兵部尚书,他来到城里见到酒醉中的孟凯,气的怒不可撤,下令将孟凯收监,任命宋群接任孟凯的职务。原来谭清奉命火烧崔致远粮草,一举将崔致远活捉,然后谭清命令崔致远向孟凯写了求救信,将孟凯诱至徐州城外。谭清派快马报告给了燕王,燕王大喜,派兵将孟凯的军队一举全歼。偏偏这时候铁铉赶到,又将谭清困在大店,但是铁铉兵少,所以专等徐州增援。结果徐州援兵迟迟不到,这时燕王率部赶到,和谭清内外夹击,铁铉大败,退到了徐州,燕王趁机向宿州转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