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渊、王真未到定州已经得到官军仓皇逃窜的消息,二人大喜,急忙派快马报告燕王,燕王沉思着对张玉道:“平安这小子一向勇猛,这回怎么会弃城南逃,其中会不会有诈?”继而又道:“沧州已经被我攻下,平安的掎角之势已经被打破,而定州守军只有五万,我这次出动十三万大军,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战术,他弃城而逃未必不是上策。”因此不再怀疑,于是命令谭渊、王真继续南下进逼德州;自己和张玉朱能则调转行军方向,准备配合谭渊、王真夹击德州。身在德州的盛庸闻报并不慌张,他心中暗自大喜,一早便命令前线都督孙霖做好放弃德州,向西南聊城撤退,同时在后撤的过程中和平安部会合的准备。孙霖接到将令,迷惑不解,便急忙来见盛庸道:“大将军,燕军不久前突袭沧州,前日我军又主动放弃定州,今日您又要撤离德州,我们一退再退,将士们都说您这样做是畏燕如虎。”盛庸并没有生气,他耐心的问道:“将士们都愿意和燕军决战吗?”孙霖点点头。盛庸突然脸色大便,严肃的说道:“燕军气势正盛,以逸待劳才是破燕的根本。传我的命令,在燕军到来之前务必撤至聊城东昌府,违令者杀无赦。”说着话儿,盛庸狠狠地对着帅案捶下去,孙霖吓得腿一哆嗦,急忙道:“大将军运筹帷幄,末将唯将军马首是瞻!”
燕王和谭渊在德州会合,大家弹冠庆贺,一个个面带轻蔑的眼神。燕王怀疑的看着诸将问道:“盛庸和李景隆真的是一路货色吗?二十万大军不战而撤,这其中究竟有没有诡计?”张玉道:“我们可以派出少量军队一路经略临清、济宁,而主力则转而攻击东阿,试探盛庸的反应。如果他真的害怕龟缩,我们两路大军合击聊城;如果有诈,则迅速回撤德州。”燕王点点头,诸将依计而行。
建文二年十二月,燕军先后攻克临清、济宁、东阿、东平等地,盛庸在聊城东昌等地仍然坚守不出。燕军两路会合,逐步压缩对聊城的包围。燕王又于东昌近郊一举击溃官军孙霖部一万多人,孙霖率领残部逃到东昌。燕军屡战屡胜由此势大,官军龟缩不出,很多燕军将校不再把盛庸放在眼里。燕王转而占据东昌西北,盛庸主动撤出聊城,于东昌西南扎营,和燕军对峙,在兵力上盛庸仍然保持着明显的优势。决战之前,盛庸对部下道:“这些天来,我故意示弱于燕军,燕军已经轻视我等,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在兵法上燕军不战已经败了一阵。近来我一直研究燕军,发现他的优势在于骑兵。打蛇要打七寸,只要让燕军骑兵发挥不了优势,我们便可凭借兵力的优势一举击败燕军。”诸将听了,频频点头。盛庸道:“列为将军,我已经有破燕之策!”于是附耳吩咐平安、吴杰、孙霖、庄得等诸将如此如此,诸将纷纷挑起大拇指称赞。
次日两军对垒,燕王用马鞭子指着对方对部将说道:“官军主力在中军,我用骑兵打乱他的中军,你们趁机攻击他的左右两军。”说完燕王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对盛庸中军发起迅猛攻击。中军守将孙霖见了,略作抵抗便向后军败走,燕王乘机直接冲击盛庸后军,以图彻底打乱官军的部署。这时候吴杰和庄得两军左右杀出将燕王围在核心,燕王奋力抵抗,两军再次败走。此时燕王已经深入官军之中,燕王正要继续向前攻击,对面一将拦住去路,正是平安,平安挥动大槊,迎面带人马迎面杀来。燕王见官军调度有方,知道中计,急忙回军。这时候左右庄的和吴杰率部反身杀回,一起大喊:“活捉燕王。”燕王大惊,指挥部下向北突围,然而官军并不急于困守燕王,眼看燕王就要得脱,只见盛庸和另外几名大将率领人马迂回包抄,再次将燕王四面围困,与前面相比,这次官军手里拿的全是火器。燕王见了大惊:“我一时轻敌,中了盛庸的十面埋伏之计。”盛庸一声令下,火铳齐发,燕军骑兵死伤惨重。这时候官军各部再次折回,冲着燕军乱箭齐发,燕王抵挡不住。
再说张玉和朱能见燕王被困,急忙率领两支人马奋勇冲阵,怎奈官军兵力充足,奋力阻击张玉和朱能。张玉、朱能二人费了三毛七孔之心,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杀进盛庸的口袋阵,但是两支人马死伤惨重,已经所剩无几。两将浑身是血,保着燕王往外冲杀,这时庄得和孙霖拦住去路,后面平安又杀来,张玉对朱能道:“形势万分危急,将军神威,赶快保护殿下杀出重围,我来抵挡后军。”然后对燕王说道:“天下可以没有张玉,但不可没有燕王!”燕王明白张玉的话意,但是此时此刻已经没有时间容燕王多说,只见张玉带领一部分士兵回身抵住平安,朱能乘机带领众人护着燕王往外冲杀,朱能力敌二将将毫无惧色,在官军中左冲右突,如同水开浪裂,无人能敌!他们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而去。盛庸见了叹道:“后梁大将王彦章日不移影打唐将一十五员,今日朱能之勇不在王彦章之下!”再说张玉力敌平安不住,庄得等人又杀回,将张玉困在核心。张玉人困马乏无法挣脱,身中六枪,眼看就要被擒,张玉拔出宝剑道:“自古忠臣不受辱而死,张玉一死以报答燕王知遇之恩!”说完自刎而亡!可怜一代名将张玉出师未捷,靖难还未成功便为燕王尽了忠,年五十八岁!官军将领见了,个个嗟叹不已!
再说燕王率领部下被官军十面埋伏所困,张玉和朱能率领骑兵拼死闯重围去救燕王,燕军一时群龙无首,盛庸大喜道:“我计成矣!诸位将军,破燕就在今日。”说完,将令旗一挥,官军奋勇向前。官军自从平燕一来,由于李景隆昏庸无能,接连损兵折将,因此都恨透了李景隆;今天见盛庸指挥有方,有大将之才,官军上下士气大振,对燕军奋力冲杀,燕军大乱。屋漏偏逢连夜雨,燕军正在难以支撑的时候,又传来了张玉战死的消息,燕军震动,盛庸抓住战机,凭借优势兵力从三面对燕军展开攻击,燕军抵挡不住,死伤惨重。这时候后燕王已经脱离险境,面对不利局面,他当机立断,命令燕军立即撤出战斗,盛庸帅兵随后掩杀,燕军死伤累累,退至保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东昌决战”。东昌之战是靖难以来燕军最大的一次失败,燕军总计损失精锐八万余人,特别是折了燕军身兼将相、最有谋略的大将张玉。反观整个东昌决战,燕军自上而下都存在轻敌现象,这也是燕军大败的原因;而盛庸虽然年轻,但是老于兵事,事事谨慎,在战争中一退再退,避开燕军锋芒,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有大将之才。燕军败退保定、北平一线,盛庸则乘机收复德州、临清、定州、沧州和真定等地。盛庸亲自写奏折,连夜向建文帝报捷,然后统兵二十万驻扎德州,准备对燕军北伐。建文帝见了捷报,心中大喜,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到太庙祭拜。清逸居士叹道:
盛时轻狂慎用兵,莫笑对手是盛庸。
东昌一役损虎将,京师遥望镜花中。
清逸居士叹息张玉道:
身兼将相誉燕地,名满河北震宇中。
奈何靖难身先死,未见盛世是来年。
又有言:
将星陨落在东昌,朱棣闻言深悲怆。
十万燕军俱白素,千里燕地泪沾裳!
首倡靖难扶危主,力挫群敌欲跳梁。
至今犹思张世美,父子两代耀家邦。
燕王回到北平,放声痛哭。诸将劝告,燕王止住悲声说道:“张玉将军跟随我多年,不但战功卓著,而且人品极佳,不想战死在东昌,都是我一时轻敌害了张将军。”说完用头撞地痛不欲生。朱能见了,上前用力抱住燕王,痛苦的说道:“殿下,我和张玉情同兄弟,他殒命沙场我也很难过,但是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数万燕军正看着您呢,您一定要振作起来呀!再说了,张将军在天有灵也会感激殿下的恩德,您就节哀吧!”燕王听了,止住悲声,坚定的站起身来传令下去:全军为张玉将军挂孝;在北平为张玉修墓;并且许诺靖难成功后为张玉建庙,以表彰张玉的功绩和忠诚;燕京各地处处为张玉设灵堂,祭拜三天,然后收张玉长子张辅为义子,随军历炼。三军听了,无不动容。张辅后来跟随朱棣历练成为一代名将,在三次平定安南中战功卓著,名垂青史,至今越南对张辅很忌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