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放松一下身心,再一次回到赵欲晓的故乡......
在王庄村,勤劳而能干的赵厚实夫妇又一次盖上了新房。像这样的房子,全村还不多见:它钢混结构,坐北朝南,共有五间大小。中间是一个大客厅,大约有二十多平方米。客厅中央摆着一张大圆桌,圆桌后面放着几把椅子;紧靠墙壁放着一圈组合式沙发,沙发前面还摆着两张茶几——这个地方是赵厚实夫妇专门为孩子聚齐时一起吃团圆饭准备的。大客厅两边还各有一套2室1厅的房子:西边的一套是为他们的两个儿子探亲提供的,东边的一套由赵厚实老两口和大外孙女大芳居住。房间里有壁灯,黑白电视,包厢床和组合家具。现在他们用水更方便了,厨房里有个蓄水塔,一合闸,外面蓄水井里的水就上来了,两套单元房里都用上了这种自来水。
赵厚实如今每月有四百多元的退休金,老夫妻俩的生活还算富足......
他的老伴还是闲不住,又在村小学旁边弄了个文具摊,每日骑着三轮车不到五分钟就到‘’办公‘’地点了,也能弄个零花钱。
赵厚实也不甘寂寞,他靠他理发的手艺在校门口也弄了个摊儿......这才几个月,他这个理发摊便出现了一连串的怪事:
这是上个月的某一天中午放学之后发生的事儿......
赵厚实正在为这个七八岁的男孩理发,因为先前的几次遭遇,他顿时‘’如临大敌‘’......
对面卖小百货的王妞姐和老伴儿也常说这是一个手脚不干净的男孩.......
赵厚实边理发边留意着自己胸前的那两个大钱袋。因为紧张,他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
自开始在学校的门口理发,他就认识了眼前这个“大胆”的男孩。这个孩子几乎每月都会找他理一次发。可每当这孩子一理完发,他总感觉自己钱袋里的钱变少了......
他一直都在想瞅准机会教训这个孩子一下。
猛然间,他发现这孩子的那只小手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伸到了他胸前的钱袋里......
他神经的弦一紧——连手中的理发推子掉落了也不顾,就猛地攥住了钱袋里的这只小手......
呵!这次人赃俱获,看我怎么处置你......
“爷爷,我把理发钱放到你口袋了,你干嘛抓疼我的手啊”?这个男孩立刻就‘’委屈‘’的向他喊着——男孩反应之快,应答之‘’恰当‘’是他始料未及。
“这”.......他留在嘴边一连串教训这孩子的话说不出来了。
他的脸因为愤怒而通红......但他还是松开了手。他忽然感觉自己好无能,感觉自己真的一下子就老了。
“你走吧,我也不带你去见你的老师和家长了,你别得意。你记住:‘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以后有你受的。你就别再找我理发了”。他烦躁地挥了下手。
“哎,现在的世道,现在的孩子”.......赵厚实长长的叹了口气,就瘫坐在椅子上......从此以后他的理发摊就关了张。
因为这事儿,赵厚实郁闷了一段时间。不过,不久他便淡忘了......他还在自家房前的小院里开了一片菜地,每日专心摆弄着菜园子。赵厚实的心这才彻底平复了下来。
这菜园子里有:辣椒,韭菜,西红柿,大蒜,大葱,豆角,菠菜等。墙上爬满了丝瓜和葡萄,真是‘’春色满园‘’.......
这些菜夫妻俩吃都吃不完,每次他们的两个女儿来探家时,他们都让女儿们带走一些。
这自家种的菜比矿上吃的菜就是香——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蔬菜”。
挣着这辛苦钱,睡着这安稳觉,这一天天清茶淡饭的的过日子,对身体还真有好处:老夫妻俩近来很少打针吃药,既不用担心“富贵病”,也不用因为多挣了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而提心吊胆过日子......
当下,他们的大儿子、儿媳的工作很稳定,收入也不少,赵厚实夫妇很满意。他们的大儿子梦晓已经被单位提升为副所长了。春天里,大儿子还让赵厚实去石家庄住了几天。他们的大儿媳胜华已有了几个月的身孕,她现在也是研究所的一个副主任了.......
今年春天,赵厚实带着二女儿玉兰家的闺女霞霞去石家庄他大儿子赵梦晓家走了一趟,还看了看儿子信上特别提到的那处新房。他见儿子的这套新房面积很大,装修得像宾馆一样......他当时就拉下脸来,厉声问儿子这房子是从哪里来的?——他知道就他们夫妻俩的那点儿工资,要买这么高档的房子是绝对不可能的。儿子支吾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什么来。他立刻就严厉地警告儿子: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绝不能得不义之财......
赵厚实心疼大女儿玉花,她从小就跟着她母亲在田里干活,吃的苦要多一些,结婚后她的日子也比较紧。可自从做生意以后,由于家中里里外外都需要她操心,玉花小时候那红扑扑的脸蛋儿上布满了黄褐斑、嘴上一年到头都挂着白泡......虽说大女儿的家境比过去强了许多,但玉花为了攒钱全家平时连肉都舍不得吃,都快节俭到近乎自虐的程度了。
他们的二女儿玉兰一家的光景也能说得过去,二女儿也有两个孩子了,二女儿、女婿如今在县城北关租了个服装门市,省得风吹日晒了,只不过各种税收、费用要高的很多。
开个门市干也是不容易,光那房租都贵的吓人,现在还整日里提倡公平竞争呢,可这明显不公嘛......城北的那些老住户就因摊了个好地处,纷纷把家改造成了门市模样。每年即使什么也不干,只靠这出租房子挣的钱,也比在门市里干挣的钱要多,更比庄稼人种上十几亩地的收入多得多。
这几年,两个女儿活抓的紧,在今年都拆掉了老房子,也盖上了像他这样的房子。赵厚实夫妇对他们也都是放心的。眼下赵厚实最牵挂的是他的小儿子欲晓,虽说这孩子整日里东奔西走、忙忙碌碌,但至今仍未安居乐业。孩子这么大了不成家、不立业,终归是父母的一块心头病啊......
赵厚实的弟弟候仓家自从添了个孙子后,婆媳之间的关系倒明显改善了——大家都疼爱孩子,各种‘’怨恨‘’都在爱中消失了。看来,赵玉山的儿子赵虎真是个“和平使者”了。弟弟厚仓也常到他这个新家坐坐,帮他弄弄菜园子......厚仓的性情也改变了许多,一门心思扑在土地上,把各种庄稼培育的都挺好,成了一个真正的庄稼人。赵厚实现在知道他种的菠菜‘’开花的不结籽儿,结籽的不开花‘’,就是他弟弟总结的种植经验。生活,你磨练、造就了每一个人......
也许是岁月的增长,使他们变得成熟;也许是生活的艰难,终于让他们收起了浪漫......赵玉山和王春英自结婚生子后,似乎要把在石家庄餐馆里的所有疲劳和困乏都要补上,他们一天天除了睡就是睡......可如今他们却大梦初醒一般,再也不想呆在家中坐吃山空了。王春英更是憋足了劲儿似的,又想一显身手了:一年前,她从父亲那里拿了几万元钱,夫妻二人开始在县城北关开了个餐馆。起初生意干的很一般,但不久王春英在餐馆门前请了两个漂亮的迎宾小姐.......王春英的这一招还真灵,这才几个月时间,赵玉山和王春英夫妇每晚回家都各自骑上大摩托车了......
赵厚实有时感觉挺纳闷儿的: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本应生活得更好。可是他明显地感到他的下一代生活得都很累:人人都怕自己过得比别人穷,人人都渴望着人生的第一桶金,人们的脸上缺少了平静和真诚,缺少了满足和微笑,只有焦躁、不平和叹息......人啊!为什么要互相攀比呢?为什么眼中只盯着钱呢?为什么都要去想着挣钱,而不考虑去做更合适自己做的事呢!人人都像中了魔似的,一切向钱看,心也越来越浮躁。在这种心态下,我们怎么可能还有真正的经济学专家、作家、音乐家、医药学专家呢.......
时下的世相也让他越来越看不明白:占有金钱的多少成为评判一个人能力大小,甚至是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这个人应具备的品质、学识、素养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为金钱铤而走险,兄弟反目的事儿真是太多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后面是精神世界的日益匮乏。贫富两极分化之间是爱的缺乏......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应该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打造一个互助互爱、和谐宁静的社会既是我们的目标,也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啊!......
赵厚实边修理着他的菜园子,边想着心事儿。不知不觉,天黑了下来......忽然,他听到了一阵敲门声,就连忙走过去,拉门一看——原来是他的大女儿玉花。
“爹,这是欲晓的信,我刚才赶集回来路过大队就捎回来了”......玉花对父亲说。
赵厚实一边读着小儿子赵欲晓的来信,一边轻松地笑着:“哈哈哈,小小子也有女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