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86000000656

第656章 觉醒

吕济远正往校场里走着,听到身后传来杨怀仁的声音,他不由自主地便停下了脚步,想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

等听完了那一段话,他愣在了原地,像在场的许许多多的禁军将士们一样,听得痴了,那句话不知怎么了,就是那么容易的,触动了他们内心里最让人激情澎湃的心弦。

没有人说话,可脸上的表情都是带着激动的,通远军的事迹,他们都听过不少,虚虚幻幻地,有时候他们也分不清那些故事里到底哪一些是真的,哪一些是假的。

如今一件普通的事情,从杨怀仁嘴里平平淡淡的讲述出来,特别是曾经参加过那场惨烈的战斗的将领就站在他们面前,那些曾经浴血奋战坚守城墙的将士们就站在他们身边,他们觉得仿佛这才是最最真实的。

大宋的军队,不论边军还是禁军,看着威武,实际上总是被人诟病的,甚至被人看不起。

朝堂上的大佬们看不起,周边国家的胡人们看不起,连自己的百姓们,也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无能,都是一帮废物。

他们想解释,想辩驳,可是人家问一句你打过胜仗吗?就能把他们憋得无言以对。

一个男人,特别是当了兵的人,总是有热血的,穿上军装的那一刻,第一个念想,都是梦想自己将来有一天自己的能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这么多年来,沙场他们都没见过,就更别说驰骋了。

敌人的样子,是有机会见到的,东京城里就有契丹人,西夏人,吐蕃人,甚至还有蓝眼睛金头发的各色各样的被宋人叫做胡人的人们,就在大宋都城的大街上穿梭,来来往往的悠然自得,一点儿也没有当敌人的觉悟。

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不太像是敌人。代表他们本国出使大宋的,里边还有人有那么点军人的样子,而其余的,做买卖的,拉车的送货的,跳舞的唱歌的,就更跟敌人沾不上边。

边军和边地送进进城来的邸报里,总是说有胡人又来大宋边境的村子来烧杀抢掠了,他们当禁军的,听了自然是热血上涌,可当官的并不会当做一回事,他们即便脑子里血涌的太多快要炸了,却还是用不上。

谁都知道澶渊之盟是这么回事,更晓得大辽国的契丹人占着本应该属于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对于每一个汉人来说,都是一声抹不去的耻辱和阴影。

但这又能怎么样呢?当了兵,并不见得就能上战场,更不代表你就有机会奋勇杀敌。

时候长了,当兵的见当官的都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们就更没剩下多少最初当兵的信念了。

都后来,他们便觉得,混混日子,其实也挺好。三餐不愁,每个月还有钱拿,虽然不多,偶尔旬休的时候进城吃吃酒看看小娘子,还是够用了。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更滋润,光念念经就行,不用费力去撞钟,万一吵了将领们的耳朵,那就不好了。

杨怀仁在环州大胜了夏军,是一个顶好的消息,胡人也不是那么厉害,宋人也不是那么废柴,对他们来说,心底里也是骄傲的。

只不过这么一来,他们原本已经一潭死水的心里,多多少少又激起了一泓涟漪,想法也不算是很多,但晚上会扰的睡不着,睡着了的,也会做个曾经忘记了好久的美梦。

后来他们的顶头上司说带着他们做一件大事,事成之后他们个个都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而且还会福荫子孙。

他们也没有细想,反正就是信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井底之蛙能跳出去看一看不是圆形的天空的机会,原本就不多。

就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他们跟着自己的长官去城门外溜了一趟腿,结果什么大事也没有发生,反正是连城门都捞着进去。

但之后的境遇,就忽然不同了,官家让他们迁出琼林苑禁军大营,迁到三四十里外的山谷里来,成了一帮散兵似的。

被别人看不起,那也就算了,被自己的皇帝看不上,那种失落,就像是被父母抛弃了的孩子一样无助了。

沉沦,就是从进谷的那一天开始的。

没有人看得见未来,就像站在山谷的中间,看不到山谷外边的世界一样的感觉。于是便开始了浑浑噩噩,从日出到日暮,分不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区别。

今天有点不同,卯时不到,嘹亮的号声把他们从一个或悲戚或忧伤的梦中惊醒,潜意识了也记得是杨将军说了今天要训练。

只是搞不懂训练就训练,为什么要气得这么早,总觉得新来的两位杨将军,有那么点牝鸡司晨的意思。

鸡都没有叫,且先不管是公鸡母鸡,不让人睡个安稳觉,惹人恼怒。

接着更让人恼怒的是,卯时时分过了,没走进校场的,要一人领上十杀威棒,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以前的将领们,可没这做的,克扣些饷银,那是有的,动不动就打人屁股,这样不好,难道两个姓杨的,就不怕失了军心吗?

吕济远吕校尉的老爹还是个侯爷,当年也是个军中的有功之臣,杨怀仁这家伙一点面子也没给,还是把吕校尉的屁股打得皮开肉绽,虽然打完了他还能走,但那肯定是他强忍着的。

想起自己也要这么“噼里啪啦”挨上十下,想想都疼的想呲牙。

可到头来杨怀仁这个家伙站出来说了一席话,不明白为什么心里感觉那么激动,就像枯萎了的花朵,又盛开的满园春色,沉睡了好久的心,又重新苏醒了过来。

他们通远军的将士们都是英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咱们禁军里的汉子们,那也不是狗熊!

违抗了军令耽误了集合的时辰,要挨打挨罚,咱认了,你要天不亮就训练,咱们也认,只要你能把咱们训练成那些像通远军边军将士们一样的英雄,咱们就服你!

因为,咱们也想跟那些英雄们,并肩作战!

同类推荐
  • 三国霸道

    三国霸道

    欧阳天本是欧阳家的下任家主继承人,因车祸意外穿越到三国。争霸、猛将、美女、、、、、
  • 三国之绝代战将

    三国之绝代战将

    小说内容: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扮演着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命运的安排的喜剧,还是后天养成的悲剧......讨论群:113845405
  • 徐福纪

    徐福纪

    冷峻的刺客姬慷,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秘密机构的行动总指挥使。在一次行动中他与术士徐福的偶然交集,冥冥中引导了他命运的走向。被天外之物唤醒失落记忆的姬慷,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徐福是骗子还是英雄,大海深处他究竟找到了什么?虽然时处诸子百家的末期,却仍有许多能人异士活跃在秦朝的历史舞台上。其中不乏名噪一时却又迅速销声匿迹的神秘门派,如纵横家、墨家、阴阳家。另外还有秦国为了对抗合纵六国而建立的隐秘刺客组织,塞外凶残好战的匈奴,外海遥远的异民族......在乱世之道的背景下,用历史的悬疑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
  • 大明之特战兵王

    大明之特战兵王

    明末边军一小兵,是怎么样凭借他自己的力量,成为大明最后的一支擎天玉柱?他和他的兄弟的故事,就是大明特战的故事。他不是曹文昭,也不是洪承畴,更不是卢象升、吴三桂,他是凌云,他和他的经历,后入称之为传奇。
  • 天机神断:我是李淳风

    天机神断:我是李淳风

    隋末唐初,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超凡至圣之人:李淳风。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算术,他的《推背图》直言江山大事,直至后世千年,准确率达到99%,成为旷世传奇。本书中的李淳风以历史上的人物为蓝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他传奇的一生。万年之后,世界大统,宇宙归一,天癸星宇宙科技学院古地球历史学专业“老学霸”李淳风穿越到了隋朝末年。只不过他比正主早生了十年,世界却因此发生了异变……金口一张,祸乱隋唐……(郑重声明:本书高能,YY小白请进,正人君子绕行!)
热门推荐
  • 群雄赋

    群雄赋

    一个被辞退的军中悍将,一本神秘的武功秘籍,一次偶然的穿越,……一个个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古怪的修炼方士,强大的异族……“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力拔山兮气盖世”……熟悉的英雄人物,不同的命运风采到底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一起和云飞走进群雄的世界
  • 灵异局之阴阳人

    灵异局之阴阳人

    阴阳人,阴阳两面,吸阴补阳,吸阳补阴,阴阳调和。阴阳掌,什么是阴,什么是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结合,天下无敌
  • 执子之手:柔阳以沫

    执子之手:柔阳以沫

    他和她曾经分开过,在工作中有重新遇到,那之后会不会再次发生一些小甜蜜呢?他们难道是总裁爱上傻白甜的故事吗?看一看小说来寻找答案吧!
  • 诚凰诚恐

    诚凰诚恐

    当一切皆是局,那局中情是算计还是那无法控制的意外?“我想要的不过是岁月静好……”当那年的悲剧重演,小凰又会如何选择?当真是宿命?笛声响起,是谁的悲鸣谁的往生曲?
  • 爱情高手

    爱情高手

    这个城市不再属于他,这样下去只会把事越闹越大,他一咬牙夺门而去,走到别墅的门口时,干脆把身上的的手机和轿车钥匙全部放在一角,伤感道:“是时候我离开了,这些东西是你的就还给你,你们自己保重,我项天齐从今往后要靠自己能力打下江山。”
  • 龙邪纪

    龙邪纪

    气御千年,苍穹仙门,破晓之时,为谁现?万人血,千古名,流芳世,为谁颂?我愿执一把方天画戟,将那高高在上的仙人,掀下那万古不变的凡尘!我要在那俯览众生的玄黄至尊的身上,捅上一万个透明窟窿!这就是我,一个历经凡世坎坷,一个饱经仙路磨难,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终于踏入万古仙门的妖道!——————《龙邪纪》:龙不邪,不成仙!
  • 古伦:忆爱

    古伦:忆爱

    我比谁还要看重生死和胜负,自从那时遇到了你,我却把你看的比生死和胜负还重要,你为何要突然离开我?我等了你千古,我只想你回来,我想看到你的笑,我想看到你的哭,灵芸快回来吧...
  • 易烊千玺之网游明恋

    易烊千玺之网游明恋

    易烊千玺,一个姓易的男生,意外在电视看到你,从此一见倾心,千纸鹤有很多喜欢你的,但是感情都一样,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兜兜转转,还是……
  • 梦筱茁蝶

    梦筱茁蝶

    她们本是一母所生,却因际遇不同,一个单纯善良,一个心机深沉。暖男的出现让姐妹二人同时倾心,一切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科技十二讲

    中国科技十二讲

    该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作者力求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着重从指导实践入手,以浓重的笔墨对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进行多角度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