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什么想法?”李相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计划,而是转而询问他们的意见,建议这种东西是越多越好的。
“李相大人,老臣觉着,让梁明骏和李然继续赈灾,不要吝于使用银两,只要从中偷偷扣一些下来,不要那么多,有二三十万两就行,账面上做干净利落了,就不会发现,也就不用冒着砍头的风险了。”赵尚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砍了那两人的头,就真的不划算了,他们都是李相日后成就大业需要用到的得力助手,缺少一个都觉着可惜。反正那银两是户部拔出来的,本就不属于他们,不管抠到多少都算赚了。
“你呢,什么想法?”李相并没有急于解析赵尚书的话,转头问了孙尚书。
“老臣的想法也差不多,不过那些银两抠下来,不需要装箱运走,而是一点一点送往离历城不远处我们的招兵点。这样既解决了招兵的资金问题,又不会被义帮的人发觉,就不用牺牲梁、李两人了。”孙亦孔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心里想的更多的还是还是招兵的事宜。
李相微笑地点点头,“嗯,嗯,你们想的都不错,老夫也是这么计划的,不过老夫要给梁、李的确切数字是十五万,不要让两人太难做。”从五十万两抠出十五万两银子还是很容易的。这些银两本就不是他的,能抠到十五万两用于招兵就够了,这样既能让安王摔个大根头,还能让他添了一万士兵的势力,最重要的是这样梁李两人能把事情办漂亮,拿到皇帝那儿还能得到些打赏,真是一石三鸟。
孙、赵两人低头略微想了一下,就明白李相真正的想法,两人都笑着夸李相睿智,想的周到。
………………
梁明骏的府里在朱大人头颅取下来的当天晚上又收到了好几箱白花花的银两,当晚院子里又炸开了,不过因为第二次,梁明骏及那些士兵处理的速度迅速多了,而难民们也知道怎么回事,吵闹了一阵就都歇下了。
当晚同样收到了一张飞镖射来的信条,内容不太一样,威胁意味却更胜。
敢贪污一文赈灾款,你就是下一个朱举尚!落款人:义帮。
这一次同样是左右副官打开的信条。这一次他们吓得更惨,因为亲眼看过了朱大人的头颅,亲眼见了朱大人那张恐怖的脸孔。
左副官王建林吓得跌坐在地当场尿了裤子,而第一次比较镇定的右副官白极这次没办法镇定了,直接吓晕了过去。要说怕死,他绝对比王建林更怕死几分。
梁明骏心里则再镇定不过了,他明白是主人的安排,心里感激主人对他的信任,同时决定要更卖力做好这件事。
第二天,他照常安排好府里的事宜,带着人到城外建房了,不同的是,这次多了李大人李然的加入,他的那份银两虽没动,但人力却带来不少,而李大人是个有能力的人,在管理上帮了他不少忙。
他们的房子一部分是用木头建造的,另一部分是用泥土转搭建,连屋顶的瓦都是临时烧制,不过比一般的瓦片要粗糙得多,却也能使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房子要急着建好,难民们都等着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梁明骏招了许多难民做人工,那些难民原本是庄户人家,都是有体力的,因为挨饿多了才导致看起来病怏怏,梁大人管的饭足且不失营养,才几天时间那些壮士就恢复体力,不管上山砍树,还是踩泥造砖都是一把好手。
人多力量大,造房子因为人力众多,进度很快,才几天功夫,就建起了一排能容下几千人的房子。当然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建更多。
梁明骏还让人在其他城购买了大量大米、高粱、小麦、番薯等粮食,那些有体力的妇人可以带着小孩帮忙煮膳食烧水。另外还有空闲的妇人就帮着郎中照顾病弱的难民,这些人当然也会得到她们该有的工钱。
就这么地,所有难民都加入了这次重建家园的行动中,而且在梁明骏的管理下,每件事都有条有序地进行中。李大人因为朱大人事件,现在事事都听从梁明骏的,当然这最主要的是他想保命。他以为这样,等赈灾结束后,他就能早早回京,到时候项上人头也就保住了。
然……
这天,他收到了李相大人的亲笔信,受宠若惊的同时也惊恐万分,受宠若惊是因为他从没有跟李相大人直接接触,书信来往也不曾有。都是礼部尚书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次李相大人亲自写信,他感觉到受重视了,却也觉着无比惊恐,因为李相大人是让他把银两暗中送去招兵点。
这不摆明了贪污吗?
有朱大人做前车之鉴,他敢做吗?
但这是李相大人的亲自执笔下的命令,他能不做吗?
在自个儿府邸纠结半天,他决定去找梁大人商量。
梁明骏也收到了同样的信,不同的是李相给他要求的金额比李大人多几倍。
李大人找他的时候,他丝毫不避讳地拿出自己那封信给李大人看。
李大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两人商量半天,毫无头绪。
这是个死结:要命就别理会李相大人的信;想要听从李相大人的安排,就别想活命!
所以最后什么也没商量出来。李大人怏怏地离开了,梁明骏却在用过午膳后照常往城外去。
李大人回府后什么也不做,就呆在书房想辙。他想活命,却也不敢不听李相大人的话,因为后果肯定也不好!
想了一夜,他在睡梦中惊醒后,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对哦,把银子还给梁明骏不就行了,反正当时也是从他那里强要的,现在还回去,管他要怎么处置都不关他的事,这样他的命就保住了,至于李相大人那边,他随便找个缘由把责任推给梁明骏就行了。
这么打定主意,李然舒服地睡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迫不及待命人把十六万多两银子原封不动送回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