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至1941年)
夏威夷,珍珠港
2004年3月21日,星期日
当地时间:8时00分
对于美国人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此地的一个星期天早晨爆发的。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礼拜日。白云悬浮翻动,点缀在蔚蓝明亮的天空中,尽管太阳尚未越出地平线,但耀眼的光芒已经覆盖了这片土地。远处传来清脆嘹亮的升旗号声,教堂的钟鸣在召唤人们去做礼拜。清晨的薄雾笼罩下,战舰编队静静停泊在珍珠港水域的锚地内,甲板上的水兵在一片忙碌气氛中进入各自勤务岗位,伴随着回荡的军号声,悬挂在吊索上的海军军旗缓缓升起,在和煦的微风下轻轻飘动。然而,就在1941年12月7日的这个时刻,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一幕”,即将发生。
每当我到珍珠港参观游历时,我总是试图将已载入史册的那一刻——安息日[1]早晨7时55分——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与当时场景相吻合的、清晰的轮廓。在那一刻,渊田美津雄海军中佐率领183架日本飞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对珍珠港发起了第一轮突袭。空中攻击开始前一小时,就在珍珠港进出通道口的外域位置,美国海军“沃德”号驱逐舰——一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陈年旧货——将一艘日本小型双人偷袭潜艇击沉。即使出现了这样的“预警”先兆,日本飞行员还是在未受任何阻拦的情况下飞临港区上空。俯冲轰炸机率先发起攻击,大多数停放在福特岛机场以及埃瓦、惠勒、贝洛斯、卡内奥赫和希卡姆等机场的陆基作战飞机均被击毁。两分钟之后,鱼雷轰炸机低空快速掠过——集中打击港口内号称“战列舰大街”的各艘主力战舰。美国海军历史悠久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以及紧邻其旁的“维斯塔尔”号维修船被航空鱼雷击中,一颗炸弹钻进“亚利桑那”号弹药舱,舰体发生剧烈爆炸并随之下沉,攻击开始仅五分钟,就有1012人被送入海底。
到上午9时45分,当日本飞机实施的第二波攻击行动收场时,已经致2403名美国军民死亡,1178人受伤。泊于珍珠港内的96艘战舰,有18艘被击沉或重创,美国海军主要攻击力量——太平洋舰队所属八艘战列舰中的五艘被击沉或受损,夏威夷的388个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基地,有199个遭到损坏,近百个基地丧失使用功能。当美国人手忙脚乱地展开救助伤者、扑灭大火、打捞沉船等行动时,六艘日本航空母舰则正在瓦胡岛以北200英里海面进行回收飞机作业,而后踏上归程——日本人所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舰队毫发未损,仅有29名渊田麾下的飞行员未能返回。
在这被称为“臭名昭著的一天”[2],与日本帝国军队展开战斗的美国人,并非只有夏威夷群岛上的美国陆军士兵、海军水兵、航空兵飞行员和陆战队员,那天傍晚,日本人又攻击了我们在关岛、威克岛以及菲律宾群岛的基地和设施。驻扎在香港和马来亚的英国及荷兰部队也同样遭到打击。12月8日,正当美国国会就一项宣战决议案进行辩论时,日本帝国海军袭击了中途岛。这一系列同步攻击行动,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所构思的征服计划的组成部分,这些打击成果使东京相信,一个华丽丽的、足以将对手击懵的军事成功已近在眼前。
但是,任何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当日本人为其暂时的胜利而弹冠相庆时,其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这是日本天皇及其麾下那些野心膨胀的陆海军将领所未能预见到的——直到1945年8月14日,日本人在东京湾正式投降之前,[3]各行各业、各种肤色和不同种族背景的美国人,在战争的召唤下释放出参军服役的无限热情,他们以忘我的精神努力工作节衣缩食,贡献出更多无偿志愿服务以及金钱资助。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一句口号的感召下凝聚形成的:“铭记珍珠港!”(“Remember Pearl Harbor!”)
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我就从照片和新闻影片中对“臭名昭著的一天”有所了解,后来我进入了美国海军学院(Naval Academy),在深造期间对该事件的资料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读。在此之后,我来到这个有“圣地”之称的军港参观游历、实地考察,其间又与其他不同战争的知识交叉互补。有鉴于此,我踏上了“珍珠港事件”的研究历程。我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寻访事件的亲历者,从对他们的访谈中,我逐渐了解了那个重要日子所发生的现场实景,并且深刻领会了“那一天”对一代美国人意味着什么。到目前为止,挖掘和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仍在持续之中。“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时间已超过60年,那些曾经参加过战斗的勇士,以及每个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无论他们当时置身何处,如今依然可以准确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经历的所有细节。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最初听到遇袭消息的时候,甚至搞不清楚夏威夷海军基地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场袭击事件的发生意味着:美国进入了曾竭力避免的战争状态。
日本人发动攻击后的那些日子里,美国所有的报纸杂志和电影院,都对美国国民展开了一场关于夏威夷地理知识的普及教育。“铭记珍珠港”这句口号,成为呼吁人们奋起奔赴前线的动员令,大批年轻人响应国家的召唤,毅然走向新兵征召中心。
“铭记珍珠港!”是一句蕴含强大凝聚力的口号,其效应穿越了浩瀚的海洋,覆盖了即将面临血腥洗礼的、被称为“太平洋战区”的辽阔地带和水域。所有家庭都将这里的地图挂在墙上,追寻着那些在遥远的大洋服役的亲人的踪迹。那些连名字都难以读准的地理名称,成为亲人们在教堂做礼拜时的祈祷内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太平洋上所发生的一切绝非是“太平”的。从战争事件在太平洋上的珍珠港爆发,到停战书在太平洋上的东京湾签署,历时三年八个月又二十四天,在这场堪称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海空交战期间,这里爆发了无数让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惨烈战役。沉默的太平洋仿佛一个巨大的蔚蓝色的灵柩,吞没了无数勇士的生命。
与美国在太平洋上兵戎相见的敌人,被证明是一个顽固不化、毫无妥协概念的“死敌”。它与我们在欧洲战场的对手——维希法国、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兵团以及德国国防军都迥然不同,直到1945年9月2日停战签字仪式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字的那一刻为止,没有出现过成建制的日本帝国军队投降的情形。日本人的确做到了“战斗至死”——即他们所谓的“玉碎”。
美国年轻人开赴前线,投入与日本陆军、海军和陆海军航空兵的殊死战斗,他们的勇气足以证明他们是一个非凡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那场被称为“终结一切战争之战争”[4]的余映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是乡村田园生活方式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国。他们在“咆哮的二十年代”[5]蹒跚学步,他们在“大萧条”的艰难岁月长大成人。他们承受了1929年始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还有,布尔什维主义扫荡席卷俄国、法西斯主义攫取意大利、日本、西班牙和德国的权力,他们在这样一个“艰难时世”中挣扎求存,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几乎都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乐观精神,同时对不确定的前景持有一种与日俱增的怀疑心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战争的阴云在亚洲和欧洲上空最终爆发时,我们这部《战争史话》中的受访者,大多数还都是年龄不过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中几乎没有人想过美国会卷入那可怕的、如同沸水开锅般的糟糕情势。所有口才雄辩的政客都引经据典,通过诸多实例极力使美国人民确信,“那边”所发生的意外事件并非是我们的战斗。
1941年夏末,希特勒兵团横扫欧洲挺进莫斯科,日本军队控制中国沿海大部地区并进占印度支那,英国在昼夜空袭中残喘度日,美国国会对《选征兵役延长法案》(Selective Service Extension Act)启动了辩论审议程序。该法案允许调遣美国驻海外军事人员和延长他们的服役期限,但是,法案的反对者则认为,对于一个“中立国”而言,这意味着“侵略”、“好战”,甚至是“挑衅”。激烈的争论反映出,我们对于“别人的战争”问题上,所持的两种矛盾态度。1941年8月12日,《选征兵役延长法案》在美国众议院经过激烈辩论,在最后表决中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6]
时间过去不到四个月,珍珠港便遭遇了攻击。美国青年人踊跃报名参军服役——那些应召入伍的人数后来攀升致数百万。这场战争的形势不久后变得显而易见——当欧洲战场呈现为一种联合的杰作时,太平洋战区则“显然是美国的主要事务”。那些加入美国部队的青年很快意识到,他们即将面临与所爱的一切割舍的岁月,他们要前往一个从未留意过的、隐没在浩瀚大洋深处的陌生小岛,去面对可怕骇人的死神。
这是一本关于他们事迹的书籍。它不是一本叙述战争的著作——而是讲述那些昔日的英雄、那些老战士在战争的现实环境中经历和体验的作品。这本书又并非那类正统“学院派”的、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专著,但是,其中所描写的却是那些创造和书写历史的人——美国的年轻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来自这个伟大民族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这些美利坚男女青年在“铭记珍珠港”的口号声中走上了战场。
在这里,作为一种对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的追忆和纪念,受访者用朴实无华的口吻、不带任何渲染成分的平淡词句,向人们讲述了往昔亲临其境的严酷场面、随时可以听到死神在召唤的经历。这段岁月始于“珍珠港事件”爆发,终于日本在东京湾正式投降。这些太平洋战争老兵的全部经历构成了一部战争史话,那是一段值得讲述并应予牢记的战地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