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4000000010

第10章 观天象尹喜迎紫气 过函关老子著道经

话说老子师徒一行离开翠云峰,走下邙山,一路西去。

正是早春二月,冰雪已开始融化,树木枝条正在发芽吐绿,大地山川一派生机盎然景象,老子师徒一行沿途昼行夜宿,游川观景,走走停停,优哉游哉,第三日清晨方来到函谷关前。

这函谷关位于周都洛邑西方不过百里,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通往西域秦地的必经之关隘。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关关城东西长十五里、谷道仅可容一车马通行,是东去洛邑,西达长安之咽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

且说函谷关总兵、关令尹喜,很有些来历。他老家原本在西域秦地天水柏阳。他父母成婚十多载,不曾生育。他母亲鲁氏知夫君盼子心切,四处求医寻药也不见效果。后来经一位高人指点,这日便到神仙庙中求子。回家后午睡时,梦见从天上掉下来一颗亮星,围绕在自己周身旋转,不久便身怀有孕。尹喜出生时,天上飘浮着祥云,喜雀满天飞舞。他家屋门前的池塘一下开了许多莲花,颜色鲜艳,香飘四处。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超然与无私。邻里乡亲奔走相告,纷纷前来道喜,父亲便为他取名为尹喜。

尹喜自幼聪慧过人,勤于读书学习。他的母亲鲁氏对其教育甚严,常与其讲述伏羲与女娲、周文王与姜子牙等故事。他儿时勤学善问,少时曾便能熟背《诗经》,有人称其为神童。长大成人后又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预见未来,人送谥号文始先生。他弱冠之年便被征召至朝廷,为周王朝效命。后见周王室内讧衰危,朝纲不规,朝政不振,天下不稳,尹喜便产生远离朝廷,重操学术研究旧业之念头。为能便于自身专心致学,他主动放弃在朝廷中俸禄可观的大夫之职,委身下任为函谷关总兵及关令。从此不求闻达于世,只求静心治学、修道。并选在居函谷关与老家天水柏阳之间的终南山北麓,结草为庐,造楼观台。

终南山北麓属秦国扶风郡盩厔(今周至县)辖区,距离函谷关近五百余里。尹喜每年守关休假之时,必骑快马来此地,住一假期,登台观星望气,静心修行。

周敬王已经彻底平息王子朝之乱后,君位相对稳固,决议要整顿朝纲朝政,其中也包括强化关隘管理,废除总兵及关令休假之规定。这一规定对尹喜来言,是一大损失。因其必须常年守关,没了长期于终南山中静心修行之便利。万般无奈,他便将终南山茅庐及楼观交与附近一老者看守。自己则就近就便,选在函谷关关楼高处,在守关之余时常登高望远、观察天象。

这日夜晚,尹喜于独立关楼高处观察天象。忽见东方满天云蒸霞蔚,有紫气升腾。紫气渐渐凝聚,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心想,紫气乃祥瑞之气,紫气东来,必有圣人出现。莫非老子要来此地?

尹喜早在老子任守藏史官时,便与其有一面之交,但那仅仅是借书寒暄而已。自老子隐居翠云峰后,闻老子道行日深,声名日响,知其学识渊博,心藏大智,恨一直不得再见,常感遗憾。近日有传老子现已离开洛邑,骑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老子若去秦国,向西域开化,此行必经函谷。今日紫气东来,莫非真是老子真的到来?宁信其有,莫信其无。于是,尹喜第二日守关时便叮嘱下属,见有形貌脱俗之人,不得听任其过关。还连夜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恭候圣人到来。

次日清晨,旭日初升,光华东射。尹喜站立关楼之上等候观望,忽见东方紫气氤氲,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骑着青牛,牛头之上站立一小灰鼠,由一英俊童子牵引悠悠而来。只见那老者,长须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其精神矍铄,紫气头上飘,清气扑面浮,道骨仙风,仿若神仙一般。

尹喜断定,这老者必定是老子。于是,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叹罢,整理端正衣冠,弹去衣襟袖口灰尘,急忙走下城楼,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

或许是情绪过于激动,当尹喜奔到青牛前,与老者对视,却一时说不出话来。那老者笑眯眯地看着他,自然如风,沉静如水。他顿觉得自己的这团躁气,遇到老者这股清气,悬殊太大,不觉自惭形秽,便虔诚施礼青牛前拜道:“你老可是守藏柱下御史老子?你还记得我俩曾经相识过。我现乃是函谷关令,名唤尹喜,”

老者微微点首,又更正道:“老夫现已被革职,实为游民老聃。你我的确曾相识过,当年你向我借阅过典籍,送还时忘记将借据收回,我追至出去,你已走远。老夫今欲与弟子出关西游,还望关令大人提供方便。”

尹喜谦恭言道:“先生记忆果然惊人。先生任守藏柱下御史时,我的确曾经向先生借阅过典籍,那借据有你老签字,我第二日去你住处取回,至今保留。”

老子笑道:“区区签字,何足如此珍惜。老夫来此地信息,关令大人似乎已先知道。”

尹喜再作揖道:“昨夜我于城楼观天象,得见东方紫气云集,其其状如龙,藏形匿迹,知有圣人到来,今晨便差人清道焚香,已恭候多时。”

老子细打量尹喜,较其当年借书之时无多大变化: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只是鬓发有些花白,成熟许多,显得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已非一般常人。便故意试探问道:“关令大人居然施礼拜见贫贱老夫,实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

尹喜道:“先生,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聃一介草民,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但不知你何以认定老夫为圣人?”

尹喜道:“尹喜虽然不才,却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近来亦闻得你尹喜已大名鼎鼎。今日有缘再会,很愿与你叙旧。”尹喜闻言大喜,忙吩咐下属帮徐甲牵青牛去马厩食草,放灰鼠于关城之上自由玩耍。便引领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奉茶便与其畅谈,似遇知音。

尹喜问道:“早闻师傅是得大道之圣人,弟子敢问,道是否永恒长存?”老子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尹喜道:“先生所言可否如此释之:生养天地万物之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老子点首:“正是。”

尹喜再问:“道为何会永恒长存?得道之人应如何成就自身?”老子道:“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尹喜道:“我有些明白。道如同天地,无私,得到之人也应无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不为己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道:“的确如此。”

尹喜又探问:“道之伟大,很难完全领悟。先生能否指点一二?”

老子道:“我的话浅显易懂,但有人认为说得太宽泛、不具体,所以不得要领。其实不外乎三条:一曰柔慈,量力而行;二曰俭约,去贪去欲;三曰不争,无为而治。”尹喜再问:“何为去欲?”老子道:“五色、五音,使人耳不聪目不明;五味、畋猎,使人沉湎享乐之中;寻奇、居宝,使人行为不俭。因此,圣人只求维持基本生计,凡事有所取舍。”

尹喜叹道:“先生所言之道果真博大精深!敢问先生,究竟存于何处。”

老子言道:“大道虽然博大精深,却无处不在。它不仅存于宇宙运行之中,也存于鼠洞粪便之中。”

尹喜道:“如此说来,道既然无处不在,万事万物都该蕴含着道的规则,并无贵贱之别?”

老子欣喜道:“你理解果然透彻!”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尹喜命人端来午饭,陪老子与徐甲用餐。为不打扰老子午后歇息,便约徐甲走出馆舍,登关楼眺望。晚餐后,又与老子秉烛畅谈,直至深夜。尹喜告辞去另一馆舍歇息,走时问老子:“敢问先生出关西游,可有向往?”老子回道:“我要到那小国寡民的地方去!我愿人们废弃各种器具,珍爱生命而不背井离乡;弃车船、罢战事,回归到自然纯朴中来;安逸居所、乐尚民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尹喜充满向往:“敢问先生,你所说的小国寡民在何处呢?”良久不见回答。看时:老子双腿盘坐,双目拢合,呼吸均匀,已进入梦乡。

尹喜不禁赞道:“真乃世间第一高人矣!”

第二日清晨,老子欲告别尹喜继续西行。尹喜言道:“先生可有通关文牒?”老子道:“不曾带来。”尹喜暗喜,言道:“我愿为你办理,尚需时日。现时已是春暖花开,转眼便进入夏季,路途中将酷热难当,莫如先在关舍多住时日,这里清新幽静,待金秋凉爽之时,再作转换关文打算。如何?”见老子犹豫,便又言道,“我留请先生为我守关属传授大道。见老子还在犹豫,尹喜又低首言道,“弟子我只想多听些先生教诲。”

老子应允,便在函谷关住下来。一晃半年过去。

这期间,老子除为守关人员讲授道之妙理外,还与尹喜一起观日、测星、望云、察气、论道,交谈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老子经常把自己所思和心得讲给尹喜。老子守“慈”,持“俭”,“为而不争”,主张“道法自然”,他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可以理解为客观规律,同时“道”又有着“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

尹喜问道:“先生可否再教我为人之道?”

老子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尹喜道:“可否释为: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骄横程度,那是自己留下祸根。事不可求做圆满,要含藏收敛,方符合天道。”

老子赞道:“你领悟越发透彻。”

在老子向尹喜讲解许多玄机妙理中,最令尹喜受益的是有关上善若水之理。尹喜问:“最善之人可有比较?”老子道:“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这年仲秋,尹喜不好再拖,终于为老子办来通关文牒,这就意味着老子将要出关西行。于是尹喜心想,要是能使老子再多住时日,写一部道之经书,岂不妙哉?但他没有明讲,只是再三请求老子多住时日,再传些道之妙理。老子不能明示其西行之使命,便避重就轻说道:“天下喜道之人,何止万千,我若继续留居,其余想得道之人,道从何来?”

尹喜哑口无言。苦心思索,便直言请求老子写作一本书,以将道之深奥传袭下去,即使老子离去,自己仍可细心研道。于是向老子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先生将出关西区,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你之圣智著为书?尹喜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不知先生可否?”

老子允诺,再多住半月。便以记忆中《老莱子》十五篇书简为借鉴,结合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之实,探其源,索其理,腹稿著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道经》三十七章。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德经》四十四章,合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上下五千言。道德经兼容政治、经济、天文、人文、地理于一体。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并将《道经》三十七章书写于竹简之上,交与尹喜,并告知,还有《德经》四十四章,日后送其垂读。

尹喜拱手接过,打开竹简,只见开篇言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尹喜得《道经》,如获至宝,连夜拜读,似闻天籁,渐入佳境

次日清晨,老子唤徐甲起床,并未与尹喜告别,便直接来到马厩,牵出青牛,唤来正在关城墙角处啃食野果的灰鼠,悄悄离开函谷关。

当尹喜去见老子时,发现老子师徒已不辞而别。

老子出关后不久,尹喜也辞去总兵、关令之职,带上老子:《道经》书简,骑快马觅老子行踪而去。

后人便将尹喜每日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命名为望气台,又名瞻紫楼。所谓“紫气东来”这一成语典故源,便出于此。

这正是:

紫气东来满函关,

得遇知音方恨晚。

玄机妙理谈笑间,

天书一部万古传。

同类推荐
  • 泪痕之荣耀

    泪痕之荣耀

    王子的使命是和公主幸福的生活下去……而骑士的使命则是为了守护那幸福战死沙……彼岸花摇曳怒放着,在那腥红色的火焰中,闪烁着,骑士的荣耀……
  • 七界霸王录

    七界霸王录

    七界之间,神魔并存,征伐不断,战争与杀戮如同儿戏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上演。与神魔相比,人类懦弱的躯体不足以在战争中取得任何的胜利,但是,不甘作为奴隶的人们依然建立了自己的国度。不为永生,只为种族的延续。七星神国的马王府里,二公子翎云本可凭借这个身份安然的度过富贵的一生,然而,父亲的突然病故却突然让他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不详的罪子。度过了三年的流浪生涯之后,然而即使他看淡了一切,并不想复仇与厮杀,却也不得不面对神魔战争那残酷的现实。本文将讲述一位淡看一切的少年如何成为一代名将,一代人皇,一代霸主的传奇史诗故事。
  • 失落的旅途

    失落的旅途

    家庭在一场耻辱的战争中破碎,带着从小瘫痪的怪病,苟且偷生。报仇雪恨之后,再次陷入了危机。睁开眼睛,这里是哪里?身边的少女又去了哪里?格林神星,龙语里的意思叫做诸神的失落之星。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面对神灵和原住民。何去何从。
  • 云渺之森

    云渺之森

    相传世间共有九位天神,其中一位天神感叹神位孤寂,故发动无上神力,创造出了可以孕育万千物种的云渺之森。其他八位天神见了,纷纷效仿,也都各自发动神力,创造出自己的森林,为了彰显自己的神力,他们还将自己所创造出的世界凌驾于他人之上···因此便形成了九层云渺之森!主角伊恩身份高贵,但是命运却是坎坷,他流落到云渺之森一层后,并未被无处不在的危机所击败,而是凭着家学渊源与不断努力一步一步走上强者之路,最后踏上云渺巅峰!伊恩天性正直勇敢、爽快善良,他一路上结识众多强力伙伴与美艳少女···
  • 某不科学的死神世界

    某不科学的死神世界

    他,本是一个黑手党家族的继承人,却仅仅因点燃不了火焰而被冷遇,旁人轻视,甚至被剥夺了继承的资格。在一次偶然之下,他获得了机会,许下那个唯一的「愿望」。只是,那是——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热门推荐
  • 陌上笙箫

    陌上笙箫

    佛说,万物皆空,一切染清尘。但,当仇恨之火蔓延心中,是摆渡人摆渡送往彼岸,还是屠刀饮尽鲜血,亡国之恨,灭族之仇,万佛难渡,奈何怎过。
  • 黄莺之旅

    黄莺之旅

    前世,她是死亡之歌的作者。她没有亲人,朋友。她只有最宠她的师傅。这一世,她的亲人为了她而死去。在朋友眼里,她只是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她被害死在一个寒冷下雪的夜空里。当双眸再次睁开,当宣告死亡的歌声响起时,一只雏鹰,也迈上了它的旅程。PS:本文里面一些歌曲纯属瞎编!
  • 孕妈妈每周健康方案

    孕妈妈每周健康方案

    本书以周为单位,详细介绍了妊娠期孕妈妈和胎儿的变化,并针对孕期生活、营养饮食、趣味胎教、适度运动等多方面内容,为孕妈妈讲解最全面的孕期保养知识,建立最科学的健康方案。
  • 白光仙剑

    白光仙剑

    意外中小白光来到了修仙大派,遇到一个叫白菜的小姑娘,青梅竹马,他们一起在宗门欢笑,也一起在大殿悲伤,生活让他们知道要正直阳光也要勇气和力量。
  • 流年痕

    流年痕

    青春的岁月,灿烂辉煌。光阴的故事,历历经心!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时间,却始却终都真真实实的活着。曾经那些没有掺杂最美好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美!快乐的人会一直快乐,青春的脚步没有停歇。
  • 神诉GodTells

    神诉GodTells

    在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世界海上飘来的失忆剑士处于奔溃边缘的盗贼团一同冒险是为了寻回记忆,也是为了生存背后的真相若即若离,操控命运的是何人的双手关于神的世界由神来诉说神诉--骑士团与鹰,故事开篇
  •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四年前,我未曾踏出过国门;四年前,我的英语四级最高38分。如今,我用自行车围着地球绕了一圈;如今,我可以同各国的朋友们随意“摆龙门阵”。当路走得足够远,当风景看得足够多,我蓦然发现,是旅途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我住过80couchsurfing和warmshowers家庭,地球居民不分国界,那一个个热情的拥抱和热切的笑脸,特别是伊朗的卡尚爸爸在离别时的潸然泪下,爱尔兰妈妈为我缝补衣至凌晨四点,一路上获得的帮助铭记终身。那些在路上的日子,每一公里都是上天赠予的美丽新世界。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这些美好时光同在,即使我们是陌生人,终究会被这个世界温暖着。
  • 南斗延寿灯仪

    南斗延寿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命者说

    天命者说

    盘古寻觅天命者,误入混沌身先灭。倒霉书生张玉书,两世为人,再世坎坷!以五行废体修练无名神功,向天夺命,他是不是天命者?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 女俘独霸三王宠:医家四姐妹之谍医谋

    女俘独霸三王宠:医家四姐妹之谍医谋

    她为医,从不用药,针灸推拿之术无人可及。她为舞姬,翩若惊鸿,见者心动。她为间谍,亲手导演部落覆灭之大剧,成就草原枭雄霸业。从女俘到皇妃,三个强大的男人先后给予她无比盛大的宠爱。血色沙场,宫闱阴谋,一路走来步步惊心。半世浮萍逝水,携谁共渡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