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历史是什么?就是已经过去了的事!历史的真相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会拿出历史教科书去告诉你曾经发生的事,是不是真实谁也说不清,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身边刚发生还是正在发生的事,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真相,我们只是旁观者,不是当事人。只是听别人说,话出三口,其义大歧。还记得哪个下了蛋的马季吗?所以说每个人心里的都有一段历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真相。
《史记》是历史吗?不知道,我觉它更象一部小说,因为它是哪么栩栩如生,声情并貌。《三国演义》是小说吧!很多人却把它当作历史解读!那么久远的事了,哪里还记得什么言语情感。再比如现在的我们,谁还完整地记得三天前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
不管是把历史当小说看,还是把小说当历史理解,唯一不变的是人性在历史大环境下的衍变。知古而鉴今,无古不成今。如果对现世没有了借鉴意义也就失去了历史研究的意义。
现在有的历史研究者总是去分析求证某句话是不是某位历史人物说的,真是闲的蛋疼,恐怕就是这个历史人物从棺材里活过来也无法证明什么?因为你还会纠结于他撒没撒谎。
曾有人说,历史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且不论真实与否,对于今人留下的总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参考与坐标。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一花一叶一世界,见微而知巨。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庄子的心无边浩淼,所以他的鸟都能盖天地。
很多人去探寻活着的意义,其实有什么意义,任何物质都是不灭的,只是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唯一起变化的根本就是你接受了外在的能量。人只不过为了活着而活,这没有选择。你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憋不住了要打炮。这不过是你生命体给你正常的生理指示,与其它无关。
历史上的那些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最初也许并没有什么胸怀天下的理想,只不过为了活着,为了追求更好的活着,却被历史的车轮裹挟着,进行着不知结果的豪赌。人生有时真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赌局,不知输赢,因为一直在局中。
多数的流行小说总是设置一个非常理想而又完美的大结局。这不能说不好,因为他迎合和满足了大多数人向往美好的心理。而这恰恰说明现实是多么的不如意,而让人在这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找满足。
在很多通俗文学还是历史文学作品中,人物塑造的也都很是高大上,那么的善良和品德高尚,充满了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伟大的人生抱负。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是不敢苟同。我只知道慈不带兵,义不掌权。如果没有生杀果决的霹雳手段如何能驾虎驱狼,还不早让人分而食之了。
而在现实的历史中只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博弈,不要痛心疾首的说现在人往钱看,憧憬某个时期人是多么的善良单纯呀!金钱是你生活的基础材料,是你生存下来的根本,人情能当饭吃吗?可以当饭也要换成钱。
老祖宗历史上会留下很多矛盾的话,比如说:钱财如粪上,仁义值千金。也就说明粪土等于钱财,钱财等于千金,千金等于仁义,而仁义又等于粪土。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背叛,背叛有时候赤裸裸,有时候会披上仁义的外衣,区别在于是赔了还是赚了。
很多人会说要宣传正能量,负面的东西最好埋起来谁也别说,这就是眼不见为净思想。掩耳盗铃这个寓言真不适合给孩子看,因为成年人经常做这个事,分别在于偷铃铛的是真傻,而有些人是装傻。问一下如果脏东西埋起来会不会招蛆,造成大范围的不可控制的传染病呢?
历史的书让人不敢去读,因为我们还长了一颗人心。当事者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他们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历史没有给我们有血有肉的答案,文学作品就给了一点补充。文学却又有了作者太多的主观意识。我们终难了解历史的真相,也许只能去从人心人性上去推理吧!好在我们长着一颗一样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