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摊主闻言,感激涕零,连声道谢,从身后拿出一大张深色粗麻布开始打包。
“等等,”陶菀菀有些懵,“你买了这么多,是要回去转手卖给别人?”她原本打算要是钟离墨只给她买一把,那她就劝他多买几把,可他一下子买了这么多,不仅不好拎回去,就算扛回去了又不知作何用处,莫非他是打算转手卖给朝中大臣?
“可以发给华炎他们,”看出了陶菀菀的困惑,钟离墨笑着跟陶菀菀说了他的解决方案,然后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置于桌面,朝摊主说,“一会会有人来取的。”
后来陶菀菀回到宫内之后,闻言禁卫军按功勋排列,前一百名者能得到一把皇后娘娘微服私访带回来的匕首。这把匕首虽外形简陋,形状不一,但内里锋利,割绳子分烤肉都不在话下,于是众人皆感恩于娘娘挂念。再说这把匕首也算是功勋的证明,因此能领到的人都带着点小自豪,将匕首挂在自己的腰间。
但那天在榕镇,让陶菀菀最难忘的,不是齐水国的机关术,而是那个晚上,她经历的一切事情。
白天陶菀菀在街上东逛逛西逛逛,钟离墨便信步地跟在她后面,一双平常如古井般平静的眸子里翻起淡淡涟漪,带着再明显不过的笑意,一直跟随着前面那个如小孩子般上跳下窜的背影。
陶菀菀一只手拿着糖葫芦,见什么都有兴趣,但是渐渐地,她发现街上卖的最多的,是灯笼和天灯。
“今天是什么节日吗?”这两样东西通常只有节日才会出现得这么频繁,她转身去问钟离墨。
他回答:“今天是立秋,榕镇每年的这个时候,总要举行灯会,然后会放天灯祈求丰收。”
时间过得如此快,夏天的炎热还没过,秋天就要来了。
他今天带她出来,便是想带她来看看灯会的?
两个人在镇里逛了一圈,陶菀菀累的时候就在街边找了间小吃店坐下来吃吃喝喝,这里的人多热情淳朴,陶菀菀在这里待了不过半天就喜欢上了这里。
到傍晚吃过晚饭,天已经差不多黑了下来。他们踏出酒肆,发现街上早已灯火通明。大街两旁立着很多竹架子,架子上绑着许多纸灯笼,烛火微黄,灯光结合起来能将夜晚照成白昼。
每个灯笼上都写着一些小字,陶菀菀走近了看,发现是灯谜。
灯架旁站着一个六十多岁的爷爷朝她招呼道:“姑娘,猜一个吧,猜中一个能集一朵线花,猜中多个还能兑换礼品呢!”
陶菀菀不擅长猜灯谜,但是她还带着个钟离墨呀。
于是她指着其中一个灯笼,问他:“蜜饯黄连,谜底是什么。”
钟离墨勾了勾嘴角:“同甘共苦。”
她又问:“清浊合流?”
“泾渭不分。”
……
不多时,陶菀菀手上已经攒了不少的用红线编成的简易线花。陶菀菀越玩越欢,为了测试钟离墨究竟有多聪明,她专挑那些她摸不着北的谜面问他,但每次他都是轻松地就说出了答案。
她的大神相公,不仅是个武学奇才,连猜灯谜也一样在行。
到最后,她攒了数十个线花,和钟离墨来到兑换奖品的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