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5000000011

第11章 学术篇(10)

再说木石两字,木字添石字头两笔,恰成朱字,惟恐人不察,故又名本书为《石头记》,言取石字头配木而成朱。

林黛玉代表明,薛宝钗代表满,两人姓氏由高青邱《梅花》诗中:“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取得。雪(薛)下着满字,林上着明字,略然可观。

并且引《红楼梦曲》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香,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索出其隐姝”即朱女,朱明之女。

《次论薛林取姓》一书,认为林薛两人恰好代表明清。他说:黛玉代表亡明,故写得极瘦弱,风吹欲倒。宝钗代表满清,故写得极丰满。气吹欲化。黛玉婢用紫娟,正是亡国帝王之魂。宝钗婢名莺儿,自是满婢。写林家贫,写薛家富,黛玉号萧湘妃子,写亡国哀病如亡君;宝钗号蘅芜君,指满人兴于荒芜水草地,而人主中国,皆兴亡对照法。

不仅如此,还有专门一节文字题为《次论汉满明清》,他说:“《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暗用,开宗明义,语写出宗明两字最妙。”还说《红》二十三回林黛玉问贾宝玉看的什么书,宝玉回答不过是《大学》《中庸》,据此,景说:“《中庸》第一句乃,天命之谓性,当然影射清朝,《大学》首两句,大学之道在明德,显然影射大明。”

他甚至说,八十九回宝玉到潇湘馆看见一幅小对“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是明、清对举。

总之,《红楼梦真谛》是一部大杂烩式的索隐派著作,是索隐派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那种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六)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正中书局出版,除《自序》外,共五章,七万字左右,总的看来,是用外国资产阶级批评家的观点来评析《红楼梦》的。他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杰作,可与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悲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并驾齐驱。以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应为绅士阶级复兴时代的作品。作者“曹雪芹就是醒后的卢生”(卢生见《枕中记》),《红楼梦》的价值,在其指示人生一种“解脱”的道路。

李辰冬着重评价了“最富时代性”的六个人物。首先评贾宝玉,李认为是曹雪芹的代言人,是一位天生的哲学家,他的人生观就是爱,另一方面他象征着人类的“精神”。

关于林黛玉,他认为“人生观完全跟宝玉一样,只求一个爱,幼而失母,继而丧父,寄居的生活环境养成她的伤感性”。宝钗出现又引起了黛玉的“善妒”。

薛宝钗,他认为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人物。他说曹雪芹要描写的,想从她的性格里,找到中国女性的一切美德,那就是绅士阶级所承认的女性道德。”怎见宝钗有女德呢?李辰冬说,因为宝钗的性格里有四种特质第一是孝。(用薛蟠、夏金桂来衬托)。第二是待人忠厚。如劝黛玉的说错酒令,料理湘云的诗社东道,和为王夫人料理家务。第三是性格温柔。第四,比较起来她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作诗绘画、理家、理财。一言以蔽之,她是一位绅士阶级的全德女性。看来,在《红楼梦》研究史上钗黛优劣论的争议中,李辰冬属于拥薛派。”

王熙凤,李辰冬认为“曹雪芹赋她的性格是才干和阴险。”李引述《浮士德》里面“学士”自诉的话来印证王熙凤。

在《红楼梦》的世界一节中,李辰冬注重研究了这部书所表现的社会意识。

关于家庭,李认为《红楼梦》表现的是绅士阶级的。绅士阶级的伦理观念基础是“孝”。“在家长统理下,无所谓个人的权。”贾府中,从上至下,没有不以贾母的意志为意志的……这里没有理智,没有是非,只有感情,只有服从。服从是表示孝的一种方式。

关于教育。也是反映绅士阶级意识的。《红楼梦》中,男性的家庭教育有点女性化。宝玉便是女性化的标准。至于女子教育,《红楼梦》中重要女性除凤姐外,没有不是知书识字,才情高逸,即令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口号的宝钗其诗亦极可诵。这是因为《红楼梦》乃绅士阶级小说,绅士们是能诗会文的,所以他们的人物也能诗会文。

关于政治法律。李认为小说中贾雨村说的“当今祚永运隆之日,太平无为之世”,是真实的话,“因为,作者适处康、雍、乾极盛时期,内宁外平。小说中提暹罗国进贡茶叶,茜香国妃进贡汗巾,”足见政治势力的远及。国内,皇上有无上权威,臣民无条件服从,这样养成政治对人不对事的习惯,法律只可行于下,不可用于上,以致徇情枉法,到处皆然。

关于婚姻。李说:“《红楼梦》所反映的是家族主义制度下的婚姻。”举宝与黛,司棋与潘又安之例说明之。

关于社会。李说:“

《红楼梦》的社会由世家、平民与奴隶三种阶级组合而成。”贾家非皇族血统,故不称贵族而称世家。贾府使用大量奴隶,生活非常豪华。关于平民之描写,非常之少,只有刘姥姥。主人对奴隶宽厚,奴隶借主人之死以及凤姐生日,几个体面嬤嬷,坐在了贾母面前。后者举周瑞的女婿冷子兴与人打官司,“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往衙门里说一声就了结了”。

关于宗教。李认为中国对宗教是冷淡的,自己不产生宗教,而对于外来的宗教,不是改变其本来面目(如佛教)就是“于精神不生关系”,而哲学、文学不受影响(如基督教)。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宗法思想最浓厚的国家”,宗法思想的一贯信仰是祖宗崇拜,并由此演为多种观念。另一原因是中国以农立国,注重实际,不务空想。所以《红楼梦》的宗教意识,只有出家。“出家,信佛,信道都系尝过人生意味,翻过筋斗者所为”。宝玉,湘莲出家,为爱情失望,惜春出家为对家庭不满。

关于经济。李说:“小说中并没有描写贾府之生产手段与交换关系。”“写的只是贾府衰败的原因。”小说开始,冷子兴对贾雨村介绍贾府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曹雪芹的本意是要写“坐吃山空”“树倒猢狲散”的贾府。可惜中途停笔,令我们无法知其怎样倒塌。

这虽不具体,但作者能着眼于它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内容,也算是一种进步了。

(七)太愚(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

《红楼梦》的人物评论,有过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的当推“脂评”,而后有涂瀛《红楼梦论赞》,沈谦的《红楼梦赋》以及姜祺的《红楼梦诗》。此外,像西园主人的《红楼梦中的人物》,以事迹为咏述对象的。但是,都只是抒写评者的印象、感受而且很不全面。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虽然评到宝玉,但也不够详尽、细致。到了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一批专门评述《红楼梦》中人物的文章,内容和质量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太愚的《红楼梦人物论》就是突出的代表。

《红楼梦人物论》民国十九年(1948年)国际文化服务社印行,收文十九篇,如《花袭人论》《晴雯之死》《大观园中遁世者》《红楼梦中三烈女》《宝玉之死》等十九篇,宝黛二人,各写两篇。有些文章一人一篇,有些文章一篇多人,乃至一群人,共十余万言。

这本书的首先一个特点是评论中大量运用了抒情化的语言,如评贾宝玉说:“他永远是一个陷身于女子重围中的孤独者,热闹环境中的寂寞人。”评尤三姐说:“她是一朵怒放在野渎闲塘的,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红荷花。”贾府是“一座坚高横宽的金陵塔”,在这“十三层宝塔的头端又有一个高高在上的金顶,那就是贾母”。形容作者写他笔下的人物时说:“如果说曹雪芹用他的笔蘸着眼泪写成黛玉,那么他就是蘸着钢质写成了凤姐。”在谈及宝玉对黛玉的感情态度时,评论者说:“别人只看到妙玉的冷,看不见她的热,而只有自称,浊玉,的宝玉公子常在遥远的彼岸睁大了好奇的眼,望着这天边芳草,雪里红梅,期盼着些例外的接触。”为了形容史湘云的“天真美”,他写到:“有谁不爱天真美呢?在冻云阴雾低压,病柳愁花缭绕之下,忽见一片鲜艳的朝霞,辉煌天际,人会顿然觉得眼前一亮,心胸开朗,要深深地呼一口气。”但平坦明朗的湖面毕竟是浮浅的,天真美而一时陶醉,却绝非宝玉恋爱的对象。

《红楼梦人物论》的第二个特点是善于分析人物心理活动中的复杂矛盾,如评论妙玉:“宫庭小姐”出身,受过高等教育的妙玉姑娘,因为自幼多病,无法医治,才被父母送入空门。她在青灯古佛之旁,一方面欣赏着“纵有千年铁门槛,难逃一个土馒头”的诗句,一方面摩弄着名贵华美的古玩杯盡。她的美貌,她的文才,她的处境,很足以使她蔑视着尘世的一切,蔑视着那些庸俗的小姐奶奶们了。出乎意外的是她这种人物恰好适合于大观园中点缀风景供应皇妃之需用,于是被贾府“礼聘”庵里来。一个出世后忽然安置在最纷扰、最诱惑的绮罗脂粉丛中,这不分明是命运在戏弄着人吗?整天坐在蒲团上的姑娘究竟是“因色悟空,因空见道”呢?还是苦苦地与自书的“人”的感觉搏战?

《红楼梦人物论》的第三个特点是使用谈体会式、对比式的评论。如分析睛雯道:“也许可以说平儿使人爱,鸳鸯能使人敬,袭人能使人怜。”对于睛雯,这些观念就都用不上。又如评钗黛:黛玉和情敌宝钗的性格是完全背驰的。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合社会法则,黛玉自然地表现自己性灵;宝钗代表当时家庭妇女的一般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感情。于是,那环境容纳了迎合时代的宝钗,而扼杀了违反现实的黛玉。黛玉的悲剧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与时代之矛盾而造成的。

《红楼梦人物论》有时也偶然涉及全书。如《贾府的老爷少爷们》中说《红楼梦》是一部贵族家庭的故亡史。”这些观点是颇有价值的。它的主要缺点是对有些人物分析时只是纯客观地描述,缺乏批判,有些地方无批判地引述了一些旧红学家的错误观点,对高鹗的续书也缺乏批判。

(八)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

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新证》是建立在对《红楼梦》“本事”的考证和对作家传记的考证“合二而一”的基础上的。比胡适、俞平伯的“自传说”考述更详尽。周对《红楼梦》的基本观点就是“写实自传”四个大字。

全书六百多页,正文共八章。兹就其要点简介如下:

肯定曹雪芹是中国第一流现实主义天才小说家之一,《红楼梦》是世界伟大文学作品行列中一部非凡作品。但他认为,现在流传的并非戚寥生序的八十回真本,而是距原本最远被高鹗改得一塌糊涂的一百二十回本。同时批评了“猜谜派”等的错误看法。

第二章《人物考》。据他考证,曹寅有曹宜、曹宣两个弟弟,与曹寅为同胎孪兄弟,曹宣才是曹雪芹的嫡亲爷爷。小说中的“忠靖侯史鼎,就是曹寅内兄李煦的儿子李以鼎”。“东平郡王就是平郡王福彭”,“北静王水溶就是慎静郡王允禧过继孙永溶”,“脂胭斋就像史湘云”等等。

第三章《籍贯出身》中。据《丰润曹氏世系表》、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及守常的短文《曹雪芹籍贯》认定,丰闰咸宁是曹雪芹的老家。曹家不是汉军旗人,而是正式的满州旗。先人也不是“将军”,而是“包衣老奴”,不过后来已是“簪缨望族”了。

第四章《地点问题》。周的基本观点是,曹雪斧写“贾府”是北京,是从南方迁回北京的曹家;写“甄家”是金陵,即是在江南落籍数十年的曹家。这就是甄、贾二府,也就是贾家口口声声称金陵为“原籍”的意义。

据他考证,曹家一部分搬到北京后,在内城有住房三处。“曹家邻近贡院有住所一处,是城东南。北海之北,护国寺之南,似乎还有一处住所。而《红楼梦》所写乃在禁城西北角的这一处。”关于大观园,他认为“是果亲王的承泽园”。并给出了一幅《荣国府第想象图》。

第五章《雪芹生卒与红楼年表》。曹雪芹卒年,周主张癸未说。生年,据敦诚说雪芹诗“四十年华付香冥”句,断定“四十”为实数,曹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初夏,并列出一份年表与贾宝玉的年岁逐一加以比照,说《红楼梦》八十回写曹一岁到十五岁之事。

第六章《史料编年》。此章纪年自1630年(明崇正三年、庚午)一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之大事。记事自曹玺出生至曹雪芹死后二十七年“高续《石头》毕,乃排印百二十回本行世”各年之内,串编各种各样“史料”(史书、档案、诗文、地志、氏谱传说等)。

第七章《新索隐》。“新索隐”七十五条,考述《红楼梦》中的人物、地名、称呼、礼制、物品、行事、言语等。

第八章《脂砚斋》。考定“脂砚斋”为一女性,而且与曹非常亲近。参考俞平伯有关观点引《红楼梦佚话》的记述,认为脂砚斋就是史湘云,与曹雪序是夫妻关系。《红楼梦佚话》戴君诚夫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比不合同。荣宁籍没后,皆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为家,至沦为击柝之充;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成为夫妇。故书中有从麒麟之言也。”其中第四节《从脂砚斋认识曹雪芹》包括两个内容:骂高鹗续书一无是处。根据“脂评”线索猜测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之若干情况,如湘云嫁后似居孀,而非早死;后又与一人白头偕老;黛玉死后,宝玉有“专文”,文中有“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之句;柳湘莲可能做了“绿林好汉”……贾家抄家,下狱,“天灾人祸相随”,又遭火灾,宝玉变成叫花子一样等等,大小二十余事。

总之《红楼梦新证》收集了大量材料,对研究曹雪芹身世,是有价值的,但有些地方过于烦琐。但其基本观点总和“合二而一”的研究方法是谬误的。

新中国建立后,俞平伯的一篇《红楼梦研究》,在文艺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两个小人物”李希凡与蓝翎将心平气和的学术讨论搞成了剑拔弩张的思想批判乃至政治斗争。这以后的若干“评论”、“批判”,笔者也曾亲身经历过,但反而觉得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很遥远,记不清了,又不想去回忆、重温。再说,“五四”时期的历史界限也应划到新中国建立前为止,况且这类专著与专文因为是当代的,年青的大学生们也不难找到,毋庸赘述。

中学文言文中的兼词

文言文中有几个词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单音节虚词,叫“兼词”(从吾师杨伯峻先生说)。例如“叵(po)”,就是“不可”两个字的合音,又兼有“不可”两个字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便于初学者归纳比较,兹将中学课本中常见的及高考题中曾见的兼词,举例说明如下:

代词“之”与介词“于”的合音合义。例如:

1.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愚公移山》)取“之”的声母(zh),取“于”的韵母”u”,结合为“zhu”,并兼有“之”(意为“它”,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土石),”于”(意为“到”),“投诸”即“投它到”“把它投到”。

2.乃赏成,献诸抚军。(《促织》)“献诸”即“献之于”“献它”“把它献给”。

3.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1981年高考语文试题)。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兼有两字的意义。

4.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1979年高考语文试题)诸,“之”“乎”的合音,并兼有“之”(意为“它”,代猫),疑问词“乎”(可译成“呢”)的含义,音合义“盍去诸”即“为什么不赶走它呢?”

于其间(于之、于是、于何)三字的合音。如:

5.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6.青麻头伏焉。

7.且焉置土石?

例中的“焉”,等于“于之”“于此”,“生焉”即“生于之(此)”“生在这里”。例中的“焉”略同,“伏焉”即“伏于此”,趴在这(那)里。对这类“焉”字,《词诠》认为“用同,于是,实兼介词,于,与代名词,是,两词之用。”例中的“焉”约等于“于何焉置”就是“在放”。

盍、易,都念he

《尔雅·释言》:“曷,盍也。”《郭注》盍,何不也。”就是说,这两个字都是疑问代词“何”与否定副词“不”的合音合义。如:

同类推荐
  •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本书从关于给新教师“基本素养”的建议、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关于修身养性的建议等方面出发,以新教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叙议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新教师成长的各种建议。
  •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幽默的故事

    幽默的故事

    本套作品精选了中外最具启迪性和故事性的各类故事,并采取归类排列的方式进行表述,同时透露出每一篇故事潜在的深刻哲理。故事是美文的表述,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哲理,使广大读者容易理解,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故事没有冗长的说教,而是用富于启发性的故事来传达心灵和哲理的力量,以便我们产生共鸣并获得启迪。
  • 影视文学教程

    影视文学教程

    “电影与文学”既是文学院的专业必修课,也可作公共课开设。本教材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以文学与电影关系的主要问题为线索,按照章节将教材分为导读和选文两部分。导读内容应凸显历史进程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所在。所选文章力求具有代表性,涵盖中外研究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立场观点。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总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第二部分,文学研究与电影研究;第三部分,共同面对文化理想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第五部分,改编的差异性研究。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按类别分成“少年派:你是我遇见的另一个自己”“时光绘:乱世年华”“伽蓝雨:村庄与墙”“流光舞:心之所向在远方”“摩羯记:蝉鸣少年与恋桃镇”五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作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热门推荐
  • 成功学全书(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成功学全书(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本套丛书汇集了世界近400年来最伟大的经典巨著,包括了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奥里森马登等励志大师的不朽著作。《成功学全书》是其中的一册。这些作品无数次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全世界为广大读者所拜读,影响和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被公认为全世界副韦大的、最激动人心的励志经典。
  • 【完】邪魅转校生:转身依旧是你

    【完】邪魅转校生:转身依旧是你

    莫离以特优生的身份跳级进入了贵族学院,那个胸口上刺有蝎子纹身的叛逆少年凌子伦是她学会坚强的支柱。不曾想,天台上偶遇折翼的天使少年韩可初,使原本两个人的故事成了三个人的情感纠缠,年少的倔强,青春的叛离,在笑与泪中学会成长,转身,依旧是你……
  • 挚爱回归首席靠边站

    挚爱回归首席靠边站

    曾经,我把你当做唯一,追着你满地跑,可你却和外面的烟尘女子一再羞辱我,侮辱我,你把我伤害的伤痕累累,我怀着一颗支离破碎的心远赴他国,三年后,我回来呢,那个追着你跑的凌安安已经不在呢,蜕变成为自己的女王,我回来呢,南宫傲天,你准备好呢吗?
  • 神舞三国

    神舞三国

    不一样的网游三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快感。本书一改传统升级体系,以一种新的网游形式呈现给大家。群雄争霸,神舞三国!
  • 夺宝战记

    夺宝战记

    远古时代,神魔大战致擎天柱倾倒,整个天界塌陷,凡间犹如人间地狱。人帝女娲不忍凡间受苦受难,借炼五色神石补天,途中,奈何魔帝来扰,将五色神石的一个小角打碎,并掉落凡间。诸神合力击退魔帝,人帝女娲舍身化神石佑一方天地,保护人间千万年。而千万年后的今天,昆仑派弟子宋歪歪带着一口头婚约来到了川蜀市,寻找自己的未婚妻靳真真,从而开始了一段无厘头的修真探宝之旅.............
  • The Choir Invisible

    The Choir Invis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颜劫之凤凰于飞

    红颜劫之凤凰于飞

    为了复仇,她纤纤玉手掌控整盘棋局,一场本是她意料之内的嫁娶,扭转乾坤。为了复仇,她赌上一生幸福,谈笑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江湖掀起血雨腥风,在朝廷掀起阵阵波浪。他南晟霖,是秦国的王,原以为自己会掌握棋局,却一次次被她卷入纷争,为了护她,甘愿倾一国之力助她。他说:“你的仇,我帮你报,尽我所能,满足你一生所想。”他是楚复,楚国国君,为皇位而生,为皇位而活,却被她所惑,江山美人他都不想放手,可真心里,往往容不下算计。一盘棋,到底多少人在下?一个天下,到底多少人在争?计中计,情中情,一环紧扣一环,沉浮不定······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晴天真人

    晴天真人

    目空一切的修仙者守晴融入都市生活。嬉笑中有情感,低微中有尊严,战斗是对真理的认知,抉择是聆听心的回响。
  • 穿越之世界之巅

    穿越之世界之巅

    张阳在一次意外中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他穿越了,并且穿越到了一个顶尖家族的少族长身上,修炼绝世功法,站在世界之巅,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