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行车制动器控制速度,并尽量避免长时间过度使用行车制动器。若下坡使用行车制器的时间较长时,应适当停车检查制动器,发现温度过高时,则待摩擦机件冷却后再继续行驶,以免因制动器过热而使制动失败,从而无法控制车速,甚至发生危险,如图4-28所示。
下坡行驶,还应随时注意气压表的读数(气压制动的车辆),始终保持有效气压,一旦发现气压不足,立即停车。使用行车制动器时,制动踏板不宜频繁地、连续不断地随踏随放,以免过多地消耗压缩空气。
5.坡道停车
在坡道上须停车时,应提前选择好停车地点,并逐渐将车驶向道路右侧,用行车制动器使车辆平稳下降,待达到预定地点将车停住。
①上坡停车时,如图4-29所示,应先制动降速后,再踏下离合器踏板;待车辆即将停住时,踏下制动踏板将车辆停稳。
②下坡停车时,如图4-30所示,应先制动减速,待车速降至将要停车时,再踏下离合器踏板及制动踏板使车辆停住。
(坡道上停车须做好三件事: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将变速器操纵杆挂入低速挡或倒挡(上坡车挂1挡或2挡,下坡车挂倒挡);用三角木等其他硬质物塞住后轮,以防发生溜动。
6.临时停车
临时停车不需要停熄发动机时,可在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后,将变速下坡停车器操纵杆移至空挡位置,但驾驶员员不准离开驾驶室。
7.坡道倒车
坡道倒车时,若车辆向上坡方向倒,起步可按上坡起步操作要领进行。起步后,应控制好加速踏板,保持均匀速度平稳后倒。停车时,踏离合器踏板的速度应略快于踏制动踏板的速度,以免发动机熄火。向下坡方向倒车,起步时不可过早地松开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应与松抬离合器踏板同时进行。倒车时,右脚放在制动踏板上,首先利用发动机怠速牵阻车辆后倒速度,并根据情况用轻微制动配合。停车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同时踏下制动踏板,防止汽车后溜。
七、特殊道路驾驶
1.通过桥梁
目前道路上的桥梁大多数是水泥桥或石砌的平桥,一些边远地区或乡村还有少数的拱桥、木桥、吊桥、浮桥、漫水桥和便桥等。各种桥梁由于结构和使用材料不同,负荷能力也不一样。
通过不同桥梁时,均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操作方法,以保证安全顺利通过。通过桥梁前,应注意桥头附近的交通标志,遵守限制车速和载质量及轴重的规定,并适当减速、鸣喇叭。
(1)通过窄桥或路面不平的桥梁
通过窄桥或路面不平的桥梁时,应提前减速,换入低速挡,驾驶车辆平稳通过,避免在桥上换挡、制动、会车、停车。遇对面来车,让先接近桥头的车辆先行。若尾随行车则适当延长尾随距离,逐车通过,如图4-31所示。
(2)通过拱形桥
通过拱形桥时,因前方视距受影响,应减速,鸣喇叭,靠右侧行驶,并随时注意对面是否有车上桥,做好停车准备,如图4.2所示。
(3)通过漫水桥
通过漫水桥(或漫水路)时,应低速循固定路线匀速通过,途中尽量避免停车,变速和急剧转向。汛期过漫水桥时,应随时注意水情预报,若水流过急、过深,不宜冒险通过。车辆行驶中一旦突然落入水中,应在车辆落稳后,用脚踹碎车辆玻璃游出驾驶室,如图4.3所示。
(4)通过吊桥、浮桥、木桥及便桥脏。
通过吊桥、浮桥、木桥及便桥时,应提前减速,用低速挡缓慢匀速行驶,如图4-34所示。如果桥上有守护人员时,要听从指挥。过桥途中不得制动、变速或停车,以减少对桥梁的冲击和振动。遇年久失修的木桥,应先察看桥梁的牢固程度,根据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在确认桥梁能够承受的情况下缓缓上桥。过桥途中随时注意听察桥梁受压后的情况,若听到桥梁发生断裂声时,应加速行驶,切勿中途停车,发现桥面松动时,要注意预防露出的铁钉刺破轮胎。过桥后视情况停车进行检查。
2.通过铁路道口
(1)通过有人看管的铁路道口
①若道口遇道口栏杆(栏门)关闭(图4-35示),红灯亮,音箱器发出报警或看守人员示意停止行进时,应依次停车等待。
②驶近道口遇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过,遇道口信号灯交替闪烁或红灯亮时,不准车辆通行。
(2)通过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
通过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前,应提前减速,到达停车线时要立即停车,按先左后右的顺序观察铁路线上有无火车通过,确认安全后再低速通过。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得贸然通过,严禁与火车抢行。在没有停车线的道口,应将车停在距最夕卜铁轨5米以外的地方。
(3)注意事项
①通过道口时,视距不低于1千米,驾驶员必须在40米以外发现道口,在400米以外看清火车。
穿过道口时,以20千米/小时左右的速度,一气通过,不准在火车行驶区域内变速、制动、停车(图4-37示)。
③在火车行驶区域内发生故障时,应立即设法将车移开(图4-38示),不准停留和就地检修。
④通过铁路时,应注意轨道等突出物,避免损伤轮胎。
⑤在车辆较多,交通拥挤的道口,要注意观察道口对面是否有停车的空位,如果没有空位,切不可穿越道口,以免长时间在道口内停车。
⑥遇道口内的路面凹凸不平,铁轨又滑时,要注意防止车辆跑偏和侧滑,两手应紧握方向盘,把握好行驶方向,保持直线行驶。
⑦当道口内有行人、自行车,还有交会车辆时,应提防发生碰擦事故。
3.凹凸路驾驶
汽车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驶,车身颠簸得厉害,容易损坏机件,甚至驾驶员失去对方向的控制而发生危险。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凹凸路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驾驶员要有正确的驾驶姿势并具有耐性。行驶中下腰贴紧靠背,两腿分开,左脚放在离合器的左下方,两手握牢方向盘。身体尽量不要随车跳动或摆动。行驶速度要均衡,不要忽快忽慢。行驶中随时注意各部机件的声响及物资装载情况。通过后,视其需要停车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松动,装载是否牢固。注意路面的观察和选择,运用方向灵活,尽量减轻汽车的跳动。发现障碍应及时降低车速,根据障碍物的形态、位置确定通过的方法;如障碍物在道路中间,其高度低于后桥壳,宽度小于两前轮的距离,就该骑着障碍物过去。如障碍物不高但宽于两前轮距离时,应使用低速挡,让一边的车轮压在障碍物上,另一边车轮在平路上缓慢通过。如障碍物在道路一侧,另一侧能安全通过就绕行。
通过障碍物(a)通过障碍物前换低速挡(b)前轮接近障碍物时应加油(c)前轮上障碍物后,抬起油门,使前轮溜下加油时后轮上障碍抬起油门时后轮溜下通过凸形较大的障碍物,应用低速挡缓慢行驶,两前轮与障碍物成直角,前轮将上障碍物时应加油,待前轮上了障碍物后放松加速踏板,让前轮自己溜下;用同样的方法使后轮通过。
通过凹形较大的横断路前,应及时放开加速踏板,运用间歇制动的方法使车迅速减慢,马上换入低速挡,让前轮慢慢溜进沟里,前轮溜至沟底时加油驶出,前轮驶出后马上松开加速踏板;用同样的办法使后轮通过。
较大的凹形障碍物被发现较迟,汽车不能彻底减速或来不及换挡时,在下沟前应马上解除制动,让车辆自行跳过,严禁使用紧急制动通过。紧急制动时,汽车的总质量加上制动力,同时质量前移,很容易使钢板折断,加剧轮胎的磨损,甚至致使轮胎爆裂。经过较大的凹形横断路过程中尽量避免变换挡位,如减挡不顺利,会使车轮停在沟底无法驶出,只有等待过往车辆牵引。
通过连续不断的小凹凸路段或“搓板路”时,应保持适当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较小的坑洼,可用“斜进斜出”,使左右车轮先后越过的方法。
4.安全通过隧道、涵洞
通过隧道、涵洞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进入隧道、涵洞时,要在离洞口100米处减速,注意观察交通标志和文字说明,特别是装载高度和宽度的限制要求,并严格遵守。
②通过单行隧道、涵洞时,应观察前方有无来车,再视情况缓行通过,并适当鸣喇叭或开启前后灯。
③通过双行隧道、涵洞时,应靠道路右侧,以正常速度行驶,并视情况开启灯光。一般不宜鸣喇叭,特别是距离较长、车辆密度较大的隧道、涵洞内更不能鸣喇叭,以防噪声影响其他车辆行驶。
④隧道、涵洞内不可停车,因车辆出故障而在隧道、涵洞抛锚,应迅速请其他车辆拖出。
⑤隧道、涵洞路幅不宽,视线较差,有些路面潮湿、路滑,应随时注意前方来车和交通情况,并做好防滑措施。
5.通过路面上的小障碍物
发现前方道路上有小障碍物时,要注意观察和选择路面,及时减速,看清障碍物的形态、位置,再决定通过的方法。障碍物在路的中央,两侧可以通过时,可选择安全一侧的道路通过;两侧都不利通过,且障碍物低于汽车最小离地间隙,其宽度又小于轮距时,可使车辆左右轮居于障碍物两侧,缓慢通过;障碍物的最高点超过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又是硬物时,应换用低速挡,使一边车轮压在障碍物较低的一面上,另一边车轮压在平地上,然后慢慢地通过。
(第二节)复杂道路驾驶
一、城市道路驾驶
1.城市道路的特点
(1)城市道路的主要交通特点
①行人多。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尤其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道路上的行人十分拥挤。个别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规观念淡薄,违章行走,抢占机动车道;在无安全防护设施的路段和无指挥信号的交叉路口处,经常会有行人随意地横穿道路或在车道上行走。这种人、车混行的交通混乱现象,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
②车辆多。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各种车辆与曰俱增。出租车、小公共汽车数量多,尤其是个别驾驶员的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运行无规律,争道抢行,任意停车,妨碍其他车辆行驶;摩托车快速、灵活、任意穿行、超车;自行车数量庞大,骑行灵活,常常占道行驶。这种交通状况,致使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减慢,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容易造成堵塞,甚至发生事故。
③道路少。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虽然各城市对道路进行了大量的维修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的道路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路少、车多,始终是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一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另外,道路网络布局不合理,违章建筑和占道摆摊设点,降低了现有道路的利用率,使原有的矛盾更为突出。
④交通设施完善,管理严格。城市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较为完善,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特别是立交桥的出现,缓解了城市交通不堪重负的局面。城市交通管理人员多,管理严格,维护了良好的交通秩序。
(2)不同城市的交通特点
我国的城市有大、中、小(城镇)等不同规模,除了具有上述的特点外,城市的大小不一样,交通状况也不尽相同,以下是不同城市的交通特点!
①大城市:作为地区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多车挤,街道密布,交通情况错综复杂。但交通管理设施完善,组织严密,管理人员多,人们有遵守交通法规行进的良好习惯和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人、车各行其道,秩序良好。
②中等城市:行人、车辆较多,有相应的交通设施,少数人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较差,除城市干道外,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
③小城市(城镇):街道狭窄,管理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组织不严密。人们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常识,人、畜、车辆混杂而行。非机动车违规占道,乱停乱放,若遇集市,人、车十分集中、拥挤,秩序紊乱,常会造成交通堵塞。
2.城市道路驾驶操作
①汽车在快、慢不分的车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必须遵章守法,认真执行右侧通行的规则,各行其道,如图4-40所示。在快慢车道行驶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无漆化标线的线路(若路宽大于或等于14米时,则两侧各3.5米为非不限速车道行驶机动车道,其余路面为机动车道。若路宽小于14米但大于或等于10米,则居中的7米为机动车道,两侧至少各有1.5米的路面为非机动车道;若路宽小于10米但大于或等于6米的,则两侧1.5米路面为非机动车道,其余路面为机动车道)行驶时,机动车一般居中偏右行驶,非机动车则紧靠道路右侧行驶。如果因超车、会车等情况,必须占用他车的行驶路线时,按规定必须让有通行权的车辆先行。二是在只划有中心线的道路,机动车应靠中心线右侧行驶,非机动车则靠道路右边行驶。
②汽车在两种车道上行驶(即划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白色连续实线为车道中心线,划在道路的中间将道路纵向分成两部分,从而解决了车辆往来路线不分的问题。白色间断线为车道分道线,用以区分车道,靠中心线一侧的车道为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机动车道右侧的是非机动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如图4-41所示。根据各行其道的原则,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别在各自的车道内享有通行权,各种车辆必须在规定的车道内顺序行进。在通常情况下,不允许车辆越过中心线或压线行驶。若因故借道行驶,不准妨碍该车道正常行驶的车辆。当车辆越过人行横道时,不得妨碍有先行权的行人通行。
③汽车在三种车道(即划有小型快速车道、大型载货汽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时,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只准在规定的车道内行驶,不准跨线或压线行驶。划有黄色实线处,表示严禁车辆越线改变车道或越线超车。
④汽车在城市里行驶时应控制行驶速度。目前城市交通规则所规定的最高时速,是为我国主要车型的经济速度而制定的。对于通过繁华交叉路口、行人稠密地区、铁路和街道交叉地点,转弯、调头、上下桥以及大风、积水、结冰、雾天等能见度在30米以内,行驶中遇有喇叭发生故障或下雪下雨时刮雨器损坏等情况,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千米/小时。
⑤合理控制行驶间距(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间距离)和行驶横向距离。如遇特殊情况,行驶间距可增大1-2倍。在会车、让车或超车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根据车辆的位置、车速、道路、地形等变化,照顾到前后及两侧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车速和两车外侧间的横向距离。根据我国道路实际情况,交通管理部门对各种不同车速的最小横向距离和车轮至路边的最小距离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与非机动车间的行驶横向距离,在提前观察好各种车辆动态的情况下,要保持1-2米以上的距离。
在城市中驾驶车辆,应首先了解城市的交通路线和当地交通管理细则,必须集中思想,谨慎操作,严格注意行人与车辆的动态,正确判断交通情况的变化,遵守交通法规关于驾驶员的交通道德、指挥信号和交通警察的指挥手势、交通标志和标线。不得驶入禁行路段,注意安全车速和安全距离。掌握变更车道、通过交叉路口及人行横道的方法,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