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赛的过程与基本规则是:第一步进行自由练习,时间是两个各90min的时段;第二步进行排位赛,时间为30,5,以决定比赛时的起跑位置;第三步进行热身,安排在比赛日早上,时间为15min;第四步为正式比赛,通常以500km或者3h为上限,当然也有例外。如巴西的MilMilhas1000mi.大赛和比利时斯柏的24h大赛。任何车手在每场赛事中只要跑完20%以上的赛程,都可以获得分数。每场500km赛事中,只允许2-3名车手驾驶同一辆车,每名车手最多驾驶55%的赛程;在24h赛事中,最多允许4名车手驾驶同一辆车,每名车手每次驾驶不得超过3h,总驾驶时间不得超过12h,其中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h。任何车手不允许换车。车队的积分是计算每场赛事中,该车队内得分最高的两辆赛车的得分,实行10-8一6-5-4一3-2-1的记分制度。此外,按前一站赛事中车手的组别排名,在下一站赛事全程中,该车手的赛车要在前一站的车重基础上加重或减重。这种比赛,可以考验汽车的性能,主车手的驾驶总时间不得超过14h。它无论是对汽车还是对车手都是极其严峻的考验。到1998年为止,此项比赛获胜最多的是保时捷车队,共16次夺得冠军;获胜最多的选手为比利时车手伊克斯,共6次夺得车手冠军。
(二)勒芒24h耐久赛
勒芒24h耐久赛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具历史色彩的赛事之一。它是由法国赛车界的领袖杜杭、赛车记者法胡、赛车制造商寇基三人于1923年创办的。他们开办这项比赛的目的,是要为发展中的汽车工业开创一个真正能测试出车辆安全性、续航力和夜间行驶能力的场所,以加速汽车工艺的演进。勒芒大赛从1923年开始,每年6月在法国勒芒(巴黎西南约200km,人口约20万的商业城市)举行,其间1936年(法国大罢工)和1940·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停办过10次。最初的赛道呈三角形状,由固有道路围圈而成,包括3条长直道和3条U形弯道,从勒芒到MUL-SANNE,再到ARNAGE然后再回到勒芒,后来赛道长度经多次改变,目前长度为13.535km。在直线路段上,赛车的最高车速可以高达390km/h,一般只用3.5min就可跑完1圈。24h要跑340圈以上(1999年最高纪录是365圈),总行程约5000km。因此,它是在24h之内完成行程最长的汽车比赛(不停车检修)。比赛结果以行驶距离最长者为胜。在世界耐久锦标赛中,它由于所得的分数比其他站点高出2-3倍。所以是非常关键的比赛。参赛车队必须由主办大会邀请,多数欧亚着名汽车公司皆应邀参赛,这些厂家不惜耗费几百万美元参赛。因此,这一赛事已经成为各大汽车公司之间互相较劲的品牌赛。
在比赛中,汽车发动机长时间地吼叫,赛车不停地狂奔,车手精神高度紧张,丝毫不能松懈,要以最高的车速连续驾驶几个小时,容易发生疲劳甚至麻木,因此这种比赛是相当危险的,它无论是对汽车还是对车手都是极其严峻的考验。所以,国际汽联规定:限制赛车发动机的排量不得超过3-3.5L,由2名车手轮流驾驶,每次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h。主车手的驾驶总时间不得超过14h。
三、汽车场地赛
(-)方程式汽车竞赛
方程式汽车竞赛是汽车运动中最重要的一项赛事,规模最大,涉及的国家最多,受到公众的关注也最多。早期的汽车比赛,对赛车几乎没有任何规定,比赛的胜负主要取决于赛车发动机功率的大小。因此,为了夺取比赛的胜利,各赛队都极力加大发动机的功率。这样虽然有利于促进汽车技术的发展,但对比赛本身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时还给车手和观众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问题。为了证汽车竞赛的安全性和公平性,使这项运动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汽车联合会对于单座赛车提出了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其中包括赛车的车体结构、长度和宽度、最轻质量、发动机排量及形式、汽缸数量、油箱容量、电子设备、轴距和轮距、轮胎尺寸等,并根据比赛情况的发展,不断对这些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使比赛趋于公平合理,这就好比举重运动中按运动员的体重划分级别一样。于是,就有了所谓“方程式”
的概念。方程式是个数学名词,是从英文“Formula”一词翻译过来的,它虽有方程式的含义,但也有准则、方案之意。联系到汽车比赛,应把它理解为规则、级别更为准确合理。由于最初一家香港杂志将其翻译成“方程式”,也就将错就错地被叫下来现已约定成俗便这样沿用下去了。
国际汽联规定,按发动机的排量和功率,方程式车赛划分为三个级别:三级方程式(简称F3)发动机排量为2L,功率为127.5kW(170hp)二级方程式(简称F2)发动机排量为3L,功率为352.5kW(470hp)(-级方程式(简称F1),发动机排量为3.5L,功率为487.5kW(650hp)。后来,对一级方程式车赛作了两次修改:1992年,将发动机功率改为585kW(780hp);1995年,将发动机排量改为3L,功率改为487.5-525kW(650·700hp)。
(二)卡丁车赛
卡丁车赛是汽车运动中的一个特殊类别,是最小型的场地赛车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大众休闲、健身娱乐的项目。卡丁车赛始于1940年,首先在东欧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欧美得到普及并迅猛发展,当时这种运动称之为“高卡”,主要用于休闲娱乐活动。后来,人们尝试用它来进行竞速比赛,并感受到这是一项很有魅力而且安全的运动,从此卡丁车竞技活动广泛开展起来。但开始时组织形式十分松散,车辆规格和比赛规则也不统一,为使这项运动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时任国际汽车联合会主席的巴莱斯特先生,于1962年创建了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负责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推广卡丁车运动,制定并监督实施统一的规则和技术标准。从那时起,卡丁车运动有了很大的改变,形成了现代卡丁车运动,进入了一个健康的发展时期。1997年10月,国际汽车联合会根据全世界卡丁车运动的发展状况,经代表大会表决一致同意,将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更名为世界卡丁车联合会。自从国际卡丁车组织成立以来,已在全世界颁发了7万多张赛手执照,每年要举办上万次各类卡丁车比赛,列入国际赛事年历的比赛有150余项,为世界汽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许多着名的F1赛手都是从卡丁车赛起步的,如巴西车手埃尔顿·塞纳、法国车手阿兰·普罗斯特、英国车手尼盖尔·曼塞尔、德国车手迈克尔·舒马赫等,因此卡丁车运动被誉为是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的摇篮。目前,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参加卡丁车各类活动的人数已达8千万左右。
(三)印第安纳波里斯500汽车大赛
印第安纳波里斯500汽车大赛,是美国举办的一种着名的汽车场地赛。这项大赛的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一些汽车厂家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建立起一条土跑道,用来测试汽车产品的耐久性,很快,这种测试就演变为正式的比赛。在1911年,进行了首次比赛,一直延续至今。开始,这一赛事由美国汽车协会举办,后来各车队与协会矛盾尖锐,在1978年由18支印第车队联合成立了“印第锦标赛赛车队有限公司”,建立了赛事管理机构,制订了独特的比赛规则,从1979年起独立举办系列车赛。所以,这一重大赛事目前不受国际汽联的管辖。一年一度的此项汽车竞赛在5月30日举行,总赛程为500mi.
(800km),地名加上赛程就成为此项竞赛名称的由来。
“印第500”赛车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类似,也是四轮外露、单座、纯跑道用赛车,但发动机参加第92届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500大赛的赛车不是汽油机而是以抗爆性能好、冷却作用强、排放污染少的甲醇为燃料-并采用涡轮增压、8缸、排量2.6-3.4L,输出功率700·850kW的发动机,油箱容量限定为151L,但允许中途加油。赛车禁止使用各种先进的电子装置和自动换挡装置,车子质量较重,约700kg。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跑道为规则的矩形跑道,四角为弧形弯道,可高速转弯,每圈2.5mi.(4km)。全程需跑200圈,最高奖金达到上百万美元。这项大赛虽然是美国式的汽车竞赛,但也受到欧洲赛车界的重视,一些一级方程式赛车手也曾转向印第车赛发展。
(四)直线竞速赛
直线竞速赛是汽车场地比赛项目之一,是专门为了决出跑得最快的汽车,以及创造新的汽车车速纪录而进行的比赛。这项赛事在二战后起源于美国,并于1951年成立了美国竞速赛车协会。它与田径比赛中的短跑赛有许多相似之处,其竞赛结果代表了汽车行驶速度的极限。比赛按不同车型及发动机排量分为12-14个级别,在两条并列长1500m、各宽15m的直线柏油跑道上进行,实际比赛距离为400m(1/4mi.)或200m(1/8mi.)。
使用特别设计制造的活塞式或喷气式专用赛车以汽油、甲醇或煤油为燃料,车重在500·1000kg之间,一般可在5s之内从静止加速到400km/h的极高车速。由于赛车大都是业余爱好者自己特制的,因此,其种类令人眼花绩乱,所起的名称也是五花八参加直线竞速赛的!圣异汽车,门,如:“耗油王”、“发烧友”、“超级车”、“喷气发烧友”等。其中“高级酒精发烧友”级的发动机容积达8.930L,输出功率2500hp,速度达382km/h(三脚架高级燃料车”级的发动机容积为8.127L,输出功率5000hp,速度可达460km/h(喷气发烧友”级的发动机输出功率高达10000hp。比赛时每2辆赛车为一组,实行淘汰制分多轮进行直到决出冠军。采用定点发车方法加速行进通过电子仪器测量从发车线到终点线的行驶时间评定成绩。由于这项比赛安排紧凑、淘汰激烈、场面紧张,赛车那惊天动地的轰鸣、强烈剌鼻的气味(甲醇燃料的味道)和异乎寻常的速度,对于喜欢剌激的美国人来说,的确是一种理想的竞技活动。
任务四赛场上的悲剧
“极速、狂飙、热辣、惊险、剌激、时尚”是F1赛车运动的代名词。作为一名F1车手,其从事的职业无疑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2004年年初,欧盟将实行有关新的车手死亡规定,目前8个欧盟会员国已经执行此项新规定,而另外7个会员国保证在2004年3月开始实行新的车手死亡规定,这7个会员国其中包括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这使人们原先以逐渐沉淀了的、淡逝了的F1悲剧的旧忆痕迹,重新祭出F1赛车运动发展史上曾演绎过的亡魂悲剧。
在20世纪60年代,平均每8站比赛就有一位车手重伤或死亡;最严重时,平均数减少到每4站。70年代前后,F1比赛安全措施实行以后,每40场比赛中有1人丧生。1980年至2003年,死亡数字下降为每60场中有1人。
拼搏和取胜的欲望是强人的本能,更是体育运动的精髓所在,这在F1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每一个F1车手都是英雄。他们凭借智慧、勇气、纯熟的驾驶技巧驾驭一切。F1比赛是迷人的,但同时F1也是让人毛骨悚然的。死亡和灾难从来离F1不远。
其实说到底,赛车运动本质上就是危险的,而且这种危险注定要存在下去。F1历史上有很多黑暗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