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4400000018

第18章 读古马诗歌的虚无禅境之美(1)

张玉玲

阅读西部诗人古马的诗歌会给人一种惊异之感,他何以能把诗歌写得如此宁静?如此孤冷?如此神秘?他的诗歌与喧嚣的尘世拉开了距离,俭省沉静的语言,留白的艺术之美无不将你深深吸引。正如燎原所言:“解读古马的诗歌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种考验。因为在它似是为我所熟悉的外表之下,却伏藏着秘密陌生的游离内质。”那么,挖掘这一内质无疑对于进人古马的诗歌世界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通过论述古马诗歌中的虚无禅境之美,来靠近诗人隐秘的实质,以此揭示诗人诗歌所蕴含的诗美特征和艺术手法,从而以期来较准确、全面地解读古马的诗歌。

古马诗歌呈现出虚无禅境之美,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以孤冷静默为底色的超验之美,虚实相生的中国画式的留白效果。

古马的诗歌具有静默之美,或者说所有的诗歌都以静默为底色,即如这首诗歌:

一个人死了

一只碗倒扣在大地之上

麦田上空的乌鸦

两粒去年的黑小麦

被风吹向落日

——《青麦掩映》

在一派荒凉凄清中,一切生命似乎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向宿命的结局,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但是那倒扣的碗、那落日所象征的结局又焉知不是新的生命开端?因为在生与死之间,那摇摇欲坠的落日也因感到寒冷和恐惧而渴望着乌鸦关爱的眼睛,渴望着“两粒去年的黑小麦”,是的,死亡常常会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回头盼活,带着那种乳儿盼母的饥饿感。当然,怎样理解这首诗不同的读者或许会有迥异的见解,诗人似乎也要尽力把他思想的端倪掩映在青麦中,欲说还休,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人为呈现他心中的大红(落日)与大黑(乌鸦)所选择的底色却无外就是静默。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以静默作为自己诗歌的底色呢?静默是一种什么力量?我们说“静默”对于诗人古马来说,不仅仅被看成“无为”的理论姿态,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性策略,它同时是理性主义的积极工具和一种智能化的哲学方法。古马诗歌中的“静默”,不等于维特根斯坦哲学意义上的“对于不能谈的事物就应当沉默”的理论原则,而是回归到古典怀疑论哲学的“无言”以及庄子的“悬解”、“坐忘”、“吾丧我”等思维境界,沉醉于对于所有理论存在展开逻辑否定的解构性活动的美学化场景,由此遗忘种种先验的哲学前提并驱逐任何一种主观概念在自我心灵的存在,有意识地缺席若干被崇拜为“真理”的精神偶像。

从工具论意义上,古马诗歌中的“静默”精神期望是,它不依赖语言去乔装思想,而是以“静默”去“思想”思想的本身。语言不仅仅充任它执行思想的工具,而且作为自我生命的本体化之结构。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对我们智性的蛊惑所做的斗争。”这仅仅包含了一半的合理内涵。其实,语言如同古希腊神话里的两面神,它呈现着两副不同的面孔:一方面,语言也许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依附着人类的工具意识;另一方面,语言永远是思想的碎片和心灵的幻象,语言所拥有的意义的表现性特权极其有限,也未必如海德格尔所声称的那样“语言是存在之家”,从而使语言获得了超越主体性存在的另一种神秘的本体论资格。古马诗歌中的“静默”包含了精神的悖论,它既将思想托付给语言这位不可靠的经纪人,又保留着对语言这位不能信赖的精神同行者的理性警惕。它在看似形式化的“静默”的孤独途中,以个体的独白去回避社会化的喧嚣,它将精神的自我放逐途中的惊鸿一瞥的无言“独悟”看做是诗歌美学的最高形式的方法论原则。因而,诗人将自己的诗歌底色涂抹成“静默”的无声之色,这是诗人的美学原则,也是诗人认识自我的一种精神方式。诗人希冀在诗歌美学殿堂的语言喧哗里倾听到自我的心声,而这种“静默”的倾听,则是试图点亮照自我心灵的哲学灯火的坚韧努力。同时,“静默”也是一种思维状态,它孕育着智慧的发现。因为它承袭了老庄哲学“大美不言”的思想箴言,承袭了禅宗“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不假文字”的深刻信仰。它渴求“拈花微笑”的“静默”境界,渴望“天人合一”的逍遥境界。对此,诗人古马也有论述。他说:“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老庄哲学。‘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在创作中,我总是力图使自己的呼吸融人风景当中,以求物我两忘,和世界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是我向往的一种理性的境界。”

也许正是将静默作为诗歌的底色,所以诗歌也才拥有了一种“拈花一笑”、“天人合一”的意境之美,才有了虚无禅境之美。早在诗集《胭脂牛角》中诗人就已经成功地使用静默来塑造自己诗歌的美学境界了,像《雪月》《鸡鸣寺》《马牙雪山》《浮标》《狗·蝴蝶》等无不是写静默的佳作。像这首《明月照临》就颇有代表性:

一只野狐

纵火而去

烧黑了远山

旷野寂静

水在暮霭镀红的青石下

低语

夕阳在水声中沉淀

明月

从野狐逃离的地方升起

惊醒了满山雪色

再看一首《雪月》:

杨树尖顶的月

正被一把哨响吹得下雪

雪月风花花开花落

花非花

非月非雪非她

唢吻声咽时

月在叶上

月在叶下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到,诗人已从字面上撤退,我们已感受不到诗人匠心操作的痕迹,也感觉不到作者主体意识的颤动,诗里的人生体验的默默流淌是那么自然、真实。这种撤退实际上是一种隐匿,巧妙地使读者不在诗中发现诗人的面孔和声音。因而这种撤退是一种遥控,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回归。诗人从字面上撤退,更容易使笔下的感觉符合生活的真实。那种恬淡、自然的生活情趣有静默、超脱之美,有一种彻悟般的禅境之美。

古马在诗歌中创造一种“拈花微笑”的意境,以求达禅境的瞬刻永恒。这种庄禅人格理想,不是对宇宙本体的认识,而是要帜树人格理想的范例,把人的本体与宇宙本体并举,使人与自然融会、契合,达到超越和永恒的境界。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点,那就是诗人在企图体现一种生命活力与客观自然的超然,但融会的同时,掩饰不住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哀。我们也可以说诗人在力图实行一种超然的逃逸,在静穆、辽远中,表达一种渴望与外部世界的现实永绝的深沉感情。古马的诗歌创作中,沉潜了诗人深沉的悲寂意识。这是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面。诗人在看似超然、静默的诗歌底色中仍然渗透着诗人内心对人生的深刻感触,那就是苍凉、哀愁的闭合心态,表现在诗歌中是诗歌瘦冷的美学特征。诗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自然的荒凉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地方其实是在都市当中,在都市的滚滚红尘中,一个人太渺小,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大自然当中,你就容易回到自身,回到人性当中。”从这段话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古马对都市人生活处境的感受,感受是太渺小。而在大自然中,就容易找到自我。这一感受对于我们解读古马诗歌是有帮助的。诗人虽然能够巧妙地从诗歌中隐退,但是那种对人生的深刻体验还是以一种审美化的情绪融人诗歌的字里行间。他的大部分诗歌给人以静默之美,也给人以孤冷、清瘦之美。这就是这一悲哀情绪的流露,像诗人的《雪》,就给人以瘦冷的感觉:

山脊上

一匹年轻公狼回头之际

历史的天空再一次被单于的腰扭动了

雪落阴山

连夜偷袭黄河的大雪

弓弦的捷径上

只宜跑动着一匹并不长味的孤狼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刨去了事物的表层世态和逻辑,直照心灵深处;在情感意蕴上,有着一种柔和而痛苦的隐情。因为作者心理原型极端内倾、敏感,从而使其意识形象深沉地浸漫在他的意识精神之中。在这首诗中,意境是超然的,同时也是寒冷而孤独的。诗人将诗歌中的现实与实际人生现实拉开了一个闭锁的心理空间,诗人成功地退逸到心隅之一角。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诗歌也便获得了一种感染人的力量,因为心理与现实的反差越大,悲哀的情绪越浓,诗歌的张力也越大。

古马的悲哀与孤独,是他企望超离现世的人际关系,转向内心的人与自然的融会契合的情感流布。这正是当代世界文学向内视察的美学现象的一个迎合。诗人在自然中沉人愈深,化得愈淡,他的时代忧患意识愈敏感,愈难以超越现世的精神悲哀。这种精神与现实的内在冲突,是一种生存的本质。诗人在创作中渴求一种无限的至境,以此实现对人生理想的寄托,对社会束缚的反抗。这种精神悲哀,是诗人自由精神的觉醒,也是他艺术精神的一种悲哀与孤独的情感体验。诗人从静默中透见的悲哀,与其说是表现在诗歌中瘦冷的外自然,不如说是源于诗人意识深层的内自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我们再来分析一首诗歌《焉支花》:

根下单于睡觉

头上牛羊乱跑

焉支花

颜色在你手里

你举着一年一度的云

风儿吹手儿摇

祁连山下的女子

脸似胭脂腰似草

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淡墨水彩画,画面意境辽阔而宁静,然而,诗歌的底色却有着一抹淡淡的悲哀,似在不经意间诗人将历史和现实的空寂孤独感传染给我们。这正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达·芬奇通过色彩的映衬,把微笑寄融于永恒的色调之中,表达了他欢乐的情感层面;另一方面,艺术家在微笑的背景面,以阴冷的色调,明确地表现出那种哀伤、忧郁的灵魂,忧伤的灵魂被涂抹在一层阴冷的色调中,而象征欢乐的微笑,不过是这种哀伤忧郁情绪的映衬。诗人也是如此,他将自己的悲哀意绪,融化在他的虚无、静默的禅境之中,从而,使诗歌表现出繁复的意境美。

古马的虚静禅境的另一诗美特征是具有虚实相生的中国画的留白之美。这是诗人宇宙观和空间意识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我们宇宙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为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庄子说:“瞻彼阙(空白)者,虚室生白。”这个虚白不是几何学的空间间架,死的空间,而是创化万物的永恒运行着的道。中国画所表现的万象,是出没太虚而自成文理的。画家由阴阳虚实谱出的节奏,虽涵泳在虚灵中,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抚爱万物,而澄怀观道。所以,中国画非常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所谓留白处更有意味,古马的诗歌就具有这样一种意味。他善于写虚,写静,注意诗歌的整体结构,使诗歌具有虚实相生的留白之美。如《我行其野》:

一块石头一座找不着门的神庙

前有野草后有蛐蛐白露她她

在石头中可能容纳一粒

青稞大的舍利

秋天深了

一只栖落在石头上的兀鹰

不是我遗弃的旧鞋

诗歌虚虚实实,古雅而又现代。这首禅味很浓的诗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第一节)第一句是虚,比喻奇特,将我们带人虚无之境。第二句第三句写实,质朴可爱,第四五句笔锋一转,又写虚,与第一句暗合,过渡自然,不留痕迹。(第二节)跨度陡然增大,“秋天深了”,干净利落的语言,用来烘托苍凉的气氛,这是写实,紧接一句深藏机关,写一只栖落在石头上的兀鹰(由它暗示藏族的天葬),奇特但并不突然。因为上节提到过“舍利”,所以文脉相连,十分自然,这句也是写实。最后一句诗人却又说“不是我遗弃的旧鞋”再写虚,不禁让人想到,茫茫世界我的灵魂究竟在哪里可以得到安置呀?整首诗歌意境清雅悠远,禅味深浓,诗歌空白处很大,令人再三回味。诗人用单纯的构图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我们透过诗人深藏而又清浅的文字甚至能感受到诗人隐秘在内心的苍凉感和悲哀感。

同类推荐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失守的城堡(下)

    失守的城堡(下)

    本书为散文、诗歌和摄影集,是一部描写西海固人文历史的画卷,作者以西海固大地上众多遗留的城堡为对象,以散文形式进行描述,以诗歌进行抒怀,以摄影作品进行展示。是一部图文并茂,具有历史阅读和审美价值的图书。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热门推荐
  • 长恨歌:风雅颂

    长恨歌:风雅颂

    宫苑深深,她的爱情在天边,在彩云之下。一曲长恨歌,过尽千帆皆不是。"不要告诉阿雅,我死了告诉她我活的很好,她好哭,你别招她……""纵使你是天生的星星,我也能摘下来。"十里红妆,横刀立马的少年,说过将天下送给她。她穿着红衣,日复一日的等待。七月七日长生殿,天上人间会相见。她能否最终得偿所愿?
  • 地心争霸

    地心争霸

    风萧萧兮天欲雨,江湖风波四界起。妖魔精灵风云变,盘古之城坟千里!孙一帆,一个普通中学生,从地表穿越到地心,是偶然还是还是另有预谋?修武,我体质薄弱,难道是废材?兄弟,我在明你在暗,你到底要杀我还是救我?爱情,这个……抱元守一!法宝,我多的是,不过读者大人您要坚持到最后才能全部看到:赤霄御飞龙(赤霄剑),天云舞苍生(天云剑),伏羲琴声动(伏羲琴),圣珠功与名(五圣珠)。
  • 位面交易之商业大亨

    位面交易之商业大亨

    王天好心救下的一只猴子,送给他一枚神奇的戒子,让他开始了一段传奇的人生。升职?好吧,一般都是我给别人升职!加薪?好吧,你的薪水从这个月开始上涨50%!招聘总经理,任命ceo。拳打高富帅,脚踢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哦!新人新书!求各位大大多多收藏,多多指点!谢谢
  • 诸神叹

    诸神叹

    诸天之上神咏神叹,捏碎命数的碎片,走在生满彼岸花的小路上,踏碎那些自称神的石子。万军之战,尸骨与花,多如海沙。只身于尸骸之中,独自颠覆世界,孤身一人的战斗,身后是十万雄兵。我要让诸天的神,感受到黄昏,来不及最后的一声叹息!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盛宠二婚,宋先生好幸孕

    盛宠二婚,宋先生好幸孕

    四年前,梁锦橙听婆婆的话,用自己的子宫给宋轶贤生了一个孩子,四年后,这个男人带着孩子逼她离婚。宋轶贤近九年的时间,都在找一个鲜嫩的女孩儿。那是第一眼就让他沉迷其中的女人。梁锦橙顶着“宋夫人”的名号为非作歹的时候,宋轶贤只轻飘飘的一句:“我惯的!”羡煞旁人。
  • 星空迷幻

    星空迷幻

    一支玉簪使他们相遇,也让分离千年的他们重逢......水系女王步步高,桃花漫上半山腰
  • 无上魔念

    无上魔念

    太清仙宫的第五脉的林轩得到一把普普通通的木剑,木剑内却有一道奇异的剑意,宫内演武一直垫底的第五脉,却因为林轩的原因首次打入四强,也引起了仙宫内对他的嫉妒和猜忌。温柔可爱的魔女,痴情的异色门女帝,千羽门的瑶仙子,巫族的绝情蛊,禅宗喜好龙阳的绝色和尚,大雷音寺的妙僧不二,还有十万大山内的千年天狐,这些交织在一起,将会在十方大陆卷起什么样的波澜,敬请收看。
  • 我们都在寻找的未来

    我们都在寻找的未来

    寻找的未来,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这本身就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所以相信自己就行了。
  • 勇将

    勇将

    现代偏远地区警察刘勇,因为无法忍受偏远地带盘踞的黑色小势力,与之争斗,然而,孤掌毕竟难鸣,坚持本心的刘勇伤痕累累,最终选择与黑帮头目同归于尽。掉落河中的刘勇,神奇般的续接了二千年前不慎落水的蜀将性命,并继承了不俗的武艺。蜀国伐吴前夕,刘勇被贬到偏远的平武,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三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