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4400000012

第12章 我读古马

宋子刚

去年在甘南的蒙古包内,与阿信、韩少君就讨论过古马的诗。在兰州见到古马,就问他“你是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感受转化为个性符号很强、高渺精瘦的句子的?”——因为我读过徐兆寿·古马的《访谈录》中古马有讲过沃尔科特说:“一个人最多只能在周长三十英里的范围内写作,这是他的诚实所决定的。”古马在这句话中找到了“诗歌地理”的提示,并表示三十英里的范围太狭隘了,“西部是我的诗歌兴趣所在”。而我在沃尔科特的话中却更留心所表达的“写作的诚实”这样的准则,我相信如果在一首诗歌中能准确地找到诗人的现场定位,那么他的写作自然诚实可信。为此,古马打开了话匣子,讲了许多许多,当时还有于贵锋和梁积林在座插言。我听进去了一些,更多的是感受着诗人们在一起互相激荡出的智性,和内心那种非常干净而又固执的东西。

有了印象深刻的直接交流,再读一遍古马的诗集,就特别注意到他《创作自述》中的这句:“诗应是舍弃——形销骨立,立一排干柴。”后面形象的比喻来自他的《柴》中:

谁的山上有柴

谁肯让我上山去砍

而不知名的樵夫

已经背着落日

背着大红的颜色

下山了

望尘莫及

晚风刮走我的血肉

我形销骨立

立一排干柴

没有人会想到这首诗和古马的诗学主张相关吧?开头探寻“柴”,最后找到的竟是自己的“形销骨立/立一排干柴”,中间自然经历了失落乃至痛不欲生的阶段。你的来处便是你的归宿,樵夫的粮食、诗人的光明,还有人类的孤独等等主题都可以在这则小小的“诗体寓言”中找到寄托。它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画了个圆,形式本身是完满的。类似对诗歌结构的驾驭能力,在古马早期的《马牙雪山》中巳极天赋地体现出来了:“六月的天空下/白牙白牙白牙/峰峰向我呲着//我惊心如一株小草/怕风吹动/直到我走出老远老远/仍然有牙齿‘咯咯’错动的响声//那匹好牙口的马/在我背后”。初看年轻的古马,在这首诗中,还留有“那匹好牙口的马/在我背后”的悬念;仔细推敲一下,结尾的疑惑在诗的开头已经明示:那就是那匹好牙口的马,它最后遗留于世的,也仅仅是那副好牙口而已——白牙白牙白牙/峰峰向我呲着——它的来处毫无疑问又成了它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这次,同样的道理被倒过来说了一下。这是不是给初学写诗者一个可以模仿的范式?我还想到了在干柴和白牙这般尖刀般物象的背后,是不是也无意识地暴露出诗人天然地具有去繁就简、无牵无挂又能突然犀利出击的个性风格?

“诗应是舍弃”原本是诗艺基本的要求,但古马显然在那里找到了更多自己的实惠。对艺术来说,偏执就是力量。再想“舍弃”,一方面是削减(如造句的抽离和削尖),还能做的就是借鉴国画中的“留白”,也即让句与句之间产生断裂吧。但是断裂和留白又不完全一样,因为诗歌阅读是个有时序的艺术,诗是历时的,而绘画作品是瞬间“共时”的全部呈现。所以诗歌的中的断裂在我看来更像电影中的蒙太奇:出现前后两个镜头,中间的关系、两个镜头之间关系的结论由观众自己得出。比如第一个镜头是一身缟服的妇人,第二个镜头是妇人在坟前放声大哭,那么一般观众的想法就会是一个寡妇在痛哭她死去的丈夫。当然,真实的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坟墓里埋的只是那女人的情夫——那样倒接近于“诗”了。所以剪辑很关键,而故事的完整是基础。我一向并不看好靠材料的缺失、消息的暧昧来制造所谓的蒙人的“诗意”。还有如果你想在断裂上下一番工夫,那么有限的提供必须要格外的清晰可指,这样就不用仅指望靠阅读的误会来完成你的诗歌了。记得前不久我在谈论老诗人蓝角的一组诗作时,提出过一个“过道上的艺术”的观点,这会儿想说的是:“过道”是一种控制中的自由。我们不妨继续通过古马的诗作来阅读比较。

《客居秦州》:

酒瘾犯了

老杜说:

大花小花好典当

春啊,

我要你的衣我要酒——喝

渭水河畔第1997座酒店

我偶来独酌

老杜和我

像两只碰不到一起的酒杯

无缘有缘

——他也可能就是捏着三个小钱

刚从窗外一晃而过的

那一朵

孤云

这一首故事完整,剪辑得当,性情真实,余味十足。再看另一首《罗布尔卡的落叶》:

罗布尔卡只有一个僧人:秋风

罗布尔卡只我一个俗人:秋风

用落叶交谈

一只觅食的灰鼠

像突然的楔子打进谈话之间

寂静,没有空隙

这一首更像中国画,上两行权当浮云一片,下一段实景细描,中间是留白。一僧一俗、一阵秋风,一小灰鼠、一地落叶,清晰处如电影的特写镜头。

接朋友的电话说古马的诗歌虽不失清丽,但未免单薄,就像舞台上身着薄衫的高个男舞蹈演员,虽出众,却已寄生于“比喻”。我回答比如旧诗中“白日依山尽”这样简明却根本的东西永远要有,这是其一。另外那天谈话时古马特别推崇乔治·塞菲里斯的一句话:“在某个煤窑的最深处,最后往往会有一匹白马,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便是不惜任何代价把那匹白马找出来。”——那么以最后最深处那匹白马为追求的诗人自然会是具体生活材料的反对者,至少是不屑一顾,因为煤窑封闭、结实的存在必须被减压或彻底虚拟化才会有意念中的白马飘然跃出。在我看来,这样的白马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无”,是对巨大的“有”说的“不”,是“使存在者作为存在者对人的此在启此出来所以可能的力量”(海德格尔论“无”时语,下面有关引号中也是)。所以古马常有狠句,如“青稞换盐/银子换雪//走马换砖茶/刀子换手//血换亲/兄弟换命//石头换经/风换吼//鹰换马镫/身子换轻//大地返青/羊换的草呀”(《倒淌河小镇》),还有“羊皮作书/汉人如字”、“红灯照墨”、“落日如妻”等等。因为这般到达,古马就有总结出“我的诗应是强暴”,其实这和之前的“我的诗应是舍弃”终归一致。“此在意味着嵌人‘无’中的境界”,具体到古马的作品,如《大雨》,表现为对藏与露的洞悉:

森林藏好野兽

木头藏好火

粮食藏好力气

门藏好我

闪电

为啥藏不好美丽而痛苦的脸

大雨半夜敲门

大雨要我泼出灯光

给你腾个藏身的地方

这首诗里,发生的就是“煤窑、白马”之意象的多重变异和置换。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氛围中,物象的藏与露简直是人与天的机巧与合谋。当然,我更愿意像个普通读者那样去品味古马在这首诗的意境中所传达的一种精雕细镂的关怀。

长诗《光和影的剪辑:大地湾遗址》(第三节):

一只盛满水的尖底陶瓶

一个承受着阳光击打的怀孕的女人

幸福碎裂的陶片

使她蹲在地上也无法收拾自己

但是,那并不流失的水瞪大眼睛看着我

——水保持了陶瓶本来的形状和一个婴儿天真的神态

这段描写,无疑是古马诗艺的极致发挥。短短六句,他不仅让千年以前“碎裂的陶片”装满了水,而且还让陶瓶里的水在陶瓶破碎后还保持了难以想象的水雕的形状,活脱脱凭空抓取了一个“无”!最后最深处那匹白马真的被找出来了,而且增加了一副婴儿的面容——无法站立的,承受击打的,破碎后又无法收拾自己的,最后像一个婴儿那般瞪大眼睛看着我的——面对这样悲哀无力的存在,难怪古马又要说“我的诗应是关怀”。

古马在谈到自己的诗艺时,第一点,就说到了关怀:“悲痛、爱、恨及死亡与生俱来,我用诗的牛角,对人性中最本质、最原始的事物吹奏低音的关怀。”通常文本中的“关怀”算是个大词,针对的往往是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至少也是个人良知的扩张体现。关怀是要有本钱的,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自身”说的就是中国文人的个性关怀是在中国历来专制严酷的情况下的一种权衡之计。曹子建称臣其弟,有“宝剑不在手,结交何须多”之知命吟赋,难怪古马在“关怀”的前面加了“低音”的压制,用的却是“诗的牛角”——给人感觉像是在以大搏小,所以它更能针对“人性中最本质的、最原始的事物”。倒也是,古马的诗作中不乏大义凛然的出击,但笔触的得意却往往落在细微深刻处。如《我梦见我给你送去葡萄和玉米》中有“我被你紧盯着的双脚/像是粘带泥土的不安的根//看不见的根须/在你客厅的地板上寻找裂缝”这般细致人微的描绘,我的脑海里立马闪现出一个扛着麻袋的农民老父和住在高楼大厦的城里儿媳的形象——敏感地碰撞于这看似庸俗却是真实的悲凉之细节中……但诗中又提到“这是西域的葡萄/是匈奴人在向阳的山坡上种出的玉米”这样民族和地域的背景,那么诗人的关怀可能又有较高层次的企图了。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在诗里加些异质的东西,以增加文本的口感。再读《花园的墙》:

蝙蝠乱飞的黄昏

我秉承花园里一棵古树的旨意

把那个因怀孕而被处死的年轻姑娘的尸体

不从大门,从花园的墙上凿开的一个洞中

运往外面的黑夜

丁香花的芳香一阵阵飘向洞外

仿佛春天给死亡的陪嫁

毫无疑问,诗中所写的是一出古老的悲剧,而诗意的爱抚或关怀:“丁香花的芳香一阵阵飘向洞外/仿佛春天给死亡的陪嫁”,恰能给因这种灭绝人性的杀戮给阅读造成的无比压抑带来一丝喘息,乃至唯美的化解。还有三句咏物小诗《磷火》:“荒野的白骨啊/只是想和世界最后的余温/再多厮守一会儿”——写白骨在庄子那儿能与骷髅冷静地对话也算“齐物论”作用下很超越的境界了,古马却更加一层匪夷所思的温情脉脉。《草原,大雨滂沱》:“湿草的气味包围着村庄/牛粪煨火酥油打茶/年迈的父母梦见浑身淌水的小河/梦见在雨中赤脚乱跑的马莲/他们失散多年的孩子/一高一矮/一东一西/沿着闪电的指示/跑进家门”。人邻说“古马诗歌的本质是美和抒情的”,我更在意“美和抒情”再加上这种细腻的关怀支持了古马写作的诚实度,而这也正好回答了我文章开始的设问。不妨还问一下,类似这般压抑下的喘息和唯美的化解是古马的关怀所指向的“人性中最本质的、最原始的事物”吗?顾城在分析《红楼梦》时有说:“贾宝玉对女孩子的珍惜,和林黛玉对自身的怜惜是一致的,是对于自身和本性的信仰和热爱。正是这种洁净的热爱,使他们洁身自好,但是又不明白,这种美丽是从哪里来的。整个红楼梦就写出了这种思想变化……直到最后贾宝玉才知道了:这些美丽是天上来的!答案就在这里。一切都是太虚幻境的一个影像……”我以为,如果说人只有自己本身才是那种能够关怀的“最本质、最原始的事物”,那么古马的“美丽”并非来自“天上”,人间万事万物也非“太虚幻境”,正如诗人《生命》所写:

雪山围拢着牛羊

水围拢着火

一朵燃烧的白色的花

一只溺水的女人的手

在黑暗的旋涡中

世界,我要为你生育

——此时,古马像个年轻的一家之主,一边营造着围拢的意境,一边关心着生育之事,他的深度是同时看到了黑暗旋涡中的溺水之手。因此,他既是我的一位积极乐观的普通邻居,又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同类推荐
  • 文学史的文化叙事

    文学史的文化叙事

    本书收录了《关于中国早期历史上游侠身份的重新检讨》、《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新考》、《汉赋与赋诗制度》、《关于中世文学开端的一点想法》等。
  •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本书收录《化外荒原》、《神圣的泥土》、《山城的静中消息》、《在这桃花盛开的时节》、《挽住芳菲》等散文作品。
  • 自由谈文学

    自由谈文学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难得潇洒》、《“好汉奸”论》、《文人风骨》、《街上流行》、《文人的怪》、《话说王伦》等三十余篇文学评论。
  •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鲍尔吉·原野的发诸两端:急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除部分代表作品,本书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 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心灵

    本书作者没有按常规的教材模式来编写则是显而易见的。全书五十一个专题,既不按朝代也不按文学潮流加以分期,只是大略地依照时间顺序,挑出作者心目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与作品加以介绍和论析,而自然而然形成具有 “史”的意味的流动。就好像在一大堆成色各异的珍珠中挑出了最漂亮的珠子贯穿成链,显得简洁而好看。体现了文学史的感性化特征,也体现了历史学的思想性特征。
热门推荐
  • 凯旋归来,我们还爱

    凯旋归来,我们还爱

    王俊凯与童凌雪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幸福的在一起,多少年,他们默默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彼此的不信任。年少时,懵懵懂懂,那时的天真,造就了两人无忧无虑的生活,可现实就是那么的残忍,又让两人不舍的分开,身隔异地,他们究竟能不能守护住爱情?
  • 《焕辛》

    《焕辛》

    世界混乱,三界崩塌。族人展开激战。。。。
  • 最爱的季节是你的姓氏

    最爱的季节是你的姓氏

    你们所有人,所有人都说怕我受到伤害!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我最害怕的是你们因为我受到任何的伤害!所以你们能不能......能不能别再护着我,让我和你们站在一起,而不是你们的身后!求求......求求你们了......
  • 明珠几斛为君倾

    明珠几斛为君倾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年代。那是一场空前绝后,盛大浩然的动乱。父母早亡,孤女在世,独自飘零。再次醒来,她将不再是怯弱不堪的她!”卿卿这样,可真是伤透了寡人的心。”明珠一扬眉,明媚动人,英气朗然。“君既已弃,又何必再重来!”这一世,她必定要亲手掌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 教室里的秘密

    教室里的秘密

    顾零是一个差生。在高中的新学期,班主任是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严厉老师。在老师的一再逼迫下,顾零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采取行动......在这期间,顾零又在小巷子偶遇神秘老人,这老人又是什么来路?
  •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留恋逝去的青春

    不留恋逝去的青春

    上宫雪鸢自从被家人赶出后遇到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人,安家的小儿子安子皓,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尴尬的,而上宫雪鸢的姐姐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从一起车祸,上宫雪鸢变得不在懦弱,子皓从此也过上了不平静的生活。。。。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自然天成

    自然天成

    两个寻死之人,意外来到天成世界。天成人依自然之力,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地球人命运岌岌可危。路在何方,生命之途又在何方?
  • 长生神话

    长生神话

    林晨意外穿越古代,没有神话便创造神话,没有长生便创造长生,没有神仙那我便是神仙……收宋徽宗和八十万禁军为弟子横扫全球,征服无尽位面,星球宇宙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