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壮骨,练气、通脉,这四大境界,乃是踏入武道的准备阶段,其中强筋、壮骨两境又被称为眀劲,练气、通脉两境被称为暗劲。
同时,眀劲暗劲也是划分普通人和武者的分水岭,也就是说,眀劲期的习武之人,其战力虽然不俗,但还没有超出普通人的范畴,攻击力尚在人体的极限之内。
普通人即使没有习练武艺,仍然可以凭借自身天赋与眀劲期的习武之人抗衡。姜玉昆能和壮骨大成的姬义飞打成平手,甚至稍占上风,就是证明。
而一旦突破壮骨进入练气期和通脉期,其战斗力就会翻倍增长,对身体的控制也达到极致,全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骨骼都可以发力,暗劲期的高手一拳打出,其中可以包含两重甚至好几重力道,其攻击力也相应的提高一倍甚至几倍,这就完全超出了人体的极限,也是暗劲之名的由来。
再一次被震飞出去,姜玉昆就觉得全身发麻,竟然使不出力来,脚下一软,跌坐在地。
姬信克见状反而后退一步,顺势退出了战圈,他已经摸清了姜玉昆的根底,再打下去毫无意义。
虽然姜玉昆招式古怪,凶狠凌厉,但攻击中却没有丝毫的暗劲迹象,也就是说,他的实力充其量也就是壮骨巅峰,至于战力,若是出其不意,或可于练气期一战,但胜负难料。像自己这般已经半只脚踏入通脉期,暗劲纯属之人,则可以轻易将其击败。
“都围在这干什么?想加练不成?”红脸膛的老者适时出来收尾。一众少年顿时一哄而散,各自回归自己的位置,组成方阵,假模假式的操练起来。
姜玉昆坐在地上喘了半天的粗气,好不容易缓过劲来,见没人搭理自己,只好拍拍屁股转身向山下走去。
“太厉害了,简直就是非人类!”下山的路上,姜玉昆忍不住内心的兴奋,完全被黑大个的高深武艺折服,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拜师学艺。
“切!没见识!那黑大个也就马马虎虎吧,连门槛都还没见着,差得远了!”和尚在脑海里酸溜溜的说着。
“嚯!听这话音,您老肯定是早就迈过门槛喽!那刚才你怎么没趁机露两手啊?”姜玉昆一听可不乐意了,阴阳怪气的调侃道。
“哼!我那是不屑出手,以大欺小,有损我一代高僧的形象!”和尚开始还嘴硬,可见姜玉昆明显不信,面带讥笑,顿时怒了:“再说,我也是刚刚苏醒,前世的很多事情一时记不起来,你等我一阵的,到时候露两手给你看看,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手高高手!”
“嘿,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姜玉昆不置可否,神采奕奕的向着自己的新住处走去,如今的第一要务是赶紧学习此间的语言,不然连交流都成问题,还怎么拜师学艺?
自此之后,姜玉昆每天清晨必到断剑坪演武场看一众少年练武,兴致来时也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比划。那红脸膛老汉和黑大个却再也没有阻止过他。
就连那找他麻烦反被他揍了一顿的小年轻也对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不怕他偷学。既然如此,姜玉昆当然不会不好意思,每天都大大方方的在一边偷学,只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效果却是出奇的差。
转眼十天时间倏忽而过,山谷中的小溪旁边的沙地上,姜玉昆将半截竹子做成的竹筒嵌入凹槽,打入楔子,随手在沙地上写下一个笔画复杂的大字。
经过七八天的刻苦学习,姜玉昆已经基本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句,甚至还能用一些简单的词语磕磕绊绊的交流,这倒不是说他语言天赋过人,短时间内就能学会一门外语,实际上当他沉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却赫然发现,阿公他们所用的语言跟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于文字也都是似曾相识,跟古代的小篆差别并不是太大,是一种介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困难,相反还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速度自然快的惊人。
“......骏马匆匆出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原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不错,今天这一百字又是一个不差!”阿公躺在一张竹子打造的简陋躺椅上,手中用来在沙滩上写字的竹鞭欢快的挥舞着,头顶是一把硕大遮阳伞,也是用竹子和树叶制成,当然这些全都是出自姜玉昆之手。
“我父亲和爷爷都是远近闻名的巧手木匠,这手艺也算是祖传的了,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玩具,我父亲就用竹子和木头教我做了很多模型,水车就是其中之一,你们用扁担往山上梯田里挑水,效率太低,我算过了,三架水车,就足够浇灌那些地了。“
姜玉昆唠叨着,手下也没停,用斧子劈开竹子,加工成竹筒。“又说些个听不懂的怪话!莫急,你天资聪颖,悟性又高,想来不需多久便可顺畅交流。”阿公惬意的躺在竹椅上,笑眯眯的说道。
“说来你沉迷此物已有五六日光景,也不知究竟有何用处?”阿公眯着眼睛看了看天边的夕阳。虽然是在发问,但显然也知道并不会得到回答。
“天色已晚,我们早些回去罢。”阿公慢悠悠起身,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不停的重复着“吃饭”一词。
姜玉昆闻言看了看微暗的天光,将手里的工具收拾一番,背起竹篓,跟在阿公身后。
一老一少顺着崎岖的山间小道行不多时,一道黑影突然从山林中飞速窜出来,停在二人身前,正是那野猫黑炭,嘴中叼着一只五彩大鸟,足有七八斤重,个头比它自己还大,也不知它是怎么抓回来的。
“呦!今日竟然是松鸡?真是口福不小!”阿公眼前一亮,乐的白胡子都翘了起来,不断地用手捋着。
也许是待的太过无聊,从前几天开始,黑炭都会在白天消失,进入深山老林觅食,傍晚时分又会准时回来,而且还知道将猎物带回来献宝。
姜玉昆笑着将地上的松鸡拎在手中,摸了摸黑炭的头,黑炭猛地窜身而起,正好跳进他背后的竹篓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心安理得的打起了瞌睡。
二人显然已经习惯了黑炭的聪灵,说说笑笑的继续往回走,当然,只是阿公一个人自言自语。姜玉昆从背后的竹楼里抽出一支翠绿的竹笛,悠扬婉转的乐曲开始在山间飘荡。
姜玉昆不记得自己是不是有音乐才能,之所以做出了竹笛,全是和尚撒泼打滚的结果,而且和尚吹笛子也出乎意料的动听。
朝阳初生,薄雾渐散,三架高大的水车旋转不停,清澈的溪水顺着高高架起的竹质渠道,欢快的流向对面山坡上的梯田。
姜玉昆背着弓箭,跟随在黑炭之后,越过水车向深山中走去。寨中的青壮在阿公的带领下开垦新的梯田去了,以前不便灌溉的荒地,在有了水车之后,终将变成良田。
姜玉昆并没有去山上帮忙,虽然他的力气变得很大,一个人能顶三四个壮汉,但相应的他的饭量也变得更加巨大,如今山寨之中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食物匮乏,无奈之下,他只有进山打猎。
起初几天他一无所获,反倒是黑炭偶尔能咬死一些田鼠、野鸡之类的小兽,好在不知道是不是穿越带来的福利,他的体质异于常人,虽然武艺上未有寸进,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他的力气变得更大,耐力更久,身手更灵活,学东西也特别快。
在深山老林里转悠了几天之后,他学会了和黑炭协作,箭术也越来越纯熟精湛,从开始的射必不中,到现在五十米内的十中五六,进步可谓神速。
箭术的精进,自然带来猎物的增多,这让他成了寨子中最出色的猎人,很是吃香。
“姬家寨太偏僻了,消息闭塞,听阿公说,秋收之后,会进城交易,到时咱们跟着,去看看这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姜玉昆一边搜寻猎物,一边轻声叨咕着,似是跟黑炭交谈,又似在自言自语。
悠闲的在山石和树木之间跳跃穿行的黑炭,突然停了下来,俯下身体做出了攻击的姿态,身后的姜玉昆见状立即变得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透过草树枝叶的遮挡,他看见了此次的猎物。
形似一只梅花鹿,身长足有两米多,头上的两只长角并不是枝杈状的,而是像羚羊角一样长直,此时正悠闲的吃着嫩草。
一人一猫小心翼翼的潜身靠近着,十米左右,正在吃草的梅花鹿突然警惕的抬头,两只耳朵微微颤动,姜玉昆立即屏息,视线也看向别处,动物的感官都非常敏锐,能觉察到恶意的注视。
过了三分钟左右,姜玉昆没有听到梅花鹿离开的声音,这才放下心来,虽然并没有被梅花鹿发现,但姜玉昆却也不敢再靠前了,好在黑炭不知何时已经靠近梅花鹿身后三米左右,正是发动攻击的最佳距离,在一处低矮灌木下藏身,扭头看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