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呀是端阳,
家家户户过节忙。
裹到粽子筐打筐呀,
杀了鸡鸭双对双。
这是一首山里人曾经广泛传唱的歌谣。端午节历来是他们比较重视的节曰,究其原因,估计同农活有一定的关系。这时,该播种的都已经播下了,要收获的还没有成熟,属于年中难得的一个农闲时期。因此,广大山民有时间坐下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展望丰收在即的喜悦。
按照轮流赡养的协议,柳铁嘴夫妇几天前刚从二儿子柳成虎家搬到了三儿子柳成芳家搭伙吃饭。柳成芳家境富有,全仗了他那门好手艺。当初初中刚毕业,柳铁嘴就让他拜了镇上的李木匠为师,学习木工手艺。行过拜师礼后,一年到头跟着师傅走东家窜西家做木工活。没有揽到活时候,柳成芳就在师傅家里帮他干农活。由于他人勤嘴甜,又聪明好学,深得师傅一家人的喜爱,这其中包括师傅的小女儿翠翠。当柳成芳三年学徒期满出师的时候,他与翠翠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儿子不但学了一门好手艺,还带回一个如花似玉的俏媳妇,柳铁嘴夫妇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于是,立即张罗着为他们办了婚事。
都说婆媳关系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关系之一,此话不假。蜜月期刚过,柳母与这个三媳妇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显山露水了。由于翠翠娘家是镇
上的,从小又娇生惯养,嫁到大瑶村这个偏僻的山沟沟里来,心里就不免有些优越感。加上她初中毕了业,识得不少字,在大瑶村的女人们中间也算是个文化人,那种优越感就更上了一层楼。但这往往让柳母不屑,心道:你能,你能为啥嫁到我这个山沟沟里来?
由于大瑶村不通电,没有电视、电话,为了打发时间,结婚后的翠翠就捧起了书本。有一阵子,她不可救药地迷上了琼瑶的言情小说,有时甚至连家务活也忘了做,这更让柳母不能忍受。因此,在翠翠过门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令双方不大愉快的事。
这件事过去几年了,可翠翠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天,柳母在灶前炒菜,翠翠在灶背添柴烧火,她一手捧着书,一手拿着柴,往灶膛里添柴的时候,眼睛还不忘往书上瞄。锅里的热度迟迟达不到炒菜的要求,这可引起了柳妈的不满,她忍不住奚落道:“我说翠翠呀,你早这么认真学习,考上了学校就不会嫁到大瑶村这山沟沟里来遭罪了。”
翠翠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笑了笑,放下书本,一个劲地往里添柴。谁知柴添多了,火苗反而越来越小,锅也越来越冷。
柳母不禁皱起了眉头,没好气地道:“翠翠,烧火都不会,你娘是怎么教你的,你在娘家时连火也没烧过吗?”
翠翠又羞又怕,点点头,道:“是的,我娘家一直都是烧煤炉,这土灶我还真烧不习惯。”
柳妈于是转到灶背道:“你呀,真是小姐身子丫头命,还是我来吧。”翠翠听了,心里就很不舒服,也不答话,气鼓鼓地起身回了房,躺在床上生闷气。吃饭的时候,任凭大家怎么叫,硬是没有起来吃。
此事在翠翠心里落了根,翠翠与柳母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过,虽然表面上翠翠让着柳母,背地里她俩就像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让谁。这可难坏了柳成芳,一边是亲生的母亲,一边是至爱的妻子,这可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形之下,柳成芳自然想到了分家过日子。不过,很快他就觉得这
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大哥、二哥都已结婚好多年了,还同大家一起和和睦睦地过着大家庭的日子,如今自己新婚燕尔就想分家,这成什么事呀,大家会怎么看自己呢?这万万使不得。
无奈之下,柳成芳说服妻子打消了分家的念头。就这样,一晃几年过去了。这期间,柳成芳夫妇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大儿子启明和小儿子启亮都满地跑了,而四弟、五弟也相继娶妻生子。
这时,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外表看似和睦的大家庭其实潜藏着重重危机,且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而年老力衰的柳铁嘴,也日渐失去对这个庞大家庭的控制权。面对儿子媳妇们之间的纷争,常常表现得无能为力。因此,这个大家庭逐渐形成了一种“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
在这种情形下,为了避免儿子们之间发生更大的摩擦,伤了兄弟感情,柳铁嘴咬咬牙,终于决定让大家分家过日子。都说分家赛过修祖坟,此话果然不假。分家后没过多久,儿子们各自都盖上了自己的新房子,欢欢喜喜地搬出了柳家大院,搬进了新居。
慢慢地,兄弟和妯娌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修复,而柳铁嘴夫妇与儿子媳妇们之间的关系,也达到了空前的融洽,一直持续到现在。
前几个月在大儿子柳成龙和二儿子柳成虎家搭伙时,就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简直像对待宾客一般对待自己。如今到了三儿子家,虽说柳母与三儿媳妇翠翠曾经势如水火,但翠翠不计前嫌,表现得落落大方,热情有加,让她始终悬着的一颗心很快就轻轻地放下了。
如今端午节到了,为了对父母的到来表示欢迎,翠翠同丈夫柳成芳一道特意上黄泥岗置办了不少好菜,打算过一个快乐温馨的节日。
节日这天,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杀鸡宰鹅,准备着节日的盛宴。
柳妈高兴之余,还惦记着远方的一双儿女呢。成林在县里读书,生活自是清苦;成荫虽说在外打工,有自己的经济收人,可她勤俭节约,舍不得花钱。唉,如今大过节的,也不知道他们吃些什么,要是他们能在家一起过节该多好啊。
想到这儿,柳妈忽然灵机一动,对三媳妇道:“翠翠,林儿在城里上学,过节了,也没什么好吃的。昨天我看见春梅那丫头回来了,我想弄点吃的让她给林儿捎去。你看行不?”
翠翠爽快地道:“行啊,我正琢磨给他送什么吃的东西好呢?”
柳母道:“哦,你也用不着费那心思,家里吃什么给他分一点就行了。”
真应了说曹操,曹操到,柳母话音刚落,春梅一闪身就进了柳家大院。
也许是因为她与柳成荫从小同学的缘故吧,虽然柳家与邱家向来有隙,但柳妈对春梅却是另眼相看,印象一直挺好的。看到春梅进了屋,柳妈立即道:“梅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啦?”
“婶,我昨天下午到家的。”
“你有事吗?婶也想找你呢。”
“事倒没什么事,就是想来问问成荫的情况。”
“她呀,在东莞打工呢。听说不久前又跳厂了,也挣不了几个钱,还老要加班的。唉,都是我这个做娘的没用,要不,你们还是同学呢。”
春梅见触动了柳妈的痛处,就换了个话题,道:“婶,你刚才不是说想找我嘛,有什么事?”
“哦,我还真有点事要你帮忙,我家林儿不是跟你一个学校嘛,几个月没回家了,我想托你给他捎点儿吃的东西。”
“婶,你说成林哥呀,他早就不在学校了。”
听了春梅的话,柳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道:“什么,春梅你说什么?”
春梅就有些愕然,道:“婶,成林哥好像不在那上学了,怎么,你还不知道吗?”
柳妈登时气急了,道:“我哪会知道呀,他又没告诉我,你不说,到现在我还蒙在鼓里呢。哎呀呀,这孩子到底怎么啦。”
翠翠接过话茬道:“是呀,我们一家人都以为他在学校里复读呢。春梅,他真不在学校了吗,你知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
春梅摇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过有一次,偶然听他一个同学说,他好像是去广东打工了。”
柳妈道:“去广东打工了?这孩子,八成是找成荫去了!唉,都是他爸惹的祸,小小年纪,给他们订什么婚呀,现在出了这事,可咋办呀!”这时,柳铁嘴也闻讯走了过来,沉默良久,痛心疾首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儿孙自有儿孙福,别难过,由他去吧。”
柳妈忽觉双眼一黑,手上的碟子无声地滑落到地上,发出“咣当”一声响,碎了。接着,身子倒在椅子上,痛苦得说不出话来,只有泪水在默默地流淌。
春梅见状,心中一酸,悄悄地转身离去了。回到家里,依然闷闷不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