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曰:此不兼呕言,是专胃虚而冲逆为哕矣。然非真元衰败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亦由上焦阳气不足以御之,乃呃逆不止。故以枣、姜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固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承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注曰:此言凡病危笃,必藏府之气先绝,而藏尤主利也。谓人有利虽久,而起居如平人,府藏之气未绝故也。如六府气先绝于外,则六府为阳,阳所以温手足、御三焦,气既绝于外,则手足无阳以运而寒,胸中无阳以御下焦之阴而上气,脚下之阳道不行,则有阴无阳而脚缩不能伸。五藏气先绝于内,则肾不能为胃关而利不禁,不禁之极为下甚。手足因无阴以维阳,而藏气不相统摄,则为不仁。不仁者,伸缩皆不能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曰:下利者,里有邪也。而上下轻重不同,皆于脉别之。
假令脉沉则为寒,弦为气结,沉而弦则为病邪结于下焦,故下体之阳道不行而重。脉大,主虚,主邪盛,故大则为未止。微弱者,邪衰正亦衰也。数为阳脉,于微弱中见之,则为阳气将复,故知欲自止。下利热不止者死,谓阳亡于外、阴亡于内也,脉既微弱,数则邪去,邪去而发热,则虽有馀邪,正将胜之,故曰“不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注曰:此言下利之死,必先肾绝,未绝而弱,则又常理也。
谓下利至手足厥冷,是脾中阳气久亏而肾中真阳下脱,故如中寒者手足厥冷而无脉,则生生之气几乎熄矣。然此时正气欲绝而邪气亦绝,故灸之以接其肾中之阳。若手足仍不温,脉不还,是正脱已尽。且微喘,是既亡之真阳上出,少阴已绝,而反露有馀之象,明是灯欲灭而复明,故死。然下利证,乃是水邪乘土,少阴脉主水,趺阳脉主土,故少阴负趺阳,以水负土胜,而反为顺。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曰“负”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注曰:前章既言下利,脉微弱数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此六条即前意而言,脉证或有参差,其内邪喜于外出,则一理也。
但变热者,必见血耳。故谓下利,本客寒伤里,苟非直中阴证,必阴阳互胜,阴胜难愈,阳胜易愈。假令微热,是邪出表也,而渴是胸中阳胜也,且脉弱则在内之邪气少矣。虽不治之,邪去正自复,故令自愈,不必喜功生事也。若既有微热,脉不弱而数,数亦阳胜也。更汗出,则热从外泄矣,故亦令自愈。设脉数中兼紧,则寒邪尚坚,为未解矣。若数脉与渴并见,亦是阳胜,故令自愈。设不瘥,则寒既退而病不退,不宜责寒矣。乃热多必反动其血,故曰“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若发热而汗与上同,更脉弦,则里症见弦为阳脉,是阳胜也,阳胜则愈。乃有下利而失气不已,此气滞而乱,又在寒热之外,故但利其小便,小便利则气化,气化则不乱也。若下利果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涩,涩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
论曰:下利之因多端,不可不详,有热伤而便肠垢者,臭秽之甚且色黄也。有误下而协热利者,必脐下热或大孔热也。有燥粪结而利者,必谵语也。有直下水者,此伤食而滞肠中之气,使泌别失职也。有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此少阴病又兼客热内攻肝肾至急,宜下之证也。有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更小便色白,益确以下焦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有惯晨泻者,此肾泻也。
有泄泻数年者,此谓之水土同化,乃脾泄也。有或泻或不泻者,此湿泻必兼微胀也。有间泻,泻反快者,此饮泻也。有痰壅肺气,使大肠虚而下利者,必两寸滑也。有完谷不化者,此伤风飧泄也。有溏粪者,此湿气也。有鸭溏者,此清水中有屑细如鸭之屎,乃肺虚或大肠有寒也。有非水、非完谷、非肠垢,但色不黄而臭不甚,泻而不实者,此下利清谷也。若本文数段,正所谓下利清谷耳。清谷,谓食已化而不实,比欲愈之溏,则有水杂之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注曰:此不因误下而自利者,乃既有表,内寒复甚,故兼见此,当以攻表为戒。若攻其表,则阳虚而阴愈盛,盛则胀满,故曰“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注曰:此言下利中有里多而表少者,然邪终不能胜正,故虽变证多端而病可解,总由于虚,而非不可治之证也。谓下利脉沉迟,沉则为寒,迟则为虚,不待言矣。然其面少赤,微阳也。
身有微热,邪走于表也。但表少而下利清谷,后必郁冒汗解,而且微厥,何也?盖郁冒属虚寒,微厥亦虚寒,因身有微热,则正稍胜,故可必其汗解,而不能保其不郁冒,并保其不厥。因复推原,其先时见面少赤之证,所谓戴阳,由于下虚故耳。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注曰:此言下利至脉绝,手足厥冷,乃至危证。然脉还,手足温,是正渐复,故生。假令手足温而脉不还,仍死,见当以脉为主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四逆汤方见前。
注曰:《内经》云:胃寒生满病。况下利则寒尤确,但身体疼痛,犹之身热,有表无疑。奈一时并发,是当以内为急,故曰“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欲人知先后之序耳。若方主四逆、桂枝,四逆乃干姜、甘、附,必用生附温里,中有发散之义焉;桂枝内有甘、芍,亦兼有固里之意也。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枚右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不可令如水淋漓。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痓病中。
注曰:此言下利有实邪者,不问虚实久暂,皆当去之,不得迁延养患也。但实邪何以别之?如下利,三部脉皆平,不应胸中有病,然按之心下坚,此有形之物横于其中,未动气血,不形于脉,而病气所侵,渐将及脉,故急下之以杜渐。若下利,脉迟,似乎真气亏而脉之循行不能如期,然又见滑,滑乃有邪之脉,明是有邪而见迟滞之象,故曰“实也”。实者,邪实,利何肯止?故宜急下以逐贼。若下利,脉更不迟而单见滑,便知有形相阻,故曰“当有所去”、“乃愈”。若下利已愈,至年月日时复发,岂有应时感邪之理?明是病根不拔,先时藏气,于此日受伤,则藏气至此日亦怯怯,则邪复自动相乘,故曰“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以绝根。已上俱用大承气者,枳、朴、硝、黄,走而不守,去病即止,不若消积等药,藏府反有损削之忧耳。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曰:此条与前心下坚同是胃中有物也,然此独谵语,则其屎已燥,燥热气蒸,藏真受伤,则芒硝之急暴反不能涤其邪,故只用枳、朴、大黄,意谓胃既燥热,当攻之以渐也。比结胸谵语加下利,则热少燥多耳。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枳实三枚(炙)厚朴三两(炙)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曰:下利,便脓血,此由寒郁,转为湿热,因而动血也。然利至侵血,是先伤中气,后伤血分,故以干姜散本寒劫标热,合粳米以调中,而以赤石脂之甘酸温涩入血分,而收湿固脱也。
本草谓其能养心血,亦取其入血分而调之耳。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半斤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馀勿服。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注曰:热利下重,此热伤胃之阴气,故陷下而重也。陷下则伤肾,故用四味之苦寒者以坚之。然白头翁清阳明血热,黄连清心脾,秦皮和肝,黄柏安肾,则有交相致之功矣。既下重而不用一味调气升气之药,病已侵血分,不专在气耳。按《伤寒论》
此方亦主下利欲饮水者,解云有热故也。谓饮水与渴不同,渴但津干,欲饮水则是阴分为火热所燥,故亦须苦寒清下者以涤之,与辛凉以解上焦之渴不同耳。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三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曰:虚实皆有烦,在下利已属虚边,更按之心下濡,则非痞结痛满之比,故以栀、豉轻涌之以彻其热,盖香豉主烦闷,亦能调中下气,而栀子更能清心、肺、胃、大小肠郁火也。
论曰:仲景又云,若旧有微溏,服此汤不能上涌,反为下泄,此于下利后之烦,偏主此汤。盖旧微溏,乃素来脾气弱也。此所云下利,乃客邪乘里,非脾气素弱,且按之濡,故知烦为膈虚,乃太阳有馀邪,而力不能驱之使出,所以轻涌而宣扬之,斯为妙耳。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汤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进一服得吐则止。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曰:屎水杂出而色不大黄,此所谓下利清谷,乃客寒入里而肠胃不调也。然或元气尚强,而正气日充,邪气自泻,绝不现寒证者,有之若里寒外热,而外汗内厥,是阴寒格阳于外。本应先治其里,而阴阳不调,致外内如吴越,同病气牵制难愈,故以通脉为主。而曰通脉四逆,即四逆汤之姜、附、甘草也,但干姜多加一半,且《伤寒论》中更设加减法为异耳。面赤加葱九茎,腹痛去葱加芍,呕加生姜,咽痛去芍加桔梗,利止脉不出去桔梗加人参。此虽不全载,亦不可不知,盖“通脉”二字之义合加减法,不止于温内也。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注曰:下利、肺痛,此气滞也。紫参性苦寒,能通血气,《本草》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而好古谓治血痢,故以此散瘀止痛耳。然太苦寒,故以甘草调之,即补虚益气矣。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右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注曰:前既云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此云气利似即下利气也。又主诃梨勒,盖气利由于气壅,气壅由于涎聚,诃梨勒能开涎而性涩,又能固气,故主之。
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右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注曰:此方似为下利,中有哕而谵语者,乃属胃实,故附此方以备病机之辨。今曰“大便不通”,恐有误。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注曰:前呕证中既云干呕而利,主黄芩汤加半夏、生姜。以黄芩汤为太少合病主方,因呕而加姜、半也。然此症有属胃虚而太少之邪在中不得散者,故以黄芩、半、枣为主,而加人参、干姜以温中气。中气不运,邪无从出,又加桂枝以逐太少相合之邪,而不用甘、芍、生姜,谓既温补中气,不必更宣膈而和脾也。
《外台》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人参两干姜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