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700000008

第8章 伤寒论注释(3)

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心王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

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暠微为正气,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暠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气,则邪气先在里,今复还于表,故名曰复。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暠汗者,心之液。

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虚,故主汗出。下微为沉之而微,本大为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暠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

《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暠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气未衰,而犹可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

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

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去,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

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王脉而见,至秋肺王,肝气则绝,故知至秋死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肥人肌肤厚,其脉当沉,瘦人肌肤薄,其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有邪气相攻,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馀命死生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暠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暠此阴阳偏绝,故皆决死。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人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卒然气脱,则眩运僵仆而死,不曰行尸而何?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馀,脉气不足死;脉气有馀,形气不足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

[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藏气,故曰纯阴;翕为府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

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则阴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脉,则阳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必熏发津液,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

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暠《经》曰:诸紧为寒。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暠卫为阳气,卫盛而暴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暠卫气盛,为肥者气盛于外也。荣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

荣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荣盛,故身暴光泽也。高章相抟,名曰纲。纲者,身筋急脉直,荣卫俱盛,则筋络满急。卫气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荣气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脾气也。暠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惵卑相抟,名曰损。损者,五藏六府之虚惙也。卫以护阳,荣以养阴,荣卫俱虚,则五藏六府失于滋养,致俱乏,气虚惙也。卫气和,名曰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卫气独和,不与荣气相谐,则荣病。《内经》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暠四肢不收,由荣血病,不能灌养故也。荣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重,但欲眠也。荣气独和,不与卫气相谐,则卫病,身体重而眠。欲眠者,卫病而气不敷布也。迟缓相抟,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荣气独和于内,卫气独和于外,荣卫不相和谐,相抟而为病。腰中直者,卫不利于外也。腹内痛者,荣不和于内也。但欲卧不欲行者,荣卫不营也。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抟,名曰强也。缓为胃脉,胃合卫气。卫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卫和气舒,则颜色光润,声清毛泽矣。迟为脾脉,脾合荣气,荣养骨髓,实肌肉、濡筋络、利关节。荣和血满,则骨正髓生,肌肉紧硬矣。阴阳调和,二气相抱,而不相戾,荣卫流通,刚柔相得,是为强壮。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滑则谷气实,是为胃实;紧则阴气胜,是为脾强。以脾胃一实一强,而相搏击,故令痛也。若一强一弱相搏,则不能作痛。此脾胃两各强实相击,府藏自伤而痛,譬若以手把刃而成疮,岂非自贻其害乎。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经》曰:“浮为虚。暠《内经》曰:“大则病进。暠浮则为正气虚,大则为邪气实。在尺则邪气关闭下焦,里气不得下通,故不得小便。在寸则邪气格拒上焦,使食不得入,故吐逆。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内经》曰:脉风成为疠。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卫为阳,荣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荣中寒,经中客邪也。荣客寒邪,抟而发热也。阳气内微,心内虽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胜也,故云难治。

《经》曰:下利脉大者,为未止。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馀。

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馀,则胃中有未消谷物也,故使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金匮要略》曰: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寒则痛,虚寒相抟,肠鸣而转,转则膈中之气因而下泄也。若少阴脉不出,则虚寒之气至于下焦,结于少阴而聚于阴器,不得发泄,故阴肿大而虚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足。

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养(气)也。荣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依仰,身体为之顽痹而不仁。《内经》曰:“荣卫虚则不仁。暠《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暠荣为血,血不足则烦疼。荣属心,荣弱心虚,则口难言。卫为阳,阳微则恶寒。卫为气,气虚则数欠。三焦因荣卫不足,无所依仰,其气不能归其部。《金匮要略》曰:“上焦竭,善噫,上焦受中焦气,中焦未知,不能消谷,故令噫。且下焦竭,即遗溺失便。暠以上焦在膈上,物未化之分也。不归者,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未能传化,故噫而酢吞。中焦在胃之中,主腐熟水谷,水谷化则思食,中焦之食(气)不归其部,则水谷不化,故云不能消谷引食。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约制溲便,故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荣为血,面色青者,荣血衰也。荣行脉中为根,卫外(行)脉外为叶。荣为阴,卫为阳,荣为根,卫为叶。根叶俱微,则阴阳之气内衰,致生寒栗而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抟,宗气衰微,四属断绝。《经》曰:

“卫气盛,名曰高。暠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暠章者,曰暴泽而光。其身体瘦而不肥者,卫气衰也。肌肉甲错而不泽者,荣气伤也。宗气者,三焦归气也。四属者,皮肉脂髓也。荣卫衰伤,则宗气亦微,四属失所滋养,致断绝矣。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疏。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疏,其肤不得温肥,则空虚也。《经》曰:“缓者胃气有馀。暠有馀为实,故云缓者胃气实。《内经》曰:“食入于胃,淫精于脉。暠是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也。《针经》曰:“饮而液渗于络,合和于血。暠是水入于经,其血乃成也。胃中谷消水化而为血气,今卫疏荣盛,是荣气强而卫气弱也。卫气弱者,外则不能固密皮肤而为之气疏,内则不能卫护其血,而血为之崩。经,常也。三焦者,气之道路。卫气疏,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抟,则为短气。既虚且寒,气自短矣。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烦者,热也。

少阴脉弱者,阴虚也。阴虚则发热,以阴部见阳脉,非大虚也,故生微烦。厥逆者,四肢冷也。《经》曰:“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暠厥者,手足厥冷是也。少阴脉涩者,阴气涩,不能与阳相顺相接,故厥逆也。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鞕。脾胃为荣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磨消,荣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荣卫之气不得通营于外,故趺阳脉不出。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鞕者,荣血不濡也。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尸厥者,为其从厥而生,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名尸厥。少阴脉不出,则厥气客于肾,而肾气微,少精血,厥气上奔,填塞胸膈,壅遏正气,使宗气反聚,而血结心下。《针经》曰:“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队(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暠又曰: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暠今厥气太甚,宗气反聚而不行,则绝其呼吸;血结心下而不流,则四体不仁。阳气为厥气所拥,不能宣发,退下至阴股间,与阴相动。仁者,柔也;不仁者,言不柔和也,为寒热痛痒俱不觉知者也。阳气外不为使,内不得通,荣卫俱不能行,身体不仁,状若尸也。《内经》曰:“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暠刺期门者,以通心下结血。刺巨阙者,以行胸中宗气。血气流通,厥气退,则苏矣。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阳微阴胜,故云虚损。又加之多汗,则愈损阳气,是阴常在,而绝不见阳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

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卫,阳也。微为卫气微,故云亡阳。

荣,血也。濡为荣气弱,故云亡血。弱为阴虚,虚则发热。紧为阴胜,故为寒。诸乘寒者,则阴阳俱虚,而为寒邪乘之也。寒乘气虚,抑伏阳气,不得宣发,遂成厥也。郁冒,为昏冒不知人也。不仁,为强直而无觉也,为尸厥焉。以胃无谷气,致脾涩不通于上下,故使口急不能言。战者,寒在表也。栗者,寒在里也。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

师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头者,五藏六府,共有十一也。

问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

师曰:诸阳浮数为乘府,诸阴迟涩为乘藏也。府,阳也,阳脉见者为乘府也。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藏也。

释音

见音现,下同。职廉切,病人寐而自语也。剧蹋戟切,甚也。鞕音硬,下同。洒淅上所下切,下音析,寒惊貌。恶乌路切。

呴香句切,嘘气往来。濡汝朱切,润也。阖音合。躁子到切,动也。蔼於盖切。瞥匹灭切。荣於营切。音快,疾貌。痞音备。

而濡音软,柔也。转索上株恋反,下苏各反。濈阻立切,汗出和也。趺音夫。腐音府,烂也。燥苏到切,干也。噫乙界切。烁式灼切。溲所留切,溺也。漐直立切。侠音协,又音夹。黧力支切,色黑而黄色。音噎,义同。哕於月切,逆气也。衄女六切。栗音栗,惧貌。邪中音众。溷胡困切,浊乱也。怫郁上音佛,下音熨。痈於容切。嗢乙骨切,嗢,咽也。豚徒浑切。盍音合。圊七情切,厕也。湫子由切,又子小切。龂鱼斤切。麋音眉。悍胡旦切。眦静计切。参差上初簪切,下楚宜切。铨七全切。铢音殊。

滀音蓄,水聚也。其差楚懈切。呻音申。卵卢管切。咙力公切,喉咙也。菽音叔,豆也。劲居正切,健也。淖奴教切。覆芳救切。牝藏上毗忍切,下才浪切,阴藏也。疡以章切。僵仆上音姜,下音副。翕奄上音吸,下音掩。见阳音现。股音古,髀也。

惵徒颊切,动惧貌。谐音鞋,和也。戾音利。痂癞上音加,下力代切。噫乌介切。酢音醋。冒音帽,昏冒也。芤苦侯切。

伤寒例第三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春夏为阳,春温夏热者,以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故也。秋冬为阴,秋凉而冬寒者,以阴之动,始于凉,盛于寒故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冬三月,纯阴用事,阳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气严凝。当是之时,善摄生者,出处固密,去寒就温,则不伤于寒。其涉寒冷,触冒霜雪为病者,谓之伤寒也。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春风、夏暑、秋湿、冬寒,谓之四时之气。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阴寒为病,最为肃杀毒厉之气。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内经》曰:“先夏至日为温病,后夏至日为暑病。暠温暑之病,本伤于寒而得之,故大医均谓之伤寒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同类推荐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

    《论语·中庸·大学(全新典藏本)》为中国古代官方指定教科书,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于一身,为全世界最为盛行的国学启蒙经典。《论语》,为人处世的根本;《大学》,为人处世的总纲;《中庸》,为人处世的精髓。圣贤语录,四书精华,济世修身,必读典藏。
  •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四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热门推荐
  • 蛮拳

    蛮拳

    拥有大陆最强悍的斗气,却无法正常修炼,人蛮合体,这个被上天诅咒的存在,李一飞到底要如何修炼,才能够改变自己毁灭的命运。逆天的存在,勾起了无数人的歹意,身怀上古神技,引无数人眼红。李一飞,他该如何保护自己和亲人。一切,都在《蛮拳》,将会带你走进一个你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邀你一起鉴定,一拳定天下的决心。
  • 我是好医生

    我是好医生

    我的名字叫苏通,我有屠夫的潜质,原本我可以成为一个手艺精湛的屠夫。可是我却成了一名医生,并且是医术不错的医生。而让我成为一名医生的原因,是我想拯救我儿时的新娘……本书群QQ:3548008175
  • 笙歌铭夙心

    笙歌铭夙心

    帝王,总是无情的,废除后宫三千佳丽,深情誓言,那时,李惜颜相信了他,换来了什么?是一纸休书?是无情的背影?还是新纳妃子,夜夜升歌?黄泉路上,三生石边,他轩辕天璟何曾后悔?罢了,你若不怨,我定不悔!在重生一次,他日,她早已不是李惜颜了,在和亲宴上,当轩辕天璟将她推出去时,昔日的李惜颜早已死了,心死了,一切就是因为名利吗?此后世上再无李惜颜,只有古澜音,古家大小姐,呵呵,他请求联姻时,古澜音拒绝了,在重生一次,她会那么傻吗?会情愿被他再伤一次吗?一切在失去后就再也挽不回了——配词: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丫鬟的逆袭史

    丫鬟的逆袭史

    第一次见面,雨很大,她救他只是为了生活,她只是一个乞儿却惹上不该惹的麻烦随他一起亡命天涯。事后,她不知该往何去,他收她做了自己贴身丫鬟。后来王府的妃妾们皆知,红袖姑娘闯了再大的祸也有王爷护着她。再后来他说,这后半生的皇宫里若是没有你陪着却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一个温婉的女子开始为生存而战,在娇媚的颦笑间射出杀人的箭。裙裙翻云间,宫闱恩仇越演越烈,胜者摘得无上荣耀,败者被权力辗为粉絮。
  • 许你东向有晴风

    许你东向有晴风

    所有人都知道许东品很爱晴风,这份爱的厚度甚至不比于骆少,但是晴风的无名指最后套上的是于骆为她挑选的戒指。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会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的爱恋都以圆满告终。很遗憾没能陪伴你到未来,很高兴曾参与你的人生。东品东品,东边有人来,品阁夜闻香,晴乃朝夕雨,风过四季天。
  • 花开无声夜

    花开无声夜

    现在,请大家坐下来……听,小彩给你们讲述一个故事,只是故事……我心中的属于你的童话故事。那么请多多指教哦。你心中是否也有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尤若涅秘典

    尤若涅秘典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些话不吐不快,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热血,有迷惘,有悲悯,也有许许多多的出乎意料。我慢慢地讲,你慢慢地听。
  • 火影之地缚雀

    火影之地缚雀

    穿越为名为宇智波雀的婴儿,却拥有成年人的心智——小小麻雀究竟会掀起怎样的风暴??然而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上辈子吊儿郎当的屌丝阿宅?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是一段曲折的旅程,路途跌宕起伏,时而险象环生。弱小的灵魂也被迫强大起来。成长文,男主止水。早期无逻辑莲花苏文!食用谨慎!!
  • 穿越的青春流浪的梦

    穿越的青春流浪的梦

    小说讲述了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韩秋彤在找工作的路上处处碰壁,被同学耍心机错失良机,回到家乡仍然时运不济。后来一次意外她和同学关乐穿越到了古代,然而她仍然倒霉成了关乐的丫鬟,颜府的下人。颜老爷早年听信算命先生之言以为自己的女儿颜丹秋命硬会克到家人,于是他将她送到了拓苍山自己妹妹那里抚养。十八年过去了眼看颜丹秋和藩王朱南宣的婚期将近而朱南宣却在此时被朝廷派去平定奇峰寨的山贼,所以他不得不让关乐和韩秋彤去接人回来,由此也开始了韩秋彤的吐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