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百花盛开,万木盘根杂与土壤中,绿色的叶子,散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金色的太阳,光辉从天上洒落,照耀在山上,石上,紫气东来,整个昆仑一片详和之气。
风吹草的声音,鸟儿的鸣叫声,万物复苏,大好江山,长河落日,歹阳无限好!
“累死我了,走了这多久,连个人影都没看见,什么时候,我才能走出这昆仑山。”王长松四处打量,他从山上出来,已经快走了一天了,让他郁闷的是,到了现在,他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
“咦,前面有炊烟,”远方,几缕饮烟缓缓升起,在深山中显得特别起眼。
“有炊烟,一定有村庄,我得加快速度了,去大吃一顿。”王长松嘿嘿一笑,加快速度,向前驶去。
“啊q”
“奇怪,大白天,我怎么会打喷嚏呢,不应该啊!”
此时,在村庄的外面,王长松站在小路上,反复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小村庄,村庄只有七八户人家,所有的屋子,都是用木条建成的,很古朴,倒是比在山上,自己和师父所住得茅草屋好上不少。
王长松刚进入村庄中,便感觉浑身有少许的冷意,大白天的,让人很不舒服。
“叮叮当当……”
微弱的铃声响起,在旁晚黄昏时分,显得有几分诡异,清耳入闻。
“糟糕,”听着刚响起的微弱铃声,王长松心里暗道不好。
这清脆铃声,是“寻鬼铃”发出来的,寻鬼铃,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寻找鬼魂的灵器,是太玄门的先祖们,研究茅山秘术铸造出来的,当寻鬼铃震动发出铃声的时候,那么附近必有鬼怪。
想到这里,王长松心里一阵发寒。
“还认不认人活了,怎么刚下山就撞鬼了呢!”道门中人,虽然人人都会点抓鬼驱鬼的秘术,但鬼这个东西,还是很恐怖的。
在阴阳两界,人和鬼向来都是井水不范河水,鬼一般不会平白无故的害人,修道者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去驱鬼灭鬼。
作为一个修道者,向来对鬼神,都是敬而远之的,不会轻易招惹它们,而鬼,有时候也可以帮助修道者,当然,这需要一个平等的契约,而咒语与符咒,便是约束两方的平台。
“师祖在上,弟子在下,天眼开,现。”
王长松心里默念天眼咒口决,一道淡淡的金光,在王长松的额头正中间,一闪而逝。
天眼,分为好几种,有先天的,有后天的,又有阴阳眼,白眸等。
阴阳眼,便是人们熟知的鬼眼,白眸,是一种阴病,眼中生出了阴属性的白色肉膜,可以看见鬼魂,但比较模糊。
天眼,都是后天修炼出来的,在道门中,天眼有二种,一种是积聚灵气,配合心法,在额头正中间,修炼出一道天眼,比如二朗真君的天眼,就是在额头正中间的。
还有一种,配合心法,把灵力运转到眼珠中,但这种方法对灵力消毫过大,伤眼,所以,修炼者甚少。
刚开天眼,世界在王长松的眼里,全成了灰子的,一丝丝黑色阴森鬼气,飘荡,围绕着这个七八来户的小村庄。
举目望去,一户人家屋顶上,阴森鬼气冲天,看上去像一朵巨大云朵,在这个小村庄中飘荡地鬼气,全都是从上面散发出来的。
“我靠,鬼气成云,”王长松吓了一跳,鬼气成云,代表鬼的实力强大,离成就鬼王之境不远了。
鬼气成云,冲宵为王,修士见之,远而避之。
“这个地方,太危险了,凭我现在的道行,三十六计,走为上。天眼收,”王长松神色震撼,默念口诀,收了天眼。
“咕噜咕噜,……”
“一天没吃东西了,有点饿,看来在走之前,我得去化点东西吃,”王长松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小心亦亦地向前走去,像个小贼一样,动作滑稽搞笑。
“有人吗,有人吗?”王长松来到离自己最近的一间房屋,见屋门是开着的,便朝屋里叫了两声。
“谁啊!”一个半百的老头从屋里走了出来。
“老伯您好,我是昆仑山修道的道士,下山历练,经过贵地,由于一天没有吃饭了,特前来化顿缘。”王长松单手成掌,脸色平静。
“那小道士进屋来吧,我们刚刚在吃饭,如里不嫌弃的话,进来一起吃。”老伯笑了笑,为人十分善良。
“那我就打扰了,”王长松随老人走进屋中,一进屋,香喷喷的饭菜饭味,便传进了王长松口鼻中。
“咕噜咕噜……,”王长松尴尬笑了笑。
“老伯,那我就不客气了。”王长松坐在饭桌前,随手拿起一个馒头啃了起来。
“小道士,慢慢吃,我给你盛饭,”老伯拿起饭碗,盛了一碗白花花的米饭放在了自己面前。
“老伯,你也吃,”看着老伯看着自己,王长松摸了摸鼻子。
“小道士,你是那派的修士,”老伯端起饭碗,吃了两口。
“老伯,这个您也知道,”王长松诧异,只有道门中人,才会这样问话,一般人是不会这样问话的。
“知道一点,我祖上也是修道者,在祖辈的口传中,我们村庄里的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点。”
王长松看着老伯,不像是假话,在说了,别人一个过百的人,也没必要编假话骗自己。
“老伯,那您祖上是那派修士,”王长松吃着菜,神色自然。
“我祖上,是正统茅山一脉的门人……”老伯说到这里的时候,一脸唏嘘道!
“原来是茅山后裔,”王长松心里呧咕一声,怪不得,自己在老人的身上,感受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灵气波动,自己还以为,是老人身上自带的气呢。
灵气,是天地间最纯净的,一种气体,以肉眼不可见,但又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个人,一出生,身上就带有灵气,叫先天灵气。
随着年龄的赠长,人身上的灵气,会慢慢的消散,在人快要去世的时候,那时候身上没有丝毫灵气的,你能在快要死的人身上,感受到死气,以至,感受到死人身上的丝丝阴气。
“小道士,你是那一派的修士,”老伯看着王长松,迫切地想知道。
“老伯,我是太玄门下,第三十三代弟子,第三十三代掌门。”王长松说,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仙师,救救我们村吧!求你了,救救我们村里的人……”老伯一下脆在自己面前,一个劲地给自己扣头。
“老伯,您这是干什么,使不得,使不得啊!”看着老伯的动作,王长松顿时傻了眼,他长这多大,还从来没有碰见过这种事,第一次下山,就碰上了乌龙。
“老伯,您有什么话,起来说,我受不起这大礼啊!”王长松一步串开,摆了摆手。
“仙师,您不答应我,我便不起来了,让老头我脆死在这得了,反正,我们村也快完了。”老头赖皮,大有一脆到死的决心。
“哎,我答应你,不过,救不救得了,这个,我可不敢保证。”王长松吃惊,看来这老头知道了点啥啊,要不然,他怎么会这样说。
“仙师放心,救得了,是我们的命,救不了,也是我们的命,老头我,只是想尽最后一把力。”说到这,老伯一脸失落,神情绝望,眼中似有泪珠滴落。
“其实,他也挺可怜的,哎,我且试试吧!”王长松在心里叹气,这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说说吧,你们村里的飘荡鬼气,是怎么回事,怎么大白天,也有。”王长松皱了皱眉,表情严肃。
“啊,仙师您看出来了。”老伯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相信,还没看见施法呢,就能看出来。在此时,王长松在老伯的心里,地位,神秘感又上升了一层。
“嗯,我一入村就察觉到了,所以,开天眼观察了一番。”王长松说,向老伯解释。
“什么,天眼,……原来仙师一开始,就察觉了。”老伯神色震撼,心中波浪翻滚,由于他祖上,是茅山门人,在加上,老头自己也有一点点修为,所以,他对修道者,了解,还是比较多的。
天眼,是最难修炼的神通之一,也算是道门,排得上号的法术,天眼的修炼方法,连在互联网上,都能搜出好几种出来。
但是,能修炼出天眼的,从古至今,廖廖无几。
“看来,我徐家村有救了,”老伯心里大喜,果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老伯,你还是快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吧,天快黑了。”王长松指了指屋外,示意老人注意天时。
“嗯,仙师,好的,好的,”听了王长松的话,老人心里发毛,看了屋外一眼,道。
“由于我们的祖上,是茅山弟子,所以,我们村里的人,对一些秘术与传闻,都多少了解一点。
四十年前,我的大哥不听祖训,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改命,不惜动用自己的鲜血,咒下了“五鬼大法”,这四十多年来,我大哥,每天都在饱受五鬼阴森鬼气的折磨,生机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