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花园的前门正对着曾因西施洗妆而得名的香溪河,我们沿香溪河坐船前往虹饮山房。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以东200米处,同样是木渎古镇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古典园林。短短200米的距离,乌篷船载我们在河面上徐徐前行,橹声唉乃,伴我们真切体验了“咫尺之间,皆须舟楫”的水乡风情。河水深幽碧绿,仿佛一匹织锦翠缎,两旁河岸上长满了团团簇簇的藤蔓,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绿。偶有阳光从绿叶稀疏的缝隙漏洒下来,也把古色古香的石阶倒映在河面上,船娘一摇橹,石阶和树的影子一阵波动,扭扭歪歪随波后退,很有一些意趣。远处隐隐的古桥、两岸街头的江南庭院和随处可见的亭台古树,再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画意境。
船至御码头,我们舍舟登岸,横穿老街就到了虹饮山房的正门前。虹饮山房最早是清乾隆年间木渎落第秀才徐士元的私家花园,据说徐士元一生不慕功名,唯喜居家读书,还有个爱好就是喝酒,常常豪饮,号称“虹饮”,又因宅园毗邻虹桥,虹所饮者,桥下之香溪也,虹饮山房之名即由此而来。
徐士元常和朋友在园中饮酒吟诗,以此为乐,甚是风雅。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去虹饮山房游园、看戏、品茗作诗,甚至不想回自己在灵岩山上的行宫。
看来皇帝也有不如平民百姓的地方,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这小小的徐姓花园还的确不属于皇帝老儿。乾隆还只能就这样看着它,喜欢着它,以至无时无刻地觊觎。然而他毕竟是明智的,去了那么多次,又充分流露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却不见徐士元有进贡的意思,可见徐氏是真正的“不慕功名”,乾隆哪里还好意思自己张口夺人所爱?但他以天子之尊总觉得在这儿吃了点亏,于是将自己的一把檀香木靠椅从灵岩山上移到徐家来,分明就是说有此美景岂能你一人独享,虽然我不能常来,弄把椅子放在这占地儿,啥时候都有我皇上的影子在,让你也不得安心。此举果然让徐士元诚惶诚恐,他被迫接受了皇上的恩宠,时时提心吊胆,唯恐保管不妥而出点意外,后来索性将放置龙椅的花厅锁了,派家人专门守护,从不轻易示人。
现在这把椅子就陈列在虹饮山房的花厅内,四周用红绳围住,阻止游人触摸和落座。隔着两三米远的距离也能看清椅子上的雕龙,做工甚是精美,可惜檀香木质已经发黑,龙椅看上去古旧脆弱,仿佛风烛残年的老人。
虹饮山房的园林景色比之严家花园更显得开阔大气,但是也无非亭台水榭、曲径回廊。让人感兴趣的是它现在不仅是一处古典园林,更是木渎圣旨珍藏馆和科举制度馆的所在。那里藏有清朝十代皇帝的二十道圣旨真迹,一字排开贴在珍藏馆的墙壁上,看上去没有电视剧里使用的道具圣旨那么华丽,反倒有些过于平实和朴素,但落款处的玉玺朱印昭示了它们当时的价值和分量。旁边的展厅里有明清龙袍及宫廷、官宦、民俗用品数百件。科举制度馆里存有各级科举试题、试卷、朱卷,进士、状元的殿试卷和考生作弊时使用的丝织夹带及微型四书五经。看着各式各样的考卷和考生夹带,让人感慨颇多。“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鼓舞着众多读书人熬过十年寒窗,终于等到开考的那一天,仿佛到得通天河边,彼岸遥遥在望,脚下依然不知深浅,于是铤而走险作弊,夹带随之产生。一份以蝇头小楷抄写在丝织品上的作弊物,字体小得如同电脑上的小六号字,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据说是用3根老鼠胡须制笔写的。我想要把它用相机拍下来,可是那东西是陈列在一个玻璃柜里的,因为反光老是拍不真切,只好作罢。
参观完两处馆藏品,我们在园内各处拍照留影,顺带看了看关于虹饮山房的文字介绍,大致和导游讲的差不多,另外还知道了这里曾经是一代“刺绣皇后”沈寿生活和做女红的地方,沈寿故居就在附近,因为不属这次旅游的景点,便不能一见。再从介绍中了解到前面提到的徐士元供奉乾隆龙椅的花厅内“程子四箴”的横披和虹饮山房的匾额系刘墉所题,于是又跑回去重新看了一遍,依然意犹未尽,导游却在催促大家上车了,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