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200000002

第2章 南山,我的村庄之魂(2)

这样的两件晦气事情,势必引起一阵骚动。首先是菩萨庙里的主持坐不住了,菩萨在庙里,庙在南山上,因为南山的黑土,因为黑土的瓷实,菩萨被唤作“黑瓷爷”。村庄里多年供奉的“黑瓷爷”,不知道受了多少乡亲的进贡,每逢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善男信女们放下手头不管多要紧的活计前来膜拜,将自己平日不舍得多吃的清油供奉出来。可是菩萨为什么就没有保住村庄的安宁?主持说,今年难大,我们的“黑瓷爷”权力有点小,看来光靠它是不行的,得请神唱大戏禳庄。

那就禳庄吧。主持是菩萨的主持,他发了话就是菩萨发了话。

接下来就是家家户户集资,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粮。我们家是村庄里唯一的干部家庭,自然是出钱,还要多出点。我父亲本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但他的无神论在村庄里是讲不通的,还是什么都不说,照大家的意思来吧。那几年镇上的干部来收取两经一费,总要大费周折,没有一两个月是收不齐的。但这禳庄的事情是关乎神灵的大事,没有哪个乡亲愿意和神灵较劲,于是仅三天的工夫便集齐了唱戏请神的资金。

禳庄的时间定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村庄里知道这天是中元节的人不多,但几乎人人都知道这是鬼节。晚饭之后,家家户户留一人看家,其余大人小孩像过年看戏一样兴高采烈地涌往菩萨庙。有年老站不住的手里拿着小凳,因为这请神的仪式要花一个通宵的时间。要是跳大神有时就得两天两夜。

一声羊皮鼓的骤响,喧闹的人群霎时安静下来。一个被叫做“脚马”的壮汉赤膊从庙内又说又唱跳了出来,起先能听懂他的唱词,全是消灾免难、五谷丰登、祈求平安等等的祈福。脚马的声音低沉而浑厚,神情庄重肃穆,有着不能抗拒的神秘力量。就这样说着唱着,忽然脚马一个激灵,立刻全身像筛糠一样发抖,脸上的表情狂野,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然而唱词便听不懂了。据说这是将神灵请了下来,附着在脚马的身上了。在接下来连续的两三个小时之内,这种说唱就得伴随着剧烈的跳跃。脚马看上去像疯了一样,不一会工夫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整个人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根本无法歇下来,因为此刻他代表的是神,只有神允许了他才能停下休息一会。我想,神在被人请来之后为什么这样的不够仁慈?那代表神发言的毕竟是一具肉体啊,肉体的力量是有限的。难道这壮实的脚马真有超自然的力量?这是我在头一次看完请神跳神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冋题。

这样的蹦跳说唱在两个多小时后被神允许休息了一下。只见脚马壮实的身体轰然倒地,口吐白沫昏睡在土地上。油亮皮肤上的汗珠被身下的干土吸得滋滋响,但是谁也不去给他擦汗,或者拉他去床铺上休息,就让他四仰八叉躺在地上,是神让他这样的。围观的人群这时稍稍有了点响动,坐着的站起来活动一下腿脚,站着的赶紧找地儿坐下,互相还要交流一下刚才的所见,总有一些不细心的人没有听清也没有看清,这时候就要从别人的描述中将自己的记忆补充完整。

休息了大约半小时,脚马身上的热气和汗水渐凉,估计要再躺下去的话,多结实的身体也会落下病的。脚马知道自己该啥时候站起来,然后继续神的工作,继续跳唱。

我从人群中挤出去,在庙后找块空地坐下,这时候大约已是后半夜。圆月高悬,银光似水,又似白练,南山像刚出浴的仙人,湿漉漉地披着月光赐予的轻纱,宽袍大袖,衣袂飘飘,做沉思状。夜风拂过山冈,各种各样的虫鸣在风里齐唱,听上去有丝丝缕缕的凄凉。将自己的全部所有都交出来了的庄稼地现在看上去干瘪空旷,只有蜷缩在茂盛的玉米林旁边,一任沙沙的玉米叶得意地私语。各种植物混合的香味氤氲在夜色中,让人迷醉。

这样的夜晚,我愿意独坐到天亮。只要跳神的活动没有结束,就算我想回去也无人做伴。我坐着什么都不想,坦然享受自然给我的赐予,比如月光,比如虫鸣,比如夜风。但也有扫兴的时候,那就是失眠了的蛤蟆不知道啥时候静悄悄爬到脚背上来了,我往往会发出尖叫,迅速跳起来回到围观的人群中去。

这时候跳神的活动已近尾声,脚马明显没有初时那么有活力,蔫头耷脑,浑身像抽了筋似的。老人们说,神到了天亮是要回去的,眼看天快亮了,神没有夜间神气,脚马也就底气不足,残喘着坚持。直到东方发白,脚马才长吐一口气,又打个激灵,表示神已经离开了他的肉体,然后再次倒头昏睡,这一场活动便暂告一段落。

村庄里的人们将这跳神的活动叫做“罚爷”,我至今不明白这个“爷”到底指的是谁。是神还是脚马?或者一个罪过的载体?想来不会是神吧,也许是借助神力来惩罚那些冒犯了神明的渺小的人类。仅人们心甘情愿自己说出来的一个罚字,已然透露了村庄对于自然和不可知事物的敬畏之心。

第二天的活动有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搭戏台唱大戏。在搭戏台的工作中,需要谁家的木板或者苇席,或者绳子等等的物件,也不用给主人打招呼直接去拿就好了,没有人会舍不得,那是整个村庄的需要。每家都有义务,用完了是会还回去的,又不会损失个啥。请戏班的一拨人早在三天前就去了邻村,拎着好酒好肉。恭恭敬敬地请人家来村庄唱戏。而戏台上必定是有大红的对联的,这是我最早对于村庄文化的记忆。对联上说:顷刻间今古千秋,方丈内河山万里。村庄里的高寿老人八爷捋着雪白的胡须大声赞叹:好!大气!这才是读书人说的话嘛。

八爷欣赏的这个读书人就是我父亲,对于村庄来说,父亲是一个外乡人,我的外祖父母才是村庄的老住户。他们只有我母亲和我的大姨两个女儿,大姨嫁人后不几年又早早地死去,我母亲理所当然要留下来,于是父亲走进了母亲的家,他们共同养育了包括我大姨的女儿在内的五个孩子。

父亲以一个山村教师的形象出现在村庄,朴素,谦和,儒雅。这与村庄里的人是多么的不同,乡亲们当我母亲的面嘲笑父亲说话的声音太小,走路的步子太慢。母亲以她爱面子的心性,必要回敬这样说话的人。直到父亲开始给村庄里的各家各户写春联,画灶神,村庄才开始对父亲另眼相看。每年唱戏给戏台上撰写对联,父亲是非常乐意效劳的,他有个小小的塑料封皮的笔记本,写满了各种对联。每到给戏台上写,总能找到好几十条,但父亲总拣那通俗易懂的来写,常写的是这样一联:金钗不值一文钱,连环要卖十五贯。那是因为《十五贯》是每年的保留戏目。

父亲就会唱娄阿鼠的那段:一不小心砍得太深……

除了禳庄的时候唱戏,过年时候村庄里也要请戏班来唱几天。

有一年唱戏,八爷说今年的对联要突出神字,父亲便写了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行步,马行步,步也行步,三、五步四海五湖。只是村庄的戏台实在太矮,根本贴不下这么长的对联,他们把长联一裁四截,贴在戏台两边,红彤彤一片,像对硕大的红柱子,倒也好看了几天。只是拆戏台的时候,父亲才看见裁下来的对联已经拉混,上联半句下联半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从那以后,父亲除了写对联,还一定要看着人家按顺序贴好。

我从多年的戏台两边背下了几副喜欢的对联:父老闲来消白昼,儿童归去话黄昏。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场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成空。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这些美妙的汉字给了我最早的韵文启蒙。

在戏台下,我只爱看穿着罗裙甩着水袖的年轻女子。我喜欢她们化过妆的脸蛋,束得紧紧的腰身,还有咿呀的唱腔。曾经因为窦娥的冤屈掉不尽眼泪,因为白玉楼的苦节久久不能释怀。那天看完《伙焰驹》里一身缟素的黄桂英,只觉得美不胜收。意犹未尽地回家去,正好我母亲拆洗被褥,晾衣绳上搭满了白色的被单,我将它收下来裹在身上,学黄桂英披麻戴孝,一边小声哼唱。谁知这便闯下了大祸,母亲劈头盖脸给了我一顿巴掌,直骂晦气。

有戏看的日子一年里不过三五天,那时候谈家哥还活着,每年戏班一走,谈家哥的板胡就拉响了,仿佛大戏的尾声和余音。我父亲也有把二胡,不过没有谈家哥拉得好。偶尔两个人坐在一起,父亲总被谈家哥说动心,拿出二胡来拉几曲。除了普通的秦腔唱板,父亲爱拉的是《花儿与少年》,欢快的旋律有着蓬勃的朝气。父亲说谈家哥总拉《月牙五更》,未免凄凉哀伤,尤其是秋天里,弦上溅满了泪珠,是让人伤神的曲子。可是我母亲却连《花儿与少年》都不让父亲拉,那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村庄里几户最早做生意的人家都有了电视,而我父亲和母亲守着讲台吃粉笔灰却依然只能糊口。父亲的工资不过几十元钱,母亲是一个民办老师,工资更是低得可怜。在有没有电视的问题上,母亲觉得曾经的干部家庭已经远不如村庄里那几户农民之家了,所以她不让父亲拉二胡,认为别人会笑话我们没有电视而以二胡为乐。

我曾经蛮有兴致地跟父亲提起想学二胡的事情,父亲说二胡是不容易学的,要有天赋要有耐心。不是有句俗话吗,学二胡,学二胡,三年学个狗抠门。我试试弦,果然生涩难听,再想想耐心,大约我小的时候是最没耐心的一个人,于是由此作罢。

父亲调回城里工作的时候,巳经是1983年。那一年大哥考上了大学,是村庄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记得高考前夕,正是农忙时节,母亲在南山上的承包地里掉汗珠,大哥在院子里的核桃树下复习功课,凳子上是冒着热气的茶水。八爷路过我家门口,大嗓门一声吼:哈,真是没世事了,老的在地里受罪着哩,这小的倒好,茶喝上看书着哩。大哥吓得赶紧回屋去,我母亲回来说不要管别人说啥,只要你今年能考走,我就是累死在地里也心甘。

西风送来了凉爽,也送来了大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哥从村庄里第一个跳出了农门。那个当年常常嘲笑不善言辞的大哥,说大哥是个傻子的李家大叔,硬将大哥的行李从村庄背到了车站,后来李大叔硬是让儿子在初中复读了三年考取师范学校,也当了光荣的人民教师。多年以后,大叔每见我父母,都要说老师虽然清贫一些,却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就指望后辈儿孙能多出几个读书人了。

那一年过年的时候,父亲头一次将办年货的钱交到大哥手里。腊月二十五的日子,天空下着纷纷扬扬的霰雪,奇冷。我跟上大哥去城里赶集,顺带将家里夏天晒的黄花菜卖掉,然后买回过年的必需品。买卖的中间,我始终心里热乎乎的,虽然母亲手做的棉布鞋已经在雪地里湿透,一双脚冻到没有知觉。但我心里满是长大了的欢喜,和大哥一起长大的那种欢喜。

同类推荐
  •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智慧的星空: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儒和道是中国文化中截然不同的两个系统。一个人从事职业的时候去承担责任。认同规则,在社会上积极努力,就更体现儒家色彩。当一个人回到个人角色中。去放松自我,心灵邀游。热爱自然。看到生命本质的欢欣.其实就更接近道家的状态。——于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城市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冒与国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竞争将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与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必将加快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易中天
  •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本书精选多篇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情感美文结集,有磕磕绊绊的陪伴,有错过一生的遗憾,有幡然悔悟的悔恨,有初恋的美好情结,全书以不同的视角来呈现出各种爱情的模样。是一部用故事诠释关于爱情的心灵读物。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热门推荐
  • 残柳时节又逢君

    残柳时节又逢君

    一个不知来历的女婴,柳树正嫩绿的时候,她遇见了他,江湖险恶,他多次出手相救,却难逃命运的掌控,“我这一生,一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保护你。”
  • 剑动万界

    剑动万界

    我一人,一剑,闯万界!败无数天才,斩万界邪恶!
  • 崂山道

    崂山道

    崂山隐脉,一代只传一人,传人十二岁之后生死自理。传人孙禹,违家规,聚阴魂,放恶鬼,引阳雷入体,成天目秘术,从此,降恶灵,灭阴魔,带百鬼夜行,与女鬼同居,待道心稳固,上雪山,下矿洞,与亡故千年道士斗法,与猖獗天下卸岭力士斗智,誓要追寻崂山一派失落的神仙道统。
  • 所谓修仙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所谓修仙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惮荒派”掌门,我想问个问题。“”你说你说!“”为何...我听着咱们派的名字,会想到一种食物。。“”额...错觉,错觉。。(你以为,我会告诉你就是蛋黄派繁衍来的么,tooyoung!)“
  • 爆笑冤家:我的恶魔少爷

    爆笑冤家:我的恶魔少爷

    (幽默搞笑+微微感动)一个调皮的痞子女,一个腹黑的大少爷。一个活在地狱,一个生在天堂。两个天差地别的人撞到一起,却产生了相同的感情,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令人笑破肚皮的事情呢?最终,两人是否能有完美的结局?敬请耐心阅读!!~
  • 超级代理商

    超级代理商

    他是黑心的商人,可是他却资助了他自己都数不清的学生。他也是世界500强中NO.1的掌舵者,可是他却身兼董事长,总经理,保安等数职。他更是迄今为止华夏得到诺奖最多的华夏人,改变了当代的科技技术发展,成为了各国元首都需要预约才能见到的人。他就是凌宇扬,宇扬贸易的缔造者,多项促进人类科技,和平与经济发展的创造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五七万萝莉别闹

    五七万萝莉别闹

    世人皆惧断肠物,不见最毒在人心既然不爱当初又为何要欺骗自己?解释?这些不过乃掩饰罢了。红尘一梦,化蝶迷踪。问世间请为何物,又有几人能参透?七张机甩袖为谁无人知瘦西湖畔邻里曲摄云逐月凌霄揽胜谁人笑依痴。最可怕的不过妖魔鬼怪乃爱情乃人心曾经的欢乐已灰飞烟灭七秀剑舞动四方却动不了你的心为君独舞一曲舞动天下苍生君可知这曲舞乃吾当年为君一步一步编下吾不懂大唐事也不懂君的心情乃毒药攻心总有一日毒发便比万蛊焚心还要万倍疼痛
  • 逆转随心

    逆转随心

    问天何在?问武是为何物?举手间,动天地。刹那间,惊鬼神。朋友以逝,独自一人,自为挣脱天地束缚。
  • 我成了山神爷

    我成了山神爷

    一个只想过安宁悠闲逍遥生活的宅男成为十万大山之主的传说。某大门大派:在这方世界应以我门派独尊某宅男:什么?居然这么嚣张,那我自当携十万大山和你来一个山门撞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