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摧马载好酒,一路风雨骤。铁剑堪磨,平添多少锈。
难离江湖远久,热血涌,再成冯妇。本色英雄,空拳擒猛兽。
(词林正韵第十二部)
这首清商怨,说的是冯妇,冯妇不是姓冯的妇女,而是一个男人,他不但是个男人,而且是一个勇猛的男人。
这个故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讲的是晋国有一个人,名字叫冯妇,这个人善于打老虎。经常的赤手空拳就跟老虎搏斗。
后来他当众宣布说,以后我不打老虎了,我要成为一个善人,我要多读书,我要做一个儒雅的人。
就这样,他好久不打虎了,可是后来有一次,他和几个文人坐着车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赶一只老虎,这只老虎非常凶猛,多人追着追到了山势险要的地方,老虎靠着山。张牙舞爪的样子很是让人害怕,没有人敢上去打它。
大家都在乱喊乱叫的时候,有人看到冯妇来了,就连忙跑过去迎接他,说,那边有一只大老虎,你快帮我们打了吧!
冯妇跳下车,二话没说,挽挽袖子就走了过来,几下就把老虎打死了。众人非常的高兴,都鼓掌欢呼,可是那些士人却讥笑他。
讥笑他什么?讥笑他重操旧业,又干起了打虎的勾当,让他自己做善事的追求放弃了。
孟子为什么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呢?因为当时孟子在齐国,而齐国正遭受饥荒。孟子就劝齐王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可是齐王就不愿意。
看到劝说没有效果,孟子也就不愿意在齐国呆着了,他就想走,这个时候陈臻问孟子说:大家都以为老师你会再次劝大王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你是不是还会这么做呢?
孟子就说,我再这么做,我就成冯妇了,于是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含义就是说,冯妇再去打老虎,得到了众人的拥护,可是却得到了士人讥笑。那么孟子是因为怕遭到那些大官们的讥笑,再不去劝说齐王,开仓救济灾民了吗?
其实这个时候,孟子正处在矛盾的心态中。继续去劝说,也不会有结果,因为齐王己经不听自己的了,仿佛冯妇打虎一样。会遭到权贵的讥笑,可是如果不去劝说呢?必然会饿死一些灾民。
孟子写的这个人物是虚构的,相当于一篇寓言小说。在相隔1600多年之后,有一个人写出了续集,这个人就是刘基刘伯温。
刘伯温写的书名叫《郁离子》,他的这个书里也讲了一个故事,就跟冯妇有关,他说,在东瓯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ZJ温州地区)有个小国,他们说话说“火”“虎”分不清,发音一样。
这个国家的建筑的房子不用砖瓦,全部用木材,房顶都是用茅草。所以很多时候经常发生火灾。
后来有一个商人来到晋国,听说晋国有一个叫冯妇的人,善于灭火。只要是他所到的地方就没有火。这个商人回来之后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国君,国君听了就非常高兴,那就把他请过来吧。
于是国君就用了四十匹马,两双白玉,以及文锦十匹作为礼物,让商人作为使者到晋国。
冯妇很高兴,应邀前来。国君对他还非常的尊重,亲自在国门外迎接。把他当作国家中的上宾的款待。
到了第二天,街市里起了火,有人就赶紧跑来告诉冯妇,火(虎)来喽,您赶紧去吧。
冯妇挽袖子,就跟着人跑了出去,想找老虎搏斗,可是找了半天就没有找到。这个时候大火继续蔓延想,住房店铺,都烧了过来。
大家簇拥着他奔向大火,冯妇想跑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他被火活活的烧死了。
冯妇至死,也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这就是由于语言不通,闹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