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轻歌香透杯,情深手足莫横眉。
拨琴曲乱伤魂去,掘地泉黄迎母归。
分斗粟,采山薇。燃箕煮豆恨成灰。
斜阳又照儿时院,树下秋千蝴蝶飞。
(词林正韵第三部)
这首鹧鸪天,写的是兄弟情分。亲兄弟原本就是一根藤上的瓜,一棵树上的果,本就应该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但是有的却是闹得不可开交,为了一点利益一点点小事便撕破脸皮,从此形同路人,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民间会有“仇人转弟兄”这么一说。
但是兄弟相互扶持,相互谦让的也不在少数,这首诗就是从两个方面来说。
“拨琴曲乱伤魂去”,讲王徽之和王献之的故事。这俩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王羲之一生非常的美满幸福,他的妻子名叫郗璇,是东晋书法家郗鉴的女儿。两个人都善于书法,可以说有共同的语言,一生都非常的恩爱,他们一共生了八个孩子,七男一女。王徽之是老五,王献之是老七,两人打小关系就好。
这八个子女受到父母的影响,都喜欢书法,都是书法家,只是个人的勤奋和悟性不一样,所以成就高低不同,其中最厉害的就是王献之。后世评价他的书法造诣,比父亲王羲之还要高。那为什么大家都熟悉王羲之而不熟悉王献之呢?这只因为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十分的崇拜王羲之,于是就把王羲之大大的赞扬而贬低了王献之。
这一年,王徽之50岁,王献之43岁,两个人都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他们家信奉的是天师道,当时有流传这么一个说法,说如果一个人想用自己的命来替病重的人续命是可以的。王徽之就找到一个会法术的术士说:“我的兄弟王献之,官职比我大,人品比我好,书法艺术也比我强,所以我甘愿用我的命来换他的命。”
术士摇了摇头说:“这个这个换命要用健康人的才行,你自己本身就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拿什么去换命的?王微之听后非常的伤悲。
过了几天,他在病床上问妻子:“怎么这两天没有听到七弟的消息呀?”妻子的眼中闪过一丝泪花,聪明的王微之一看就明白了,七弟肯定是去世了。
他挣扎着爬了起来,坐着车来到了七弟家,家里果然已经摆上了灵堂,他就坐在七弟的床边,拿起那把他们经常弹的琴,想再弹一曲两个人儿时一起最喜欢的曲子。可是无论他怎么弹,都找不到原来的调了。
王徽之把琴摔在地下哭着说道:“看来这琴也是有灵性的,他也随着兄弟你一起去了。”
他回到家之后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过了有一个多月,也跟着去世了。
掘地见母说的是郑庄公的故事。郑庄公是郑武公的儿子,名字叫寤生,他的母亲武姜生他的时候难产,所以母亲很烦他,而喜欢弟弟叔段。
叔段长得非常魁梧又英俊,所以深得母亲的宠爱。但是按照古制是立长不立幼,所以寤生继承了王位,做了郑国的国君。
老太太心中更加的不痛快,她就对郑庄公说,你现在成了国君了,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你弟弟呢?你总得给他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作为封地吧。于是就请求把他封到制邑,就是现在的郑州。庄公没有同意,武姜叉请求封到京襄城,现在的荥阳。
这回庄公同意了,叔段到封地之后,就开始招兵买马,修筑城墙,准备谋反。因为离开之前母亲就对他说了,说找个机会,咱们把你哥推翻,让你当国君。
由于叔段做的不严密,此事让卿士祭仲给发现了,祭仲就告诉了郑庄公,庄公说:“他要谋反,我也没有办法,随他去吧,这时候母亲支持的。”祭仲说:“你不能养虎为患啊,到时候的无法控制可就晚了。”
郑庄公说:“听天由命吧,多行不义必自毙,没事。”
郑庄公嘴里面这么说,背地里却安非人做了准备。这年,他说要去外地巡游,装作偷偷的走了。
走了之后,母亲就派人送信给叔段,要商定谋反的日期,说自己作后应,让他赶紧起兵。
郑庄公截获了回信,他拿到证据之后,立即派公孙吕率领兵包围了京襄城,叔段被打了个措不及手,连忙逃走,后来被追到共城,也就是现在的HN辉县,迫不得已自杀身亡。
庄公回过头来再找母亲算账,说道,:“咱俩这辈子除非到黄泉,否则永不再见。”
于是就把武姜送到了颍地,现在的登封颍阳。
过了一段时间,庄公就有些后悔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而且在当时来说,讲究忠孝。自己身为国君,对母亲就不孝顺,还指望别人能对自己忠心吗?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了,身为君王,一言九鼎,说过的话是不能悔改的,所以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于是他就假作去颍地考察,便招来当地的官员,名字叫颍考叔,此人以孝道闻名于世,他来的时候捉了几只猫头鹰,献给了庄公。
庄公问:“这是什么鸟?”颍考叔告诉说这种鸟叫鸮,是一种不孝顺的鸟。小的时候,它妈妈一口一口的把它们养大,长大了之后就要吃掉他妈妈,所以我把它捉来。
庄公听了就很羞愧,这时候厨师端上来了烤羊肉。颍考叔候吃了几嘴之后,就把剩下的肉包好放到了自己的袖子里,庄公就非常奇怪地说:“你是干什么?没吃够还打包啊?”
颍考叔就说:“我的家中有老母亲,因为家里穷,没有吃过这些野味,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所以想拿回去让她也尝尝。”
庄公叹了一口气道:“你有母亲可以奉养,可我呢?我身为国君,却没有办法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颍考叔于是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就说:“你不是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吗?那就挖一条隧道,建个地下室,一直挖到有泉水为止,那样就可以了。”这是玩了个文字游戏。
郑庄公一听非常高兴,于是就安排了五百个人连夜给我挖,挖了一条几十丈深的隧道,建好之后,将母亲安排在里面,他走进隧道,两个人抱头痛哭和好如初。
分斗粟,源自于一个成语“斗粟尺布”,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说的是汉朝时候,汉高祖刘邦有一次去巡游,来到了赵王的地盘,赵王就把自己的一个妃子献给皇上,这个妃子就有了身孕。
第二年,因为这个赵国的宰相贯高等人想谋害汉高祖,被朝廷发觉,赵王也被抓捕起来问罪,他的母亲兄弟嫔妃都被抓到了狱中。
那个妃子也被抓了起来,她就拜托狱卒去告知皇上说,曾经得到过皇上的宠幸,已经有了身孕。
可是那个时候,汉高祖刘邦正在气头上,并没有理这件事。她就又拜托自己的弟弟找到了当时的辟阳侯审食,让辟阳侯找吕后。而吕后最善于忌妒了,当然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也就没有再坚持。
那个妃子生下儿子之后,就自杀了。狱卒把这个孩子抱到了皇帝的眼前,刘邦一看,哎呀,这么可爱的孩子,就有些后悔莫及,给他取名刘长,下令让吕后,你把他抚养成人。
后来就把这个刘长封了淮南王,刘邦去世之后,孝文帝继位。刘长因为自小跟着皇后长大,和皇帝的关系最亲,仗着自己最宠,就骄纵不法,老是违法乱纪。
皇上也是一忍再忍,美并没有发作,常常宽容他的过失。他经常和皇上出去打猎,坐在同一辆车上,嘴里并不称呼皇上,而是叫大哥。
皇上越是惯着他,他越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更加变本加厉。后来有一天,就来到了辟阳侯的府上,辟阳候出来迎接他,他二话不说从袖子里抽出铁锤,砸到了平阳侯脑袋上,就把人当场打死。
打死之后,他就到皇宫里,去负荆请罪,说说辟阳侯这不好那不好,皇上这次又原谅他,没有给他治罪。
刘长就更加的骄纵,这一回他就想到了谋反。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到各个地方去联络。
朝廷发觉了此事,这回不能再忍让了,就派人召他入京,他倒是乖乖的来了。
朝廷把他的同谋都杀了之后,令人把他装入囚车,说押解到SC蜀地。当时大臣袁盎就劝皇帝说:“皇上平时对他太娇惯,又不安排正直的官员去辅佐他,劝导他,所以才会落到如此境地,现在把他装进囚车里押送,他会不会因此而死掉,而让皇上落下个手足相残的恶名?”
孝文帝说我只不过是吓唬吓唬他罢了,让他吃点苦头,他就会有所悔改。
可是沿途各地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知道他是个谋反罪名,所以这刘长就在囚车里活活的饿死了。
孝文帝这才后悔了,就问袁盎说这可怎么办?真的把他饿死了?
袁盎就说现在只有找人顶缸了,只有把沿途各地的官员狱卒都杀了,所以这些人也跟着倒了霉。
采山薇说的是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这两个人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生前立下了遗命,要二儿子叔齐为继承人。
他死了之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你是老大,应该你继承。伯夷说父亲既然给了你了,你就继承呗。
叔齐也不愿意继承王位,于是两个人都逃跑了,跑到了周国。
这个时候正好周王要伐纣,两人听说之后赶紧跑来,伏在马前劝阻说,当臣子的应当尽忠,怎么能以下犯上,就算君王再有过错你也不能去打他。
武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后来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他们俩就发誓,不吃你周朝的粮食,我躲到深山里面,采薇。
薇是什么?《尔雅》说是一种水草,叶子像浮萍,蒸着吃。后来李时珍说,薇并不是一种水草,它是生在麦田中,也就是今天的野碗豆,《诗经》上就有:山有蕨薇。这都是两种野菜。
我觉得后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因为两个人是跑到了山上。但是你想他们天天吃野菜,天天吃野菜,估计他们也没有火,也没有油盐酱醋,就这么挖了野菜生着吃,平时还好点,到了冬天,山上一片雪白,吃没有吃穿没有穿的,能活多长时间,所以不久之后就饿死在首阳山。
第五个典故,煮豆燃豆萁,说的是七步诗的故事。三国的时候,文学家有建安三子,也就是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曹丕和曹植都很有才,两个人为了争夺世子的位置,可谓是勾心斗角,你来我往。他们的周围也聚集了一大群人来为他们效力,出主意出谋划策。
拥护曹植的,主要有杨修和丁仪。这两个人都非常有才。丁仪为什么拥护曹植呢?因为曹丕说过他的坏话,据说是曹操听说丁仪才干非凡,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征求曹丕的意见,曹丕就说:“这个人是有才,只不过是瞎了一只眼,妹妹嫁给他不会幸福。”。因此就作罢了。
后来曹操见到了丁仪,交谈之后对他十分的钦佩,说道,别说是瞎了一只眼,就是瞎了两只眼,把女儿嫁给他也会幸福的。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女儿可嫁了,所以便就倒到了曹植的这一边。
另外一个杨修,也是非常的厉害,学富五车,才思敏捷。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曹操对曹植是另眼相看。
曹丕就非常的惊慌,他想找人商量对策,于是找到了吴质。吴质也是三国时候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可是他根本就进不去邺宫,后来就想了一个主意,躲进了一个大竹篓子里放在车上,装作运垃圾进入了宫中。
此事被杨修知道了,马上报告了曹操,曹操非常的恼怒。
曹丕知道之后更加的惊慌,和吴质商量对策,吴质说不用害怕,明天再用这种方法,弄一个大竹篓子放在车上,但是里不装人了,咱们换上绸缎。
结果被曹操一检查,里面没有人,所以曹操就认为杨修是在说谎,在说曹丕的坏话,认为此人心术不正。
曹操63岁这一年,就想把立世子的事情定下来,免得两个人老是尔虞我诈,来回争夺。
而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植又犯错了,他是私开了司马门。这个门平时并不能随便开,只有曹操驾车过来的时候才能开。
曹植是因为喝醉了,骑着马来到了宫门前,命令守卫开门,守门的不敢不开,但是开了之后立刻向曹操报告了。
曹植骑着马从司马门跑到金明门,这时候酒醒了一大半,正好曹操派使者来找他,找到之后一顿训斥。
第二天,曹操正式宣布立曹丕为世子。
后来曹丕做了皇帝,对曹植一直看不顺眼,有一天在大殿之上,他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道,你不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吗?今天我就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做不到,就处死。
曹植也真是有能耐,应声说出来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候,南朝的诗人谢灵运,对曹植非常的推崇,他说道,如果天下才有石,曹子建就占八斗,我占一斗,世人再分一斗。谢灵运的母亲就是王羲之的女儿,这就是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